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主角”和“配角”的夫妻关系更容易让婚姻幸福,你知道吗?

“主角”和“配角”的夫妻关系更容易让婚姻幸福,你知道吗?

阅读量:3671399 2019-10-22



文/梓溪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相爱容易,相处难”,很多从爱情走入婚姻的男女对这句话都是感受颇深。恋爱时,你浓我浓,明明那么相爱的两个人,为什么结婚了,可以天天厮守在一起了却反而有太多的地方容不下对方了。心里明明依然很爱对方,却怎么感觉不到爱情的存在了?如果可以,真想一辈子只恋爱不结婚,那样我们就可以相爱一生,不争不吵、不怒不怨。爱情也可以长生不老,伴随一生。
曼文和浩波在结婚初期的时候,也遇到了同样的“婚后忧愁症”。他们也像大部分的夫妻一样,一直没弄明白,究竟夫妻间什么样的关系最好。有人说夫妻应该是战友关系,但那是对外的时候,夫妻之间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关起门来的内部矛盾问题,所以战友关系并不是夫妻关系里最好的;也有人说是朋友关系,那岂不是身份关系的一种退步?更行不通。
曼文和浩波的爱情始于高中,热恋于大学,深情于工作后,这么深厚的感情基础,如此久经考验的爱情,接理说完全可以抵御住婚后的大部分不适应。但,这种以为的坚不可摧的爱情,却也是差点折在婚后的诸多日常琐碎里。比如家务问题谁来做,比如双方的父母应不应该一视同仁,比如各方的亲戚怎么走动,比如该不该随分子……
这些事儿,要真论起来,确实不算什么大事,但就怕较真儿。多洗一只碗能上升到你不疼我的高度,给自己父母的礼物比给对方父母的礼物少花了一百块钱,也能提升到你不够爱我,因为“爱屋及乌”的关系,你不重视我父母就是因为你不爱我……其实谁摊上这事儿,真没地儿说理去。

要说恋爱时,他们的相处其实跟婚后基本没差别。只是把对双方父母的称呼从叔叔阿姨改口叫爸爸妈妈,再就是多了一些的随意性,少了结婚前的那些“假客套。”
有一次,他们吵得特别凶,甚至还因此摔坏了家里的很多碗碟。甚至那只代表着特别意义的杯子也被无辜受牵连,掉在地上成了一堆的碎瓦片。那是一只订制的陶瓷杯子,上面印着曼文的动漫头像,她要浩波一辈子只爱自己一个。
杯子碎了,他们俩都停下了争吵。曼文蹲在那儿拾着杯子的碎片哭成了泪人,浩波怕她划伤手指赶过来制止,却把自己的手指弄破了。曼文就在一片狼藉里翻创可贴……
两人坐在地上,看着一地的“支离破碎”,抱一起哭了大半天。然后异口同声的说了句:“我爱你。”那是结婚后,他们谁都没有再主动跟对方说过的三个字了。
一句我爱你,把双方拉回了恋爱的时光里。既然爱情还在,就要想办法给它保鲜,不能等到彻底失去的时候再去后悔。为了爱情在婚姻里的长期存活,他们把婚姻里的夫妻关系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和定位。一个人担当“主角”,另一个人担当“配角”。
担当“主角”的人,要体谅“配角”在生活中因为维护自己的真善美形象而做出的各种“牺牲”和受到的各种不能对外人说的“委屈”。而担当“配角”的人,既要充分强调主角的重要作用,甘当无名英雄,不抱怨,不激辩,不争功,做一个合格的好配角。
为了让婚姻这场生活的大戏既体现爱情的核心力,还要演绎出幸福本真的样子,对配角就多了一重“不能盲从”的要求。如果实际操作中主角有不敬业或者做得不到位的地方,配角要本着对婚姻负责任的终极目标,及时提出来,要求主角改正。此时,主角不能以爱之名耍赖,要态度端正地接受,并予以及时纠正。

主角戏分多,价值高。但,再高的价值也是因为配角这个最大功臣的巧妙配合,才让主角不可被忽视的高价值得以正确的展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是骨头与筋的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
就像朱时茂和陈佩斯演的那个小品《主角与配角》。小品中“八路军”和“汉奸”的对话为素材,以“一正一邪”的相得益彰表现形式,使整部作品演绎得精彩有趣。
夫妻之间必然是“一唱一合”、“夫唱妇随”或得“妇唱夫随”的形式才是婚姻里最该有的样子。那种生活中,“一强一弱”又何尝不是一种婚姻的绝配?谁都不可能是那个永远强的一方,谁也不会永远是那个弱的一方。
男人和女人本就不同,只要在婚姻中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有些方面你强一点我弱一点,有些地方你弱一点我强一点。事实本就如此,认可就好,何必非得仗着“爱情”的名义要求对方一直承认自己才是那个强的呢?既然相爱,为什么有些时候自己就不能退一步呢,有进有退才是爱人,只进不退那是对手。

其实,爱情变淡,责任不在婚姻。而是夫妻两个人是否能在平淡中找到一种既能让爱情长久保鲜,又能让双方觉得舒服的一种关系。
要知道,不管再怎么浓情蜜意的爱情,都会因为时间的冲刷而变淡。既然不甘心那么甜蜜的爱情被时间和婚姻的琐碎无情地磨平,不甘心那么深的爱恋被岁月挤兑的变了形。试着跟你的爱人做一个角色的定位。两个都是主角是不可能的,如果你们之间有爱情,如果你们真心与对方执手到天荒地老,相信终会有一个人甘愿做那个婚姻里的配角。
而且这种主角和配角的担当,并不一定就是一锤子买卖。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商量着互相转化的,反正都是奔着幸福这个终极目标而去,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转化的结果可以是平稳过渡,可以随着剧情的需要临时机动地展开。
就像曼文和浩波,在曼文父母家或者曼文的同事朋友面前,曼文就一定是那个主角。而在浩波父母在场,或者浩波的同事朋友面前,浩波就成了那个主角。此时,担当那个配角的人都会不遗余力地做好自己的本分,让对方这个主角更具魅力。
而其他的大部分时间,夫妻两人到底谁是那个主角,谁是那个配角。完全可以因角色的胜任决定嘛。
你看《主角和配角》那个小品,当时饰演主角“八路军”的是朱时茂,但饰演“叛徒”的陈佩斯偏偏很是不服,凭什么自己就要演配角?为了能当上主角,他用尽了各种小聪明,最终在观众的支持下成了“八路军”。可最后还是回归了“叛徒”的配角中。没办法,他就是为配角而生。

婚姻里面,夫妻之间,谁是主角,谁是配角,真的没有那么重要,只要“因材置物”就是最好。别以为配角听起来好像是次要的,但其实,他的作用有时甚至大到你想象不到。当配角所需要的天赋和条件并不一定就比主角低。
婚姻中,明确关系和摆正位置是决定幸福关键的两点。明确关系就是,你们是夫妻,是大人,得有担当。恋人期间的那种骄横就放下吧;摆正位置就是,主角和配角应该怎么去合理演绎,别当着配角却干着主角的事儿就好。
如果婚姻里的你,暂时还没找到更好的夫妻关系的定义,不妨试试这种主角与配角的协同演绎关系,因为婚姻是走下荧屏的“戏”,演好了,比电视剧里的戏还要精彩千百倍,但它需要比电视剧里的戏还要有耐心和爱心。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