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藏℃』浅说擦擦模具

『藏℃』浅说擦擦模具

阅读量:3770631 2019-10-25


摄影:龚经松
浅说擦擦模具
擦擦作为新晋收藏品以来,国内对擦擦的研究已经有不少成果,但是对于擦擦模具的研究相对较少,系统研究的人可能更少。笔者收藏和研究擦擦及擦擦模具十多年了,有一些成果和心得与大家分享。

早期擦擦与模具
早期西藏擦擦(10—12世纪)的正面是平的佛像或塔的图案,边缘被挤压出的泥缘显得不整齐,背面呈馒头状,这是因为早期擦擦模具是平板状,犹如大的印章一样,所以在制作擦擦时要把泥和成圆球状放到手上,再拿模具按压下去,边缘隆起背面呈现弧形球状,这样一个馒头状的擦擦就制作完成了。
如阿里地区的举剑文殊擦擦(图1)与擦擦模具(图2),其擦擦正面是平的,边缘不规则的隆起,背面呈现出一个圆弧形的背,而擦擦模具的正面是文殊图像,背面有一长方形銎,图3还有一塔,这个椭圆形塔擦擦模具背面是圆形銎,可镶嵌一木柄便于手握,这时模具就如同一枚直柄印章一般。这是西藏早期擦擦模具的普遍样式,而其他地区这一时期的擦擦模具如图4云南出的背面有扁方直柄,如图5青海出的具有扁方断提梁柄。
擦擦与擦擦模具的变化时期
擦擦与擦擦模具在发展到12世纪晚期 —14世纪早期时出现了细微的变化,在擦擦层面上充分体现为在制作的擦擦表面上多出一圈浅浅的轮廓,模具层面上则在平板模具的边缘隆起了浅浅的边框。如图6西藏阿里地区12世纪六臂观音擦擦就开始出现这个细微的变化,西夏水滴形擦擦到13世纪纳塘寺出土的也都体现了擦擦模具对擦擦起到的美化作用,这也说明模具美化的开端从这个时期开始,也就从按印开始向脱模转变。
虽然此时还是按印式擦擦的制作方法,背面也还是圆弧馒头状。由于原先平板按印式模具制作出的擦擦,其边缘显得凌乱不齐,因此这一细微的变化就使擦擦显得轮廓清楚规范,同时擦擦模具的背面也有变化,如图7西藏的擦擦模具的背面有日形銎柄(12世纪晚期 —13世纪),图8也有背面带佛像的轮廓和米形扁方直柄(12世纪晚期 —13世纪),图9也有背面带有佛像的轮廓和圆形直柄的(13世纪),图10体现这一时期西藏出现了圆雕擦擦。圆雕擦擦是擦擦发展的一个重要变化,同时模具也发生了变化,模具的两面一个是普通平面一个是带有边框的平面,这样当制作擦擦时,上下两个模具其中一个可以套在另一个模具里。这两个模具背面都有一个圆形蘑菇状柄和上下各有一穿戴孔,西夏的水滴形擦擦模具正面(图11)也是浅浅的边框,其背面是圆形直柄,在圆形直柄上有一横向直的圆孔。还有一种方形经咒擦擦模具(图12),正面是有浅浅的方形边框,背面是一穿戴钮,也很独特。从这些模具可以推断这些细小的变化是12世纪初开始产生。

擦擦模具的定型期
擦擦模具发展到15 —16世纪时发生了巨变,以前只是浅浅隆起的小边框,现在变化成具有一定高度的边框。这时候擦擦的打制技术已经随着模具的变化而改变了,是把泥和好摊平用模具在平坦的泥板上扣制擦擦,这样制作改变了以前的按印方法,也提高了制作效率,擦擦也比以前更美观。
如图13阿里的坐姿四臂大黑天擦擦模具,图14日喀则地区的方形阿?佛的擦擦模具和日喀则地区的坐姿弥勒擦擦由于模具正面的边框很深,代表此时已经可以制作出规整美观的擦擦了。擦擦模具的背面没有什么变化,仍然延续了13 —14世纪擦擦模具的制式。这一时期的模具变化不多,基本比较一致,没有12世纪至13世纪时期的擦擦模具的背面变化之多。
公元17世纪—18世纪以后的变化
18世纪晚期的模具与15 —16世纪的模具相比较,变化不是很多,只是随着擦擦的大小模具的边框高低也在变化,尽可能让打制出的擦擦的厚薄比例更好看,更具美感。这时候的模具在设计上就开始有意识的希望将擦擦一次塑形,做到一步到位。18世纪晚期擦擦模具的边框有高有矮,而且是基本趋于变矮。官做模具及蒙古地区的模具有一部分在模具的背面带有被板,这样制作的擦擦更加精美。(见图15、16、17、18)
早期擦擦模具的背部有隆起人形的轮廓,轮廓上下各有一个断柄,也有背部呈一长方形銎的、一方口銎的或日子形銎的,可以连接木柄。但是背面的形状可能是因为制作技术或习惯造成的,这也就预示着产地及时代不同。所以通过擦擦模具的外形、背面的形状和模具材质的不同以及造像风格的不同,我们可以对模具的时代及制作地区进行研究考证。

往期回顾
『藏℃』褪尽铅华显云志 再读《情向西藏——刘曼卿的康藏轺征》
『藏℃』西藏普兰老民居中的茶叶标识:不平凡历史的见证者
『藏℃』九世班禅首次参加学术团体会议并作主旨发言:《西藏是中国的领土》
(来源:《中国西藏》杂志)
责 编丨李丝雨

 点击阅读原文,看文中图片及更多内容哦!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