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陈晓卿的一条微博,带火了宁波这条老街!吃货络绎不绝来打卡…

陈晓卿的一条微博,带火了宁波这条老街!吃货络绎不绝来打卡…

阅读量:3759565 2019-10-25


酒香不怕巷子深,
这两天,
藏在邱隘菜市场深处的一家牛肉面馆突然火了,
前来打卡的人络绎不绝。

怎么回事?
原来,就在4天前,
《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总导演陈晓卿
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大赞牛肉细粉口味地道、香味浓郁。

带领陈晓卿去这家无名牛肉面的邱隘土著陈师傅告诉记者,“当时,陈导端着面碗喝了一大口汤说确实好吃,他吃得连葱花都没剩下。”
 

想要找到这家位于宁波邱隘菜市场的牛肉面馆,还需费一番周折。它隐匿于小镇弄堂的一角,正对着手表店的面馆内,虽然过了饭点,却依然座无虚席。可见,陈导的推荐还是很有影响力。   

“好早就开门了,忙的时候都坐不下,客人比以前多了一倍,现在每天能多卖两百碗。”老板说着一口地道的宁波话,一边熟练地把烫熟的面装进碗里,抓起一把葱花撒到面上,笑脸盈盈地说道。

听老板夫妇说,他们四五点就要开始一天的营生。牛骨头熬制的汤底,地道红薯粉做的粉干,再来一勺咖喱粉,三十年不变的纯正老底子味道,很多邱隘人的早晨就是从这碗牛肉面开始。


据了解,这家牛肉面馆的老板姓徐,老板娘姓李。说起店名,老板娘说当时因为没有名字,就被大家称为“无名面馆”,后来就索性取名为“无名牛肉面馆”。这一叫,就是三十多年,面的价格从最初的1.5元变到15元,而不变的是那一口原汁原味的鲜美。
“当时是另外一个人带来的,他还拍了一些照片,后来我们才知道他是美食大导演呢!”说起陈晓卿的到访,老板娘还有点不好意思。

小店面积不大,相比于市中心的面馆,这里的面馆吃的是一种生活,恬淡怡然,不需要急急忙忙赶着工作,静下心来品味老城的韵味,听一耳当地百姓的闲谈。店面虽然小,但却并没有杂乱无章。


这两天,令店家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祖籍在宁波五乡的顾客,现定居上海多年。看到了陈晓卿的微博,十分想念家乡的味道,在工作日的早上从上海坐高铁到宁波,吃完牛肉细粉再赶回上海上班。故乡的味道根植在每一个远游他乡的宁波人心里,风尘仆仆,捋不清的是那脉脉乡愁。



除了无名牛肉面,巷尾处有一家古早味的早餐店也吸引了陈晓卿的注意,他点了一碗豆腐脑撒上一把榨菜,再配上一根油条,对这独特的宁波口味赞不绝口。

这家店还保留着用现金支付的习惯,老板说不习惯用微信支付宝,来吃早餐的顾客都会带好现金来店里。豆腐脑2元一碗,油条1元一根,五块钱就能吃上一顿丰富的早餐。
随处可见的豆浆、油条、糍饭、灰汁团是每一个老底子宁波人吃不厌的人间风味,长久地支撑着绵长的城市记忆。

陈晓卿的一条微博,
带火的不仅仅是牛肉面馆,
更是带火了邱隘这条街。
街巷最是烟火味
陈晓卿说,在菜场能感受城市的呼吸。一个城市的菜场,最是人间百味的聚集点。深入寻常市井,在晨色渐明的街头小巷,邱隘的这条街总有独属于这个城市的人间烟火味道。

一位师傅正娴熟地杀鱼装进袋里。“我儿子五岁的时候,就在这里摆摊卖海鲜了,现在孙子都有了,家里人劝我退休,但是放不下老客户们,他们已经习惯了每天来我这里买海鲜,跟我唠唠嗑,聊聊家常,二十多年大家都已经变成了朋友。”海鲜摊老板顾师傅已经年近六十,做海鲜生意已经有二十多年,说起这些的时候,眼角堆满了笑意,邱隘人的爽朗都在谈笑间展现得透彻。
邱隘的这条老街,长约二三百米。在这条街上最老的店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店龄,陪伴了一代又一代邱隘人的童年时光。除了陈晓卿吃的牛肉面以及豆腐脑,这条寻常街巷里还藏着许多传统特色美食,酝酿着这个小镇的独特味道。
 
邱隘的这条老街,一年一年地往复,见证着城市的变迁与发展。
 


老宁波餐桌上的邱隘
邱隘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隘”这个字,翻开《现代汉语词典》能查到的只有 ài 一个读音。然而,它在宁波某些地方是一个例外,邱隘(gà)镇。“隘”具体从何时开始读作gà,已经无从考证了,但从目前来看也至少有1300多年历史了。因为当时鄞州东部一带河网密布,村庄多建在河边,有的沿河设街,形成狭窄之势。村庄之间看似相近,但河流环绕阻隔,非桥不过,犹如关隘。宁波有些地方成村较早,村民自筑小路,外人过村如过关隘,故名其地,因而地名中会有“隘”字。后来这种叫法就随着千百年来宁波人的口口相传,代代相承,约定俗成,无人置疑。
20世纪90年代《新华字典》重新修订时,宁波市民政局曾将地名“隘”的gà音报上去,但最终没有被采纳。不过,即使在普通话已经普及的今天,宁波人还是沿袭旧读。邱隘是名闻遐迩的“雪菜之乡”,还有一个咸齑博物馆,记录着宁波的历史风味。在邱隘菜场里,陈晓卿多次掏出手机拍下了雪菜与特色海鲜。


城市发展变迁,但是邱隘依然保留着最质朴的城镇风貌,处处展现着甬城世代相承的风韵雅致,养育一方人。


水泽万川、食馔丰盈,透骨新鲜的红膏呛蟹、甜腻清香的汤圆、古法酿造的三臭……这些,通通融在邱隘人的饭桌上。
作为土生土长的邱隘人,陈师傅向我们介绍,三臭最根本的起源地是在邱隘,三臭在选材上以及酿造的方式上都极为苛刻讲究,稍有偏差就做不出最地道正宗的三臭。

餐桌上亦是江湖,在邱隘人的餐桌上,少不了一两样天生的宁波风物——“咸货”。蟹糊、泥螺更像是这一桌佳肴里的“花魁”,沾上醋之后,鲜味在舌尖散开。
如果说一定要用一种味道形容宁波这座城市,我想大概就是红膏呛蟹的鲜,三臭的咸。碗筷之间,尽是人间百味。

除了邱隘老街,陈晓卿此次还去了城市展览馆,对宁波的历史文化有了更详尽的了解,对于宁波城市的快速发展,他表示宁波经济发展的强势,自然也会让宁波的风味和菜肴走向更远的地方。 
在陈晓卿的微博下,跟帖的吃货网友们炸锅了。
1
斐斐斐是我:好喜欢这种烟火气。
爱吃兔儿:果然菜市场旁边会有好吃的店。
                                              
会飞的苹果1515:这种本地面馆不需要宣传这种手段,几十年的老店顾客都固定的,生意肯定好啊。
拯救宇宙的大英雄:明天去吃一下,作为宁波人还不知道有这样一家店。
50-23:真的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陈导!咋不提前说下,让我这个邱隘人来和你一起吃啊!从小到大的牛肉细粉啊!
朕是榴芒郑:一般十多年的菜场边上都有好吃的店,这都是经过长时间吃客的考验才开得下去的店,不然早关门了。
村口潘师傅:作为土生土长邱一村人表示这个牛肉面真的好吃炸了。
玛丽妈咪-wendy:邱隘(ai)宁波话邱隘(ga),这家店开了几十年了,从小开始吃起。还有一家大饼油条店,有空去试试。
【?《看看看》单片视频戳这儿】
来源:宁波有料、宁波晚报生活号丨编辑:浮笙
你还知道宁波哪些隐藏的美味?点留言说说吧!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