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关注我们

关键字:交流合作、产学研合作

10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行业标准项目《美术馆照明评价方法》第一阶段工作会议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召开。大连工业大学光子学研究所所长邹念育教授、王志胜副教授作为项目组专家受邀参加本次会议。本次会议参加的主要人员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艾晶、中国照明学会副理事长高飞、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常志刚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张昕、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罗明教授、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党睿教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视觉健康与安全防护实验室主任蔡建奇、中国美术馆照明设计师颜劲涛等,参会专家、学者和设备厂家共五十多人。《美术馆照明评价方法》项目于2019年7月经文化旅游部科技教育司正式立项,并于今年8月在武汉自然博物馆召开开题研讨会。项目负责人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艾晶,项目成员及特约专家团队由博物馆美术馆管理、展陈设计、策展研究、艺术教育、专业照明、光环境设计与研究等领域的专业人士担任。

《美术馆照明评价方法》第一阶段工作会议现场
项目负责人艾晶对《美术馆光环境评价方法》草案修改情况作了汇报,针对项目的必要性、现实性及可行性进行阐述,对“标准设计的框架”“标准设计前期准备”“标准制定工作启动”作简要介绍。随后与会专家对标准中需要修改的议题开展了研讨。讨论内容主要围绕标准框架中九个章节及六个附录部分展开,涉及标题、范围、术语定义、规范性引用文件、评价方法和步骤等内容。下午,六所高校的专家汇报了目前实验的开展情况,王志胜老师针对本次标准制订了详细的实验计划,汇报了团队承担的《人视觉心理关于多媒体显色屏适应性实验》的进展。提出美术馆中多媒体显示屏是一个集艺术、展示活动为一体的应用方向,眩光问题的存在将造成人视觉心理不适,以此列出一项适应性实验计划。

参会专家合影
大连工业大学光子学研究所老师积极参加行业内的标准制定,旨在为学科建设提供支持,加强光源与照明专业、光学工程学科与国内外高校及企业的合作交流,密切的将学科优势与照明产业相结合。


文/图 慕雨凡
责任编辑 慕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