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707 字 , 阅读需 5 分钟
◆ ◆ ◆ ◆ ◆
前段时间住院了,大大小小不同颜色的试管,被抽了十几管血。确实体会到很多朋友吐槽的「感觉血都快被抽干了……」 那么,抽那么多血是做什么用?如果想要体检,到底需要抽哪些血呢?
今天, Dr.X 就说说常见的抽血检查,有什么意义? 首先,血抽出来,不需要化验就可以通过血液的颜色可以看出一些问题了!
血,为什么是红色?
血的红色来自红细胞,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血红蛋白遇到充足的氧气,它就成为猩红色了。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由球蛋白和含铁血红素组成。含铁血红素与氧气结合的结果是血液呈现成鲜红色,与氧结合得越多,血液颜色就越发鲜红;若含铁血红素与结合氧气量少,血液便呈现暗红色。 一般动脉血鲜红,静脉血暗红。
血液的颜色!
暗红:心肺疾病 当肺脏、心脏有疾病时,血液可呈暗红色。此时,血红蛋白携氧能力明显下降,机体处于缺氧状态。 嘴唇颜色越来越深,可能提示肺脏、心脏出了毛病。 淡红:贫血
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标准,血红蛋白过少便使血液呈现淡红色;重症贫血时血液甚至呈现稀薄的粉红色。 日常生活中经常看看嘴唇的颜色,如果每天必须要靠口红「上色」;如果翻看下眼睑,颜色也很淡,那么贫血的可能很大。
白色:血脂过多
俗称牛奶血,提示人体摄取高脂肪、高蛋白过多,如肥肉、蛋、牛奶等,另一种提示患有糖尿病,动脉硬化症等。 黄褐色:肝病
一些肝脏疾病患者无法代谢血液中的胆红素,胆红素升高,同时皮肤、巩膜都会呈现黄色。 还有2种是中毒的反应:
樱桃红:一氧化碳中毒!
棕色或黑色:亚硝酸盐中毒。
当然光看颜色还不够,下面就说说只要去医院看病,几乎一定会做的2项检查:血常规和血生化。
血常规
血常规有20多项指标,以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这4项指标最具诊断参考价值。 ① 白细胞:4.0~10.0X109/L
白细胞具有吞噬和杀灭细菌的功能,反映了我们体内抵御和杀灭致病微生物能力的强弱。
白细胞减少,最常见的原因:感染消耗了白细胞、营养不良白细胞不足。白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身体存在炎症白细胞反应性增高、严重的损伤和出血。 ② 红细胞:
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1012/L
红细胞减少: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红细胞增多(少见):肺源性心脏病、肺气肿等。 ③ 血红蛋白:
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血红蛋白减少,同样意味着贫血。 ④ 血小板:100-300G/L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凝血、修补破损血管。
血小板增多:急性感染,慢粒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患者的凝血时间延长,刷牙、外伤等情况容易导致出血,而且不容易止血。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包括「白血病」。 还看不懂?记住2点:
白细胞不正常说明感染的可能性大;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低,大概率是贫血了。
血生化
血生化检查项目更多,一般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等。一般人只需要看下面的几个关键的指标: ? 肝功能:转氨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称转氨酶),只要肝脏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转氨酶就会由肝细胞释放到血液中。
所以,肝脏疾患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 ? 肾功能:肌酐与尿素氮
当肾功能有问题的时候,代谢废物不能够排除体外,最直接的就是肌酐与尿素氮,这两个东西不能排除。 ? 血脂:胆固醇和甘油三脂
胆固醇增高,甘油三脂高,都是高脂血症。如果高血脂不注意,冠心病、中风等问题就要找上门了。 ? 血糖:血清葡萄糖
血清葡萄糖是血液中血糖浓度的一项指标,随机血糖≥11.1mmol/L,就要考虑糖尿病的可能了。 ? 电解质:Na、K、Ca、Mg等
电解质紊乱鉴于吃的不够,营养不良;或者是代谢障碍,肾脏排泄过多。
最最关键,需要记住下面2点! ① 结果不正常怎么办?
很多抽血化验的指标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较大,特别是最近有剧烈运动、感冒发烧、暴饮暴食,都会对检查结果影响巨大。
所以一旦有问题,只要结果不是高的离谱,都可以过几天再复查。如果结果正常,就问题不大;如果依然异常,要去专科就诊! ② 其他指标怎么看?
还有一些参考指标我没有提到,有些是用于具体诊断某些疾病的时候作为参考。
抽血检查所有指标都正常的情况是很少见的。对于普通人来说,有些次要指标升高或降低幅度不大的时候,都可以忽略,不用紧张。
Dr.X说:
有人认为抽血多,是医院为了赚钱。可以告诉你,除了个别小诊所,检查费绝对到不了开具检查的医生手里。 抽血多只有一个目的——减少误诊率。 没有那么多抽血检查的时候,很多疾病的诊断都得靠医生的猜测,误诊率高的吓人。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出现「神医」。因为,他们猜的比一般人准确率高。
现在,所谓「神医」越来越少,因为更多的检查提供更多的线索,但是疾病诊断的准确性越来越高。 年轻医生和主任医师的水平越来越接近,甚至仪器和人工智能就能直接做出诊断。老专家多年的经验,从自己的脑子里,被写到了教科书和人工智能的程序里。
这难道不是好事么?
Dr.X送书啦首先公布昨天中书名单:小金子和Kara
文末留收件信息哦~
Dr.X送书继续,两本亲自审订的亲子翻翻书——《揭秘人体》,免费包邮送给大家!
今天文章留言,点赞前两名,继续送书!截止到今天晚上12点~
明天文章底部公布中奖名单~
快来留言点赞,别忘了右上角转发+在看↓↓↓
我们建立了一个健康交流群,希望大家能交流经验、互帮互助,为大家解决一些健康方面的问题。
喜欢这篇文章的话请点击“在看” | 本文也在其他平台发表| 欢迎订阅 | 知乎@ Dr.X | 微博@DrX的医学江湖| 头条号@DrX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