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1日14:00,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主办的“人文大讲堂”系列讲座在中央美术学院5号楼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的主题是“盲目绘画论”,由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副院长王昀教授主讲,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邓小燕老师主持。
主讲人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副院长王昀教授
主持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邓小燕老师
王昀教授首先由他在白纸上闭着眼睛画的“盲目绘画”引入,“盲目”一词,一是指闭着眼不看,二则是指无目的。王昀教授认为,要理解盲目绘画,首先要理解的是“非盲目绘画”。非盲目性绘画,顾名思义,就是睁着眼睛绘画——我们通常的与最初的绘画,都是非盲目的。
教授将他少年时代的速写作品与近几年的设计图纸对比,速写是一种非盲目性绘画,因为其目的是要“画得像”;反之,设计图纸并没有明确的模仿的对象,而是纯粹的画面本身的东西。
讲座现场
王昀教授提出,可以把一些无意识或不那么有目的的——简而言之,就是盲目的图形变成平面草图乃至建筑的形式。
在此他举了一个例子:教授曾去缅甸的村落考察,考察时,他看到村民的房子,向他们打听房子是如何建成的,有没有图纸;村民都说,没有图纸,房子建成是因为他们心中知道房子的样子。唯一能够提供图纸的村长,其所谓的“图纸”也仅仅是一些方格与数字的集合,这是他要去山中砍伐的树木的数量。
由此可见,村民的房子,是在他们心中的。
教授把村庄的平面图提炼,成了极简的草图,具有审美价值。他说,这不是他画的,是一户户村民之间的关系、距离造就的。
“我的草图是我的意识空间的投射结果”,教授在幻灯片中打出这一行字。
他展示了自己的草图与建筑实物或模型的对比。他曾为音乐家萨蒂设计一间房子,将萨蒂的乐谱的图形提取出来,提炼成建筑草图,他说,这不是他的建筑作品,这是萨蒂的。这样的建筑中有一些音乐家才会创造出的韵律感和协调,墙面的厚度、排列方式,教授认为,若由他这样的建筑师刻意设计,是不会达到这样的和谐的。
讲座现场
音乐可以转化为出色的建筑,同样,在王昀教授这里,视觉艺术也可以转变为音乐,以单纯的视觉体验入手,直接变化成o可以走进去的,立体的曲调。
“音乐和建筑都是从人体发出的节奏感,你进一个房子,觉得不舒服,是比例关系不好。音乐除了可以听,还可以看。你看巴赫的乐谱、莫扎特的乐谱,都是完全不一样的。”王昀教授说,音乐家看乐谱做音乐,建筑师看图纸盖房子,是有逻辑性关系的。音乐家的乐谱是音乐家意识空间的投射结果。
在处理线与空间的关系时,教授提出“空间中的线”的观点。面对作品的创作,他希望我们能思考具象与抽象的关联与区别,去探讨该抽离二者中的哪一部分。
“现代人过于纠结自己的社会分工,其实建筑,绘画,音乐等等,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在这一点上,中国古人的观点是很有借鉴意义的。”——“真”“行”“草”是中国书法中的三种字体,其实它也可以是人生的三种不同的表达。传统的“非盲目”绘画,不可避免的带有理性的思维,所以即使是抽象绘画,也处于一种类似于行书的,既自由又有约束的状态里。关于如何处理建筑与绘画的关系,推荐教授的两本书《聚落平面图中的绘画》和《观念中的几何形》。
但教授认为,这样的行书式绘画是具有样式的,有了样式就能够被人工智能取代。他讲到了人工智能艺术,概述了近段时间人工智能艺术领域的发展——这种非盲目的模仿性的艺术,极容易为人工智能所模仿。
讲座现场
那么,什么才是人类独有的东西呢?教授说,是“肉”的东西。他举了怀素为例,怀素写书法,大多是醉酒之后写,因此他的草书带有盲目性,可以称之为“盲目书法”,教授自己也希望能以自己的建筑贯彻这种怀素的“盲目”精神。他盲目之下画出来的画,之所以与墙上的污垢、地面的斑驳不同,是因为这是由他的肉体,由他这个人所创造出来的,这就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意味,是一种不自觉的创造,而只有人才能够在进行了这样不自觉的创造之后,欣赏其创造物。“将眼睛彻底关闭,完全靠内心感觉,身体律动节奏去指挥手,以自由的、真实的、自动盲目来对轨迹进行记录时就会形成一种真正的划痕。”
因此,教授希望我们打破非盲目艺术的常规,去尝试“盲目”地创造艺术。我们应当发展的是人类的另一种可能性,一种纯肉身的,仅属于人类自己而其他物种或机械都无可替代的自由。
欢迎关注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摄影/罗怡凝
文字/初楚
编辑/王雪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