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请叫我,女皇陛下!

请叫我,女皇陛下!

阅读量:3741383 2019-10-24



武则天,是谁?
她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了,
说她是中国历史第一女主也不为过!
她先后嫁了两个皇帝:唐太宗和唐高宗;
生了两个皇帝:唐中宗和唐睿宗。
最重要的是——
她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
郭沫若评价她说: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
林语堂却抨击她:
粉碎的传统,创设的改革,引起的紊乱,
超过历史上任何阴谋险诈的男人;
柏杨则说:她是中国有史以来空前
成功的一个女强人——
一个可怕的怪胎!
褒也好,贬也罢,
谈及武则天,
就不得不从她当皇帝后的那些年说起。

01
有情,抑或无情?
公元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建立武周。
1300多年前九月的一天。
63岁的女皇站在神都洛阳则天门上远观文武百官和更远处静观大典的洛阳市民蚁伏在她的脚下,这是她登基称帝的吉日良辰。
当皇帝,成为女皇;她更愿意让子民们认定——天命,天命,是天命。
然而,真的是“天命”?在成为皇帝的那些年,她也曾遇到了一个文化问题。
这个文化,也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一个女人,只允许呆在家里,成为妻子和母亲。
▲唐《捣练图》
武则天在面对这样一种传统,可她的才华又远远超过了这个范围。她不甘心,想突破妻子和母亲的身份障碍。
因此,她就不得不做许多男皇帝可能不会做的事情,不得不花更大的精力在稳定统治上。
她不得不做哪些事?
她不得不随时防范出现的反对派,因此而杀人。她为消除威胁,贬斥杀害程务挺、王方翼等多名良将,导致外战败绩连连,后突厥复国漠北,契丹亦一度祸乱营州。
她为了打压政敌,因此而任用酷吏造成恐惧氛围。
武皇的用人风格,百年之后诗人李白做了一个精辟的比喻:“天后用人如同小孩子买瓜,不辨香臭,只管拣大的挑。”(“天后任人,如小儿市瓜,不择香味,唯取其肥大者。”)
她任用酷吏旨在肃清政敌,只要能达到目的一律破格提拔,根本不管你的资历、背景,甚至人种。索元礼便是波斯人,侯思止还是个文盲,愚昧无知,说话俚俗不堪,屡屡成为时人戏谑之资,更不乏周兴、来俊臣这样的酷吏……

任用酷吏、滥杀大臣,大开告密之门,又为酷吏大行方便。这是历史对她比较低的评价,认为是她相当残酷无情的一个表现。
然而,真的是无情吗?人们往往忽略了她做这些事的身份:一个皇帝!
皇权,有它的独尊性。
它不容被挑战,如果不挑战这个极限,任何皇帝都可能有情,但如果挑战这个极限的话,任何皇帝又都是无情!
如果,把她看成一个普通的母亲,她确实是无情;但她第一身份是一个政治家,一个皇帝,从这个视角来说,她的无情程度没超越历史上其他皇帝。
远的不说,比如说没有超越李世民。李世民无情不无情?“玄武门之变”哥哥和弟弟全被他杀死,十几个侄子也都被杀死了。
所以,有情,抑或无情?
在考虑这个问题时,请喊她一声:女皇陛下!
02
她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
武则天,她是一个闲不住的人。
在她成为女皇的通关之路上,她的头脑里充满了改天换地的奇思异想。
第一个,就是改年号。她当28年皇后,改了14个年号;当5年太后,改了4个年号;当了15年皇帝,改了14个年号。
武则天之前,唐高祖,只有一个年号,叫武德。唐太宗也只有一个年号,叫贞观。唐高宗在武则天当皇后之前也只有一个年号,叫永徽。
如果武则天没当皇后的话,唐高宗的永徽可能一直要永徽下去了。

▲《唐后行从图》高180厘米、宽100厘米,绢本,设色
可是武则天当了皇后,开始参政就不一样了,她就玩命地开始改年号,改到什么程度?
最夸张的是一年改三个年号。
公元696年,开始的时候叫“天册万岁”,后来去嵩山封禅了,这是一个大的事情,得纪念一下,改成了“万岁登封”。
又过了三个月,她又修成一座通天宫,这又得纪念一下,改成“万岁通天”。
一年改三个年号,古代交流可不像现在这样发达。唐朝的边境又是如此的辽阔,刚骑马跑到敦煌一带,宣布皇帝已经由“天册万岁”改为“万岁登封”了,再跑回长安一看,又傻眼了,皇帝已经改“万岁通天”。所以边疆的老百姓都不知道自己生活在哪一年。
除了改年号,武则天还有一大爱好——“造字”!河南博物院馆藏的一件镇院之宝:武则天金简上所刻63字铭文,那么几个字长得相当违和。比如:

▲国字,意味统御八方,八方之民悉为掌握
还有这个:

▲臣字,意味臣要对君主一心,对万民一心
还有“曌”字。
武后最喜欢的新字莫过于照,这是她的名字,照如今被改写为“瞾”,无疑是化平庸为神奇的一笔,它给人以某种日月相映于天空的圣洁的联想:

▲武则天生造字中,只有曌字流传至今
但实际上,这个“造字控”留下的成果远不止这一个,目前已在各类文献中发现武则天生造字19(一说21)个,而这枚金简上就有5个。
除了刚刚提到的曌、国、臣,还有下面两个。

▲这两个字分别为月和日
除了改年号、造字,武则天还曾大兴土木,比如,修明堂:
▲明堂(根据资料想象图)

▲洛阳明堂遗址示意图
武则天修的明堂啥样?294尺高,相当于现在一个差不多三十层的楼。
294尺又是什么概念?李白有一首诗,叫做“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李白站在百尺高楼上就觉得自己已经都不敢大声说话了,再说话就要被天上听见了,那么294尺呢?当时感觉就要插破天了。
为什么武则天要这样干呢?一句话:因为她想证明自己的权威。她想用这种方式来摆脱和李唐的关系,来证明自己也有当好皇帝的资格。
其实这是她内心很不自信的一种表现,她不得不通过这种仪式性的东西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来一次一次确认自己的权威。
而这些,皆因武则天面临了这样一个文化、传统对于女性的巨大困扰。
公元700年4月。当了10年皇帝的武则天已是77岁高龄的老人。她也许走出了这个困扰,也许还仍没有。她到登封城三阳宫游幸时得了重病,病好后恰逢七月七“乞巧”日。
这天,她再次游历了嵩山,并让随行的道士胡超带上一枚金简到嵩山投递。
这一枚金简1282年后,重现人世,它就是有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称的“武则天金简”:

▲武曌金简 河南博物院藏
投简,又称投龙简,起源于道教,唐朝时因道教盛行而走入宫廷,成为帝王祈福禳灾的法定仪式。像武曌金简这样投入山中的称为山简,此外,还有水简、土简。
“投龙简”,作为记载帝王心迹的信物,材质有金、银、铜、玉等。目前已发掘的有南岳衡山的唐玄宗开元投龙铜简,现藏于贵州省博物馆。

▲唐玄宗开元投龙铜简影印本
五代吴越国钱氏诸王所投银简9件,现分别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绍兴博物馆。

▲宋“崇宁四年”赵佶投龙玉简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以及宋朝的“崇宁四年”赵佶投龙玉简,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而我们的女皇陛下——武曌,不仅名字改得霸气,简造得也相当霸气,科学检测,金简纯度在96%以上,至今仍闪烁着灿灿光华,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唯一金简。
想必在她看来,用“金简”向上天祈求长生,效果应该更明显吧。
不过,武则天的用心良苦显然没有得到回报。
公元705年(神龙元年),82岁的女皇在上阳宫溘然驾崩。遗嘱“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武则天,在死前终于回归了君主专制社会认为的“皇后”本位,并与唐高宗李治合葬于乾陵,墓前“立无字碑”。
女皇武则天的一生已经走完。一千多年来武曌的故事是唯一的,谁会忘记女皇武曌?谁能模仿女皇武曌?
1300多年后,正如后人在网上评价她:“一个瞾字将你推上了人生最高点,在很久很久以后才有人明白:你守的是李家的江山,是天下百姓的江山;你非祸水,却是真红颜!”
参考
蒙曼,武则天四大谜团;
苏童,才人武照;
萧让,武则天——女皇之路。
本文转载自:
文博河南(微信ID:zhongyuanguoxue2014)
《中国文物报》创刊以来的文章
全在这里了全文检索U盘征订▼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或识别上图二维码,快速征订《中国文物报1985-2018》全文检索U盘。
-END-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文博圈投稿:wenboquan01@163.com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