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一张押金单背后的故事

一张押金单背后的故事

阅读量:3762119 2019-10-25


人情和制度之间,我们如何抉择?
一个如常的早晨,医生、护士们正在各自忙着查房和其它工作。这时,一位家属从病房出来,手中拎着一个超大的尼龙袋子,站在护士站前,满脸通红轻声地问询,说要找护士长。
护士长孙舒君过来之后,认出他是病区里一位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父亲——一位不善言辞,非常质朴的务农者。
4个月前,16岁的小林颈部肿大,常常发烧,在当地医院检查治疗后,便转到瑞金医院血液科就诊,联合病理科会诊之后,确诊他为霍奇金淋巴瘤,入住血液科病房,之后每两周到医院做一次化疗。
由于肿瘤性发热,小林常常30分钟或1小时就需要测一次体温,补液之后,又会大量出汗,我们就更频繁地换床单,从一周一换变成一天一换,病服湿透了也及时更换,并擦身护理。血液科的病房允许家属陪护,但化疗患者身上会放置PICC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需要专业的护理操作,所以擦身、换衣等都由我们亲力亲为。
小林爸爸从那个超大的尼龙袋子里,小心翼翼地取出几个用牛奶箱、饼干箱子等不同旧盒子包装的硬纸盒,轻轻地放在地上,低着头说:“护士长,这是我们乡下自己亲戚养的土鸡生的蛋,你们城里人平时吃不到的,我们小林现在挺好的,真的谢谢你们医生护士对我们家小孩的照护,您不要客气,一定要收下,给大家尝尝,请不要嫌弃。”
说完立马转身离开护士站,等到护士长回过神追出去,小林爸爸已经随着人群挤进电梯下楼了。
看着地上那几盒承载着家属心意的鸡蛋,护士长有点不知如何是好。他们一家的经济并不富裕,中年得子,小林也十分懂事听话,在当地成绩也是名列前茅,是这个小家庭的希望和幸福。他生病后,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又陷入了困境,在每隔两周的治疗过程中,父母省吃俭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儿子最好的照顾和治疗。
看着眼前的鸡蛋,护士长有些两难——想到小林是一位正值青春期的花季少年,如果直接还掉,可能会伤了少年的自尊心,也拒绝了家属的一片心意,但是另一方面,作为医务工作者,又不应该收取病人的任何礼物。
在人情和制度之间,需要一座桥梁。护士长思考过后,悄悄拿出500元装入信封,存入了患者的账户,将承载家属心意的鸡蛋分享给了科里的医护人员,原以为就这样结束了,突然护士长的手机微微震动了一下——她收到了来自大家的爱心转账。
当这张充满爱心的押金单交给小林爸爸的时候,大家感受到的是温暖和真诚,看到的是医、护、患的和谐。
还有一位病人令人印象深刻。一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老先生去世后,他的老伴在床边拥抱了护士长,还温柔地道谢。他的女儿遵循父亲的遗愿,每当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便短信送来问候和祝福。
血液综合病房里,危重症病人很多,护士台前的呼叫器不时响起。护士长孙舒君说,穿上白大褂,也就将责任放在了心上。家属送来的鸡蛋,或者一些别的小礼物时常让她犯难,“但这份情谊是无价的”,谈起病人病情缓解,或感受到家属发自心底的信任和理解时,她面带微笑的眼角有一丝湿润。
 欢迎转发点赞
撰    文 | 血液科  庄雪儿
编    辑 | 韩康妮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