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苏联的许多作战思想是领先于美国的,比如“首战即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苏联率先发展了武装直升机,米里设计局研发的米-24“雌鹿”直升机连美国都眼红不已。美国中情局曾多次试图窃取该直升机相关资料,苏联的防谍水平非常高,美国迟迟不能得逞。然而就在1985年,我国意外获得了一架完整的米-24直升机。

这架直升机是巴基斯坦送来的,而巴基斯坦是从阿富汗手中获得的。当时正值阿富汗内战,苏联在阿富汗扶植了亲苏政权,并支援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物资,其中就包括最新的米-24直升机。为了打击苏联,美国派出大量间谍人员对阿富汗军队进行策反。在他们的努力下,先后有6架米-24叛逃至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得到6架米-24之后,将其中一架秘密送给了我国。当时我国正在忙于研究战斗机,陆航直升机方面还是一片空白,只有几架从法国进口的“小羚羊”轻型武装直升机,完全无法与米-24这样的空中坦克相比。而米-24是苏联第一款专用的武装直升机,火力非常凶猛,有很强的对地打击能力,比美国当时装备的“眼镜蛇”和“休伊”还先进。

得到这架米-24后,我国航空工业局立即组织人手对它进行拆解,完成测绘后送往北京小汤山航空博物馆,成为一件展品。后来为了感谢巴基斯坦,我国回赠了一架国产的直-8,是以法国的“超黄蜂”直升机为基础仿制,性能虽然远远不如米-24,也是我国的一番心意。通过这起事件,我国与巴铁的友谊更加深厚,再次拉近了两国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