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龚琳娜走进贵州大学音乐学院:做好自己,你才会“天下无人不识君”

龚琳娜走进贵州大学音乐学院:做好自己,你才会“天下无人不识君”

阅读量:3658601 2019-10-22


天下贵州人最佳传播平台讲述贵州人的故事  传播贵州人的声音

最新动态:龚琳娜16日抵达贵阳


编者按
10月17日下午,“流动的时光·龚琳娜24节气古诗词音乐会”系列活动之一,12问龚琳娜·与贵州日报《27°黔地标》读者见面会暨天下贵州人走进贵州大学音乐学院活动举行。
听说龚琳娜要来,贵州大学的学子们早早地来到剧场,下午2:00,活动正式开始,剧场的过道和入口处都站满了人,大家都在对龚琳娜即将带来的惊喜翘首以盼。
龚琳娜的课堂果然与众不同,这次母校授课课堂,再度让大家见识到了她的特立独行。
本次活动是“流动的时光——龚琳娜24节气古诗词音乐会”系列活动之一,由贵州大学音乐学院、天下贵州人活动组委会、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27°黔地标读书会、贵州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主办并执行。
据介绍,“12问龚琳娜·与贵州日报《27°黔地标》读者见面会暨天下贵州人走进贵州大学音乐学院”也是继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中秋话思亲·远去的家书”,贵州警察学院政治部宣传处、理论教育训练部“我们的先贤·邓恩铭”两个主题分享会之后,27°黔地标读书会走进高校的第三站。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27°黔地标读书会,以全力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舆论场,提高主流媒体传播力引领力公信力为主旨,建设书香贵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积极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生动课堂
找到属于中国民乐的学习方式
7岁开始学唱歌的龚琳娜,从小接触了大量贵州少数民族音乐,12岁就到法国登台演唱贵州民歌。那时她就想,长大后要当一名中国的歌唱家,要把中国音乐唱到世界。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是她的母校,当年她在艺校上了一年后,便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在北京从附中到大学,学了7年的民族声乐。在中央民族乐团工作了几年的她,为了追寻心中理想,索性辞职,走上一条独属自己的音乐之路。
虽然在大学学到很多知识,也在“青歌赛”等全国平台上获奖,但龚琳娜依然迷茫,她开始思考中国民歌是如何产生的。带着这个问题,她开始了寻歌之旅。

在当天的见面会上,龚琳娜把她到各地采风所吸收到的经验与观众分享,掀起活动的第一波高潮。苗族高腔调的飞歌模仿了公鸡打鸣;侗族大歌模仿蝉鸣;藏族歌曲唱法模仿羊的叫声;蒙古族呼麦就像骆驼的叫声;彝族音乐的腔调和鸟鸣有异曲同工;陕北民歌里的真假声转换和驴叫神似……现场观众在龚琳娜的带动下模仿出各种动物的声音,也在模仿中抓住了中国各地区民间音乐的精髓。
在龚琳娜看来,中外音乐的美学观不同。学习西方方法练声,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通道。但高手在民间而非音乐学院,在学校学完方法论和规律之后,更重要的是到民间采风,了解其韵味和行腔的原理,只有唱出不同的声音,才有观众;只有唱出文化背后那些别人都不知道的声音,才会有自信。
在见面会现场,龚琳娜还传授了她和老锣研究多年得出的一套练声方法——哼哈练气。10分钟里,见面会上的所有观众在龚琳娜的带领下,即兴学习这种独特的发声方法,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学习音乐的大门。
诗词歌曲是我们的天和地
“一定要唱到胸腔,是胸有成竹地唱。”
“第一句一定要唱得辽阔。”
“唱到‘纷纷’的时候,就感觉到仿佛有很厚的雪落下来……”
学完发声方法,龚琳娜紧接着展开对中国古诗词韵律的讲学。“如果说民歌是我们的土,诗词歌曲就是我们的天和地,是我们的高雅艺术。”她以本次演唱会中将呈现的代表冬天小雪节气的《别董大·天下谁人不识君》为例,逐字逐句地现场教授学子们,如何用自己的声韵表现诗词中复杂的情感。

一曲教授完毕,龚琳娜眼眶有些湿润。她看着现场这么多双真诚的、求知若渴的眼睛说:“这就是真正唱歌,唱真实的声音,唱出这个诗词背后的意境和情怀。”
“只有把自己做好,你才会‘天下谁人不识君’。”教学结束后,龚琳娜结合自身经历告诉在场的学子,凡事还得靠自己努力,学音乐如是,做人也如是。
当年,还在贵大艺术学院学习的龚琳娜,在电视上看到彭丽媛的硕士毕业音乐会,当时就燃起了考上中国音乐学院学习的愿望,后来又在电视上看到吴碧霞的演出,得知她当时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激动之下便写信寄给吴碧霞,谁知竟真的收到了回信。吴碧霞在心中分享了自己从湖南考上北京的经历,龚琳娜大受鼓励,半年后,如愿以偿踏入自己渴望的学府。
《忐忑》的诞生与龚琳娜的转身
一直以来,龚琳娜主张必须真唱、真演出。她和老锣组建了自己的乐队,连伴奏都不用了,所有现场演出都在现场完成。但是2002年的中国还没有那么多符合条件的剧场和音乐厅,无奈之下,龚琳娜才选择去德国。
在德国,龚琳娜开了很多场小型音乐会。在这种观众与演员距离近在咫尺的音乐会上,演员很容易受到观众反应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龚琳娜发现西方人对中国声乐并不感兴趣,但她并没有选择放弃做自己喜爱的音乐的想法,而是在经历了无数场音乐会的试炼后,回到国内,开始专心做中国的声乐。

《忐忑》由此诞生,火遍全国,被奉为“神曲”。当然,这把“火”点燃人们赞美的同时,也点燃了人们的质疑和嘲笑,从小看着龚琳娜长大的老师特别为她着急。龚琳娜对这些质疑一笑置之,而是转身在全国各地开始教大家唱古诗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龚琳娜的足迹遍布全国多所高校,学子们从完全不懂到全体参与其中,渐渐发现中国音乐的美妙之处。

不仅在高校教唱古诗词,龚琳娜在每个城市举办音乐会时,还会邀请当地的儿童合唱团与她合作演出,“因为我希望孩子们的声音里有中国音乐的美。我们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声音,只有把自己的声音唱出来、传下去,我们的文化才会发光,我们每一个人才会真正的拥有自信。”龚琳娜说。
提问求教
问:龚琳娜老师,您好!我是您的歌迷。今年您作为补位的歌手去湖南卫视《我是歌手》栏目,唱了一首《庭院深深》,刚刚您也给我们带来了新作《别董大》。我想问的是,您想坚持中国音乐,是什么原因让您选择中国的古诗词?您有没有原创的诗词作品?
龚琳娜: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把席勒和歌德的诗谱成了曲,全世界都在传唱。我们国家有李白、杜甫、屈原等等诗人,我们所拥有的文学宝藏,难道不丰富吗?如果我们把文学诗词谱成了曲,一样可以传唱。
诗词歌曲是宝藏、宝库,它代表了深度。古人说吟诗作画,孔子也说琴棋书画。但现在,大家一提到古典音乐,就会联想到西方古典音乐。大家不难发现,西方的古典音乐都是作曲家写的,我们的古诗词要是谱成曲,那就是中国音乐高级的艺术歌曲,所以我选择这条路来走。

我自己填了一些词,比如老锣写的歌《自由鸟》等,都是我自己填的。但我觉得中国古诗人用几个字、十几个字就能把一个场景描绘出来,比如我刚才唱的《别董大》四句,就把意境、格局全都唱出来了。
这并不是说我只唱古诗词,我也唱现代的词,但我擅长的是用我的声音表达,而非创作。创作是要留给有才华的人去做,比如说老锣,我嫁了个好的作曲家。
<<<<<<<<<<<<<<
问:龚老师,您好!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您也一直强调我们要音乐自信、文化自信,我想问龚老师,在推动中国人建立音乐自信的这条路上,您下一步打算怎么走?
龚琳娜:我明年的打算是去全国各地采风,做一个新的教材《中国声音地图》,就是以声音、发声方法为本,研究这个地方有什么民俗、为什么会出这个声音、他们的历史怎么样、当地人的性格怎么样等问题。然后把这套书做成音频、视频,教给所有的音乐老师。最重要的是,也要教给留守儿童的学校,比如说贵州山区的孩子,他们不像城市里的孩子有很好的音乐教育,他们也没有机会出来看世界,不可能出来旅行……只有通过声音,才能让每个孩子发声。
唱歌不光是拥有条件、有天赋的人才可以去做,我想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发声,通过声音去了解中国的文化。这是我明年的计划。

<<<<<<<<<<<<<<
问:龚老师,我想问的也是在湖南卫视的《歌手》舞台上,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武魂》这个作品,是什么让您激发出把美声、民族、京剧融合的灵感?
龚琳娜:我觉得,唱歌也需要用身体去歌唱。全世界的人长得都一样,他们的声带要用气来充,他们用不同的共鸣腔发声,大家都是一样的。所以我就想,我要学会怎么用我的身体来唱歌。如果歌曲需要我用什么声音来唱,我就用哪个腔来唱,不断的融合创新,这样的话,观众不就对我不腻了吗?我也就不怕老了,我就可以永远给大家唱歌了!
<<<<<<<<<<<<<<
问:龚老师,我想问一个可能对大家都很简单的问题。我听您唱《忐忑》很流畅,很有感觉,但我觉得这首歌中国很多的歌唱家可能都唱不了。我自己试了很多次,我也完全唱不了。请问我们怎么样来练音准?比如说很多民族歌曲,一会高音,一会低音,音域变化非常大。我们怎么样把这个音准唱好呢?
龚琳娜:如果你能够按照刚才的“哼哈练气”10分钟不停地练,你的气息就会上去。《忐忑》的确有一些音准难以捕捉,因为里面还有上下跳跃的音程关系。如果你觉得很难,你把你觉得很难的东西拎出来,单独练一百遍,慢速、中速、快速各来一百遍,你就会找到感觉。
唱《忐忑》这首歌,我就是这样一句一句地唱,我唱了不下万遍,唱了三四年才唱成。? ?

<<<<<<<<<<<<<<
问:龚老师您好!您怕黑吗?我的意思是,您当时在没有互联网的条件下,在您对自己的未来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您是怎么去坚定的走自己的路的?
龚琳娜:我先来回答你怎么面对困难。首先,我爱唱歌,我觉得音乐给我太多力量了。我唱歌我会很快乐,当你真正快乐的时候,你就会放下浮沉。我唱歌不是为了名利,我是为了跟人分享,它无关名和利,就只为了真正找到你心中最爱的那份执著,然后你坚定不移地往下走,一直走,一直想尽办法走下去。“不忘初心”,这里的“初心”,指的就是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你要怎么坚持走下去?我唱歌,一直坚持唱,那是因为我觉得我就是天生的歌者。

我现在很乐意教大家唱歌,我会去教我的邻居们唱歌,我的邻居全都不是唱歌的人,大家都五音不全。从两岁的孩子到70岁的老头老太太,我只要在家,我就带着他们唱歌。慢慢地我发现,那些老夫老妻跟着我唱歌,他们开始谈恋爱了;有抑郁症的人跟着我唱歌,现在开始学古琴了,他们有很多事可以干了……后来我发现,唱歌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成为歌唱家,而是让音乐发挥它的独特之处。你不是问我怕黑吗?我唱着歌就不怕了!
<<<<<<<<<<<<<<
问:龚老师,您这次回贵阳来主要是唱24节气古诗词,可见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修为是非常高的。我们的同学现在有个问题,重专业轻文化。我就想请您给大家在这个方面提一些建议和意见。谢谢!
龚琳娜:其实专业就是文化,两者本身是不分的。我们现在是重声音,不重内容。我觉得这个问题是要给老师们说,不是要给同学们说。我前一段时间看到印度电影《合格老师》里面说:没有差学生,只有差老师。其实我们的老师,在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发这个声音的时候,一定是跟那个文化相关联,就像我刚刚教大家“天下谁人不识君”时候,我没有教发声方法,我只是说要用胸腔,因为是跟这首歌的发音相关的。

举个例子,《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它是豪放的还是婉约的?大部分人都会说是婉约,因为邓丽君的歌曲唱的是柔美的婉约版,但你想想这首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何等的豪放。
我们唱古诗词,不是说唯一的版本是对是错,而是我们要给古诗词定位。比如它是豪放的,就得用豪放的方式去唱,不然就会让人误解了苏东坡的这首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就是文化!它要跟歌相关。我们不要迷信谱子,不要迷信名人,他们做的不一定是对的。但是如果你唱“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这就是婉约的。老师们教课的时候,要根据歌寻找声音,寻找合适这首歌的表达方式。这就是文化。
<<<<<<<<<<<<<<
问:龚老师,您好!我想问您一个问题,和我的专业相关。我的专业是民族民间音乐传承,您觉得中国的民间音乐走上舞台面向大众的时候,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龚琳娜:这在于你们要做的工作。民歌不是表演,比如劳动号子,是因为劳动的时候一力众合,需要放松,不要那么累,所以不是表演。
把民间文化中这样的东西研究出来,再由作曲家整理改编,放在舞台上变成一种表演方式,实际上是从民间音乐到舞台音乐的一个过程。当然,你把原生态音乐一模一样搬上舞台的时候,观众对它来说是没有一个视觉、听觉的美感度,他不了解那个文化一定是听不懂的。所以我们要把它进行艺术创新,在舞台上的时候就有根基。再一个是要让它有艺术化的表现。所以说,这种改编是很重要的。

民族民间音乐在慢慢消亡,因为人的劳动都由机器代替了。过去人谈恋爱都要唱歌,现在都用手机联络,就没有这种精髓了。可我们把这些传统歌曲放在新的歌里,它就有了新的生命力。我认为民族民间音乐要去传承的,是它的精髓。就是刚才告诉你们学公鸡叫、驴叫怎么出声,要把这些声音用在新作品里,它不需要去普及和更大众化,就像京剧永远不可能国际化一样,它不是国际的东西,也不是大众的东西,把它的精髓提炼出来再创新、演绎,人们要听到当代的新声音,但这种声音是有灵魂和根基的,那就可以传承。
<<<<<<<<<<<<<<
问:龚老师,我很久以前读过一篇写您的文章,写了您在音乐学院读书时,您对专业导师的评价,您的评价好像是“不高不矮不胖不瘦,永远那么的美丽典雅得体”……我想问的是,您之后的路肯定是受到她的影响,用您的话来说就是保持那份真。您最推崇的是八面玲珑,还是中庸之道?
龚琳娜:你提到的是邹文琴老师,我前天晚上还在跟她交流。邹老师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这在生活中很难做到。
我记得有一次,在考学前她好像收了一个别人送的钢琴凳,她本不想收,但是她不收别人就会认为她不会打高分。后来等这个孩子考上了,她就叫我把钱给汇了回去。
老师一直坚持做真我,一心只想好好教我们。

现在的邹老师,教出了我和吴碧霞、韩红、雷佳等学生,是中国音乐学院最被大家尊敬的声乐系教授,也获得了政府津贴补助。但她依然如初,昨天她没低着头,今天也没有仰着头,一直都挺着背,望着前方,关心着她的学生,从来都没有弯过腰。
所以,人生的路是这样的,你只要保持你的真,专注去做一件事,或许暂时别人不理解你,给你施加很多压力,其实很多困难都是磨练自己。我从不怕人骂我,微博上有人骂我,我会觉得谢谢他们,正因为有了这样的骂声,我现在才会做得这么好。
<<<<<<<<<<<<<<
问:龚老师,我问一个很朴实的问题,我们唱歌的时候,在台上表演的时候,经常会位置不对,唱高音的时候会卡到嗓子。这种情况我们怎么避免高音卡嗓?
龚琳娜:侗族的高音比较少,真声鼻音的部分比较多。所以你要唱高音之前,第一是那个歌为什么要唱高音。你觉得为什么要唱高音?(观众:侗歌有领唱,还有高音的和声)。为什么有高音的存在?其他人知道吗?为什么我们要唱高音?唱歌的时候感情是不是很激动,一个人很高兴的时候,说话的声音是不是有点高?我们有一个高音的存在,一定是他的情绪比较高涨,所以首先要让你的情绪上来,准备好那个高音。然后你要想着公鸡叫,打开你的腔体。情感上来了,口腔准备好,气息也强,高音一下就出来了。

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不要为练高音而练高音。如果想保护好嗓子,最重要的是你唱高音的时候,要有饱满的感情。如果你没有感情,你就是机器,终会没有亮音、没有高音。不要为唱高音而唱高音,而是感情到了那儿你才会有那个高音,前面的感情要一层一层递进,前面要有这个过程准备好。
<<<<<<<<<<<<<<
问:龚老师,我了解您,是从您写的两本书了解到的,我就想问您一个问题,对于我们学音乐的人来说,您觉得在音乐这块,我们是要着重于音还是在韵味上?
龚琳娜:音和乐,两个都重要。
<<<<<<<<<<<<<<
问:我之前了解过您,您说您是新艺术类型音乐人。您也说过,对于新艺术民乐要有韵味,比如像古琴就要有韵味。我想问,对于外国的古典音乐和中国的民乐,您觉得这两种音乐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龚琳娜:我觉得什么都要学,中国的韵味一定要学,行腔也要学。但同时,你也要去唱一些西方的作品,比如我会去琢磨席琳·迪翁、碧昂丝怎么唱;我会去学很多很多音色,你需要什么声音就用什么声音,它是快的、慢的,都是为了表达那个乐感,为了打动观众,为了你的唱腔能够有变化。

不光是音乐,生活也是这样的。
我家庭很幸福,我很自由,我现在做的所有的事,都是我喜欢的事,我想住在哪里,我就可以搬家到哪里……为什么?因为我交了很多很好的朋友。

比如我和我老公吵架的时候,我一定会问一个大姐,因为她的家庭特别幸福,我问她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她就会教给我她幸福的秘诀。
所以要广交朋友,要交有智慧的朋友,遇到不同的困难你就会有不同的顾问。
幸福就好。 ?
<<<<<<<<<<<<<<
问:龚老师,不知道您可不可以现场唱一下《茉莉花》这首歌?
龚琳娜:你们觉得为什么要唱花儿的歌?它香,它美,但跟你有什么关系?
贵州有《好花红》,江浙有《茉莉花》。唱一首歌之前,你们一定要问自己,为什么要唱这首歌?

为什么要唱花儿?因为它香、漂亮,比如女孩唱《茉莉花》就是告诉男孩,我就是那朵茉莉花。
第二个问题就是要明白了它怎么唱,然后我要让听的人,我想唱给的人懂我的意思,就是要达到一个目的。
所以,江南的《茉莉花》,就要有一张一放。唱歌,就是有它的情的传达在里面。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彭芳蓉 赵相康 见习记者 向秋樾
图/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程洁
部分图片由贵州大学音乐学院提供
来源:天眼新闻客户端
天下贵州人周刊
主   办:贵州民族报   贵商总会 
            天下贵州人活动组委会
顾   问:李汉宇  顾   久
总策划:农文成  孔祥柱  刘学文
主   编:刘学文
编   辑:范晓阳  程晓霞  文   慧
统   筹:杜再江
邮   箱:yxlyc808@126.com
电   话:13601081788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更多阅读▼1、三任贵州省委书记为何重视“天下贵州人"活动?天下贵州人活动为何写进贵州省委2018年三号文件?
2、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为天下贵州人活动作出重要批示
3、独家专访著名作家、长篇小说《国脉——谁寄锦书来》作者汪一洋
4、天下贵州人再访天朝上品:茅台集团大单品,卖的是世界之醉
5、天朝上品总裁黄永毅:传承贵商精神  助力家乡腾飞
6、“新艺术歌者”引领中国新艺术音乐走向世界 ——访中国著名歌唱家、中国新艺术音乐创始人 龚琳娜
7、龚琳娜回家!《天朝上品?流动的时光——龚琳娜24节气古诗词音乐会》将于10月19日在贵阳大剧院举行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