砺石导言
《一周商业洞见》是『砺石商业评论』每周日推出的固定商业栏目,汇聚一周国内外最优秀企业家与管理专家的商业洞见。
世红 | 文
金梅 | 编辑
01 | 任正非:不要以为喝喝红酒、谈谈哲学就能领导华为
Joe McDonald:国外有一些人对华为比较挑剔,说华为这个公司到底是谁控制的?谁在华为拥有决策权?我们现在看到,华为组织最上面这一层董事会、CEO都是中国人,华为有没有考虑在董事会引入外籍员工,或者任命一个外籍员工担任公司的CEO,从而进一步赢得外国的信任。如果不在您的考虑范围内,为什么不考虑?
任正非:首先,外籍员工必须要具备这个能力;第二,外籍员工必须在华为公司工作25年,从基层一层层升上来,才能了解整个公司的结构。有些西方公司CEO像“走马灯”一样换,换几次,这个公司就没有了。因为这个CEO不了解基层实际情况,以为喝喝红酒、谈谈哲学就能领导公司。 我们有些国家代表和产品线主管已经是外籍员工,大量高级专家和Fellow是外籍员工。当然也欢迎你们给我们推荐CEO、董事长人选,可以先派遣到非洲去,到科摩罗岛上去“一人一厨一狗”地锻炼,再到有些地方进行技术锻炼,完全知晓华为业务,将来也有可能上来。 为什么现在很多西方公司搞不好?因为西方公司董事会是到处选人,选的这个人很厉害,来了到处拿杠杆撬一撬,把产品放大了很多,卖不出去就降低价格,可能就把公司卖死了。所以,我们强调领袖在内部选拔,包括3万外籍员工,也在选拔之列。(来源:美联社对任正非的专访) 02 | 郭广昌:做企业最难的是要摆脱路径依赖
CE:成立近30年来,复星已经数次穿越经济周期,并不断调整公司的战略和定位,在这一过程中,复星总结出了哪些穿越周期的经验? 郭广昌:我们认为,企业的周期就是从成长到成熟再到衰退,很多时候都非常残酷。在穿越周期方面,我们认为第一就是要打破路径依赖。企业一方面要应对不断发生着的变化,另一方面要克服对现有路径的依赖。所以,做企业最难的是要摆脱路径依赖,走出“舒适区”。 第二是大家要不断强调对常识的把握,包括产品力、客户服务、科创投入等等。因为有时候导致企业走向衰退的原因不是因为专业领域的问题,恰恰是因为对常识的忽略。(来源:《中国企业家》对郭广昌的专访) 03 | 陈春花:生命力顽强的长寿公司有何共同特征?
研究表明,那些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长寿公司,它们能够成功地生存下来,都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长寿公司对自己周围的环境都非常敏感。它们与周围的世界都是非常和谐的。虽然战争、大萧条、技术与政治的变迁在它们的周围显得变幻莫测,它们总是善于调整自己,永远能因时制宜。它们可以对周围的环境随时作出及时的反应。 长寿的公司有凝聚力,员工有较强的认同感。无论它们如何分化,雇员们(有时甚至包括供应商)都认为自己是整体的一部分。公司的管理人员把自己看作是公司代代相传的链条中的一环,除非在危机时刻,管理者首要关心的还是组织整体的健康发展。 长寿公司是宽容的。有时这可被理解为“分权”。这些公司对于边缘化的行为总是宽宏大量的:公司本身是有凝聚力的,而在公司边缘上的擦边行为、大胆的尝试,以及一些古怪的想法对于公司多思考一些可行性是有好处的。 长寿的公司在财政上是比较保守的。它们知道在资本中保持一定节余的重要性。由于手中有钱,它们就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寻求竞争对手不可能奢望的选择,而且不必讨好第三方出资。 以上这些特点没有一条是指明这些长寿企业在做什么,经营什么业务,事实上,绝大部分的长寿公司在漫长的发展史上都出现了主营业务的转变,那么它们的长寿、它们的生命力的来源就在于不断地创新——不断变换以适应环境和保持了不断创新的能力——凝聚力、宽容和谨慎使用自己的钱。(来源:《陈春花:守正创新是世界长寿公司的生存秘诀》) 04 | 冯仑:创业是从“一无所有”开始,然后“死不回头”
提问:在很多场合,您都鼓励年轻人去创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业。我现在的工资太低了,想辞了职去创业,您能给我提一点建议吗? 冯仑:我觉得首先得明确一点,创业不等于赚钱。不能说,“我没钱了,所以去创业”,这不行。创业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活法,是人对自己梦想的执着追求,也只有这样创业才可能挣到钱。 今天我们知道的这些能活10年、20年、30年的企业,都是大家的标杆,所以会有很多人关注。但要仔细算这笔账,就知道存活率实在是太低了。有的创业者还想让自己的公司变成华为那样卓越的企业,那成功率就更低。靠什么成为华为呢?那得有多大的愿景,需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打个比方,出家并不等于成为释迦牟尼,出家等于小和尚,要成为释迦牟尼,还得经受无数的苦,所以要靠信念。 真正的创业者都是有自己的信念、使命、愿景。能够发多大的愿力,扛得住多大的打击,才能成就多大的事业。
如果你认为创业是你自己的使命,你有创业的梦想,那么你去创业,你会是快乐的,你也能在困难面前坚持下去。如果你是想去赚钱而创业,很可能你会天天后悔。 所以,我觉得,如果你要创业,你得想好了,这是一种“死不回头”的事情。我特别喜欢崔健唱的两首歌,《一无所有》和《死不回头》。创业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从一无所有开始,然后一辈子死不回头。 如果你有这样的信心,那你就创业。如果没有,只是想赚点钱,那还不如不创业,好好上班也挺好的。上班也不丢人,稳稳当当地把事情做好,把自己的家庭照顾好,不担惊受怕,也是一种人生。创业不是所有人的人生,是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的人生。(来源:《冯仑:创业,是从「一无所有」开始,然后「死不回头」》) 05 | 卫哲:创业成长期提升组织效率要注意什么?
第一,一个CEO通常关心两件事:商业设计和组织设计。商业设计是外科、外功;组织设计是内科、内功,好的武林大师一定是内外兼修。外科会死人,内科也会死人。得了内科病不医会死人,找错了内科医生也会死人,只不过死得比较慢;外科死人轰轰烈烈,影响力较大。
第二,创始人不要轻易下放招聘权。很多老板在公司人数达到一两百人后,认为招聘是人力资源的事,于是不再亲自招聘,每天很忙。为什么忙?因为你招人招错了,只得降级使用,CEO变成了销售总监,销售总监变成了销售经理,如此恶性循环。
第三,组织效率提升依靠两件事: 首先是企业文化驱动。因为信任,所以简单;因为简单,所以高效。当员工与员工、员工与客户有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观时,对内对外都更容易产生信任感。很多公司在最困难的3-6个月,仍有几十号、几百号员工愿意追随,靠的就是企业文化。
其次是技术驱动。技术驱动依靠4个在线:员工在线、产品在线、客户在线、管理在线。组织效率提升的关键是拥抱新技术。当然不是要求大家追求最新的技术,让每个员工用好口袋里的手机,效率就能得到大幅提升。(来源:《卫哲:设定KPI时,如何处理部门间存在的博弈?| 创业问答》) 06 | 宗庆后:营销的实质:解决“谁来买”“谁来卖”的问题
技术革命历来是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在技术驱动之下,商业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大的颠覆和创新,快消品领域也不例外。传统的营销策略失灵,市场格局也不断被打破重塑。
我认为,营销的实质是解决“谁来买”与“谁来卖”的问题。“谁来买”就是摸清消费者的真正需求;“谁来卖”就是产品开发出来后,如何迅速通过销售渠道推向消费者,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做好宣传推广。 在互联网时代,着力解决好这两个问题,用新技术赋能,避免被颠覆,是企业生存并获得持续发展的关键。(来源:宗庆后在2019科特勒未来营销峰会上发表的演讲) 07 | 李开复:如果你想要影响一个人或一批人,你要挑最容易普及的
《晚点》:你想普及正确的AI价值观,为什么不先从创业者开始?从这些大公司的CEO开始?
李开复:因为我觉得人还是要专注他能影响的事情。我写书能发挥的对社会的影响,超过说服扎克伯格,我不觉得我跟他们谈,会让他们做不同的事情。但我写了书以后,很多中国传统企业家会说,开复老师,我们要做AI,你来教教我们;很多LP会说,我们可不可以投资你的基金;还有很多国家来找我,李博士你可不可以帮我们策划国家的AI策略。如果你想要影响一个人或一批人,你要挑最容易普及的。(来源:《晚点》对李开复的专访) 08 | 刘作虎:活下来是因为我做不出便宜的手机
《深网》:现在中低端手机厮杀非常激烈。一加从一开始就只做高端旗舰手机,回过头来看一加算是很好的避开了中低端这片“血海”。 刘作虎:从结果看好像是这样,但是我觉得,可能低端我去做也做不来,说实话,我做不出便宜的东西。因为你看到有些东西不好,你根本过不了自己那一关。我是作为一个产品经理的角度,每一个出来的产品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一定是要我自己满意才能出来的。我们从一开始就说的不将就,就是这样。 我们一直说,专注做高端,我们公司70%都是研发的人,这么多人专注做一个东西就可以把它做到极致,这个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就像人的生活其实也是一样,当你面对的问题多了会很烦,但如果你每天很专注,很投入去做一件事情,就会觉得很幸福。(来源:腾讯《深网》对刘作虎的专访) 09 | 李书福:创新与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在于科技创新。宁波正在深入实施“科技争投”行动,着力打造创新创业高地。而中国汽车工业只有踏上坚实的创新发展道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宁波吉利研究院是吉利汽车创新研发的核心引擎,这里设有吉利全新的全球研发中心总部,拥有领先的研发技术中心、整车试验试制中心及各种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协同推进机构。
吉利一直重视人才的培养,我们在宁波已经注册员工3万多人,其中1/3是研发人才,随着产业的发展,到2022年将增至5-6万人。为了更好打造吉利人才森林生态体系,我们在宁波已经成立了浙江吉利教育科技公司,协同上下游产业链、行业机构、全球各大院校等合作伙伴,打造人才全职业周期培养生态链,支持宁波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来源:李书福在第二届世界“宁波帮·帮宁波”发展大会上发表的演讲) 10 | 小红书CEO毛文超:没有为用户提供价值增量的竞争,是对资源和自己创造力的消耗
提问:你和瞿芳(小红书另一位创始人)都提到,今天已经很难定义小红书了,未来的想象空间也非常大,这意味着我们在很多领域进入了无人区,在边界越来越模糊的阶段,如何平衡、扩展和聚焦?
毛文超:我不太关注竞争,没有为社会和用户提供价值增量的竞争,是对资源、自己的青春和创造力的消耗。小红书的员工不多,但领域很多,我希望大家focus在我们最有强项和最有差异化的领域,把它先做好,这是我们做战略决策的原则。同时,因为大家是一帮很有创造力、对新鲜世界充满想象力和好奇心的年轻人,我们也鼓励大家尝试一些想去挑战的方向,但主线还是要为用户创造价值增量,要用我们最擅长的方向,让全世界好的生活更容易地来到中国年轻人的身边。(来源:《CEO来了》对毛文超的专访)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请添加微信1851446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