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链接历史 | “云贵川”攀绝壁,红军夺下腊子口

链接历史 | “云贵川”攀绝壁,红军夺下腊子口

阅读量:3747423 2019-10-24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于1935年9月13日到达位于甘肃省迭部县东北部的腊子口。作为红军北上陕甘宁抗日的唯一通道,腊子口宽不过30米,两面都是绝壁,形成一个长达百余米的甬道。湍急的腊子河从其中奔流而下,河上只有一座木桥。在红军到达前,国民党军早已设下多道防线。若不尽快拿下腊子口,红军非但无法实现北上抗日的目标,还将面临被合围的危险。
国民党军在桥头及两侧山腰修筑碉堡,配置了十几挺轻、重机枪,并以1个营兵力扼守隘口,在腊子口后还修筑防御工事和军需仓库,囤积粮食和武器弹药。腊子口前沿10公里处的康多、黑多寺、刀扎、黑乍一带,国民党部署了5个营的兵力分点设防。此外,腊子口后安排有预备队。

9月15日,毛泽东向红一方面军二师四团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当面下达在3天之内夺取腊子口的命令。
9月16日红四团在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带领下,向腊子口开进,经连续战斗,夺取腊子口前沿阵地。16时,红四团先头营到达腊子口,立即发起攻击,但因敌火力猛烈,红军伤亡较大,只好暂时退回。21时许,担任正面突击的二营6连,在连长杨信香、指导员胡炳云的带领下,再次发起攻击,但因路窄不利于兵力展开,5次攻击均未奏效。
红四团随后调整作战部署,根据敌主要兵力集中在正面的情况,由王开湘率领1连、2连迂回腊子口右侧,攀登悬崖运动至敌后侧;杨成武率6连继续实施正面突击,夺取腊子河木桥。
6连组织15名党团员分3个突击小组发起攻击,1个突击小组抓着桥底横木向对岸移动时被敌人发觉。另外两个突击小组则趁敌注意力集中在桥底时,迅速发起突击,跃身冲进桥东头敌军立射工事,与敌人展开激战。
同时,王开湘率部已迂回至腊子口右侧峭壁下,在搭独木桥渡河后,发现无法越过陡峭悬崖。正当大家犯难时,2连战士“云贵川”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说他在家乡上山采药,常攀上这样的绝壁。

杨成武在1992年出版的个人回忆录中,对“云贵川”有详细记录:“那个小战士只有十六七岁,中等身材,眉棱、颧骨很高,脸带褐黑色,眼大而有神……因为他入伍时没有名字,战友们就给他起了个名字叫‘云贵川’。”
“云贵川”带上战友以绑腿布带联结起来的长绳,用一根带铁钩的竹竿勾住峭壁缝隙,一步步攀上绝壁。“云贵川”将长绳固定好后,其余战士便顺着长绳一个个攀上悬崖。
在前几次攻击中,红军不仅发现敌军兵力集中于正面,还发现其碉堡虽然坚固,但没有顶盖。攀上悬崖的红军战士居高临下向敌军碉堡里投掷手榴弹,敌后方遭袭,在慌乱中逃离阵地。我军趁势夺下木桥后,继续向峡谷纵深进攻,连克敌多道防线,于17日凌晨夺下腊子口,打开了进入陕甘的通路。

(中国国防报 2019年10月24日第四版)
投稿邮箱:zggfbxmt@163.com
责任编辑/刘曈曈
网络编辑/孙晨姌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