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高考志愿填报系列之四:新疆学子篇

高考志愿填报系列之四:新疆学子篇

阅读量:3757458 2019-10-24


加关注
点击“蓝字”,关注陪你一起飞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文│刘远

写在前面的话
你就像一颗星辰,在我迷茫时出现,为我指引方向、带来希望;
你亦像一盏明灯,为迷途之人照亮前路;
你还像一粒种子,播撒在我小小的心田上,慢慢的生根发芽。
你姓甚名谁呢?
梦想!
?1?
从那个根植于我心中的小小梦想说起吧。
是什么播撒了这粒种子呢?
是那次搬着小板凳坐在电视机前,望着外交部发言人掷地有声的发言,给我带来了记忆犹新的震撼;
还是那次偶读书籍,望见周恩来总理风度翩翩模样,于外交场上为中国发声;
亦或是看见如今的外交部部长王毅先生,看见温柔但绝不退让的华春莹女士,听见耿爽先生有理有据、引经据典的发言······
我已经记不清我有多少次为中国外交部的风采所折服。
我也想成为一名外交部发言人,为自己发声,为外交部发声,乃至为中国发声。
于是在一名初中同学成功被外交学院录取的时候,我也暗自下定决心,我一定要上外交学院的国际关系专业!
自那以后,我坚定了自己的梦想,我知道了我自己该走怎样的一条路。
我要自信的提升自己,我要做外交官!


?2?
后来,我考上了内初班,从新疆一个小小的县城去往了教育已经很先进的新疆克拉玛依市,这个被称为“油城”的城市接纳了我这个迷茫的孩子。
和其他高中学生不太一样的是,内初班毕业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继续上内高班的,只有少数成绩极其优秀,家庭条件又十分优越的同学才会鼓起勇气去参加TOP高中的自招考试(录取率很低)。
一模考试,我发挥失常 ,数学只考了101分,以这样的成绩去面临当时的“拦路虎”——中考,是远远不够的。
后来我疯狂地学习,终于在三模考试,我考到了年级第五名,进入了全市前100名。
我松了一口气,这样,最起码可以保证我的成绩没有问题了。
但是,现实终究是残酷的。
在中考的场上,我又因为紧张将政治的两道大题答反了,那些早已熟稔于心的答案,出现在了错误的地方。
我好像又一次错过了良机。
中考结束,大家都是一副放松的样子,脸上散发出发自心底的快乐。
而我,依旧是那个和考前一样紧张的状态,政治、外交学院和内高班,这几个词一直交织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7月末,内初班出成绩了。
我和一个小时候的玩伴一起查成绩。
戏剧性的是,她考了696.5.而我考了669.5。这种戏剧性的成绩造成了戏剧性的结果。
后来她去到了上海一所知名高中,
我去到了天津似乎“没什么名气,也没什么成绩”的一所高中。
就这样,我又错过了中考的良机。
但是,在真正自己去亲身经历、去体验之前,我们不应该妄下定论。


?3?
高中,我的小伙伴得到了很好的教育资源,
而我也收获了老师们、同学们的温暖,
那种和家里一样的温暖对一个在外求学多年的学子无异于雪中炭火。
正是这种温暖支撑着我继续坚持成为外交官的梦想。
一次偶然,因为听了樊纲老师的演讲,我对于北京大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惊喜地发现北京大学也有国际关系专业,而且有趣的樊纲老师所在的经济学院也有相关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北京大学,就像一抔水,润泽了我干涸的心田。
高一、高二,我一直在年级前三。
当我信心满满迈入高三的时候,无数的理综考试给我了无数次迎头痛击。
 
怀着拼死一搏的心态,我进入了高考考场。
考完,我很平静。我估计自己在620-640分。
出成绩,我比预期成绩高了不少。
北京大学,我有希望吗?外交学院,我有希望吗?我好像“绝处逢生”了!
我焦灼的等待排名。
终于在一个中午,排名出来了,我是内高班汉族考生第12名。
按照去年的招生计划,我应该可以进入北京大学,或者清华大学了。
我是不是隔梦想更近了呢?


?4?
但现实告诉我,那只是梦想。“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然也。
当我满怀期待地打开高考志愿手册的时候,我一直在提前批次里寻找“外交学院”这几个字眼。
我慢慢地把手拿开,
原来,
今年内高班的政策有变,
外交学院的国际关系专业并不招收汉族的学生,而北京大学今年也只招收2名内高班汉族考生······
我根本没有希望进入北京大学了,而外交学院也没有名额。
接连两个梦想的破灭,让我意识到,我还不够努力。
我好像又错过了这样一个离我的梦想最近的机会。
我究竟应该何去何从呢?
在父母的劝说下,我选择弃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最后选择了填报复旦大学技术科学试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
这是我的第一志愿。
我的第二志愿是人民大学。
所填报的第一志愿专业是经济学,第二志愿专业是人力资源管理,第三志愿专业是劳动与社会保障。
之后还填报了浙江大学、上海交大、中国科技大学等。
说实话,我在中国人民大学最想学习的专业是经济。
我想认认真真的学习,然后考取北京大学经济系的研究生。
但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进入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我似乎又错失了良机。
在我的印象里,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偏文科的科目。
HR也是一个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去从事的职业。
我甚至想去转专业。
一是我对这个专业并不是很感兴趣;
二是我认为这个专业没有什么发展前景,不算是一个前沿的、与时俱进的专业。


?5?
自开学以来,我之前的两个观点越发显得站不住脚。
第一,自从学习了管理学、经济学知识以后,我发现原来管理学也是一门十分有趣的课程,有着丰富的内容。
第二,据老师们的介绍,劳人院的就业率竟然达到了100%!这是我从来没有想到的。
虽然这不能称之为“绝处逢生”,因为这个“绝处”只是我自己想象出来的。
但是,“逢生”却是真真切切的。
我感觉心底的那种对于知识的热爱、渴求正在被劳动人事学院所发掘。
或许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绝处”,生命是一个过程,中考、高考是重要的节点,却远非结局。
我们一直所缺少的不是运气,而是勇气和努力。
勇气用来面对烂摊子,努力用来处理烂摊子。
还没有到最后,我们怎能轻易认输?
高考路
人生路
高考填报志愿至此算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作  者:刘    远,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2019级本科生。
导  师:林新奇,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编  辑:赵国龙,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版权归本公众号及作者本人所有,转载及引用需联系本公众号。

陪你一起飞
公众号ID:flywithyou2019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陪你一起飞”
《陪你一起飞》是以中国人民大学林新奇教授领衔的相关专业师生团队,针对大学志愿、专业选择、论文写作和发表、职业生涯规划、优势管理和反馈管理等等提供专家级咨询顾问服务。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