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二里头考古人眼中的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

二里头考古人眼中的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

阅读量:3741373 2019-10-24


  “我在二里头考古队工作了35年,亲手发掘了无数的遗迹和遗物,三天也数不完,这次从库房中拿出来在博物馆展出,游客们很喜欢,我们也很开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特级技师王宏章说。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和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的建成开放,背后的考古工作者功不可没。
  作为考古工作者,他们眼中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和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是啥样?让我们来听一听。
  从1984年应聘到二里头考古队工作至今,二里头村村民王宏章已经历了两任考古队长,他也是目前二里头遗址考古技师中级别最高的——特级技师。摄影、钻探、发掘、清理、修复,他几乎做遍了考古工地上所有工种,虽然只有高中学历,却是公认的最有“实战经验”的发掘操作人,他经历了多个“中国之最”的发现。
  王宏章说,他们挖出来的文物都有很高的价值,原来都在库房里,现在到了博物馆,让更多的人看到,它们的价值得到了体现,自己很高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技师郭晓真到二里头工作队只有5年,参加发掘过宫殿区5号宫殿基址、1号巨型坑等,没有赶上早年的重要发现,但博物馆和遗址公园建成后,让她有机会看到很多前辈们发掘出的精美铜器、玉器,满足了她的心愿。
  郭晓真说,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第二展厅的一座整体展示的墓葬,她参与了发掘,后来运到北京清理,数字三维模型、测绘线图都是她制作的,那时还不能清晰地看到墓葬内的文物,现在终于有机会了,她很激动。希望有一天她制作的几百个数字三维模型也可以在博物馆里展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技师郭晨光原来主要在室内进行陶器修复工作,2002年到二里头考古队后,队里陶器大部分是他修复的。
  “看着发掘出来的陶器碎片,经过自己拼对、粘接、泥塑、做范、补石膏、修整,变成了完整的形状,现在又在博物馆里展出,让更多的人看到,特别开心。”郭晨光说。
  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技师王相锋,从1982年开始,在二里头考古队工作多年,跟着郑光、杜金鹏、刘忠伏、张国柱、杨国忠等考古所的老师们学习考古钻探、发掘、修复、绘图,后来到深圳从事考古工作,被评为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先进个人。他在新闻中看到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和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都建成了,特别激动,打算春节回洛阳好好看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副队长赵海涛认为,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是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依据和基础,新的考古工作将会为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带来新的活力、提升和增长。
  赵海涛说,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是宣传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的最佳平台,是开展考古整理、研究工作的更好基地,是保护二里头遗址的有效手段。二里头遗址目前考古发掘面积不到2%,就有如此重大的发现,持续考古工作将有更多惊人发现,希望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为继续考古发掘和研究提供更大的便利。(洛阳日报记者 常书香)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