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微故城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为微故城加上星标,以后找小编就方便啦!
找房子、找工作、找二手、找服务、找电话、找优惠,就上【故城掌圈】小程序!
文/边彦双 李晨阔
运河?故城段挑水坝
弯弯长河,悠悠故城。古老的运河,就像岁月老人,见证了故城灿若群星的非物质文化遗存,聆听过艄公此起彼伏的号子声,目睹过运河上的舳舻相继、帆樯如林的壮观景象。一水汤汤,在这里流出过繁华商埠码头,流出过激越雄壮的运河架鼓,流出过甘冽香甜的甘陵春酒……
运河故道 变迁之路
大运河贯穿故城县东部南北全境,蜿蜒75.1公里,是运河在县级境内纵贯最长的一段。
故城段的大运河,属漳卫南运河系,也叫卫运河,是典型的复式断面蜿蜒型半地上河。秦汉以前称定王河,汉代称屯氏河,曾是黄河故道;隋唐时期为永济渠的一段;宋元时期称御河;建国后,于1958年修建四女寺枢纽,徐万仓(邯郸馆陶)至四女寺(德州武城)一段,称卫运河至今。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筒瓦厢决口,北徙后改由山东入海,运河被埋。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朝廷下令停止各省河运漕粮,从此南北航运中断。民国期间,由于海运发展和铁路的修筑,加上政局的混乱动荡,统治者对它的整治与管理日渐废弛。当时故城大运河河面宽100米左右,水深一般在2米左右,虽河道弯曲,水势迂缓,载重2-3万吨的木船依然畅通。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8年至1961年间,国家对卫运河进行扩大规模治理。退堤切滩,扩大子槽,使主河道底宽增加至90米至110米。1972年冬季和1973年春季,卫运河扩大治理工程开工,故城大运河段裁弯取直若干处。除郑口大桥段基本保持了古运河的面貌外,其它都进行了加宽加深或取直。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由于沿河工农业用水迅速增长,尤其是上游建成岳城水库,航运水源逐渐枯竭,故城大运河段变成了季节性河流。
见证历史 记录辉煌
运河本是漕河,就是官河,主要输运朝廷和官府税粮入京或入仓,以及其他国家物资。各地商人和商品也借机南下北上,“舳舻首尾相衔,密次若鳞甲”,故城以建国、郑口镇为代表的码头商埠也因河而兴,繁盛一时。
故城因河而生的甘陵春白酒,清香典雅,入口厚、爽、甘、冽,始于唐,名于宋,兴于明清。甘陵春酒厂,在衡水诸多老酒坊古法酿造的基础上,借运河之水酿出了这千年芬芳。
故城还有一种特产“龙凤贡面”,贡面分为龙须面和凤尾面两种,龙须面因条圆空心、细如龙须而得名;凤尾面因条扁平直、薄如绵纸而称之。据甘陵县志记载,甘陵手工挂面在明宣德年间即已作为贡品进入皇宫御膳房。清乾隆经大运河南巡路过故城,适逢开饭时,地方官员奉献特产名吃,县令就把这挂面呈上去了。乾隆爷一尝,大喜过望,即亲笔御封“上用龙须凤尾贡面”。
千年滔滔流水,孕育了故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哺育了一代代豪杰名士: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我国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唐朝孙伏伽,明朝乡贤、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右布政使李际可;明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田吉;明兵部尚书周世选;甘陵第一才子孙绪,明代兵部右侍郎马中锡,被嘉靖皇帝誉为“圣人”的礼部侍郎王道,近代著名戏曲家、海派创始人郑长泰,抗日爱国名将冯治安、节振国等;也遗留下许多文化遗迹:子游祠遗址、佛头井、庆林寺塔、甘陵书院等。
运河第一湾
防洪险工 固守千年
大运河流经故城县郑口镇时,出现一处长约2.5公里、接近180度的大拐弯,因这里有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号称“运河第一湾”。明清以来,为了便于水运、减少水患,历代官员来此任职总想把大拐弯取直,都被当地百姓好言拒绝。祖祖辈辈的故城人认为,这是他们心中的“吉祥湾”。
“吉祥湾”有时候并不吉祥,由于弯急流大,大涝之年,“运河第一湾”左岸河堤遭受严重的水流冲击,极易发生决口溃坝危险。自金泰和五年(1205年)一直到整个元朝,卫运河在左侧决堤有48次,也就是每12年就有一次“开口子”。
故城运河历史上没有河堤。清代雍正年间,李卫在河北做直隶总督时上书朝廷,经批准,开始修民埝,然后在埝的基础上加固为河堤。后来,聪慧的故城人又发明了一种民间抗洪防水措施——“龙尾埽”:早期以柳树为料的护险设施。当地百姓多种柳树,把柳树根锯半,树冠倒入河中,树与树之间再用秸秆捆绑成捆,填于其间。因该地段处在运河第一湾的交尾处,人们俗称“龙尾埽”。雍正南巡时,将故城的“埽”推向全国。
现存郑口挑水坝共有6处,都是在明、清险工基础上重修的。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多次维修。遭遇1953年、1956年、1963年、1998年四次洪水侵袭,挑水坝未发生漫堤决口,再现古运河的传统工艺价值。
这6处挑水坝位于郑口镇郑口运河大桥西侧,全长约910米。呈倒“U”型分布在河堤内侧,从运河上游至下游分别为其编号为一至六号(靠近大桥为六号)。一号与二号挑水坝的平面为长方形坐于堤坡上,迎水面两侧为圆角,后尾插入堤中。其中二号挑水坝雕有“民国三十六年即西历1947年桃月建筑”字样,清晰可辨;三号挑水坝的平面为菱形,迎水面为尖形,后尾插人堤中。坝体迎水面上留有当年监测运河水位的高度标示;四号挑水坝平面呈梯形,迎水面两侧为圆角,后尾坐入堤中;五号挑水坝平面为长方形,迎水面为弧形,两侧为钝角,挑水坝后尾坐人堤中;六号挑水坝的平面呈梯形,迎水面和两侧面相交处为圆弧形,挑水坝后尾坐入堤坝中。上方为郑口大桥,大桥的两个桥墩正立在挑水坝后尾处。2011年,郑口挑水坝作为河北省8处遗存之一入围京杭大运河申遗项目的申遗点,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铿锵古韵 千古传唱
故城是历史文化名县,悠久深厚的运河文化孕育了众多文化遗产,武官寨运河架鼓作为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非遗项目,有着与众不同的魅力。
武官寨运河架鼓,因在故城县武官寨村传承而得名,迄今已有一百余年历史。武官寨镇位于故城县中南部,北临县城郑口镇,南接建国镇,东傍大运河。运河带来了经济,也为周边带来了各种文明。郑口和建国镇明清时期都是故城县的重要商埠,商贾云集,百业繁荣。当时,通过运河流传过来的曲艺音乐种类繁多,架鼓便是其中之一。可以说,武官寨运河架鼓是当年商业繁盛的一个见证。
武官寨架鼓其鼓点独特,节奏铿锵有力,鼓点丰富多变、声音洪亮威武、气势磅礴雄伟,集中体现了创新、包容、豪放的运河精神和当地独特的文化特征。大运河虽已断航,但它留下来的文明音符,由一代代人传承下来,始终在运河上空回荡不息。
大运河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其中一部分就是船工号子。运河船工号子是故城古运河的一种文化元素,也是中华民族遗存的一种精神,2009年被列入河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漳卫南运河船工号子”,就是在这运河上被船工们世代传承,唱响起来的,至今闪烁着运河文化的独有风采。
运河中舳舻相继,帆樯如林,受此影响,沿岸出现了大批为船队服务的季节性篙工、纤夫及搬运工。为了便于协作,提高劳动效率,在集体劳动中逐渐形成了运河船工号子。运河号子的音乐节奏与劳动的节奏相应相和,具有鲜明的律动性。经过上千年的演变,运河船工号子既是劳动号子,又具有其独立的艺术形态。如今遗存下来的船工号子在音乐方面高亢、有力而富于变化;歌词多是即兴创作,内容因“号头”的职业素养而异,可以演唱沿途风光、历史人物、名胜古迹等。其渊源根据演唱者的回忆,它是以家族传承、师徒授受、职业熏染的方式绵延至今,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
历经沧桑,饱经风雨后的故城大运河,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故城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冀东南生态宜居运河文化名城”的目标,以运河为灵魂、以绿色为主线、以文化为底蕴、以产业为载体,结合景观水系、全域旅游、小镇建设、美丽乡村、植树造林、棚户区改造,从而打造出城市欢乐汇、都市水岸、郊野乐园、水上古镇、度假村、棚户改造区六大分区景观。这一规划的实现,必将使运河焕发出新的生机。故城,也因此成为运河上更加璀璨的一颗明珠。
来源:衡水日报社文/边彦双 李晨阔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觉得好看,右下角猛戳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