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双子杀手4K/3D/120帧体验,李安是在砸招牌还是攒大招?【托马斯观海18】

双子杀手4K/3D/120帧体验,李安是在砸招牌还是攒大招?【托马斯观海18】

阅读量:3720736 2019-10-23


视频版:
(本期视频中有大量60帧素材,建议选择B站或者YouTube观看)

这电影居然让威尔史密斯剃个头,长个胡子就扮演老了30岁的自己,哪有长得像51岁的感觉?

虽然从听说双子杀手开拍时就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但我还是在上映第一天就找到一家能上映4K/3D/120帧格式的影院把电影看了。而这265元的票价也让我买票时心肌小小的梗塞了一下。

不好的预感来源于制作周期。作为一部投资1.38亿美元,使用大量新技术的好莱坞A级大片,从18年2月开拍,短短1年零8个月后就上映,这速度只有专业捞钱的速度与激情系列可以相比了。但是人家那电影找几个光头哐哐哐把车一撞,最后不管是敌是友,大家一起找个地方喝啤酒,然后其中一个光头说一句We are family 这片就拍完了,李安居然能和这电影比拍摄速度。

果然,《双子杀手》一部从名字和预告片就可以猜出所有剧情的电影,绝对不会有被我剧透的风险。所以在观影时有很多的时间仔细品味影片摄影手法和技术细节。那我就来分享一下我的收获。
首先,4K/3D/120帧指的是电影的分辨率为4096x2160,而大多数字电影的分辨率只有2K(2048x1080)。而120帧是指电影每秒是由120张画面所组成,而主流电影都是24帧,也就是每秒只有24张画面。2K到4K清晰度的变化是很容易察觉的,而帧率的变化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发现。

有些人看120帧会觉得和30帧没什么区别,而对于我们守望先锋和各类射击游戏玩家来说,帧率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我打不准肯定是显示器帧率不够,怎么可能是我自己手残?如果你想知道高帧率的视频和我们平时看的内容有什么区别,你可以去一趟电器城看看卖电视的地方,那一排排电视播的宣传片基本都是60帧的,而不是我们平时接触最多的24帧。
对于电影来说,高帧率会使得电影更流畅,还能包含更多的细节内容。这个趋势最早是从彼得杰克逊的霍比特人三部曲系列开始,他是最早使用48帧而非24帧格式并且大规模公映的电影,一堆小霍比特人在山洞里像过山车一样跑来跑去的流畅画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李安2016年的作品《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则是第一次把帧率提高到了120帧。而在双子杀手之后,好莱坞老鸽王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四部续集也将使用48帧的格式。不过以卡神的风格,拍到阿凡达5怕是要给国庆百年献礼了,希望已经年逾古稀的卡神一定多多锻炼身体。而在中国,也喜欢搞新技术的徐克,也在18年导演的电影《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时使用了48帧的格式。
但是高帧率革命并不是被所有的都接受。法国导演戈达尔曾经说过,电影是24帧的艺术,虽然人也没说别的帧率就不行,但不知道为什么这话就老被拿来怼不是24帧的电影?去年最好的动画片《蜘蛛侠:平行宇宙》就为了贴合漫画的质感,不也只有12帧,但却广受好评。
那么李安,彼得杰克逊,詹姆斯卡梅隆这些导演为什么偏爱高帧率呢?首先,在呈现动作和高速移动场面时,高帧率能够更好地记录每个动作的细节,让观看拳头打在脸上时的快感加倍。并且在有水,或者烟尘的镜头时,质感也会出奇的好。在比利林恩中,就有大量的战斗动作场面和爆炸的烟尘被高帧率很好的呈现,而双子杀手中很多的场景也发生在水中。
不过高帧率也带来了传统电影没有的新问题,在拍摄晃动镜头时,高帧率会使镜头的晃动更明显,双子杀手中有一段摩托车追车戏,让我看的分分钟想吐,建议电影院以后应该配备呕吐袋。或者导演以后要拍烂片了,可以拍成120帧,这样观众看吐了导演可以说是技术问题,毕导您觉得呢?而且在做特效的时候,因为特效都是一帧一帧的渲染,所以120帧电影的特效工作量可能是24帧电影的5倍。并且如果特效做的不好,也很容易被观众察觉。所以敢于拍高帧率电影无疑是导演技术和实力的体现。
不过话说回来,技术是技术,但是电影本身还是得靠故事撑起来,李安为什么会拍个剧情如此平庸的作品呢?我们先来吹一吹李安。李安以家庭三部曲《喜宴》,《推手》,《饮食男女》崭露头角,1995年拍摄了第一部英文长片《理智与情感》广受好评。要知道李安作为一个中国人,第一次拍英文片,居然就拍了间奥斯汀的名著,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而《断背山》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让李安获得了两座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好的,吹一吹结束了,下面我们进入踩一踩的环节。李安的作品中也有《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界》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样饱受争议作品,提醒了我们电影片名不要起太长。以及《与魔鬼共骑》和《绿巨人》这样公认的烂片。我不得不怀疑双子杀手是不是李安的亲生经历,一个李安拍好片,一个李安拍烂片,搞得好李安老想着把烂李安给突突了。
从李安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李安优秀的作品往往都是以刻画细致的情感和人性为基调,而简单直接不怎么需要动脑的爆米花动作片,李安拍起来却不怎么顺手,好像李安并不懂如何把脑子扔了拍电影。
那么他为什么要拍呢?从比利林恩只有4000万美元的成本和双子杀手短短一年多的制作周期来看,李安并没有在这两部作品中投入多少精力,而是不断地用作品试验新技术。从这个4K120帧的摄影,到威尔史密斯返老还童的面部还原技术。题材上虽然都是动作为主,但是也从战争题材变成了动作科幻题材。我觉得李安其实是在为自己未来的某一部准备呕心沥血的作品练手,并且做技术开发与储备。你想想看,包含战争,动作和科幻元素的超级大片,难道会是?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