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南广周报要让南昌清音唱响新时代

南广周报要让南昌清音唱响新时代

阅读量:3639205 2019-10-21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哦
2019年9月10日,受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邀请,东湖区省级非遗——南昌清音作为南昌市唯一一个省级非遗项目于近期赴山东济南市参加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展演。    
南昌清音参加全国非遗曲艺周展演
由东湖区文广新旅局干部、非遗传承人、贵林社演员及社区民乐队组成原汁原味的东湖非遗传承队伍,带着省级项目南昌清音代表作《今日犹闻翰墨香》参加展演,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南昌清音引起了济南市民的极大兴趣,每场演出前,很多观众们都会向演员、乐队老师了解南昌清音。东湖区非遗团队以此为契机,以工坊的形式为观众普及南昌清音的历史渊源、道具的功能,并带领观众进行现场体验。   1
始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盛行于清代嘉庆初期
南昌清音的一段历史故事
南昌清音是江西民间曲艺的一个门类,以唱为主,说为辅。起源于南昌市,流行于南昌市区,南昌、新建两县及宜春、上饶、吉安和景德镇等地市,足迹远抵毗邻湖北、安徽、江苏等省的众多乡镇。    南昌歌舞在唐宋便达到了昌盛。到了宋元时期,城东湖区便出现了歌楼林立,游人如织,画舫聚唱的场景。南昌清音就是在这样一个氛围里诞生的。    

明初以来,清音从江淮地区进入江西,男女老少争相习唱,民间小唱班遍布在茶馆、酒楼、旅社、码头,艺人还把唱曲本编印成书,与江西民间小调相结合,说词和唱词用的都是南昌官话上韵、上板,渐渐地孕育了地方曲艺南昌清音。南昌清音受到扬州清曲的影响,又吸收了邻近省份湖北、湖南、安徽等地传入的小曲,加上本地流行的民间小调,曲调趋于丰富。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又从赣剧和南昌采茶戏等戏曲剧种中吸收养料,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
    
南昌清音第一代传人俗名舵子,在戴家巷一带开场收徒,培养了一批南昌清音艺人,其中最具代表的艺人有张年科、闵金亭、刘克礼、周良富,号称“四大家族”。
    盛行于清代嘉庆以后,南昌清音班纷纷打出自己的堂号,一堂清音班均有七八人组成,多为女子。至此,南昌清音发展到了繁荣鼎盛时期,所唱曲目有家常里事、男女情事、小段传说、戏曲片段。要是有大户人家邀请,则送上曲目折子,由主人点唱,一天三场,或三天三夜,如遇大红喜事,可唱七天八夜,往往通宵达旦。他们的代表作有《安安送米》,配唱南词北调,情深意切,优美动听。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南昌清音“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可以说是当时的流行歌曲了。    
南昌清音进入江西职业艺术学院南昌清音以江南民间小曲为主,文南词为辅,说词和唱时用的是南昌官话,上韵上板,叙事抒情。目前已知的南昌清音小曲有60多支,有以一曲多词演唱的曲目,如《五更相思》、《照花台》等,也有以多种曲牌联缀演唱的曲目,如《东湖十景》即由《鲜花调》、《红绣鞋》、《玉美人》、《进兰房》、《九连环》等10支曲牌联缀而成。文南词以文词为主,并有慢文词、快文词等板式,男女同曲异腔。传统曲目有《安安送米》、《宋江杀惜》、《僧尼缘》等50余种。1
南昌清音队伍仅剩数十人,传统艺术保护传承刻不容缓
申遗保护与建立南昌清音保护其地同行
南昌清音市井气息浓厚,上世纪初,南昌城里唱清音小曲的有百余人,城中百姓家里有结婚生子、店铺开张、建房上梁等喜庆事,都会请来清音班子表演。    新中国成立后,对南昌清音进行整理和改革,创作了一批新曲目,发展和丰富了表演形式,根据曲目、角色需要,还增加了男演员演唱,从而形成南昌特有而精彩的曲艺曲种风格和艺术魅力。2010年被列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南昌清音《今日犹闻翰墨香》
2013年10月28日,南昌清音当代传承人范金莲和熊莹莹率领清音团队,以一曲《今日犹闻瀚墨香》在神州大地娓娓唱响,斩获第十六届全国“群星奖”,这是我国文化部设立的政府社会文化最高奖,唤醒了南昌人对于南昌清音这项传统曲艺的回忆。《今日犹闻瀚墨香》经过现代的改编,先后赴上海、韩国等地演出,广受好评。2014年9月,南昌清音《傲雪红梅》在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中获节目特别奖,南昌清音再次被市民关注。    
南昌清音在韩国演出作为南昌一项标志性的传统艺术,南昌清音的传承与保护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在屡获大奖的同时,南昌清音的处境仍不乐观。南昌市东湖区文化馆馆长闵思龙说:“现在南昌清音的演员非常稀缺,包括专业的、非专业的、正在学习的只有数十人,老一辈的演员年纪偏大,越来越力不从心,而年轻一代的演员却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人才缺失是南昌清音传承的最大难题。”据了解,东湖区正在普查、搜集、整理资料,力争将“南昌清音”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同时建立南昌清音保护基地。
南昌清音进高校,传承人范金莲传授说词和唱腔
“南昌清音的保护与传承必须要有南昌活保驾护航”
为传承南昌清音这一传统艺术,加快建设一支技艺精湛、素质优良、年轻有为的专业人才队伍,让南昌清音在继承的基础上得以发展。2018年4月12日,东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南昌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达成了“南昌清音进校园”协议。通过培养、培训表演南昌清音的教师和学生,赋予南昌清音新的生命力,标志着文教结合作为“非遗进校园”的新形式由此正式拉开序幕。    
南昌清音代表性传承人范金连
协议的内容为双方制定教学计划列入学校的教学中,聘请南昌清音代表性传承人范金连为学院客座教师进行讲课,传承南昌清音演唱技艺。通过教学组建一支集表、弹、唱为一体的南昌清音表演队伍,开展创作排练演出活动,双方共同建立南昌清音课题研究小组,挖掘南昌清音传统音乐录制教学资料出版南昌清音学术专著。    
范金莲教授清音的唱腔曲调和表演技巧
2018年5月11日上午,南昌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教师一行五人来到南昌清音非遗传习所,请教南昌清音传承人范金莲老师清音的唱腔曲调和表演技巧。范老师亲自示范,手把手教学,对他们的唱腔及表演提出了高要求。因南昌清音的说词和唱腔用的是南昌官话,范老师一句句反复的指导《十二月想郎》的唱腔,手把手地传授南昌清音坐唱、站唱、走唱等。    要想学习南昌清音,南昌话必须要“流利”,地方方言的没落是南昌清音挑选人才的一大难题。对此,有专家表示南昌清音的保护与传承必须要有南昌话保驾护航,保护和传承南昌话,需要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学校、家长等强化自己的方言意识。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本期: 编辑:罗黎  监制:王延风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