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有时候想想也觉得还挺遗憾的,做电影评论,没赶上《疯狂的石头》上映那一年, 特别是去年贺岁档《疯狂的外星人》上的时候,写那篇文时心里面就一阵一阵地觉得,没摸到疯狂三部曲的脑袋,就撞到了个尾巴,还是有点缺憾。 特别是不能在那个中国商业电影方兴未艾的年代,去聊聊《石头》,聊聊《赛车》,聊聊《无人区》,没能在宁浩初露锋芒的那几年里浸淫,真的是个挺大的错过。 一 那是2006年夏天吧,就记得那会挺热的,我十一岁,小学三年级。 那个暑假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个是我家通网装电脑了,我注册了人生第一个QQ开始了我的网上冲浪生涯。 另一件是我第一次被我爸带着去看了场电影,叫《疯狂的石头》。
其实我自己家有VCD,那会满街也都还是能租碟片的二手影音店,所以我爸很少去电影院,我连电影院长什么样都还不知道。 但就是很奇怪,我爸突然就兴致勃勃地带我去了。 我已经记不太清到底那个夏天,这部叫《疯狂的石头》的电影到底有多现象级了。
我也是后来才从大人的嘴里知道,它在当年用相当低的成本撬动了近十倍的票房成绩。 在那个连影院都还叫剧院的年代,对于华语电影来说,这是一个怪谈般的数字。
现在回头去看,很多人根本无法想象,那个没有微博,没有微信,没有线上购票软件的年代,这部片子是怎么成为全国人民茶余饭后谈资的。 当然,《疯狂的石头》给后来十年的中国电影留下的东西也远不止是票房谈资。 宁浩借着盖.里奇的艺术风格,开创本土化的多线程非线性叙事喜剧,更明确了一种属于中国民间的黑色幽默风格。
更有意思的是,你会发现宁浩的片子,疯狂的都不是片名里的石头和赛车。
他们只是一个麦高芬,是一个镜子,是用来折射围着它们打转的那群小人物的疯狂。 在那个夏天,黑皮,包世宏,道哥在那个夏天被无数的观众自我代入。 这是第一次有华语导演不带褒贬地为小人物正名立传。 得,开天辟地。 不对,石破天惊。 《疯狂的石头》拿了当时一部商业电影能在国内拿的大部分奖项。 宁浩,徐峥,黄渤这三个无意间交集在一起的男人,也开始了手拉手影响中国电影未来的步调。
黄渤负责演土,耿浩的耿,是耿直的耿,徐峥负责演城市人,代表圆滑,宁浩就负责戴大金链子,执导筒。
这点在后面几部宁浩的电影里好像都没改变过。 二 在《疯狂》之后,宁浩自己也正式确立了自己华语黑色喜剧第一人的历史地位。 也可能更早,从他带上那条永不离身的大金链子,这个地位可能就已经注定了。
反正他就这样秉承万物皆可市井化的虚无主义精神,在玩“土”的路子上,撒丫子一骑绝尘。
宁浩很像一个坚定的反存在主义者,他的拍片理念就是:
这世界上没什么东西是真的高高在上的,没什么东西是不可以解构的。
他可以在同一部电影里解构西方,解构严肃,解构阶级,解构中国民智,解构社会环境,解构物质,解构理想。
可以在《疯狂的外星人》里用生物链去在隐喻社会阶级。
而后用自己的喜剧手法把它的有序性剔除,让整个生物链变得无序,让社会阶段颠倒,给精英看看到底谁比谁高级了,谁才是耍猴人。
可以在《无人区》把象征秩序、法律、物质的律师徐峥,丢进穷山恶水无人区。
给我们看看把我们习以为常的那些装腔作势解构摧毁,需要几个瞬间。
再说近的,这次《我和我的祖国》因为有衬,这种“土”尤其明显。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领衔出品)
其他的导演不谈好坏,虽然也都是拍历史大事件里个体赞美,但也都还是把镜头落在了历史的无名英雄上。 只有宁浩和徐峥拍了真正的平民市井,而这俩人里,宁浩又尤其信奉那句“电影是对失意英雄的顶礼膜拜。” 所以,其他六个虽说也都是个体,但都很默契的在拍时代节点里的无名英雄,修旗杆的黄渤,备用飞行员宋佳,退休的扶贫旗长田壮壮,升旗手杜江,原子弹工程师张译,他们更多都是从职业和信仰出发的“爱国方式”。 只有宁浩里的张北京(葛优饰),跟历史大事件可以说一点关系都没有。
他只是一个看上去没那么成功的小市民。
一个中年出租车司机,离婚,事业一眼望到头,和儿子关系闹僵,不可修复。 这种市井人物形象和爱国情绪的结合好在哪?我在上一篇聊祖国的文里详细写了,今天也就不展开了。
下面我们主要聊聊一些大家没发现的东西。 三 宁浩出了名的爱摸城市的气息。 拍《石头》就在重庆住上一个月,拍《赛车》就把厦门的街都给逛一遍。 这不是一种为了拍电影而养成的习惯,是他自己给自己培养出来的爱好。 于是细心的观众便能感觉到,《你好北京》里的老北京气息。
开头那群小孩,像是现代都市版的一群马小军。
里面葛优和儿子的人物关系,那种拧巴,也是北京人特有的倔。
他从很多京腔喜剧里抽丝过来了最地道的北京市井文化,是它从里面抓的那些气质,抓的那些北京人的举手投足,生活环境。
这些东西都是气脉相通的。
比如借着葛优开车段落,一路渲染北京的高楼大厦现代化城市网格,奥运氛围。
同时又借着葛优和小孩的追逐戏去兼顾高楼大厦之下,胡同街角依旧在噗噗直冒的老北京习气。
看吧,宁浩依旧很聪明,哪怕是在拍主旋律,他依旧知道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找最好的平衡点: “用民间市井的小人物去讲大智慧。” 生活不如意的司机,汶川历了大难的孩子,当两种悲苦交错,宁浩又用喜剧的方式淡化掉悲苦,给你一个冷静又平视的视角,去看着这群小人物在生活里争吵,算计,折磨,最后因为同一种主义信仰而和解。 更耐人寻味的是,你会发现《北京你好》是唯一一个串联两个历史事件的短片。 一开始他本来只是选了“北京奥运”这个题目,但当自己看到奥运纪录片里的烟花绽放的时候,他脑子里放不下和开幕只隔了三个月的那场地震。 “中国人的伟大,在于他们面对灾难的韧劲,这两件事,分不开的。”
宁浩说,“那一年其实就像是我们这个民族一路走来的写照,看上去是辉煌,但背后是无数的个体,大家历经磨难,但团结一致才走到今天。”
于是便有了这次实写奥运,虚写汶川的妙笔。一片热闹中,透露出一股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 这是宁浩的喜剧哲学,也是它一直拍给那些被生活顺水推舟的人的赞美诗。 四 当然,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疯狂》给我们留下的最直观的东西,还是那几个演员。 宁浩是出了名的会以剧本定演员,选角异常精准。 如果说张艺谋擅长选女演员,那么宁浩则最擅长选男人。 过了十多年,你现在回头去再看一遍,你依旧找不出一个演员比黄渤更适合黑皮,比郭涛更适合老包,比刘桦更适合道哥,比徐峥更适合黑心商人。
十三年过去了,他们这些人也都已经成了华语电影演技派的符号之一。 而宁浩的能耐也没停下,他又开始用一部接一部电影,让更多的实力派脱下这个符号。 比如这次葛优,他能用故事让葛优从以往的所有经典角色里出来。 重新复活《甲方乙方》那个时代的老北京混子,好玩,松弛,像个小人物。
但估计也是因为葛大爷的光芒太足,很多人都忽略了短片里的另一个男主角。 汶川男孩。
是的,相较徐峥那边冲上了热搜的冬冬,宁浩的汶川男孩显得欠了些热度。 但不代表这男孩不值得聊。 注意,观众看不见他,想不起他来,这才是汶川男孩演技最可怕的地方。 换成大部分其他同龄孩子,跟葛优这样的大腕对戏,都可能会让观众跳戏。但汶川男孩接葛优的戏,怎么接都不掉在地上,他是完完全全地活在戏里。
我也听说了有不少同行在电影首映之后,都跑去问宁浩:“你从哪儿找来这么一个天才小孩儿?” 但很多人也还都不知道,其实这个男孩不是演员,就是个完全的素人。 为了找到这个孩子,宁浩他们没少花功夫,几乎搜遍了大半个重庆的学校,结果不是太干净,就是不会演。最后才好不容易找到了这个叫“王东”的孩子。 王东身上,其实有浓浓的宁浩对角色的美学倾向。 徐峥的冬冬白净,在那个故事里代表着上海人骨子里的城市精致,而宁浩的这个男孩粗糙,代表着宁浩的尘土美学。
宁浩当时一看到王东,就一眼相中,觉得他的形象和气质让人觉得,他有一股楞劲儿,他身上质朴而倔强,自然流露的那种生涩正是角色所需要的, 往那一站,不用演,都能让观众相信这个人物。
进了组之后,宁浩没怎么调教王东,就给他简单介绍了一下要跟他对手戏的演员,叫葛优。 然后问他:“会怼人不?” 接着跟他说:“接下来,你对面这个光头大爷不管说什么,你都要怼回去。” 可没想到第一次演戏的王东,这么一点就开了窍。 他不管对面这个人物是多大的腕,都按着戏路里的关系,逮着葛优就怼。 他可以花一个通宵来和葛大爷拍胡同的追逐戏,拍到最后这孩子还没出戏,看到葛优就下意识的躲开几步。 弄得葛优也特别喜欢这个孩子,直夸这孩子“难得”,演戏起来就像是“没演”,真实,不露痕迹。 最后出来的效果,你们也都看到了。 这个孩子,成了《北京你好》里最大,也最成功的催泪点。 写在最后 今晚的文讲了那么多,倒也不是就为了去掰扯宁浩有多牛逼。 我也并没有喜欢他的每一部片子,只是一座接一座高速发展的城市都太容易让我想起宁浩,宁浩的电影又太容易让我看到我生活的周遭。 只是我想写篇文填一下13年前没见证的小遗憾。 但其实也没那么遗憾,反正每次我穿行过一座又一座小城,看到那些无所事事的城市无产者,游荡者。 脑子里回荡着最多的,还是黄渤的那一句: “牌子,班尼路!
音乐/Milt Gabler - Love配图/来自网络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