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新丝路上,回商崛起

新丝路上,回商崛起

阅读量:3756859 2019-10-24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来源:半月谈网 |作者:艾福梅2015-10-04 08:13编辑:原碧霞
10月4日,《半月谈》杂志就丝绸之路上的回商作用对宁夏社科院名誉院长杨怀中、宁夏社科院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所马平、及古莱氏香水董事长马文兵进行了专访,并刊登了这篇“新丝路上,回商崛起”的文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时政新闻评论刊物,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刊物--《半月谈》。《半月谈》,是中宣部根据新时期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委托新华社主办的、面向广大基层读者的重要党刊,创刊于1980年5月。自1985年起,《半月谈》的发行量(360多万份)和影响力一直雄踞全国时政报刊之首,被誉为“中华第一刊”。2009年,《半月谈》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时政期刊,创造了报刊业的又一项中国之最。千年丝路,百年沉浮。从主导唐宋元三朝近800年海外贸易到近代的稍显落寞沉寂,再到如今随着“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在我国的商业版图上悄然崛起,回商这个以民族来界定的经商群体,在不同行当和地域演绎着独特的商帮文化,并以吃苦耐劳、坚韧守信的品质,展现其民族底蕴。第七届中国回商大会9月7日在有着“中国回族之乡”美誉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举行。一位来自巴基斯坦的参展商在整理玉器产品。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乐商坚韧 义利互济”千年之前,阿拉伯商人古莱氏家族通过古丝绸之路将香料运到中国,换回丝绸和瓷器;千年之后,中国义乌商人马文兵则借助陆上和网上丝路,将古莱氏香水引入中国各地……在近期举行的2015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上,记者见到了今年39岁的马文兵。出生在山东、经商在浙江义乌的马文兵,是一名地道的回商。在马文兵的老师看来,他“没搞研究实在可惜”。原来,马文兵本科毕业于沙特阿拉伯麦地那大学,随后又获得了被誉为穆斯林世界最高学府的沙特国王大学的对外阿拉伯教学硕士学位。
硕士毕业,马文兵有很多选择,可以教书也可以去当公务员。然而,他最终决定做进出口贸易,到义乌创业。“我父亲、爷爷、老爷爷,都是经商的。”马文兵说,这种“刻在骨子里的传统”很难改变。
只有熟悉的人才知道,马文兵一路走来吃了多少苦。刚出校门,为了在沙特推销水晶,他顶着利雅得的高温跑了一个月,磨坏了几双鞋,要知道当时地面温度几乎可以烫伤脚。在他信心满满之际,却遭遇骗子,多年积累几乎毁于一旦,但他“执著”地揪出了骗子,正牌的古莱氏香水也闻声寻上门来。
在这之后,马文兵的生意逐渐打开了局面。如今,从商10年,他已经成为义乌瑞赛进出口有限公司、香港安卡迪亚香水包装实业有限公司、义乌锐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可以说是一名非常成功的商人。
“乐商坚韧、义利互济”,这是在长期的商贸交流活动中回商形成的商业精神。宁夏社科院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所研究员马平认为,回商文化秉承了伊斯兰文化中注重经营现世、重视商贸的传统,视以自己的辛劳和智慧获得正当合理的财富,为穆斯林义不容辞的“天命”。纵贯千年 悄然崛起在跨越千年的历史中,回商有过不少辉煌的阶段。宁夏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杨怀中的研究表明,在唐宋元三朝期间,由于阿拉伯人控制着当时海上的主要贸易,回族商人表现活跃,几乎主导了这三个朝代近800年的海外贸易,不少回商甚至在朝廷中被委以重任。
近代以来,晋、徽、浙等商帮成为商海中的弄潮儿。尽管在全国各地还活跃着很多回族企业家,但没有出现特别有代表性的人物。
改革开放以来,沉寂了百年的回族商业开始复苏,并渐渐在全国的商业大潮中活跃起来。回商的经营模式最初主要以个体经营和摆小摊为主,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如今,除了清真餐饮业、屠宰业、皮毛加工业,回商的经营范围还包括长途运输、民族用品、保健用品等。“杜优素羊杂碎”是宁夏吴忠一家有着30多年历史的羊杂碎名店。52岁的马燕霞是“杜优素羊杂碎”的第二代经营者。34年前,马燕霞嫁入杜家,跟随公婆学习羊杂碎制作技艺。干这一行并不轻松,仅清洗这一道工序就够全家人忙活一整天。为了生计,马燕霞常常一手推着板车,一手牵着年幼的孩子到路边摆摊。如今,“杜优素羊杂碎”仅从早上6点经营到下午2点。很多时候,虽然用餐高峰已过,200多平方米的两层门店里食客仍络绎不绝。周围人说,这家店每天都顾客盈门,有迷恋家乡味道的吴忠本地人,也有很多慕名前来的外地人。
肉嫩、汤鲜、干净造就了“杜优素羊杂碎”数十年长盛不衰的口碑。“我这辈子的心血就在这碗羊杂碎里。”马燕霞说,她家的羊杂碎原料考究,用的是当日宰杀的新鲜羯羊肚腩,加工过程采用全手工清洗,不添加化学药剂。“做食品就是做良心,不仅要让顾客吃得起,而且要吃得好、吃得放心。”马燕霞说。秉持这样理念的回商还有很多。马文兵认为,从时间和空间上看,回商比较分散,很难在某个时间段、某个地域集中爆发。“虽然很难出现龙头,但回商也在各自的领域,在很多人没有察觉的情况下,一步步地扩大着自己的市场份额。”平台已搭好 发展需“抱团”作为2015中阿博览会的重要内容,第七届中国回商大会在有着“中国回族之乡”美誉的宁夏吴忠市同期举行。本届中阿博览会期间发布的《中阿经贸关系发展进程2014年度报告》指出,未来10年,中阿双边贸易额有望增至6000亿美元。随着“一带一路”构想的推进,借助回商大会的平台,广大回商在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以及丝路沿线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方面,又迎来了新的机遇。
据了解,自2008年以来,中国回商大会先后邀请到21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7000多名国内外嘉宾走进宁夏,1000多家境内外企业和机构参会,共签订各类项目协议百余个;塞外香、杞叶青等一批本土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企业走出国门。
吴忠市是中国回商大会的永久举办地。市委书记赵永清在刚刚闭幕的第七届中国回商大会上自信地表示,融入“一带一路”的中国回商大会,必将迎来无限生机和美好前景。
记者了解到,中国(吴忠)清真产业园汇聚全国回商的平台作用已初显。目前,入园企业218家,其中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企业67家,清真产品10大系列基本齐全,种类达592种。今年上半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50.5亿元,同比增长16%。在第七届中国回商大会上,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清真产业分会正式成立,吸纳了来自全国1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0多家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企业。
新当选的分会会长周学河是宁夏涝河桥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踏足商海20多年,他的生意已从最初赚差价的皮毛生意发展到现在年交易额5亿元、在西北五省区小有名气的大企业。
此前,吴忠市还成立了回商商会。据介绍,为扩大回商的整体影响力,商会经常组团外出学习,帮助企业融资、出主意。商会中的小企业遇到资金困难,商会会及时协调其他企业担保贷款保证“资金流”。
马文兵说,中国回商大会已为全国回商“抱团”闯市场搭好了平台,但要进一步发挥作用,需要团结全国的回商,形成集群效应。
“如今回商群体的整体发展环境优于以前,要努力形成像浙商那样的影响力。”周学河等回商信心满满。(半月谈记者 艾福梅 郑明达)
古莱氏香料家族诚招各地代理商
公众号ID:gulaishi电话:0579-85592559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