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第四届(敦煌)中国民族器乐、民族舞蹈艺术周·宁夏选拔赛

第四届(敦煌)中国民族器乐、民族舞蹈艺术周·宁夏选拔赛

阅读量:3658603 2019-10-22



活动章程第四届(敦煌)中国民族器乐、民族舞蹈艺术周活动章程
一、活动概况
(一)活动名称:第四届(敦煌)中国民族器乐、民族舞蹈艺术周           
(二)活动宗旨: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普及民族器乐及舞蹈知识;艺术周旨在繁荣和促进中国民族器乐、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利用敦煌文化资源优势强化中国民族文化的世界地位,以“丝绸文化的发展之路”传播友谊、增进敦煌文化与世界的互动。
(三)活动时间:2020年1月15-19日 
(四)活动地点:中国·敦煌
 
主办单位:中共敦煌市委宣传部、敦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敦煌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甘肃省青少年艺术教育研究会
承办单位:敦煌市文化馆、甘肃博奕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甘肃演艺集团演出公司、敦煌市音乐家协会、敦煌市舞蹈家协会
支持单位: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兰州城市学院音乐学院、兰州大学艺术学院、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兰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兰州文理学院音乐学院、天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河西学院音乐学院、陇东学院音乐学院
媒体支持:新华网、中新网、腾讯网、乐视网、搜狐网、新浪网、扬子晚报、中音在线、中国民族宗教网、中国艺术网、中国甘肃网、中国敦煌网、网易新闻网、中国社会科学网、陕西传媒网、黄河新闻网、东方网 
艺术顾问:霍永刚、黄晨达、林文增、李春华、张强、周望、谢玉虹
艺术总监:陈世祥
活动策划:赵培毅  
二、活动主题:
主题一:特邀专家音乐会  专场音乐会  惠民音乐会
主题二:艺术交流  行业评优  公开比赛  展演观摩
主题三:专家讲评  专题讲座  现场授课  大师论坛 
三、艺术周专家阵容:
    本次大师艺术周活动包括舞蹈、古筝、二胡、竹笛、琵琶、扬琴、葫芦丝等,邀请到了来自国内的大师专家与我们共享音乐盛宴。
 二胡  专家阵容 


  霍永刚  
(可滑动)
      二胡、板胡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拉弦教研室主任,上海音乐家协会二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音乐制作人。
     1967年11月出生于甘肃兰州。1978年开始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并以出色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大学部。在大学期间,曾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先后师从于著名演奏家、教育家刘明源、林心铭及项祖英教授学习板胡和二胡,199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至今。
     霍永刚在音乐方面兼收南北各家风格和演奏技巧,演奏刚劲热情,活泼奔放,亲切感人,能准确地掌握各地不同地区民族的民间风格。他的技术功底扎实,音乐处理贴切,具有非凡的艺术感染力。他先后灌制过多部板胡、二胡专辑,并多次应邀远赴新加坡,香港,台湾,欧洲等地演出,受到各地音乐家及观众的高度评价,曾与新加坡华乐团合作,成功演绎了板胡协奏曲《变数》;后亦与香港中乐团再度将两首原创上海作品《水袖》、《变数》成功上演。近年来,受邀与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等各地交响乐团合作了各类胡琴作品。
      在多年的教学中,一直致力于教授更科学、规范化的二胡、板胡演奏方式,尤其是在技能和思维训练的综合上。他既注重严谨的基本功教学和不同风格性技巧的传授,也努力引导学生实践演奏思维的训练,提高表达音乐作品内涵的能力。

   黄晨达  
(可滑动)
       著名胡琴演奏家,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华乐系主任。黄晨达出生于音乐世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及夲科,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央音乐学院唯一录取的由附中至本科全额奖学金学生。1997年加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新加坡华乐团高胡副首席逾十年。现任南洋艺术学院华乐系主任。
      黄晨达七岁开始在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登台演出,并常受邀在电台、电视台表演。
      八岁参加香港管弦乐团在香港体育馆举行的《白金巨星音乐盛会》之筹款演出,被传媒誉为神童。求学期间多次获得国际比赛大奖,获得学校颁发“为校争光奖”及“三好学生”奖状。在新加坡华乐团工作期间,除了在乐团担任独奏外,黄晨达亦受邀在世界各大国际艺术节中表演,并与世界各大中乐团及管弦乐团演出,活跃于世界各地的音乐舞台。2012年黄晨达接任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华乐部主任,把乐团的工作经验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入南艺。近年来,南艺华乐学生在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全国华乐比赛,以及中港台、欧美等极具声望的比赛中表现杰出,屡获佳绩。在晨达的带领下,南艺华乐学生与中国各大音乐院校如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天津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附中、中国戏曲学院进行交流和联合演出,获得了各院师生的高度肯定。 
      黄晨达已录製两张个人独奏专辑,由台湾福茂唱片社出版。 

 王  颖 
                               (可滑动)
   中央音乐学院青年二胡教师、中央音乐学院首批二胡演奏博士研究生、民族管弦乐协会二胡学会理事、泰国西北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开放大学客座教授。
      六岁开始学习二胡,师从高永泉老师。之后师从张韶教授。1991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师从严洁敏教授。2008年作为二胡研究生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在本科学习期间,同时攻读作曲二专业,师从贾国平教授。曾受许讲德老师、蒋巽风老师、安如励老师、李恒老师、徐之彤老师等各位专家的悉心指导.  
        王颖早在1997年(时年14岁, 初中三年级)就成功地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个人二胡独奏音乐会
       她于2007年获首届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中青拉弦组第一名。
       2003年12月获得中国政府音乐类最高奖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金奖。
       1999年获“天华杯”全国青年二胡比赛一等奖。
       1996年获“天华杯”全国少年二胡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2010年与2012年获“敦煌杯”首届和第二届全国青少年二胡大赛优秀辅导教师奖。
       她的演出活动遍布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多次在全国各地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及讲座。先后出版个人演奏专辑《一胡浓情》、《学府音乐》、《西部之旅》、《如颖随行》。

  孟晓旭 
(可滑动)
     青年二胡演奏家,星海音乐学院国乐系二胡副教授,中央音乐学院二胡硕士,广东省文化协会理事,广东省民族管弦乐协会理事,广东省青年文艺家联合会委员,广东文化传媒发展研究会艺术指导。
     七岁起随父习二胡,后相继师从杨松盛,关文举教授。 一九九四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属小学,师从二胡演奏家,博士生导师薛克教授。也曾受到王国潼,安如励,许讲德等教授的悉心指导。2002免试升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在校期间曾连续三届获得中央音乐学院“龙音杯”民族器乐比赛最高奖。获由文化部举办的首届全国民族器乐大赛青年专业组优秀奖。获全国首届新人推选大赛青年二胡专业组金奖.获得中央音乐学院 “天天杯”民族器乐观摩赛第一名.获得首届 “中录杯”国际二胡邀请赛青年专业组银奖。同年成为民乐系唯一获得中央音乐学院奖学金 “谭小嶶”奖的学生.  
      从教以来,分别在北京,广州,深圳,日本,台湾,欧洲等地举办个人独奏专场音乐会及讲座数十场,出版专辑 《弦音如叙》被列为十二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划产品。《绒花》,《二胡高传真》,《弦醉》,《afifa》等专辑深受专家好评和乐迷们的青睐。受邀担任独奏嘉宾合作的乐团有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广东省民族乐团,广东音乐曲艺团,青岛交响乐团,贵阳交响乐团,珠影交响乐团,成都民族乐团,澳门长虹民族乐团等。并多次应邀出访美洲,欧洲,亚洲各国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受到热烈关注和一致赞誉。2018年来临之际,受国务院侨办邀请,赴美参加“文化中国”慰侨音乐会。作为arifa主要演奏者,把中国音乐,中国的语言用世界音乐的形式传递给欧洲各国听众,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出版发行的专辑《arifa》在欧洲热销,受到很多音乐届人士的青睐。 
      所执教的学生在国内外各大比赛中获得不同级别奖项。连续突破广东省二胡专业在中国音乐金钟奖和文华杯院校奖中的最好成绩。并多次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风华国乐” “音乐频道”节目的录制。从教以来认真严谨教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努力与探索着,深入挖掘二胡艺术的独特内涵,被评为国际优秀导师和华夏民族器乐比赛最佳指导教师奖等。孟晓旭的演奏具有独特的魅力与吸引力,让灵感在时空中漫舞,挥洒自如,扣人心弦。

  李  宇 
   二胡演奏家,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 原甘肃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首席 ,现任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荣获文化部“全国首届民族器乐独奏观摩演出”优秀表演奖,中国西北音乐节金奖,甘肃省器乐比赛一等奖,出版个人二胡独奏专辑《芽》。2016年与中央民族乐团世界首演大型二胡协奏曲《凉州词》,其艺术成就被载入国家出版重点图书《华乐大典》二胡卷。

郑 颖  
     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民乐教研室主任。自幼随父启蒙学习二胡演奏,后师从邓廷泽老师,1994年考入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师从贾纪文教授,1998年留校任教至今。
     曾师从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张尊连、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刘长福。曾获甘肃省艺术节二等奖、甘肃省二胡专业青年组一等奖等若干奖项。完成著作一部,发表论文十余篇,每年均指导学生获得省级专业比赛一等奖、二等奖若干。主持科研课题项目两项,参与项目若干。

  张正康  
(可滑动)
      新疆鑫华韵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石河子鑫华韵文化艺术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导师,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调律师分会会员,新疆民办教育学会执行会长,新疆音乐教育协会常务理事,新疆二胡学会、兵团钢琴学会理事,石河子音乐家协会理事,兵团少工委委员,石河子市青联委员,石河子民办教育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石河子大学石河子市校友会副会长,“鑫华韵”奖学金创使人。先后毕业深造于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长期担任新疆及全国各大比赛评委,培养学生在新疆及全国各大艺术比赛中屡获金、银奖项,并有多名学生考入四川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西北民族大学等国内知名艺术院校。
        2007年至今,多次被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自治区文化厅、教育厅、兵团文联、石河子市教育局等单位评为“优秀教师”。2006年6月,创作歌曲《回家》获中国音乐文学学会、湖南省张家界市委宣传部“相约张家界”全国词曲创作笔会评比“优秀奖”;2006年8月,创作歌曲《献给妈妈的歌》获中国音乐家协会歌曲编辑部创作银奖,并与《走进春天》一并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世界之春-中国民族歌曲选粹”出版发行;2007年8月,歌曲《缘份》获中国第四届群众创作歌曲大赛“金奖”,并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神州歌海-全国获奖作品集”出版发行;2007年6月15日,在石河子大学音乐厅成功举办“灵感的翩然起舞-张正康音乐创作及二胡演奏音乐会”;2015年4月,与石河子大学音乐系曲笛老师共同出版《曲笛师生歌曲作品选》,并由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同时作为石河子大学音乐系理论作曲专业歌曲创作参考教材。

  安  静 
(可滑动)
  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板胡专业讲师。
   自任教以来,承担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板胡演奏专业教学,同时承担弓弦乐教研室板胡、京胡、二胡辅修课及合奏课教研室弦乐合奏课、民族管弦乐合奏等课程教学工作。除日常教学工作外,还活跃于省内外音乐舞台,应邀首演《秦腔》、《黄土塬的呐喊》等新作品,2017年被选拔至中央音乐学院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民族室内乐青年演奏人才培养”项目培训,2018年被选拔至西安音乐学院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西安鼓乐表演人才培养”项目培训。
   曾获“国际第三届中国器乐赛”专业板胡青年组金奖、第二届“陕西省民族器乐大赛”二胡青年A组演奏一等奖、第三届“文华院校奖--小型民族器乐组合类”金奖;发表学术论文《当代陕西板胡艺术发展与现状考察》、《试论板胡演奏中技术与情感的配合》、《板胡演奏技术进行系统化训练分析》、《板胡演奏滑音技术探微》。主持科研项目《陕西板胡艺术现存状况考查与研究》《文化传承视域下陕西地区胡琴类乐器的发展研究——以二胡、板胡为例》。

 李文浩 
                      (可滑动)
   艺术硕士 兰州文理学院青年二胡教师。
  2007年以甘肃省首位二胡专业学生考入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师从于青岛民族乐团首席钱栋钢老师,同年跟随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二胡演奏家曹德维教授学习二胡演奏。
   2011年考入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跟随贾纪文教授攻读二胡演奏方向研究生。并跟随青年二胡演奏家、二胡演奏博士赵元春老师学习二胡演奏。
   研究生期间荣获中国音乐金钟奖甘肃赛区二胡专业组一等奖。
   2014年入职兰州文理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期间曾获得第五届甘肃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指导教师奖、新加坡“南洋杯”国际二胡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学生获得多项省内外专业比赛奖项,并取得优异成绩。于2019年6月成功举办“夏至弦歌”李文浩师生二胡汇报音乐会。
 竹笛、排箫  专家阵容 


   林文增  
(可滑动)
  中国著名笛子演奏家、排箫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会长、中国音协排箫艺术研究会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0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 1982年代表中直院团参加首届“全国民族乐器独奏比赛”获得一等奖;1993年被文化部任命为东方歌舞团业务副团长; 1994年被文化部评为“优秀专家”。长期的舞台实践和无止境的艺术追求,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演奏风格; 2000年荣获文化部第九届“文华表演奖”(政府最高奖)。2001年底被调入中国歌剧舞剧院,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
  林文增用笛子演奏的《鹧鸪飞》、《云雀》 、《荫中鸟》 和用排箫演奏的《山鹰》、《云雀》 、《霍拉舞曲》等中外名曲充分显示出高超的演奏技巧和深厚的艺术表现力。所录制、出版的个人演奏专辑和在舞台上精湛的演奏艺术给国内外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曾先后随团赴亚、非、拉美、欧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演出。被誉为“中国排箫界的泰斗”。

 王  华 
                               (可滑动)
     著名青年笛箫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国乐学科副主任、副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紫禁城室内乐团成员,创始人之一,2012“CCTV民族器乐大赛”笛子组评委,央视十大青年竹笛演奏家,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笛子独奏演员,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副团长。
     2001年11月获第九届“台北国际民族器乐大赛笛子比赛”第二名。
   作为一个创新型的演奏家多次与中国爱乐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台湾NSO交响乐团、亚洲乐团、香港中乐团等著名乐团合作。其中最具代表与中国爱乐乐团合作世界首演潘德列斯基《第八交响曲》。
   2010年6月在第二届交响乐论坛与河北交响乐团合作世界首演笛子协奏曲《竹影婆娑》。
   2012年6月受邀赴德国与Rudolstadt管弦乐团合作世界首演笛子协奏曲《风吻云》。
   2012年7月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十大青年竹笛演奏家”,并受邀参加——光荣绽放系列演出,首演笛子协奏曲《远方的家园》。
   2014年12月与香港中乐团合作首演中乐版笛子协奏曲《风吻云》。
   为多部影视作品配乐,如《一个人的战争》《刀剑笑》《家》《李大钊》《闯关东》《柳如是》《洛玉川》《楚汉传奇》《 大唐玄奘》《铁道飞虎》《影》等。其中《影》获得2018最佳原创电影音乐-金马奖。
   出版《竹笛、竖笛、巴乌》教学DVD.
   发行个人专辑《流光浮影》并获2013年度“发烧天碟榜”最佳艺术奖。
   紫禁城室内乐团专辑《梅边四梦》《风声》《天运》。并与著名歌手龚琳娜合作发行《静夜思》《中国民歌》《忐忑》《自由鸟》。音乐会足迹遍及欧 ,亚, 中北美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各地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及讲座。先后出版个人演奏专辑《一胡浓情》、《学府音乐》、《西部之旅》、《如颖随行》。

  石  磊  
(可滑动)
      陕西人。竹笛硕士,著名青年笛子演奏家,四川音乐学院副教授,民乐系管乐教研室主任,四川竹笛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音协竹笛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排箫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曾在北京音乐厅、娇子音乐厅、杭州文化馆、重庆文化宫大剧院、香港荃湾大礼堂···等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13场;
      参与录制歌曲《姑娘我爱你》、《鸿雁》,影视《秦时明月》、《不良人》、《芈月传》等1000余部;
       出版独奏专辑:《视觉维度的笛声》、《民族轻音乐》、《官方乐典》、《国乐瑰宝》、《笛鸣》、《乐府》等十余张。
       代表作品:《瞑》、《灞桥》、《春叙》、《秋瑟》、《若秋》、《关中望》、《孤烟直》、《后天的梦》、《诙谐的影子》、《红高粱叙事曲》、《新疆印象·天山马》等数十首作品。其中竹笛与交响乐《新疆印象·天山马》获“巴蜀文艺”作曲铜奖;“世界音乐·乐府”CD,获2011年上海国际音响Grandprix最佳专辑奖。
       多次在《人民音乐》、《音乐探索》、《飞天文学》、《剑南文学》等刊物发表多篇文章。
       被誉为“中国最具魅力青年笛子演奏家”。
与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努力与探索着,深入挖掘二胡艺术的独特内涵,被评为国际优秀导师和华夏民族器乐比赛最佳指导教师奖等。孟晓旭的演奏具有独特的魅力与吸引力,让灵感在时空中漫舞,挥洒自如,扣人心弦。

  王俊侃 
                         (可滑动)
       著名青年笛箫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竹笛专业教师,中央电视台“光荣绽放”十大青年竹笛演奏家,上海音乐家协会竹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副秘书长,中国民管会竹笛专业委员会理事,上音唐俊乔竹笛乐团副团长,玉屏箫笛乐团艺术副总监,上海华音堂艺术团副团长、笛箫首席。师承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唐俊乔教授及著名洞箫演奏家教育家戴树红副教授。
       王俊侃是文化部“文华奖”、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等中国权威竹笛专业赛事的唯一四连冠获得者。多年来他以独奏家身份活跃于国内外舞台,多次受央视音乐频道及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之邀录制个人独奏、重奏节目。2015年王俊侃受邀在全国十余个城市的音乐艺术院校成功举办其个人全国巡演笛箫专场音乐会,获得好评。他曾先后在中华艺术宫、上海大宁剧院、上海图书馆等举办中国民族吹管乐专场讲座;培养学生多次在全国各类专业比赛中获奖。
       “王俊侃的演奏为苍劲如歌的旋律附上了自己的灵魂。”——音乐周报乐评。
弦。

 阚 鹏  
     青年笛子演奏家,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青年教师;竹笛演奏硕士;西北民族大学民族乐团副团长兼管乐声部首席;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理事;兰州葫芦丝巴乌学会艺术顾问。
      曾先后师从笛子演奏家、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邢万里教授,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唐俊乔教授,著名笛子演奏家、北方草原笛派李镇先生,多次求教著名笛子演奏家张维良、马迪先生。
      先后三次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曾获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甘肃选拔赛金奖、第二届中国竹笛邀请赛专业中青组金奖。曾在《北方音乐》、《音乐时空》、《黄河之声》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指导学生多次获省内外奖项。

  陈林锋  
(可滑动) 
      著名青年竹笛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理事,中国竹笛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山市竹笛专业委员会会长 
       湖南双峰人,师从中国笛子大师俞逊发先生和当代中国民乐领军人物,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唐俊乔教授,进修结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学艺期间亦遍访名师,先后求教于我国20多位笛箫名家,受益匪浅。
        陈林锋的演奏音色甜润醇厚、技巧娴熟、风格全面、意境幽远、善于表达乐曲的内涵,他的笛艺博采众家之长,又吸收其它艺术门类的养分,融会贯通,从真正意义上形成了南北交融,声情并茂的演奏风格。
        陈林锋先后赴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及讲学,多次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曾于2012年在北京参加 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现场直播,2014年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举办:笛清声自远---陈林锋竹笛独奏音乐会等,培养的学生多次荣获全国竹笛比赛金奖,数名学生以竹笛专业考入全国各大音乐院校和重点大学。
荣获奖项:
2006年【听雨杯】海内外竹笛大赛成年组金奖
2007年【松庭杯】首届全国竹笛大赛成年组金奖
2009年【上海之春】全国竹笛邀请赛青年组金奖
2012年 第二届全国竹笛邀请赛青年组金奖
2012年 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优秀奖。
 新疆

   张伏麟  
(可滑动)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河北省竹笛委员会常务理事,秦皇岛市音协民族器乐艺术委员会副会长。张老师在几十年的教育教学中积累了独特、丰富的育人经验,为我国的基础性竹笛、排箫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曾为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中医药大学等许多高等院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艺术特长生,还为中国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等院校输送了许多专业竹笛学生。此外,张老师还是一名资深的摄影师,我国许多笛子演奏家(如詹永明、李增光、陈悦、马云鹤等)的许多演出海报就是他所拍摄的,其最具影响力的摄影作品《减负,冲不破的网》曾入选2016年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大赛展览,并“看哭千万人”。
 

  陈  钢 
                
     青年笛子演奏家,中国竹笛协会理事,青海民族大学特聘教师,自幼学习竹笛专业,师承于中国著名笛子演奏家王洪涛先生学习竹笛,后又得到了曲广义老师的教导与指点,还得到了中国著名笛子大师曲祥老师的亲传,主要演奏风格以山东派为主!

  郭  风 
      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笙表演专业。甘肃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兰州市音乐家协会会员。现就职于兰州文理学院艺术职业学院(甘肃省艺术学校)音乐教研室笙专业教师。入职以来指导学生多次获得省内外器乐大奖,曾将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十三首大提琴协奏曲《天鹅》移植改编为笙三重奏,并被《全国音乐艺术院校笙专业统编教材》收录在第七册中作为重奏教学曲目。
 葫芦丝  专家阵容 


  李春华  
                   (可滑动)
  著名葫芦丝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2012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评委,美国长滩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客座教授。
      编著了《葫芦丝巴乌实用教程》、《专业葫芦丝基础教程》; 录制了教学片《怎样演奏好葫芦丝巴乌》;创作了《打跳欢歌》、《蓝色的香巴拉》、《雪莲花开》、《断桥残月》、《木鼓神韵》、《梨花雨》、《孤独的黑骏马》、《炫动时光》、《山之子》、《春暖花乡》、《赛马-葫芦丝变奏曲》等作品,多首作品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播出;其理论作品《感悟丝道》系列由《音乐周报》发表。
其他评委待定.......
 琵琶、阮  专家阵容 


   张  强  
(可滑动)
      当代著名琵琶演奏、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弹拨教研一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琵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琵琶学会秘书长。
      张强教授出生于西安,6岁开始学习钢琴,9岁随其父张棣华学习琵琶。197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先后师从吴俊生、邝宇忠、李光华等先生,198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师从陈泽民先生。
本人曾多次在海内外民族器乐演奏比赛中获得佳绩。他的学生也先后在海内外民族器乐演奏比赛中屡获大奖,如:金钟奖、文华奖、CCTV民族器乐大赛、台北市民族器乐协奏大赛等。
他经常在海内外举办琵琶独奏音乐会及师生音乐会;经常在海内外举办的重大器乐演奏比赛中担任评委、受邀在多个艺术院校举办学术讲座及公开课;经常在全国各地举办琵琶大师班、研修班等。此外,他还录制出多张琵琶演奏专辑和数十张琵琶教学光盘以及大量琵琶演奏教材,编配、演奏了大量琵琶独奏曲、重奏曲和协奏曲。
       他的演奏功底深厚,音色变化丰富,演奏的曲目及音乐风格宽泛,以精湛的演奏技艺和音乐表现,常年活跃于海内外的音乐舞台,成为当代琵琶演奏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沈  非 
                              (可滑动)
沈非  教授  北京人。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
四川音乐家协会阮学会会长
《国乐精粹》典藏音乐家。
      原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中阮独奏演员,中央音乐学院阮专业特聘教师。2000年由香港雨果公司出版中阮无伴奏发烧专辑《孤芳自赏》已成为目前所有音乐学院阮专业演奏范本。07年按特殊人才引进调入四川音乐学院开设阮专业,2019年再次获批创建中国乐器研制-阮专业,双方向硕士导师,科研专家组专家。多次为国家领导人及多国政要演出。
      出访40多个国家和地区,曾在柏林音乐厅、慕尼黑音乐厅、维多利亚歌剧院、布鲁塞尔音乐厅、林肯中心、联合国大会堂、维也纳金色大厅等国际著名音乐厅演出。应邀为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音乐台等录制大批音乐节目,多次应邀与知名音乐人合作录制各类型音乐、发烧CD等。应邀与国际国内知名乐团、院校合作演出、讲座等数百场。出版阮重奏教材两部。改良阮等民族乐器获15项专利。

  刘  晶  
(可滑动)
刘晶 副教授
四川音乐家协会阮学会秘书长、副会长。
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阮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国乐精粹》典藏音乐家。
四川音乐学院特聘阮专业教师。
 
  自幼学习琵琶,2000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附中,04年以阮专业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同年任中国广播艺术团中国榜样乐团中阮独奏演员。07年任四川省歌舞剧院阮、琵琶独奏演员,弹拨乐声部长。四川交响乐团专职民乐演奏家。多次为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录制音乐节目。多次与著名作曲家合作录制发烧CD。曾出访亚、欧、美洲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2010首届阮北京邀请赛青年专业组金奖。2011年在四川音乐学院成功举办个人阮独奏音乐会,获高度好评。
   

  张  岚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琵琶研究会会员、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理事;甘肃省音乐家协会理事、甘肃省民族音乐研究中心副主任、甘肃省音乐家协会琵琶专业艺术委员会会长、《小演奏家》刊物编委。原甘肃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处长,甘肃省教育厅学校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郝宇容  
                                                (可滑动)
   兰州文理学院艺术职业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琵琶学会理事。中国琵琶研究会会员。甘肃省音乐家协会琵琶学会副会长。甘肃省教科文卫工会“甘肃省师德标兵”。
       先后师从于陈晓岚、贾培浩、程俊明、葛德琴老师。1987-1989师从于中央音乐学院琵琶尊师林石城教授和张强教授,专修琵琶教学法与演奏法。成功举办个人音乐会。
1991年3月—1992年7月受聘于西北师范大学音乐系任琵琶专业兼职教师。2005年被西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特聘为琵琶专业兼职副教授。2010年被西北师范大学聘为琵琶专业兼职副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
       出版专著二部《琵琶教学纲要》巜琵琶名曲奏要》。发表多篇专业论文,如:《如何提高琵琶演奏技法》、《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的辨证关系》、《琵琶作品的理解、想象与表演》、《音乐与情感》、《从器乐学习看音乐教育的价值》、《 浅谈琵琶的继承与发展》、《金曲流韵》、《浅谈琵琶教学中“改方法”的几个误区》、《大师风范,琵琶情怀》等、《金钟畅鸣 新秀奋飞》、《天鹅展翅  琵琶抒怀》、《巧借琵琶音乐语言来倾“诉”》、《四弦舞动浸心肺  同台竞技展硕绩》。2007年创作并发表琵琶曲《金曲流韵》。2010年创作、改编并发表了琵琶独奏曲《梅》、《泼水姑娘》。
       在专业大赛中曾多次获得奖项,如:1989年荣获全国民族器乐电视大奖赛“山城杯”演奏奖。1999年荣获甘肃省声乐、器乐大赛二等奖。2002年荣获文化部中国中等艺术教育学会中青年教师声器乐比赛,器乐一等奖。多次获学校优秀教师称号。2010年获得学校通报嘉奖。
       曾多次参加各类大型演出并担任独奏或领奏。
       陆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并分别考入高等院校。大多数学生先后获得国内专业比赛金奖及一、二、三等奖,同时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多次指导多个学生召开音乐会。
        曾多次担任各类专业评委,其中重要有:1997年担任甘肃省文化厅“群星”艺术节评委。2000年至今担任兰州市教育局B级考级评委。2001年担任甘肃省音乐家协会组织的全国琵琶大赛甘肃选拔赛评委。2005年担任甘肃省第二届声乐、器乐、舞蹈比赛评委。2007年起担任“青春中国-甘肃省青少年才艺大赛”评委至今。2008年担任甘肃省第三届器乐大赛弹拨乐组评委。2011年担任“金钟奖”甘肃选拔赛评委。2011年8月担任甘肃教育厅主办的器乐A级考试的评委。2014年担任“金钟奖”甘肃选拔赛评委。2014年和2016年分别担任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西部音乐表演赛评委。
   

  侯江霞  
    甘肃省歌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甘肃省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甘肃省琵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西北民族大学校外硕士生导师.兰州城市学院特聘教授、甘肃省金钟奖.琵琶.古筝选拔赛评委,代表中国文化部出访欧.亚.非20多个国家。

  王  洁  
       山西孝义人,研究生学历,以琵琶和笙双专业演奏方向考入西北民族大学,2004年留校现任教于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大学期间进修于西安音乐学院,2004年毕业留校任教,2010年考入西北民族大学艺术硕士,研究生期间师从于琵琶演奏家教育家刘德海先生。          2018年获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资助项目,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师从博导张强教授研学琵琶演奏。2019年7月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个人独奏音乐会。
     本人工作期间层多次主持参与省级科研项目,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器乐比赛屡获奖项。 
 扬琴 专家阵容 


 谢玉虹 
      天津音乐学院扬琴教授,硕士生导师、民乐系弹拨教研室主任、天津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天津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天津音乐家协会扬琴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扬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1982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留校任教至今。师从郑宝恒、魏砚铭先生。曾有十余篇学术论文、教材及多张CD/DVD光盘出版。数次应邀参加国内外艺术节演出及学术交流活动。多名学生在全国扬琴大赛中获金、银、铜等奖项。2009年开设扬琴重奏课,创办“玉竹虹韵”扬琴重奏乐团并获得天津市第七届民族器乐大赛及中国扬琴学会邀请赛重奏组一等奖与铜奖等;出版CD《玉竹虹韵—扬琴室内乐专辑》。

 廖  兰 
       甘肃省歌舞剧院扬琴专业国家二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杨琴协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甘肃省民族管弦乐协会考级委员会高级考官,甘肃省教委特长生考级委员会考官,青春中国评审委员会委员。

  张金平  
       甘肃省民族歌舞团扬琴演奏员,甘肃省音协会员, 甘肃省青少年艺术教育研究会会员。国际扬琴协会会员,甘肃省扬琴学会副会长,获第三节国家扬琴音乐节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获第三届国际音乐节大赛突出贡献奖
 古筝  专家阵容 


   周  望  
(可滑动)
      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乐系弹拨二教研室主任,美国巴德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特聘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陕西筝派重要代表人物,中国杰出民乐演奏家。
     周望长期以来不断弘扬陕西秦筝艺术,宣传推广秦筝作品。1979年首次录制发行《秦桑曲》(中国唱片社出版),成为振兴陕西筝派的先声。1991年任教以来,她培养许多优秀古筝演奏人才。他们不仅在中国金钟奖、文华奖、CCTV中国器乐大赛上获得金奖、银奖,并活跃在当今国内外乐坛上。
     2013年、2014年连续获中央音乐学院“BOB拔尖创新人才”项目优秀指导教师奖。2014年荣获文化部颁发“园丁奖”。2016年获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奖”。2017年获中央音乐学院颁发“金校徽”奖。2018年获“新绎杯”杰出民乐演奏家,同年获得第十四届北京市“教学名师奖”。
     演奏教学四十余年来,出版发行多部传统经典名曲及个人专辑。发表《秦筝 秦人 秦声》、《古筝名称及其由来》等论文。创作方面整理改编陕西风格筝曲《老龙哭海》、《欢音曲》、《明妃怨》(二胡与筝重奏)等,2005年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黄枕宇教授共同创作古筝曲《西部主题畅想曲》、《声声慢》、《映像》。作为中国古筝领域的优秀古筝演奏家,被收入《中国音乐家辞典》、《中国名人录》等典籍。 

 杨  益 
                                  (可滑动)
      天津音乐学院古筝副教授、演奏家;中国音协常务理事;天津音协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担任国际、国内各大音乐赛事评委;中央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特聘社会考级评委。出生于古筝世家,自幼随母亲王小月教授习筝。后相继求学于多位筝界前辈。演出、讲学的足迹遍及欧美、东南亚、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出版个人独奏CD《出水莲》;独奏DVD《远行》(2014年文化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16年成功申请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进行筝史类研究。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学生曾分别在政府奖“文华奖”、“金钟奖”及国际专业赛事中获奖,本人也因此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荣誉。
作品《满乡情》获文化部优秀作品奖,并收录于《古筝优秀新作品集》。

  金英瑛 
       宁夏歌舞团二级演奏员;宁夏古筝协会会长;宁夏大学古筝专业副教授;中国音协宁夏音协考级委员会高级评委;中国音协民族管弦协会宁夏考级委员会高级评委。

  徐  敏  
(可滑动)
      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古筝专业,硕士研究生,甘肃省古等艺术专业委员会会员。自幼学习古筝,师从于甘肃省著名古筝演奏家姚旭老师,2008年考入西北民族大学,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期间师从于著名古筝演奏家西北民族大学刘慧副教授,专业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上学期间得到了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西安音乐学院樊艺凤教授的点拨与指导。于2010年举办《乡韵一一徐敏古筝独奏音乐会》、2012年举办《溟山夜月一徐敏古筝独奏音乐会》。2013年在甘肃大剧院举办的“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艺术周”中应著名音乐家周煜国先生邀请,在甘肃大剧院首演其代表作《云裳诉》,大获成功。曾获得金钟奖甘肃赛区古筝组二等奖。所授多名学生在国家级、省市级各类古筝大赛中屡获金、银、铜奖,多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张晓琴  
(可滑动)
      甘肃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甘肃省古筝专业委员会委员,张掖市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张掖市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长,河西学院客聘古筝教师,甘州古乐团团长。
      6岁学习钢琴,八岁开始学习古筝,师从陕西师范大学曲云教授。
      2014年开始致力于研究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甘州古乐”,2018年创编了“穿越千年的回响——甘州古乐”专场音乐剧目,首演成功后,又分别在亚细亚民俗学会第十九次学术大会、张掖敦煌写经艺术节、丝绸之路与河西文化研讨会、甘州区人大政协会议上演出,受到日本、印度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等国内外专家学者、国内科研机构、知名大学专家教授的高度称赞,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杰出代表”。
 舞蹈  专家阵容 


  金   兰  
(可滑动)     
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
文化部社会艺术考级评委
兰州文理学院舞蹈副教授
从事舞蹈教育工作数十载
培养数百名舞蹈学生先后
考入全国各大院校,现如
今都已经成为全国以及我省各大院校的舞蹈老师和各文艺团体的主要力量,桃李满天下!

   李   莉   
(可滑动)
      国家一级演员,兰州文理学院教授,甘肃省舞蹈家协会副秘书长,在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中扮演“英娘”,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文化部首届拔尖人才,甘肃省劳动模范,甘肃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2013年出访俄罗斯参加“中国旅游年”开幕式演出担任编舞和领舞,2014受邀参加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文艺演出担任领舞,受到21国首脑的高度赞誉!
 

  张宝之  
(可滑动)
 张掖市文化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副高)任职资格,应文化部邀请代表国家出访欧美亚洲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
在中国舞剧的里程碑《丝路花雨》中担任主角饰演“小英娘”;
在大型舞剧《悠悠雪羽河》中担任主角饰演“阳萨”;
在大型舞剧《天马萧萧》中担任主角饰演“金妹”,并荣获五个一工程奖;
在大型诗乐舞《敦煌古乐》中担任主要演员饰演双人鼓舞等;
在舞蹈《唐韵胡璇》《俏胡女》《放荷灯》《西域舞》《水月观音》 《芦花舞》《红扇》《霓裳羽衣舞》《印度舞》等群舞中担任领舞;
在舞蹈《牧歌》《密宗》《人鬼情未了》《牛背摇篮》等多次担任大型舞蹈晚会的节目编排。
  
其他评委待定.......
  特邀作曲家  


  黄枕宇  
(可滑动)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家,富布莱特学者,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电子音乐作曲技术理论硕士导师、音乐文献翻译硕士导师。所著《电子音乐与计算机音乐基础理论》一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的计算机音乐基础理论专著,获得北京市教委《北京高等教学精品教材建设》特等奖。译著《新音乐》,是目前国内最全面介绍先锋派音乐的西方音乐文献, 获得文化部首届音乐文献金钟奖铜奖。所著《西方电子与计算机音乐史》是国内该领域目前最全面、系统的历史理论学术文献。
 在音乐创作方面,先后完成《诺玛的十七岁》、《浮华世界》、《中国结》、《红色的康拜因》、《真爱无言》、《童心》等六部电影音乐的作曲。所创作的古筝协奏曲《西部主题畅想曲》、《新翻罗江怨》等在国内与港台广为流传,所创作的筝与乐队《月满庭》、筝与弦乐四重奏《独凭阑》在国内有很高的影响力。其他创作作品还有古筝独奏曲《声声慢》、《映象》等作品。

 李博禅 
                             (可滑动)
青年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
1992年生于北京,2004年以第一名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后均以第一名保送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师从郭文景、刘长远、叶小纲教授。学生期间曾获全国宝钢教育奖特等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及全部中央音乐学院奖学金并任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会主席。2018年获硕士学位成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首位签约作曲家。2019年人才引进入职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
 作为活跃于国际音乐舞台的当代青年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频繁上演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波兰、俄罗斯、法国、荷兰、奥地利、意大利、葡萄牙、匈牙利、卡塔尔、埃及、土耳其、罗马尼亚、伊朗、阿塞拜疆、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日本、泰国、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欧亚美澳非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知名歌剧院、艺术节、音乐节及学术活动中上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多元文化节、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英国爱丁堡国际音乐节、德国拜罗伊特青年艺术节、萨尔布吕肯国际音乐节、法国五月艺术节、巴黎当代音乐节、里昂音乐节、美国芝加哥音乐节、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国际艺术节、加拿大国家表演艺术中心、意大利瓦尔第多恩国际音乐节、葡萄牙里斯本广场音乐节、Folefest音乐节、奥地利维也纳音乐节、埃及国际音乐节、亚洲艺术节、中国民族音乐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海国际艺术节、澳门国际音乐节等。
他创作的交响乐等各类体裁作品被授予二十余项国际国内作曲比赛大奖,其中包括:第八届美国西雅图交响乐团国际作曲比赛年度唯一大奖;第十二届塞尔维亚国际作曲比赛交响乐组桂冠大奖;第十届意大利Don Vincenzo Vitti国际作曲比赛首奖;第十七届意大利瓦尔蒂多恩国际音乐节Egidio Carella国际作曲比赛第二名;美国Julia奖学金作曲比赛第一名;美国Golden Key 国际作曲比赛第一名;美国芝加哥国际作曲比赛特别奖;两届意大利IBLA国际音乐节作曲比赛特别奖,并三度被授予杰出音乐家奖;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文化部第十八届全国音乐作品“文华奖”;连续四届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新作品评选金奖;中国音协首届“黄海怀二胡奖”作品最高奖;第二届国际华乐室内乐音乐节最佳新作品奖;代表作品《楚颂》入选“中国经典协奏曲珍藏系列” “十三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当代优秀音乐家系列” “第十届中国金唱片奖”最佳器乐演奏专辑奖及第二届CMIC Music Awards最佳民族/民间音乐专辑奖;多部作品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他曾应邀在海内外多次举办个人作品专场音乐会,并在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担任客席专家举办学术讲座。他的作品乐谱及唱片曾由意大利Casa Editrice BERBEN国际音乐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唱片总公司等出版发行,并成为美国芝加哥国际大提琴比赛、第十八届意大利瓦尔蒂多恩国际钢琴比赛、中国CCTV小提琴大赛总决赛、第二届新加坡南洋国际音乐大赛以及香港国际中乐指挥大师班的规定参赛曲目。作品唱片曾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礼物赠与各国元首。2016年应邀为台湾TVBS电视台重新创作全版片头音乐延用至今。欧洲时报称其“作品中诠释出的中国式音乐风格,把听众带入充满浪漫色彩的中国意境”。
 艺术指导 


   原  丁  
(可滑动)    
原丁 钢琴演奏家、教育家.
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央音乐学院全国钢琴考级评委.
中央音乐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师资培训钢琴导师.
太原师范学院客座教授.
新加坡莱佛士国际钢琴比赛评委主席.
亚洲国际艺术节钢琴评委.
台湾国际钢琴比赛评委.
童之越梦想合唱团艺术总监.
11岁考入中央音乐学校附小,师从张晋教授。隔年,升入附中。曾获得“星海杯钢琴比赛”专业组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宋庆龄基金会钢琴比赛”第一名;“十四城市钢琴比赛”第一名等诸多奖项。199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师从著名钢琴教育家、演奏家杨峻教授。2000年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留校任教。2006年考入本院研究生部,师从著名钢琴艺术指导王耀玲教授。就读期间与众多青年演奏家致力于室内乐的研究与发展,参与了三届“北京现代国际音乐节”的演出,受到高度好评。
在职期间,开办多场个人独奏音乐会,曾与众多演奏家合作,出访了法国、德国、波兰、美国、日本、马来西亚、意大利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受到广泛好评。作为钢琴独奏家,受邀与北京交响乐团、中央民族乐团、天津交响乐团、河南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合作演出过《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黄河钢琴协奏曲》《格里格钢琴协奏曲》《贝多芬钢琴幻想与合唱》等曲目。
作为艺术指导,获得“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奏鸣曲比赛”优秀钢琴伴奏奖,参与了近
百场音乐会,获得历届全国单簧管比赛的最佳艺术指导奖。后受众多二胡演奏家之邀,合作参与了若干国际国内的音乐会演出。并获得“金钟奖”二胡比赛的最佳优秀艺术指导奖。
原丁演奏细腻,音色变化丰富,极富想象力和感染力。能完美的掌握各种形式的艺术风格。有自己独特的艺术演奏品味。在各类舞台上都受到了业内人士一致的好评。在演奏的同时,积极参与钢琴教学的发展和传承,培养指导多名学生分别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钢琴学科、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人民大学音乐系、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天津音乐学院钢琴系、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央音乐学院成人继续教育部,在此期间,指导学生荣获“伟辉杯”钢琴比赛少年组一等奖本人获最佳优秀老师指导奖,在北京各界各区文化艺术节中所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得中、小学生一等奖等各项名次。
录制了《740钢琴教程》、《中央音乐学院钢琴考级教程》、《名家讲堂》《中央音乐学院单簧管考级教程》《二胡皇后宋飞师生音乐会》《于红梅教学演奏》等诸多教学资料。曾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一台春节联欢晚会以及中央三台文艺频道的节目录制。

 张  玥 
                                  (可滑动)
      青年钢琴家,四川音乐学院管弦系钢琴艺术指导,新疆艺术学院室内乐客座教授,文化部第十一届文华奖全国比赛最佳钢琴艺术指导奖获得者。                           自幼学习钢琴,先后师从于郑大昕教授、黄静教授、杨汉果教授,2008年毕业于川音钢琴系,并以突出表现留校任职于管弦系,从事钢琴艺术指导工作。自工作以来,参加了数百场各种音乐会演出,演出足迹遍布捷克、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各大城市和地区。曾在与匈牙利长笛演奏家Gergely Ittzés,中国长笛演奏家马勇、倪一珍,法国巴黎国立音乐学院萨克管教授克劳德德朗,维也纳爱乐乐团小提琴演奏家Rene Staar以及国内著名小提琴家李开祥、宁峰、陈响、黄滨、陈曦等著名演奏家的同台演出中有着让人乐道的精彩表现。同时,以独奏家身份受邀于著名指挥家姜金一,程浩,朱其元教授执棒下的河南交响乐团、四川爱乐乐团等交响乐团的协奏曲演出中深受好评。2013曾受邀担任第四届香港钢琴公开赛四川赛区评委。2015年获文化奖全国小提琴比赛最佳钢琴艺术指导奖,2014、2015、2016年光亚成都小提琴国际比赛组委会指定艺术指导暨最佳艺术指导奖?。
四、活动内容
(一)专场音乐会;2020第四届(敦煌)中国民族器乐、民族舞蹈艺术周开幕式;2020第四届(敦煌)民族器乐、民族舞蹈艺术周闭幕盛典。
(二)大师公开课:由特邀专家以公开课形式为学员授课。
(三)讲座: 民族器乐(古筝、二胡、琵琶、竹笛、扬琴、葫芦丝等)、民族舞蹈艺术交流讲座。
(四)2020第四届(敦煌)民族器乐(二胡、竹笛、古筝、琵琶、扬琴、葫芦丝等)、民族舞蹈公开赛(民族民间舞、敦煌舞);具体比赛内容见公开赛章程;
五、比赛章程
(一)二胡、板胡
?比赛分组
Ⅰ.公开组曲目说明
自选曲目一首。(不带任何形式的伴奏)
Ⅱ.非公开组:
自选曲目1首,时间不得超过4分钟,比赛超时评委有权打断但不影响评分。(不带任何形式的伴奏)
儿童组:8-11岁  
少年组A组:12-14岁  
少年组B组:15-17岁  
青年A组:18-23岁  
青年B组:24-39岁  
老年组:40岁以上  
Ⅲ.胡琴重奏组
非公开组  自选曲目一首
公开组   自选曲目一首 
(比赛全程不带伴奏)
IV.板胡
公开组:自选曲目一首
非公开组年龄划分与二胡相同,曲目自选1首。
(二)古筝
?、比赛分组
Ⅰ.公开组曲目说明
从自选曲目中抽选1首。(不带任何形式的伴奏)(时间不超过8分钟)
Ⅱ.非公开组:
自选曲目1首,时间不得超过4分钟,比赛超时评委有权打断但不影响评分(不带任何形式的伴奏)。
儿童组:8-11岁  
少年组A组:12-14岁  
少年组B组:15-17岁  
青年组:18-35岁  
成年组:36--45岁 
Ⅲ.古筝重奏组
非公开组:自选曲目。
公开组:自选曲目  
(比赛全程不带伴奏)
 
(三)竹笛
?比赛分组
Ⅰ.儿童组:8-11岁 
   少年组:12-17岁 
   青年组:18-35岁  
   中年组:36--59岁  
(注:以下曲目为决赛建议曲目任选1首,选手也可以自选曲目1首 ) )
Ⅱ.儿童组:《姑苏行》《小放牛》(陆春龄版)《塔塔尔族舞曲》《春到拉萨》《陕北好》《快乐的小笛手》《鄂尔多斯的春天》《喜相逢》;
少年组:《早晨》《姑苏行》《采茶忙》《千山情》《秦川抒怀》《小八路勇闯封锁线》《春到湘江》《帕米尔的春天》《万年红》《挂红灯》(周成龙版)《扬鞭催马运粮忙》;
青年组、中年组:《春潮》《幽兰逢春》《千山情》《塞上风情》《走进快活岭》《大青山下》《山村迎亲人》《秦川情》《红高粱叙事曲》《鹰之恋》《走西口》《苍》《绿洲》《深秋叙》《鹧鸪飞》《陕北四章》。 
(四)排箫
?比赛分组
青年组 35周岁以下 (注:曲目自定 不超过6分钟的曲目)
老年组 35周岁以上 (注:曲目自定 不超过6分钟的曲目)
(五)琵琶、阮
?比赛分组
 独奏类、组合类
(一)独奏类:分为,专业A组、专业B组、非专业组、国际组(不可混报)。
1、    专业A组:中国九大音乐院校的专业琵琶学习者可报名参加。
2、    专业B组:凡在艺术院校或艺术团体从事琵琶学习、表演和琵琶教学的人员可报名参加。
3、    非专业组:从事其他行业具有琵琶专长的爱好者和学习者可报名参加。
4、    专业A组、专业B组、非专业组、均按下列年龄段划分组别:
              少年a组:年满07—12周岁
              少年b组:年满13—17周岁
              青年a组:年满18—28周岁
              青年b组:年满29—40周岁
5、    国际组:中国内地以外国家和地区的参赛选手可报名参加。
(二)组合类:人数不限,曲目可自行改编(可与独奏类兼报)。
   注:初赛曲目自选一首,决赛需演奏两首乐曲(初赛曲目及规定曲目各一首),规定曲目可在四首中任选一首,规定曲目如下:
1、少年A组:《阳春古曲》(版本不限)、《欢乐的日子》、《送我一枝玫瑰花》、《大浪淘沙》、《赶花会》《彝族舞曲》、《天山之春》、《歌舞引》、《新翻羽调绿腰》、《飞花点翠》。
2、少年B组:《春雨》、《渭水情》、《江南三月》、《草原小姐妹》、《夕阳箫鼓》、《十面埋伏》、《龙船》、《寒鸦戏水》。
3、青年组:《霸王卸甲》、《平沙落雁》、《陈隋》、《月儿高》、《诉》、巜虚籁》、《狼牙山五壮士》、《天鹅》、《春蚕》、《山之舞》、《点》、《金色的梦》、《秦俑》。
组合组:曲目自选,可以直接进入决赛(要求以琵琶/阮演奏为主要表演形式的组合;乐曲必须要各声部适当编配不能以独奏曲齐奏的形式呈现)。
   阮需演奏两首乐曲(初赛曲目及规定曲目各一首),规定曲目可在四首中任选一首,规定曲目如下:
1、少年A组:《多年以前》、《花好月圆》、《紫竹调》、《金蛇狂舞》、《苏姗娜》、《南泥湾》、《山行》。                              
2、少年B组:《流》《睡莲》《酒狂》《侗歌》《泼水姑娘》《火把节之夜》《拉萨舞曲》《边寨营火》《拍鼓翔龙舞》。                         
3、青年A组:《丝路驼铃》《云南回忆第一乐章》《云南回忆第三乐章》《草原抒怀》《山韵之二涧》《悠远的歌声》《葡萄架下》《剑器》。             
4、青年B组:《山歌》《孤芳自赏》《无所事事》《思恋》《第二中阮协奏曲》《月光》《心不在焉》《满江红》。
组合组:曲目自选(要求以琵琶/阮演奏为主要表演形式的组合;乐曲必须要各声部适当编配不能以独奏曲齐奏的形式呈现)。
(六)扬琴
?比赛分组
(一)独奏类:分为,专业A组、专业B组、非专业组。
1、   专业A组:中国“九大音乐院校”的在校生可报名参加。
2、   专业B组:除中国“九大音乐院校”的在校生。凡在艺术院校或艺术团体从事扬琴学习、表演和扬琴教学的人员等可报名参加。
3、   非专业组:从事其他行业具有扬琴专长的学习者可报名参加。
4、   专业A组、专业B组、非专业组、均按下列年龄段划分组别:
?  儿 童 组:年满06—09周岁
?  少年1组:年满10—13周岁
?  少年2组:年满14—18周岁
?  青年1组:年满19—28周岁
?  青年2组:年满29—39周岁
(二)重奏类:限8人以内,不按年龄段划分组别(可与独奏类兼报)。
注:专业组选手需演奏“规定曲目”、“自选曲目”各一首,两首时长限12分钟以内;
1、   专业A组规定曲目(任选一首):《瑶山夜画》        《春》         《林冲夜奔》
2、   专业B组规定曲目(任选一首):《凤凰于飞》        《黄土情》        《落花·夜》
3、非专业组选手需演奏“自选曲目”一首,时长在4分钟以内。
 自选曲目可与初赛曲目相同,也可另选。超出规定时长会被叫停,但不会影响比赛成绩。
(七)葫芦丝
?比赛分组
(一)独奏类:分为儿童组、少年组、青年组、中年组。
    自选曲目1首,时间不得超过4分钟,比赛超时评委有权叫停,但不影响评分。(注:不带任何形式的伴奏)
    儿童组:7-11岁 
    少年组:12-17岁 
    青年组:18-35岁  
    中年组:36-59岁  
(二)组合类:年龄不限,人数不限,曲目自选。(注:以葫芦丝演奏为主要表演形式的组合;乐曲必须要各声部适当编配,不能以独奏曲齐奏的形式呈现;不带任何形式的伴奏)
(八)舞蹈
?比赛分组 
Ⅰ.公开组
决赛:分民族民间舞和敦煌舞。
1.民族、民间舞公开组: 只限民族(民间)舞蹈、不限年龄;参赛节目自选,时间不超过8分钟
2.敦煌舞公开组: 只限敦煌舞蹈、不限年龄;参赛节目自选,时间不超过8分钟
3.集体舞蹈公开组:不限舞种
Ⅱ.非公开组:
儿童A组:8岁以前   
儿童B组:8-11岁  
少年组A组:12-14岁 
少年组B组:15-17岁  
青年组:18-35岁  
成年组:36--45岁  
六、宁夏选拔赛报名
1、15109609955(同微信)鲁老师
2、初赛结束后,组委会将在官方网站发布进入决赛的选手名单。
七、决赛安排
选手参加决赛的顺序,由组委会组织统一抽签。
决赛于2020年1月15日--19日在敦煌市举行,具体地址及收费由组委会办公室在公布初赛结果同时发布。
    人员分类
全程学员:
国内全程学员包含活动项目:观摩所有场次大师公开课、观摩所有场次大师专题讲座、观摩所有场次比赛、2020第四届(敦煌)民族器乐舞蹈艺术周开、闭幕盛典、并将获得由所有大师签名的学员证书或教师研修班证书、游览敦煌市著名景点、活动期间食、宿。   
 
陪同人员:
国内陪同人员包含活动项目:观摩所有场次大师公开课、观摩所有场次大师专题讲座、观摩所有场次比赛、2020第四届(敦煌)民族器乐舞蹈艺术周开、闭幕盛典、游览敦煌市著名景点、活动期间食、宿。   
 
八、奖项设置
1、各组别均设金、银、铜奖若干名、优秀奖若干名。组委会还将对荣获金、银奖选手的指导教师以及有多名学生进入决赛的指导教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
2、进入决赛的选手现场演奏,评委现场打分。按照参赛选手所获分数的高低顺序,依次排奖。分别评出金奖、银奖、铜奖、优秀演奏奖、演奏奖各若干名。
九、注意事项 
1、所有选手一旦报名参赛,即表明自己认可本章程,因此都必须遵守本章程的各项规定。
2、参赛选手必须准时按序参赛,赛前三次点名未到,视为自动弃权。
3、组委会拥有本赛事音像制品的广播、电视播放权及音像制品表演范围内的使用、出版和发行权。获奖选手有义务参加组委会组织安排的公益性演出活动或出访演出活动。
4、所有参赛选手和家长,都必须遵守比赛规则和赛场纪律,服从组委会的工作调度和评委会的评审结果。对比赛过程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如有意见,请找监委会反映,影响比赛秩序者,组委会有权取消他的参赛资格。
5、凡因选手本人原因,届时未到赛场参加比赛的,不退评审费。
6、如遇不可抗力因素取消或推迟活动,组委会将在公众平台公布相关信息。
7、本章程的解释权归本次比赛组委会。
           
宁夏赛区安排
報名截止日期:2019年12月7日
选拔时间:2019年12月21 日、22日
选拔地点:待定
报名费:个人单项380元/人
             2-7人节目320/元每人
             8人以上节目260元/人
报名咨询:15109609955(同微信)鲁老师
                     

   艺术改变人生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