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二堂(1914—1993),河北武安人。6岁时随父母逃荒到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南峪沟,后迁居羊角村。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民兵自卫队小队长、中队长,区武委会主任等。在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民兵检阅大会上,荣获边区第一名“神枪手”光荣称号。他领导的民兵自卫队被太行军区授予“二堂战斗队”称号。1944年11月在黎城县召开的太行区首届群英会上,刘二堂被太行军区授予“太行杀敌英雄”光荣称号。彭德怀夸赞“刘二堂的枪是百发百中”。

反“扫荡”大显身手1940年8月,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打响,刘二堂带领羊角村民兵自卫队立即投入到百团大战中,侦查、破路、割电线等,有力地配合了八路军的作战。
10月下旬,日伪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刘二堂所在的羊角村群山环抱,地形险要,村里驻扎着八路军第一二九师设立的白求恩医院。此时有医护人员和伤病员2000余人,羊角村附近还有《新华日报》(华北版)社和冀南银行等单位。为了反击日伪军的“扫荡”,刘二堂带领20多名民兵占据村东南的制高点,配合八路军监视阻击“扫荡”的日伪军。不久,一小队日军开始接近这道山梁,企图抢占这个制高点。刘二堂瞄准前面的日军,“砰”的一枪,日军应声倒下。紧接着,刘二堂又打了一枪,又一名日军倒下了,两枪打死两名日军,其余的日军吓得不敢前进,仓皇逃走。此次战斗,刘二堂缴获一支三八式步枪和一支捷克式步枪。战后,受到了八路军指挥员的称赞。
第二天拂晓,刘二堂又带领民兵和八路军三八五旅的近百名指战员埋伏在烟子岭上迎击日军。10点整,日军的大队人马来到了山下,他们不敢贸然前进,先派出3名侦察兵鬼头鬼脑地试探着登山。刘二堂带领的民兵恰好埋伏在前面的一个山垴上。当鬼子的3名侦察兵快接近时,刘二堂瞄准前面的一名日军就是一枪,这名日军当场毙命。其余二人见势不妙,赶紧溜走。山下的大队日军只闻枪声,不见人影,只好朝着山上乱射一通。埋伏在此的八路军和民兵英勇还击,打得日伪军始终不敢进羊角村。这次战斗,刘二堂缴获了日军侦察兵的指南针、望远镜、地图等物品,交给八路军指挥部,再次受到表扬。
刘二堂英勇杀敌的事迹在太行区广为流传,群众编了这样一首歌谣来赞颂他:
秋天里来秋风凉,
田苗五谷到处黄。
鬼子三路来“扫荡”
羊角碰上刘二堂。
他是民兵中队长,
带领民兵上山岗。
打得鬼子无处藏,
个个叫爹又喊娘。
……

“神枪手”名不虚传“扫荡”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日军不甘心失败,没过多久,又开始合围羊角村。刘二堂带领民兵在八路军三八五旅的统一指挥下,早已做好了迎击日军的准备。他们在村里的街道上、房院里埋设了地雷,将老百姓转移到村外。当日伪军战战兢兢地进入羊角村后,刘二堂和民兵们埋下的地雷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大路上、小道旁、井台边、房院里,到处都成了消灭敌人的战场。看着敌人血肉横飞,民兵们喜笑颜开。夜里,刘二堂带着民兵悄悄摸进村里,侦察敌情。他们来到一处大院外,只见院里灯火通明,折腾了一天的日伪军正在烧火做饭,百余名日军挤在一处,等着吃饭。刘二堂抓住日伪军毫无防备的有利时机,向院里连续扔了几颗手榴弹,顿时,硝烟弥漫,敌人死伤一片。第二天夜里,刘二堂又带领民兵摸进村东卧牛山的日军哨兵阵地,他们先是对着日军一阵射击,日军慌忙还击,他们又悄悄撤退。等日军停止了还击,他们又对日军展开攻击,如此反复发起攻击,直到三更半夜,日军疲惫不堪。刘二堂带领民兵向日军发起了总攻击,手榴弹、子弹一齐向日军飞去。日军以为遇到了八路军大部队,不敢恋战,仓皇向山下逃去。就此,刘二堂带领民兵拔掉了日军的岗哨,缴获了一门小炮、一门掷弹筒、两箱子弹和其他战利品。日军的岗哨被端掉后,其余日军不敢在羊角村久留,最终逃跑了。
这次反“扫荡”结束后,辽县抗日民主政府举行了全县民兵武装检阅大会,刘二堂在会上介绍了杀敌经验,全县民兵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要向他学习。县政府奖励刘二堂一支七九步枪和50发子弹,此后,全县掀起了学习刘二堂的热潮。在一次反“扫荡”斗争中,千余日军“围剿”羊角村民兵队,其弟假托“刘二堂”而被捕遇害。辽县各村民兵闻讯后争袭日寇报仇,一时自称“刘二堂”者数不胜数,令敌人防不胜防。
1942年3月,刘二堂出席了晋冀鲁豫边区民兵检阅大会,荣获“神枪手”的光荣称号。大会号召广大民兵学习英雄,开展杀敌竞赛运动。1944年11月,刘二堂出席了太行区第一届群英会,大会授予他“杀敌英雄”光荣称号。刘二堂领导的民兵自卫队还被太行军区授予“二堂战斗队”称号。
在历次反“扫荡”战斗中,刘二堂为保卫家乡,亲手击毙日军23人。“神枪手”刘二堂英勇杀敌的事迹在《新华日报》(华北版)以《刘二堂率队显威羊角》作了长篇报道。主编《中国人报》副刊的赵树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形式还编写了快板《神枪手刘二堂》:
辽县老百姓,都学刘二堂。
去年十月初,鬼子来“扫荡”。
进到窑门口,遇见刘二堂。
“砰、砰”两子弹,一对敌人亡。
到了第二天,鬼子又逞强。
进攻烟子岭,自寻苦头尝。
二堂早等候,子弹装上膛。
对准黑影子,一击中胸膛。
收拾胜利品,步枪大衣裳。
从此根据地,都知刘二堂。
民兵大检阅,奖旗空中扬。
上写神枪手,辽县刘二堂。
刘二堂英勇杀敌的事迹受到了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和政委邓小平的赞扬。刘伯承在1942年撰写的《太行军分区二月反“扫荡”的军事经验教训》中,赞扬刘二堂在反“扫荡”中“一弹一敌,打退敌人‘搜索’部队”,并作指示:“刘二堂的故事,要到处宣传鼓励效仿”。邓小平还写信鼓励他英勇杀敌。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在1943年所写的《我们怎样坚持了华北六年抗战》一文中称赞:“刘二堂的枪是百发百中,敌人‘扫荡’时,每次都被刘二堂打死人马和指挥官,因此,敌人恨之入骨。”1944年,刘二堂英勇杀敌和带领民兵练武的模范事迹被《太行民兵报》连续报道。
解放战争时期,刘二堂参加了解放军,曾担任太行二分区四十三团特务连副连长。1948年,在晋中战役中负伤,后转业回乡。新中国成立后,刘二堂在家乡继续发挥英雄模范作用,勤勤恳恳,建设家乡,多次当选为县人民代表。1986年,曾在太行区战斗过的秦基伟将军重访太行,特别接见了刘二堂,赞扬他抗日杀敌的英勇事迹。1993年3月,刘二堂因病去世。
责编: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