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 ? 即可收听
这是我们记录的第 320 张面孔
我是属于特别安分的人,从小到大都乖孩子。学习成绩不错,86年考入了内大,90年一毕业分配到了小包钢工作。
但没过几年,单位倒塌了。
后来兜兜转转做过其他行业,都不算很如意。因为在我们那个年代人的观念里,只要不是国企、政府、体制内的工作,都感觉不太正经? 所以但凡有机会,我都不会出来做买卖。
2005年,在家呆了两年后,在朋友的建议下,我开了这家书店。 这应该是很多人的梦想吧。都觉得这工作特自在,没事儿在店里看看书喝喝茶。实际上他们不知道繁琐的事情有多少。
首先每天都要选书、进货、退货。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需求,有大众化的书籍,也有小众爱好的。所以每天都要花很多心思去选书。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 那时候顾客多,最多的时候我雇了六个人看店,三班倒。 上班的人,一年怎么说也有一百天的假期吧。而且回家以后工作上的事情就能完全不想了。但是做买卖不行,回家以后还得琢磨。我们一年365天,全年无休,大年初一就开门。 虽然忙碌,但感觉还是很美好的。
毕竟是跟读书人打交道嘛。
那年头大家是真的爱读书。《读者》、《意林》这样的畅销杂志自不必说,一个月能卖好几百册。
还总有中学生来买特别深奥的书,我心里都觉得特惊讶:小小年纪这书能看懂吗?
但是近两年,很明显感觉到读书的人变少了。 我还专门往店里摆了沙发,方便顾客坐下来读书。哪怕进来了光看不买,我心里也高兴啊。 但是你看这一下午,有几个顾客进门呢? 我好愁呀,中国人都不读书了吗? 就连我闺女,曾经非常爱读书,一度热爱到影响学习。她上大学的时候,我每年给她寄书。但这两年她也不让我邮了,说之前寄过去的还没看完。 于是从今年开始,我萌生了不干的想法。无论再有情怀,这也是做买卖吧,总要维持生存吧。 有些老顾客都来劝我:你还在这里开什么店啊,赶紧回家吧,挣不上钱,又辛苦。 说的我心里真是很难受。
实体书店经营困难,这不是我们一家的问题。乌兰道上最有名的文渊阁,去年也关门了。我没开书店之前还总去她家买书。 也许真就是时代变了吧。
在乌兰道这十几年,见证了很多兴衰变迁。不少人怀揣着梦想开了咖啡店、奶茶店、各类餐饮店,挣钱的真不多。 唯一没有受经济形势影响的,应该就是培训班和教辅书店了。 现在的孩子,从小学就开始补课。谁要是不补,就感觉差点什么。成绩差的补、成绩好的也补。 一节课好几百块的学费,家长特别愿意花。但要说给孩子买一本30块的社科类读物,还真舍不得。 周边好几家辅导培训班,十多年前仅仅是一个不大点的小教室,现在成了公司化运营的大机构,搬进了高端的写字楼。 曾经不起眼的教辅书店,现在年入几十万。 而我们社科类图书店,就属于被淘汰的类型。书的定价是死的,而且还要有折扣,利润很薄弱。
它跟教辅类的书差别很大,同样打75折,人家利润还能翻倍。
但是在被淘汰之前, 我还是想做最后的尝试。打算在店里开辟一块地方,做点甜品、咖啡,来维持最基本的经营。 另外为爱读书的顾客们成立一个特价打折社群,搞搞促销。哪怕不挣钱,多接触些爱读书的朋友,也是很好的。
你对席殊书屋有什么特别的记忆吗?你对实体书店有什么看法?
欢迎在下边留言。我们会选出点赞排名前五名的读者,送出精美图书一本(到店自己挑选,点赞截止到25号晚八点)
如果你想加入席殊书屋书友群,请在后台回复关键词“席殊书屋”
人在包头最初的想法源于摄影师Brandon Stanton拍摄的Humans Of NewYork,每天推送一张纽约面孔,每一张纽约面孔后都有自己的故事。包头这个有着200万人口的三线城市,每天也有各种各样的“普通人”故事在发生,但却无人知晓。现在,我们想试着以记录者的身份,记下我们身边的包头人,我们身边的包头故事。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而我们用故事让孤岛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