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欢更何待
阅读量:3766653
2019-10-25
一个过气写手维护的这个小小的公号,即将迎来他的第10000个读者。我从来没有把它当成一项事业,任凭糟糕的排版和胡乱的素材横飞,却拒绝咪蒙式吸睛。斗转星移,世事不知凡几。感谢关注,拒绝撕逼,有吐槽出门右转,愿静好常相伴。
人到了奔四,最难变的就是价值观。我是一个对国运很有信心的人,但又是一个对球运很没信心的人。
年轻人的焦虑并不是房地产商在作恶。咱们很小的时候,大人要说学号英语、电脑、开车,于是家里就会买一台小霸王——其乐无穷。咱们大一点的时候,社会上说要学金融、市场营销、计算机,要去考GRE,考CFA,考CPA。现在的问题是,作为家长我不知道20年后什么技能是世俗所认可的,在一片混沌中只能先一边赚钱,一边帮孩子从四则运算到阅读理解,打好基础再说。
一个头部不断集中的世界,谁又会有机会呢?大家都关注李佳琦的时候,有多少带货网红会走向失业?从保洁阿姨到交易员,都要被机器人替代的话,未来的增量工作机会在哪呢?奋斗创造幸福的文化,遭遇科技“进步”的挑战。我那个校友张一鸣说自己在中国最好的图书馆浸淫许久,但刷着今日头条的年轻人,还会有耐心在图书馆学下去吗?
人人参与社会治理也是空话,信息传播技术的演进,所有人都是Fake News绑架的对象,每个群体之间都割席断义。到底能不能捕杀野狗?郭德纲是不是优秀艺人?电动车是废柴吗?大龄女性可以要求对象身高吗?开放和透明不仅不能带来共识,反而会带来无休止的争吵,更遑论一些更加宏大的话题。而这种争吵非但无法得出结果,反而会透过信息流的全天候轰炸,坚定某个阵营的立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神圣而正义,其他人不过是傀儡和旗子。
战后持续的中产咪蒙(迷梦),变成了韭菜散落一地。威斯敏斯特越看越像魏玛共和国,美国越看越像乱世佳人上映之前的美国,当年全世界的反犹浪潮越看越像…………
我不知道这个号会维持到什么时候,踏雪而来,尽兴而归。目前,我还是比较喜欢微信的设定,虽然对内容小心翼翼,但作者还是可以封杀一切抬杠,拉黑所有BB。毕竟,和工作不同,有时候总要有一些文字,纯粹为了自己。
喝完了这杯,请尽点小菜,人生能得几回醉,不欢更何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