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参加了一个主题为《木兰英雄挑战沙漠》的答谢宴会,近300名木兰参与了四天三晚的徒步108公里沙漠的活动。

沙漠徒步,这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体育运动项目,与之前各种赛事不同的是采取众筹方式筹集参赛费用,无疑这是一种典型的商业模式,背后的逻辑更在于众筹带来的流量以及后续产品的跟进,尤其是以会销的形式出现,各种的复杂商业逻辑会让人一时眼花缭乱,心情澎湃。
这种模式被更多的商学院作为案例分享。
其核心在于通过“互联网+文化+体育+旅游+社交+X”的模式,打造出不同的IP,利用人们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放大,通过社群众筹的方式,实现客户裂变传播。首先是让每一个参与者通过分享参与众筹,给自己定位,重塑自己的朋友圈,利用人性中最脆弱的一部分激发热情,逆向证明人生价值。其次通过互联网实现了更宽泛的社群传播,为X的宣传起到了零成本的推广。

从活动的发起到实施,无疑背后的商业逻辑紧密结合,主办方和承办方各有所长,也就很容易实现最终结果,尤其是引发出会销的架构,更是会让主办方收获满满。对于会销的X,我们不做评判,相信读者自有考量。
值得思考的是,组织者对于IP的设计,确实会给人蜕变的感觉,让参与者会有着与传统旅游观光不同的感受,而参与体验中,各种场景的设计,竞赛规则的设定,参与者安全的后勤保障,激发内心深处的痛点等等值得旅行社在设计产品中借鉴参考,传统的旅游产品设计仅仅是表象的感官体验,进而在活动中反而会诱发各种的矛盾出现,而这类IP的最大特点是让参与者的参与度提高,在规则内以自治的方式实现,从而转化了参加者与组织者之间的链接,把产生的矛盾消灭在了内部,消灭在了萌芽。甚至可以成功转化为推力,因为有了规则。认同规则是进入的门槛,这种筛选其实是为后期避免矛盾起到了防火墙的作用。
当产品设计成型后,众筹其实成为了一个最佳的影响渠道,不是营销,而是影响。这样的影响力是传统企业通过传统模式难以企及的。这也是为什么这类活动最初的发起人都起源于当初的做私募基金、做成功学讲座、做商学院讲师的一批人。
变传统旅游观光模式,赋予新内容,增加参与度,值得传统旅游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