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你回来时我们去玩吧.

你回来时我们去玩吧.

阅读量:3747252 2019-10-24


     
     你回来时我们去玩吧。
     九个字描摹出一张雀跃的,期待的脸。明明前几行还在讨论着教条主义,说”他们的教条比斑马还多。“ 就是很喜欢,在王小波给李银河的信末尾这么一句。
     大概,去玩吧这三个字,本身就带有让人愉悦的感觉。就像小时候,作业很少的周末,楼下的小伙伴扯着嗓子喊你的名字,快下来,我们去玩。你从窗台探出脑袋大声应着马上来,或者探也不探,早在他们唤你的时候,拔上鞋子,伴着响彻楼道的一声“来了”就这么一溜而下。就是那样的开心,没有顾虑的带有期待的开心。所以即便后来的去玩吧,裹挟着旅途的疲惫,不如意,无法实现的遗憾,多年后的现在看到王小波的这句话,我依然觉得最温暖。即使自己是不大爱动的人,因为怕麻烦。不过玩这件事,确实相当麻烦,因为总有大失所望和出乎意料。
                                                厦门
   厦门是个清新的城市,像个芒果一样,去以前我是这么想的。大二那年的清明,和室友一起约定去厦门,临行前一周三人行变为二人行。虽是四月,却也是夏天的样子。那个时候鼓浪屿虽也是热门景点,但到底还是在网上订到了船票。岛上路杂坡多,没有交通工具,和室友靠着双腿暴走一天,机械地串完所有景点。现在想来,没留下什么美丽清新的记忆,倒是记得清楚夹在人群里,困在围栏里等船来的情形,因为当时觉得很像围栏里的猪。后来时隔一年以后,和父母再去的时候,正是中秋国庆双节,鼓浪屿申遗成功,一票难求。当然了,高铁站旁被忽悠去报了团,被导游提溜完一天后,在傍晚时分我们还是上岛,票价自然是翻完几十番。

                 泰山
       冬天雪后的泰山,与云与水,上下一白,那也是我想象的。也是同父母一起,到泰安时前几日刚下过雪。那时想着先坐大巴到中天门,爬上南天门,再坐缆车下,最后大巴下山,轻松省事。然而九点到游客中心,被告知天气影响,既无大巴也无缆车。秉承来都来了的传统精神,决定从红门开始从头爬到顶。冬天的泰山,实属没什么颜色,前几日的雪也不太大,枯色的山体上点有隐约雪色。其实并无精力欣赏,一心闷头爬山。约莫十一点左右的时候,能看到一些夜爬登顶看完日出下来的游客,询问我们距离红门还有多久,曹老爷骄傲回答远得很呢,倒是换来一句:要不要我告诉您这里距离中天门有多远。那时和我们一家一起从红门开始的一个叔叔,早就由目光所及的一点背影到完全看不到踪影了。做攻略时,说一般人全程爬的话,上下八个小时。但是我们携家带口的,也就十二个小时而已。登顶时,还赶上天气转好,坐缆车下到中天门再行下山。天街上飞刀一样的山风,手从手套里脱出片刻,就被扎个透,半天缓不过劲。再回到红门时,说恍若隔世并不过分,毕竟双腿已经失去知觉,平地走起来腾云驾雾一般,似是渡劫归来的一番体验。

      现在想来,厦门足够热,泰安也冷极了,大失所望么,倒也没有,反而这两座城市在记忆里生动许多。至少自行车行过的环岛路,海水清湛;白城沙滩的中秋夜里,有断断续续的笛音, 伴有浪花拍打声,莫名安定心绪;夜晚中印象里喧闹拥挤的日光岩很多人坐着休息,有海风,有些凉,目光所及大多人安静坐着看着山下,虽然黑漆漆的也不知道都在望些什么。不知那时坐在身边沉默的陌生人,是真的在看风景还是想着什么,开心或者难过的。至少一家人在中天门围坐抢完吃一桶热腾腾的泡面时,心满意足;落日余晖里的泰山,丝丝袅袅的云雾中连绵的群山仿若有静默时间的力量,晕了一层昏黄色彩的古树枝头透着厚重的惊艳;下山途中,不断遇到有顶着头灯的夜爬游客。星星点点的光,登山杖不紧不慢地击打青石台阶,昏暗的山路与树木,还有一路瘸瘸拐拐,笑笑骂骂的三个人,夜晚的泰山怀抱着这一切,他们一同留在记忆里。
     前几日和父母视频的时候,问我等过年回来想去哪里玩。
      其实啊,你回来时我们去玩吧,重要的是我在等你回来。
      当然了,也有可能是不大会用导航并且懒得操心攻略的父母,含蓄地表达:我们想去玩,但我不想操心,我不管,反正一切交给你,差不多这一类的意思。
      高中毕业那个暑假,和朋友一起去南京,那是我长大后 第一次离开父母去玩。说来也不是陌生的城市,但是和朋友去终究有不同。那个时候在雨花台,五个人从上午转到下午还没转出去。坐在凉亭里面休息,模糊记得有人提议,我们每年暑假都一起出去玩一次吧。当时的每个人都很积极地在回应,还想着明年要去远一点的地方。结果当然是,那是我们五个人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一起玩,后面的几年,都在各忙各的事情,即使是聚在一起也很难。说的最多的是,等放假回家我们去哪里哪里玩吧。不过也很清楚地明白,这样的结果才是正常的。但如果能够实现,那也是真的幸运。妙的是,18年的寒假,一次偶然的聊天,一个小时内就促成的一次苏州行。当年去南京的五个人中的三个人,匆匆订完旅馆,隔着一天就背着大包小包,在芜湖站见面了。真的是好久没见的人了,却依然是记忆里的样子,行事风格也是分毫未变。一个还是拖着四年前一样的红箱子;一个背着撑爆的小包,因为塞了好几个大橙子;一个拎了一个收纳盒,里面装了半个柚子。所以,去玩吧,也许还意味着,好久不见,我们见一面吧。无论是你找我,还是我找你,都行。
    “ 你回来时我们去玩吧。”
     总觉说着这话的人,哪怕年岁大了,依然像个孩子,期待雀跃,一股子纯粹的可爱,即便会有失落和意外。实在珍贵。毕竟长大后的人,太忙了,不愿时间予以不相干的人,也不愿在旅途劳顿中耗费精力。
     是希望老了以后,还能听到,又或者,还能对人说,我们去玩吧。
     倒也是奢侈的祈盼。

编者番外:(哈哈哈 我又来加废话了
    “你回来时我们去玩吧”,乍看到这句话,突然很是欣喜。人忙得时候总要找些寄托,前一阵跟CL通话时,我跟她炫耀自己刚刚买了澳洲燕麦片,她说她买了台湾蛋黄酥。顿时电话两头都笑了起来。末了,我说:“寒假等你回来我们一起出去玩吧。” ——“好啊”
      14年7月的那个暑假,属于我们的高考结束了。对于未知的顾虑抑或说是恐惧被暂抛在了一边。我们一行五人约了南京。七月份的金陵城一直飘雨,雾气蒙蒙,倒也别有一番意境。我们在雨花台比着谁可以一把抓更多的雨花石。从那之后,就很少听到有人再喊我Mary了。
     一晃就到了18年的寒假,一切起因就是一时兴起,然后三个人一拍即合。我们约了苏州。二月份的姑苏城冷冷的,我还记得寒山寺夕阳映照下黄色的墙面,黄昏下枫桥倔强的二月花。
     接着就是18年的11月。CL从北京“顺道”折来长春找我玩。有朋自远方来
信誓旦旦地给她指反方向的地铁,晚上十点还在等不确定是否会发车的末班车,半夜抄思想汇报弄断电,喝味道一言难尽的奶茶。CL走后,我会懊恼自己没有花更多的时间陪她,没有带她去吃足够的小吃,不该拉着她去听我自己都觉得晦涩难懂的专业课......但我总觉得,她还会来找我玩,如果她不来,我就去找她。
      最近的一次就是2019年的上元节了,方特的晚上很冷,游乐园的篝火很暖,老坛酸菜还是一如既往地棒,我们很开心。
 “你回来时我们去玩吧” 什么时候去不重要,去哪里不重要,和你就好。

    

执行编辑:天上的星星不说话
文字:不高兴
美术编辑:DD头子
扫码关注我们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