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2019.10.24
距离全年结束还有68天

1023年10月24日
北宋名相寇准逝世
1860年10月24日
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中英北京条约》
1898年10月24日
彭德怀元帅诞辰
1923年10月24日
张作霖创办东北大学
1926年10月24日
上海首次工人武装起义失败
1945年10月24日
联合国成立
1991年10月24日
中国棋院在京成立
1991年10月24日
赵州桥被评为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
2003年10月24日
宋美龄女士逝世
2007年10月24日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

重点历史事件播报

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中英北京条约》
1860年10月24日(距今158年),钦差大臣奕忻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签订《中英北京条约》。
10月13日,英法侵略联军占据安定门,进占北京。16日英法代表向清政府主持和议的代表恭亲王奕忻提出赔偿英法恤银50万两在22日交付的要求。并规定23日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订“续增条约”。逃到热河的咸丰帝下令“只可委曲将就,以期保全大局”。
于是奕忻秉承旨意全盘接受英人条件,在北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此约原名《中英续增条约》,共九款。除确认中英《天津条约》仍属有效外,英国又扩大了如下侵华权益:赔款增为800万两;增开天津为商埠;准许英国招募华工出国;将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司割让给英国。北京条约的签订使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英国侵略者如愿以偿。


上海首次工人武装起义失败
1926年10月23日,为配合北伐战争,上海工人举行第一次武装起义。8月,中共中央军委指示中共上海区委成立军事委员会。9月初,上海区委决定进行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并决定组织2000人的工人纠察队。10月11日,中共中央批准了上海区委准备起义的决定。
暴动计划由中央制订,上海区委负责调查敌情和训练工人武装等工作。10月中旬,孙传芳在江西接连失败,孙的部下,浙江省长夏超同广州国民政府驻沪代表钮永建秘密协定,决定倒戈,反对孙传芳,归附国民政府,随即向上海进兵。上海只有驻军1000多人和警察2000人。
中共江浙区委与钮永建合作,为配合夏超进攻上海,决定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由罗亦农、赵世炎担任起义总指挥。双方约定10月24日拂晓前开始行动。


联合国成立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为加强所有反法西斯国家的统一行动,拟定了一个各国共同遵守的原则,并征得了苏联的赞同。
1942年1月1日,美、英、中、苏等26个反法西斯国家签署了这个文件,即《联合国家共同宣言》,为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第二年10月30日,中、苏、美、英4国在莫斯科发表了《普遍安全宣言》,正式提出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1944年8月21日至10月7日,美、英、苏3国和美、英、中3国先后在美国华盛顿附近的敦巴顿橡胶园举行会议,根据《普遍安全宣言》的精神,草拟了建立新的国际组织的章程,并通过了《关于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的建议案》。
1945年2月,由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参加的雅尔塔会议,又进一步讨论了成立联合国的问题。会议公报宣布,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反法西斯同盟国将尽快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并决定同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制宪会议。


宋美龄女士逝世
宋美龄(1897年3月5日——2003年10月24日),蒋介石的夫人及外交助手。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1897年生于上海。幼年在家学英文。1910年去美国,后在威斯理女子大学就读。1920年回国后,参加基督教女子青年会活动。曾在电影审查委员会、童工委员会任职。1927年12月在上海同蒋介石结婚,后广泛参加社交、政治活动,并担任一些妇女团体、儿童福利团体的领导职务。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亲赴西安,支持和平解决。抗日战争时期,曾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1943年随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任翻译。1948年代表蒋介石去美国求援。1950年从美国去台湾。1974年,国民党十届五中全会授予她“中山奖章”。1975年蒋介石病逝后不久即去美国就医、定居。1976年曾回台湾小住。曾任“中华妇女反共联合会”主席,中国国民党评议会主席团主席,中国国民党妇女工作会指导长等职。1986年10月,回台湾参加蒋介石百年冥寿纪念活动。宋美龄著有《西安事变》、《中国的和平与战争》等。

时代·乡创周刊
一期 二期 三期 四期 五期
六期 七期 八期 九期 十期
十一期 十二期 十三期 十四期 十五期
十六期 十七期 十八期 十九期 二十期
二十一期 二十二期 二十三期 二十四期
二十五期 二十六期 二十七期 二十八期
二十九期 三十期 三十一期 三十二期
三十三期 三十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