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珍藏!刘少奇的100张珍贵照片——刘氏文化

珍藏!刘少奇的100张珍贵照片——刘氏文化

阅读量:3669206 2019-10-22


点上面“刘氏总群”加入刘氏家族!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刘”,先点上面蓝字刘氏总群,再点关注,每天免费阅读


不忘初心卫中华,了却军民天下事!
NO.1
向着新中国,前进!

△1945年,刘少奇在延安。在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以及回延安后休养期间,刘少奇主持中央领导工作,他积极地为实现国内和平与民主这一任务而努力。

△1946年1月,刘少奇在延安。

△1946年,刘少奇同美国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延安。

△1946年,刘少奇、朱德在延安。

△1947年,刘少奇在陕北。从陕北到河北的转移途中,刘少奇听汇报、察民情,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1949年3月,刘少奇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期间留影。

△1949年3月下旬,刘少奇在北平西苑机场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9年6月,刘少奇同高岗(右)、王稼祥(左)在莫斯科。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由刘少奇率领中共代表团秘密访问苏联,向联共(布)中央和斯大林通报中国国内情况,征询新中国成立后所应采取的国内外方针政策,及商谈中苏两党两国关系,为毛泽东访苏作准备。

△刘少奇同刘允斌(右一)、刘爱琴(右二)及朱德的女儿朱敏(左一)在莫斯科。

△1949年6月至8月,访问苏联时在莫斯科宾馆的办公室里。

△1949年9月21日,刘少奇在全国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讲话。
NO.2
为新中国建设
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1949年10月1日,刘少奇在天安门城楼上出席开国大典。

△1949年11月16日,刘少奇在亚洲澳洲工会代表会议开幕式上讲话。12月6日,毛泽东应邀前往莫斯科,对苏联进行正式访问。在毛泽东访苏期间,由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刘少奇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作报告,主持起草《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刘少奇的二姐刘绍懿土改时被定为地主。刘少奇在给姐姐回信中说:“你们在乡下种田吃饭,那就是我的光荣。如果我当了副主席,你们还在乡下收租吃饭,或者不劳而获,那才是我的耻辱。”

△1950年6月,刘少奇在中南海参观兵器展览

△1950年12月,刘少奇同周恩来、蔡畅等在北京方巾巷宋庆龄寓所作客

△1951年夏,刘少奇工作之余在中南海木工房劳动

△1951年,刘少奇在中南海。

△1951年12月,刘少奇在江苏太湖。

△1952年5月1日,刘少奇在天安门城楼上

△1952年10月,苏共中央召开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刘少奇率团出席。刘少奇这次去苏联有两个重要任务:一是祝贺苏共十九大召开,二是就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征求斯大林的意见。照片为刘少奇与王光美在苏联黑海畔。

△1953年1月11日刘少奇从苏联回到北京。周恩来(左)、朱德(中)在机场迎接访苏归来的刘少奇。

△1953年,刘少奇在中南海办公室

△1954年4月,刘少奇同王光美与身边工作人员合影。自从他担任委员长以后,各地群众来信日益增多,而对群众来信他都是自己批复,从不要秘书代笔。他说:人民信任你,你就绝不能辜负人民的信任。

△1954年7月,垂钓中南海。

△刘少奇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1954年9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这次会议最重要的任务是通过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选举新的国家机构领导人。

△在这次会议上,刘少奇作并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刘少奇为建立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机制和各项制度呕心沥血,做了大量工作。

△1954年9月22日,刘少奇出席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时,同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亲切交谈。

△1955年,刘少奇在中南海办公室工作。

△1955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帅军衔和勋章授衔授勋典礼后,刘少奇向朱德祝贺。

△1955年,刘少奇和彭德怀在旅顺观看军事演习。

△1956年2月,刘少奇同科学家钱学森在一起。

△1956年5月1日,刘少奇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在天安门城楼上。

△1957年2月,刘少奇在河北省清苑县农村视察。河北省委第一书记林铁向他汇报到河北省委厉行艰苦奋斗的方针,没有盖楼堂馆所时,少奇同志插话称赞:“你们的做法很好,要坚持下去,我们执政者就是要带头勤俭建国、勤俭治国,并使之蔚然成风。宋朝范仲淹有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几百年前的封建官吏都有这样的思想境界,难道我们今天的共产党人都做不到这些吗?能!我们一定要比古人做得更好!”

△1957年2月25日,刘少奇在河北省栾城县贾村视察。

△1957年2月27日,刘少奇在河北省峰峰矿区视察。

△1958年9月,刘少奇在河北省成安县同棉农交谈。

△1958年9月,刘少奇在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同青年学生交谈。

△1959年4月,刘少奇同毛泽东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在这次会议上,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1959年,刘少奇在办公室查看地图。

△1959年,毛泽东、刘少奇等在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主席台。

△1960年4月22日,刘少奇视察洛阳市敬事街小学。

△1960年4月,刘少奇在黄河三门峡大坝工地视察。

△1960年5月15日,刘少奇乘“江峡”轮离开重庆赴武汉。

△1960年10月,刘少奇、毛泽东同美国著名作家、记者埃德加·斯诺亲切交谈。

△1960年11月5日,刘少奇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前往莫斯科参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3周年庆典。这是刘少奇担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国访问,也是他第五次去苏联。图为周恩来、朱德到机场为刘少奇一行送行。

△1960年11月30日,刘少奇同邓小平、彭真一起与苏共代表团赫鲁晓夫、科兹洛夫、苏斯洛夫举行会谈。图为刘少奇在《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声明》上签字。

△1961年年初,刘少奇同陈云、邓小平在“七千人大会”上。

△1961年,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个调查研究年。4月1日,刘少奇带领王光美和几位必要的工作人员来到长沙,开始长达44天的湖南农村调查。刘少奇这次回乡,是以湖南省委工作队副队长的身份出现的,而他的真实身份,只有省委、县委的主要领导人知道。图为刘少奇同亲戚们拉家常。

△1961年7月,到东北林区考察期间和王光美在镜泊湖瀑布前小憩。

△1962年4月21日,刘少奇参观洛阳龙门石窟。

△1962年9月,刘亚楼在中南海向毛泽东、刘少奇汇报空军击落美制U-2型高空侦察机经过。

△1962年10月1日国庆节,毛泽东、刘少奇在天安门城楼上。

△1963年4至5月和9月,刘少奇以国家主席身份,先后访问了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寨、越南和朝鲜五国。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这些国家。图为刘少奇一行参观瑞光大金塔。

△9月15日,刘少奇率团访问朝鲜,与金日成首相在平壤车站。

△1964年,周恩来访苏归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人去首都机场迎接。

△1965年毛泽东、刘少奇在中南海。

△1966年,刘少奇以国家主席身份出访巴基斯坦、阿富汗和缅甸三国。这是刘少奇最后一次出访。图为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迎接刘少奇一行。

△1966年8月,刘少奇和周恩来、邓小平都在天安门城楼中央大厅外就座。在吕相友的镜头里,这是三人最后一次聚首。
NO.3
温暖的家庭
凄凉的晚年

△1948年8月21日,刘少奇在西柏坡的两间土墙瓦顶房内,与王光美结为伴侣。

△1948年在西柏坡(王光美抱涛涛,刘少奇抱丁丁)

△在王光美父母家的院子里。王光美和刘少奇的第一个孩子平平出生后,董洁如担负起了照顾外孙女的事。(左起:光和、光美、母亲、父亲、少奇,婴儿为平平)

△1949年,刘少奇、王光美与女儿平平在一起。

1949年,刘少奇和王光美在香山。

1949年,在北京香山驻地(孩子为刘少奇前妻留下的涛涛和丁丁)

△1949年,刘少奇、王光美与刘爱琴在北平。

△在北戴河休假期间,刘少奇家庭部分成员合影(后左起:刘涛、刘亭亭,前左起:刘源、刘平平、刘少奇、王光美、刘丁)。

△1956年,刘少奇、王光美同女儿亭亭在一起。

△1959年夏,刘少奇、王光美同子女在庐山。

△1965年8月,刘少奇在家中听儿子刘源汇报在部队锻炼的情况。

△在“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同志遭到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仍以共产党员的高度责任感,向党中央建议“尽早结束‘文化大革命’,使国家少受损失”,坚信“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被调查期间的刘少奇。1967年4月9日,刘少奇跟子女们谈话说:你们要记住,爸爸是个无产者,你们也一定要做个无产者。爸爸是人民的儿子,你们也一定要做人民的好儿女。永远跟着党,永远为人民。

△1968年10月13日至31日,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在极不正常的情况下,批准了《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作出把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的错误决定。

△1969年10月17日晚,身患重病的刘少奇在两名专案人员的押送下,被疏散到河南开封,秘密关押在开封市革命委员会院内原“同和裕银号”旧址。(现辟为刘少奇在开封陈列馆)

△1969年11月12日晨6时45分,刘少奇的心脏永远地停止了跳动。临终前,他身边没有一个亲人。
NO.4
历史是人民写的
缅怀开国领袖刘少奇

△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召开。会议作出《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恢复刘少奇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图为王光美和子女在开封刘少奇骨灰存放处合影。

△图为王光美从河南省省长刘杰手中接过刘少奇的骨灰。

△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首都各方面代表一万多人出席了大会。

△在刘少奇追悼会上,邓小平致悼词,评价刘少奇是“受到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爱戴的、久经考验的、卓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

△刘少奇生前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在他死去后,一定要把他的骨灰撒到海洋里,不要留存人世。图为安放刘少奇骨灰的灵车开往机场。

△首都群众自发上街向刘少奇灵车致哀。

△刘少奇骨灰登舰队旗舰101驱逐舰,4艘护卫舰和空中4架战机护航。11点101舰准时起航,此时放哀乐、鸣放礼炮21响,青岛港内大小船舶汽笛长鸣,震耳欲聋,表示对刘少奇的哀悼。

△王光美万分悲痛,这是与丈夫最后的告别!她与子女一起,将刘少奇的骨灰撒向大海,完成他最后的遗愿……
这一张张照片,
让我们读懂了刘少奇,
更照亮了历史,
让我们更感念他对祖国、
对人民的那一份挚爱和深情!

刘少奇,他的一生同中国人民、
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
波澜壮阔的奋斗历史紧密相连。
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
殚精竭虑、呕心沥血!
NO.5
习近平用五个“光辉榜样”概括刘少奇的一生
11月23日,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回顾了刘少奇的光辉一生,指出刘少奇同志是我们的光辉榜样,今天我们如何向他学习、学习什么?
习近平总结了五大品格、40个字:不忘初心、对党忠诚,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敢于担当、勇于创造,勤于学习、知行合一,心系人民、廉洁奉公。
而在这五大品格背后,还有更多细节感人至深:比如,1936年中央派他去白区工作,有同志对他说这是重返虎穴,任务艰巨!他果断回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在白区工作时,经手几万元的经费,但却靠萝卜烩馍维持生活。
还有,新中国成立后,他回家乡农村调查,有时睡在养猪场饲养员的木板床上,有时睡在会议室的会议桌,有时睡在长凳架着的门板上。家乡亲戚来北京找他办事,刘少奇严肃拒绝:“不错,我是国家主席,硬着头皮给你们办这些事,也不是办不成。可是不行啊!我是国家主席不假,但我是共产党员,不能随便行使自己的职权。”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刘少奇的五大品格,全文近7000字!

同志们、朋友们!
刘少奇同志数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奋斗,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刘少奇同志的崇高品德和高尚情操,无论过去、现在、将来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学习的光辉榜样。

——刘少奇同志是不忘初心、对党忠诚的光辉榜样。共产党人坚持的初心,就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永远忠诚。刘少奇同志说:“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党员,为了党,为了社会进化与人类解放,为了千百万劳苦大众的共同长远的利益而奋斗到底,直至终身,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是最值得”。
他还强调:“一个共产党员,在任何情况下,能够不能够把自己个人的利益绝对地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是考验这个党员是否忠于党、忠于革命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标准。”刘少奇同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白色恐怖下,他两次被捕入狱,面对严酷考验,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他在党内多次受到“左”倾错误的排斥,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刘少奇同志50岁生日的时候,朱德同志在一首诗里称赞他:“真理寻求得,平生能坚持。”即使在“文化大革命”那样艰难的时刻,他仍然誓言“一个革命者,生为革命,死也永远为共产主义事业,一心不变”。
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今天,我们学习刘少奇同志,就要牢记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在立根固魂上下功夫,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守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刘少奇同志是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光辉榜样。刘少奇同志说:“我们党从来就不害怕指出与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过去的一切缺点与错误,都将成为我们今后争取胜利的教训。”“真理是最可靠的”。
他还说:“必须把树立实事求是的作风,作为加强党性的第一个标准。”针对那些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歪风邪气,刘少奇同志严厉批评说,这“不但是同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不相容,也不止是党性不纯的表现,而且是丢掉了共产党人应该有的忠诚老实的态度,是丧失党性的表现”。
刘少奇同志一生从不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光明磊落,襟怀坦荡,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也鼓励别人讲真话。他一生为真理而奋斗,凡符合实际的,符合人民利益的,他就坚持;凡经过实践检验不符合实际的,他就勇于在工作中加以改正。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党和人民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今天,我们学习刘少奇同志,就要始终实事求是,勇于直面问题,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让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刘少奇同志是敢于担当、勇于创造的光辉榜样。刘少奇同志说:“共产党员的精神,是积极上进的精神、独立创造的精神。”“要完成任何伟大的事业,都必须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都必须有意识地把较为艰苦和困难的工作担当起来。”他还说:“共产党员的革命气概,应该是充分估计困难,而且在最困难的时候,还是挺起腰杆前进。”
刘少奇同志在革命紧急关头,总是不避艰险,到最困难的地方去,挑最重的担子。1936年初,党中央派刘少奇同志去北方局工作,有同志对他说:你这次去白区,是重返虎穴,任务艰巨呐!他果断回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他负责中央一线工作,领导克服困难的斗争。面对各种复杂险峻的形势,刘少奇同志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在复杂的环境中统揽全局、缜密分析,提出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政策。
共产党人必须做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担当者,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困难。今天,我们学习刘少奇同志,就要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以强烈的使命感,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跟上时代要求,跟上实践要求,跟上人民要求,创造性开展工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刘少奇同志是勤于学习、知行合一的光辉榜样。刘少奇同志说:“革命者要改造和提高自己,必须参加革命的实践,绝不能离开革命的实践;同时,也离不开自己在实践中的主观努力,离不开在实践中的自我修养和学习。”
他还说:“一个共产党员如果不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如果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他要在一切革命斗争中坚持无产阶级的立场,体现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这也是不可能的。”
针对革命胜利后一些人骄傲自满,认为不读马列主义的书也能当县委书记、地委书记的糊涂认识,他说:“不是说胜利了,马克思的书就不要读了,恰恰相反,特别是革命胜利了,更要多读理论书籍,熟悉理论,否则由于环境的复杂,危险更大。”
刘少奇同志善于向书本学习,善于向实践学习,更善于把这两方面的学习结合起来。他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大胆探索,提出自己的见解。他善于把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用来指导实践发展。
刘少奇同志观察问题深刻透彻,分析事物鞭辟入里,揭露矛盾尖锐泼辣,表现出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可贵品格。刘少奇同志深刻总结和提炼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深刻总结和提炼我们党治党治国的历史经验,为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
重视学习是我们党推动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今天,我们学习刘少奇同志,就要大兴学习之风,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学习本领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第一位本领,同时要善于把学到的本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

——刘少奇同志是心系人民、廉洁奉公的光辉榜样。刘少奇同志说过:“人民的利益,即是党的利益。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党再无自己的特殊利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即是真理的最高标准,即是我们党员一切行动的最高标准。”
刘少奇同志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勤务员。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严厉批评把个人利益摆在党和人民利益之上的种种自私自利的思想。
刘少奇同志对讲排场、摆阔气、假公济私的现象深恶痛绝,强调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他说:“我们党从最初起,就是为了服务于人民而建立的,我们一切党员的一切牺牲、努力和斗争,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福利和解放,而不是为了别的。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最大的光荣和最值得骄傲的地方。”
他在白区工作时,经常经手几万元的党的活动经费,但他分文不动,每天只买些萝卜烩点馍维持生活。他经常轻装简从,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心系群众安危。他同掏粪工人时传祥结下的友情,成为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生动缩影。
家乡的一些亲戚看到他当了国家主席,跑到北京找他办事,刘少奇同志严肃告诉他们:“不错,我是国家主席,硬着头皮给你们办这些事,也不是办不成。可是不行啊!我是国家主席不假,但我是共产党员,不能随便行使自己的职权。”
他回家乡农村调查时,有时睡在养猪场饲养员用过的铺了稻草的木板床上,有时睡在县委会议室的一张长方形的会议桌上,有时睡在大队部用两条长凳架着的门板上。
他教育子女不能搞特殊化、不能脱离群众,要求身边工作人员不请客、不迎送,不准向地方提任何要求和接受任何礼物。他还对子女说:“爸爸是人民的儿子。你们也一定要做人民的好儿女。永远跟着党,永远为人民。”这些平凡小事体现了一名真正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人民公仆本色。

刘少奇和儿子刘源
每一个共产党员,不论职位多高,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今天,我们学习刘少奇同志,就要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职责。
全党同志要时刻牢记,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党和人民做事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同志们、朋友们!
刘少奇同志说过:“共产主义事业是我们的终身事业。我们终身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这个事业,而不是为了别的。”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风雨无阻、砥砺前行。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手中。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就是刘少奇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一生奋斗的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经过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近百年的不懈奋斗,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近70年的风雨前行,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开拓前进,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进取,埋头苦干,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目标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 ↓点击阅读原文更精彩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