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网友在湖北宜昌三峡水库拍摄到了“水怪”……
视频中,一个巨大的黑色物体正扭动着身躯,在江流上缓缓游动。
视频一出就在网上炸了锅,巨型水蛇?大鱼?各路网友专家纷纷猜测,一时间众说纷纭。
然而几天后,“三峡水怪”就原形毕露——
原来,那是一截长达十米的废弃橡皮气囊。
水怪是假,可长江中的废物污染严重却是真的。
每年,胡歌总会在娱乐圈“消失”一段时间。
别人在抢热搜、争热度的时候,他却留起长发,蓄起胡须,在青藏高原上捡垃圾。
胡歌低调做公益的背后,是令人不寒而栗的真相:
在长江的源头,最圣洁的雪原上,散落着超过140吨垃圾。
每年,有10万登山者带着崇拜来到这里,也留下了无数垃圾。
在严寒地带,自然的降解作用微乎其微。
即使垃圾不会增加,志愿者们也要起码花上10年,才能把它们全部清理干净。
神圣的净土,现在已经满目疮痍,成了世界最高的“垃圾场”。
每年,长江会将高达33万吨的塑料垃圾排入海洋;
中华“母亲河”,成了最脏的河流之一。
情况同样严重的,还有英国的泰晤士河。
最近,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在上百只泰晤士河螃蟹的体内,全都填满了卫生巾塑料。
调查中的55只岸蟹和57只中华绒鳌蟹,它们的胃、肠或腮里,存在着100多种人造纤维。
密密麻麻的纤维缠绕在一起,填满了螃蟹的体内,让它们痛苦死去。
研究人员说,这些螃蟹有很多吃下了卫生巾。
“这不奇怪,在很多河流中,卫生巾都是常见的污染物。”
9.2分纪录片《塑料海洋》中,一只海鸟的胃被塑料塞满。
大大小小的234块塑料,占据身体总重量的15%。
在长期痛苦的挣扎后,死亡对于它,变成了一种解脱。
在日本的旅游打卡胜地奈良公园,有14头鹿接连死亡;
其直接死因,就是误食了游客丢弃的塑料袋。
今年4月,在意大利撒丁岛的海滩,一只鲸鱼妈妈不停地扑向海岸,试图将自己搁浅。
经过尸体解剖,人们沉默了。
她的体内除了死去的胎儿,还藏着重达44斤塑料袋,占据了整个胃容量的三分之二……
如非不是活着太过痛苦,怎会带着新生命一心求死?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中途岛的信天翁,《蓝色星球》中吞食塑料桶的抹香鲸,被渔网扼死的小海豹……
我们常看到动物、鸟类腹中填满垃圾惨死的图片。
虽然同情,看久了却仍有些麻木。
毕竟人类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又不会分不清塑料、以垃圾为食,因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殊不知,你乱扔的那些塑料垃圾,早就以各种方式,被你吃回到了自己的肚子里……
去年,维也纳医药大学的一项研究,首次在人体中检测到多达9种塑料。
你随手丢弃的一个塑料袋,若干年后,可能经过降解变成细小的塑料颗粒,被鱼虾、贝类吞食后,又被端上了你的餐桌。
既然吃会吃进塑料,喝就更正常了。
无论是使用水管里的自来水做饭,还是饮用瓶装水,都会从中摄入塑料。
甚至喝一杯茶,都躲不过制作茶包的无纺布和尼龙,咽下140亿个塑料微粒……
无处不在的塑料,让人“呼吸都成了错”。
细想之下,生活中的塑料十面埋伏;
成了“塑料人”的我们,又和那只胃里塞满了塑料的螃蟹有什么区别呢?
垃圾永远不会真的消失,他们只不过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到我们身上。
塑料,这个方便又廉价的发明,正令无数生灵苦不堪言。
在任意一个超市的货架上,你都可以见到过度的包装材料。
独立包装的葡萄,被塑料泡沫和塑料壳包得里三层外三层。
打开三层包装,只有一个小小的药片。
金属瓶罐的可乐,却又被包裹上一层塑料。
快递行业在运输上做的“低碳人设”,也被包装材料暴露了真面目。
微博上,一位网友吐槽,一瓶口香糖竟然需要大号纸箱来包装。
精致气派的包装被拆开后,转眼就变成一团垃圾。
大多数产品,基础的包装就已经能满足保护的需要。
但是,在追求视觉吸引力的市场,包装成了大于产品本身的投资和盈利来源。
一个外国网友说,“大自然已经给了橙子保护自己的方式,我们为什么还浪费这么多塑料在它身上?”
我们真的需要这些,多余的附加吗?
大量回收难、降解难的材料,并没有随着交易而终止。
它们会持续存在,给地球带来日益严重的危害,最终进入我们的体内。
一向低调的成龙大哥,在看过《蓝色星球》后,做了一件让人拍手叫好的大事。
他回忆,自己拍戏的时候,每天要用600个人,忙的时候有1000人;
拍摄不久前的《天降雄师》时,24瓶装的矿泉水,整个剧组5天就喝掉了2000箱。
过程中产生的塑料垃圾和资源浪费,让他感到十分不安。
怎么才能将这些垃圾妥善处理呢?
成龙找到了一位环保设计师,花了两年时间,成功研发出了“环生零耗机”。
——它的外观就像两辆普通的卡车,可以跟随摄制组开到世界各地;
其内部构造,却是一个相当灵活的可移动式垃圾回收站。
它能迅速将回收的塑料瓶经过磨碎、清洁、烘烤和冷却,变成坚固耐用的环保砖。
所谓的“零耗”,更是采用太阳能,连清洗塑料的水也是循环利用的。
从此,这台机器跟着成龙跑遍了大江南北,进行了无数次的塑料回收再利用。
海洋探险家Robert Swan说:
“对于我们的地球来说,最大的威胁,就是相信会有别人来拯救它。”
其实,能够拯救人类未来的,只有我们自己。
为了应对过度包装和塑料浪费,“食材裸装”的风潮正在兴起。
不卖包裝,只卖內容,从而回归产品的本质。
不要小看生活中减少塑料产品的努力,汇聚起来就能改变世界。
今年七月,罗马在地铁站推出了塑料瓶可换车票政策,至今已经回收了35万个塑料瓶。
乘客只需要投入30个塑料瓶,即可换取1.5欧元的地铁票。
通过经济方式来鼓励回收,更多公民意识到了环境问题的急迫。
在刚刚过去的70周年国庆阅兵,2.4万平方米的红地毯,是利用40余万个废旧矿泉水瓶制作的。
以减少塑料为目的的循环利用,没有谁的努力是多余的。
以色列一家公司研制了名叫“圣龟”(Holy Turtle)的大型海洋装置,长达1000英尺。
两艘船轻轻拖动,游过数公里的海域,可以收集漂浮在海面上的塑料垃圾。
同时,它的“排气孔”也能保护海洋生物,让他们正常穿过。
向塑料垃圾的宣战,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全人类的必答题。为文章点个“在看”,和胡歌一起向塑料“宣战”!
- End -
参考文献
[1]Andrea Thompson. Fish to Humans, A Microplastic Invasion May Be Taking a Toll. Scientific American. 2018.09.04: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from-fish-to-humans-a-microplastic-invasion-may-be-taking-a-toll/
[2]Robbie Gonzalez. Your poop is probably full of plastic. WIRED. 2018.10.22: https://www.wired.com/story/your-poop-is-probably-full-of-plastic/
[3]孙晓霞.海洋微塑料生态风险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16,31( 6):560-566
[4]斜杠先生. 胡歌消失180天后,我看到了最恶心的一幕. 2019-09-27: https://mp.weixin.qq.com/s/wN6rmUwZv4-k2CSLoeIE6A
[5]杨婧婧,徐笠,陆安祥等. 环境中微(纳米)塑料的来源及毒理学研究进展[J]. 环境化学,2018,37(3): 383-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