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县玉屏山景区内的森林步道。
“洪雅县在全省率先单独设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办公室,探索实行绿色GDP考核,为山区县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样板。”这是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对“洪雅经验”做出的点评。
2018年12月,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四川洪雅成功入选。10个月之后,洪雅现状如何?
洪雅县七里坪景区内电子牌显示的空气质量。
洪雅县委书记阳运良随身带的保温杯上印着一句话:“要想身体好,常往洪雅跑”。这句洪雅人耳熟能详的“广告”,也反映了这个县的愿景:凭借生态资源优势,成为游客休闲康养目的地。
洪雅地处成都、乐山、雅安三市“腹心”,森林覆盖率超71%,生态环境资源是独特优势。阳运良在名片背面专门印上了洪雅几个景区的负氧离子含量:柳江古镇18000个/立方厘米、瓦屋山25000个/立方厘米……负氧离子有“空气中的维生素”美誉,能起到降尘、灭菌等作用,负氧离子浓度大于或等于2100个/立方厘米的空气即具有康复等功能。
何为绿色GDP?洪雅县委副书记王晨曦表示,与传统GDP考核目标不同,2017年开始,洪雅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比例为20%,并每年递增,如不能达标,将对干部评优和提拔等方面产生影响。
而洪雅的底气,还来自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记者从洪雅县提供的一份文件中了解到,眉山市委、市政府对洪雅县也不再考核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目标,而重点考核洪雅县的生态指标。
在洪雅柳江古镇,镇长廖志斌说,该镇以旅游为主导产业,所考核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主要包括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其中要求地表水水质达II类水质标准,空气质量指标更细化到负氧离子含量等方面。
“把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纳入考核后,考核指向性更科学了,可让我们集中精力把这个指向性的事做好。”廖志斌说,过去柳江是传统农业乡镇,居民以务农为主,当时镇上还有十几家乡镇企业,包括塑料厂、铁合金厂等污染企业。2008年以后,该镇开始打造柳江古镇,向旅游产业转移,并逐步关停了污染企业。为更好服务旅游产业发展,还修建了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每天可处理1500吨生活污水。
洪雅县雅女湖。
十年过去,柳江古镇已成闻名的“网红打卡地”。穿镇而过的花溪河两岸,古树和老宅相映成趣,川西风格的吊脚楼被改造成民宿,虽然“十一假期”已过,但游人仍不少。柳江古镇旅游协会会长陈宜说,镇上有500多家民宿、客栈、餐饮店。旺季时,全镇近2000人中接近1/3都从事旅游行业。游客主要来自成都、乐山等省内地区,也有美国日本游客慕名而来。
陈宜也在古镇开了民宿,国庆期间天天满房。廖志斌说,自2008年打造柳江古镇以来,当地居民年收入从以前的几千元增加到去年的三万多元。
洪雅另一张名片是森林康养。2015年,首届森林康养年会在洪雅玉屏山召开,100多位来自林学、医学、运动学、康养学等领域的专家通过《森林康养玉屏山宣言》,首次提出森林康养概念。
玉屏山景区副总经理巫炳松说,森林康养是以森林景观、森林空气环境、森林食品、生态文化为主要资源和依托,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及医疗、康体服务设施,开展以修身养心、调试机能、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旅游、疗养等活动的统称。
玉屏山景区有多条不同主题的森林步道,还设有滑翔伞基地和森林博物馆。巫炳松说,目前景区每年可接待40万游客,年产值达1800万元。
来自中国环科院的高馨婷表示,森林康养产业是新型旅游业态,洪雅是森林康养旅游发源地,四川也是在全国率先提出森林康养的一个省份。康养旅游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产生高价值的经济效益,可更好地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
洪雅县柳江古镇,学生们在练习写生。
为更好服务康养产业发展,洪雅还专门设立了康养产业发展局。此外,还设立了“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办公室”、“健康产业办公室”、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洪雅始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关停拆除瓦屋山、周公河自然保护区水电站46个,关闭矿山14家、铜矿52个。”王晨曦介绍,仅瓦屋山就关闭了30家水电站,而为了关闭这些水电站和矿山,“洪雅下了很大决心,举全县之力完成自然保护区环境突出问题的整改。”
瓦屋山地处洪雅西部,毗邻雅安,曾与峨眉山并称“蜀中二绝”。瓦屋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杨春介绍,矿山和水电站曾是瓦屋山地区的“命根子”,每年可纳税1亿左右。近年为了改善瓦屋山生态环境,陆续关闭了全部小水电站和矿山。
生态修复带来的是环境改善,也为当地依托生态旅游吸引游客铺平了道路。杨春说,下一步,瓦屋山将定位构建“山上旅游+湖区度假+小镇产业+特色村落”的“四核产业”驱动发展新模式。
“常往洪雅跑,身体会更好。”阳运良说,除吸引周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外,洪雅人有个更大目标,那就是要把洪雅打造成国际康养旅游度假的目的地,为美丽四川、美丽中国建设做出洪雅贡献。
来源:封面新闻 图文:代睿
新闻背景
生态文明示范建设
上世纪九十年代,原国家环保局(总局)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2000年以来,原环境保护部在生态示范区工作基础上,推动开展以生态省、市、县、乡镇、村、工业园区为抓手的生态建设示范区工作;2013年,经中央批准,“生态建设示范区”更名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截至目前,生态环境部命名了两批共9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2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初步形成了点面结合、多层次推进、东中西部有序布局的建设体系。示范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编辑:徐萍萍
近期重点文章推荐
生态环境部部长在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启动会上的讲话
第六期“青年学习汇”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理论学习分享交流活动在生态环境部召开
生态环境部召开第八次纪检干部业务交流会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同志就《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