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龙江小伙每天夜跑5公里,坚持2年,就为了救一个陌生的郑州女孩

龙江小伙每天夜跑5公里,坚持2年,就为了救一个陌生的郑州女孩

阅读量:3663697 2019-10-22


“没想到一次无偿献血的血液留样,2年后竟能救助一名年轻女孩子的生命,这个缘分很意外、很特别,希望她可以早日恢复健康。"
21日,不擅言辞的绥化小伙姜蒙(化名),躺在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骨髓造血干细胞采集室的病床上,向远在千里之外的患者发出了最衷心的祝福。

6时30分,29岁的姜蒙早早来到骨髓造血干细胞采集室,注射最后一支动员剂后,他躺在采集室的病床上一动不动4个小时,共采集到20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
“姜蒙是黑龙江省第114例、全国的9020例骨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当晚,他的造血干细胞由志愿者送到了患病年轻女孩所在的医院,经过严格的检查处理后输入到她体内。” 黑龙江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付伟平主任说。

“2013年的一天,我走在大街上,看到一辆献血车停在路边,很多人在车上忙碌着。走进献血车,我完成了第一次献血,手中拿着献血证,心情激动。" 姜蒙戴着一副黑边眼镜,说起话来十分内敛、低沉。
此后,姜蒙每年都坚持献血,每次献血400毫升,6年多他献血已近万毫升。“现在献血已经成为习惯,无论工作多忙,每年两次献血都是我的‘必选’项目。" 10余张献血证是姜蒙最好的证明。
“初中毕业后,我就外出打工了,做过木匠、出海打过鱼。后来喜欢玩游戏,自己报名去学习了电脑技术,一年半以后成为一名电脑维修师,这也让我养成了执着的习惯。" 姜蒙说。

2017年春天,姜蒙照例走进献血车,当他献血成功后,采集血样的医护人员对他进行骨髓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这是他第一次听说造血干细胞捐献。
之后,姜蒙再一次走进献血车时,主动要求采集造血干细胞血样,并进行了详细登记,从此他成为一名骨髓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2017年8月,姜蒙突然接到黑龙江省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你的骨髓干细胞与一名郑州患白血病的28岁女孩儿配型成功。" 姜蒙当即同意为女孩儿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
戳这里看视频
↓↓

“自从决定捐献造血干细胞后,我推掉了所有的饭局,每天晚上跑步 5 公里,虽然很累,可是每每想到我是为了挽救他人的生命,我都会咬着牙坚持。" 
姜蒙还是一名“老烟枪",以前一天至少一包烟,现在吸烟逐渐减量,一天只吸一支。
为陌生的患病女孩捐献造血干细胞,起初姜蒙的妈妈十分担心,担心捐献会对儿子的身体造成伤害,可是当姜蒙将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的过程告诉母亲,得到了她的理解与支持。

网络资料片
连续4天、每天注射两针动员剂,姜蒙没有一丝皱眉。
“打动员剂后,有时会感觉腰部有些酸疼,可是坚持坚持就过来了。" 姜蒙轻松地说。“希望我的血液能让患病女孩健康起来。"
实习生 陈思雯 唐佳月 
记者 杨艳 文/摄/视频拍摄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责任编辑:姜学峰 审核:曹晓霞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