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谈谈微博的言论自由权

谈谈微博的言论自由权

阅读量:3759549 2019-10-25




今天看见了微博拉黑删除功能升级的消息,想起上周和别人谈起微博言论自由是否过界的问题,来总结一下我的看法。我认为言论自由这个名词是很难定义的,因为“自由”也有属于他自己的界限。很多时候大家都在使用自己的言论自由权,迫使别人放弃自己的言论自由权利。而这次的功能升级,在我看来就有点这样的意思。-在行使权力之前,我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当你一人在别人评论区持有相反意见时,你就把自己置于一种被孤立的状态。博主自身的发言被观看的最大概率是,粉丝。所以底下评论的人更多的是认同。就像你分明看见前面有狼群,还要冲进去一样。这本身就是一场难以打胜的仗,你既然要踏进去,就要做好被杀的准备。一群人在狂欢的时候突然冒出你这个异教徒,所以要把你赶走也算是合情合理。只是评论区一定是粉丝狂欢的地方吗?很多粉丝认为是。但我认为不是。目前社交平台最大的便利之处就是更容易发声。而每一个人说话,都是渴望得到认同的。如果我读一本书,觉得它好,于是洋洋洒洒写下观后感,希望会被很多人看见与认同。但有人认同,就会有人不认同。既然选择了发声,选择了想被人认同,那就意味着要虚心接受别人的不认同。而不是强制的要对方闭嘴。公开的信息传播就是为了让更多人发表意见能被看见。当你选择说出一句话来,别人自然就有认同和反对的自由。“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但说话的权利到底是什么,我们需要分清。在微博,言论自由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和指标。我认为“权利”是辩论的权利,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地针锋相对。而不是开口就让你闭嘴,问候全家,“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吗?”“你很恶心”“我不接受”这类毫无意义的甚至是毫无口德的回复。原本已经身处狼群的你上来就不求讲道理,别人自然也不想和你讲道理。不是吗?扯得有点远,说回这个举报功能问题。现在有很多人都在盲目采用举报功能。意见相左就要举报,投诉,禁言。于是网络只允许出现一种声音,面对某事只准喜欢,面对某物只准厌恶。有人说我不对的时候,就要拿出身上的石子来,纷纷投向这个异教徒。如果一定要我说为什么,网络存在这种状况,我愿意归结为网民对世界的包容度太低。世界很大,每个人都在发出自己的声音。当然存在很多不符合自己价值观与道德观的人,也有很多与我们三观相符的。但只愿意听到自己的声音,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始终以自己为中心呢?我认为人活着,越活越应该学会与世界和解。在划清自己的道德底线下学会包容世界与理解每一个声音的出现。但是这一点,或许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能意识到。而微博这个新功能,就相当有意思了。除了阻止杠精的出现,也让每一个想正常表达自己意见的人都需要三思而后行。我一直觉得片面的偏袒一方对社会而言没有良性的利益。在这方面知乎倒是做的蛮不错的。它具备仲裁官功能,既筛选盐值足够并且无违规的用户,邀请成为仲裁官,负责仲裁平台的举报行为。很多东西,不参与其中,我们才能发现对错。这起码是向言论自由迈出的新一步,而微博这个新功能,就显得太过幼稚了。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