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智能手机的变迁史,在外观和形态上,用户感知最明显的就是手机屏幕发生的变化。从最早期的滑盖、翻盖手机,再到3.5英寸的“大屏”触屏智能手机,后来智能手机的屏幕越做越大、屏占比越来越高,慢慢就出现了“全面屏”的概念。

“全面屏”的出现使手机屏幕的花样更多了起来,为了实现真正的全面屏,厂商们提供了很多有趣的方案,比如以苹果为代表的“刘海屏”、国产厂商的“水滴屏”、“升降式前置镜头”解决方案、三星为代表的“打孔屏”、魅族的“极边全面屏”、努比亚的“前后双屏”等等。
![]()
我们还可以看出,每次手机屏幕形态的变革都能够改变手机的形态。
最早翻盖、滑盖等手机形态百花齐放,但在大屏触控手机到来之时,智能手机的基本样子就已经被确立。滑盖、翻盖等形态的手机就不复存在。
全面屏手机问世之后,手机形态又迎来了改变,智能手机的额头和下巴慢慢消失不见。
![]()
那么智能手机屏幕的未来在哪里,下一个全新方向会是什么呢?“折叠屏”成为了今年年初比较热门的概念。
今年,三星、华为两家国际巨头先后发布了自家的折叠屏机型。
三星GalaxyFold采用了“双屏内折叠”。搭载了两块屏幕,一块位于机身外侧的一边,适合折叠状态下使用。
折叠状态下外屏4.6英寸,分辨率1960x 840;展开后内屏7.3英寸,比例为4.2:3,分辨率为2152x 1536。

华为MateX的解决方案是“单屏外折叠”。折叠起来后,一块大屏会变成两块分别位于机身正、反面。
正面屏幕为6.6英寸,分辨率为2480x 1148,比例为19.5:9,背面的屏幕则是一块6.38英寸2480x 892分辨率显示屏,比例为25:9。展开后为屏幕8英寸,8:7.1比例,分辨率2480x 2200。

折叠屏看起来“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在价格方面,三星、华为这两款产品的定价都在万元之上,明显就不是面对大众消费者的,而且也能侧面的反应了折叠屏设备难度之高、成本之大。不过,这个问题值得争论?
![]()
现在各家都在研发折叠屏的手机,小米、OPPO都有类似产品公布,但是也都没有选择量产。当然,厂商们也不会因为折叠屏意义不大难度太大就放弃研发,未来有很多现在研发的技术都会陆续的下放到真正适合商用的产品上。但是长期来看,折叠屏仍是被广泛看好的一个方向。“随着更多的厂商推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进一步降低价格,在未来折叠屏手机有机会成为比较可观的一个品类。”
![]()
-今日互动-
你认为折叠屏是否会成为未来智能手机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