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腹地历险记
中亚,亚洲中部内陆地区,一个容易被世人忽略的地区。
从地理意义上说,中亚地处亚欧大陆的结合部,位于俄罗斯、中国、印度、伊朗、巴基斯坦等大国或地区中间的地理位置,是贯通亚欧大陆的交通枢纽,古代的丝绸之路也途经此地。中亚地区目前主要以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与其他国家的部分地区组成。
^ 绿色区域即是地理意义上的中亚
中亚这个概念最早由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于1843年提出,但中亚地区的历史源远流长。受制于地理上远离海洋无法发展贸易,气候上干燥炎热无法农耕劳作,中亚地区在古代长期被行动灵活的游牧民族所统治。公元元年前后粟特人开始了半游牧生活,公元5~10世纪突厥人在此设立农耕区,公元9世纪波斯人所建立的萨曼王朝统治了中亚的大部分地区,而在10世纪到13世纪间,突厥人逐步强大,几乎将整个中亚收为领土,中亚开始了突厥化进程,直到14与15世纪突厥贵族帖木尔以中亚撒马尔罕为中心,建立强大的帖木尔帝国,并四处征战扩张,先后击败吞并了多个帝国,中亚文化、艺术在国家强盛的背景下空前的繁荣。到了17世纪后期,游牧民族、半游牧民族在中亚的优势荡然无存了,火器的大规模发展、军事技术的改进让定居民族取得了支配权。在连续的战争与帝国兼并后的20世纪,苏联最终控制了中亚地区。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先后宣布独立。
在这个五国名字拗口难读的地区,旅游者人迹罕至,作为世界游客主力军的中国游客也是寥寥无几。令人陌生的中亚被贴上了闭塞、落后、贫穷的标签,人们对中亚地区的无知与偏见加上其自身旅游业也才刚刚起步,导致了这个旅游目的地的无人问津。
^ 中亚五国地图
“蓝色苍穹下的中世纪城市、热闹非凡的集市、偏远乡间的毡房——这一切将中亚笼罩在丝绸之路的浪漫之中,也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孤独星球的作者布拉德利·梅修这样描述中亚。中亚之美远远不止于此,五国地区景色风情迥异,失落的帝国土库曼斯坦,中亚文明的起源乌兹别克斯坦,湖光山色雄奇的塔吉克斯坦,现代时尚的哈萨克斯坦与雪山草原连绵的吉尔吉斯斯坦,共同构成了五光十色的中亚之美。在这片鲜为人知的土地,我开启了亚洲腹地历险记。
^ 乌兹别克斯坦的列吉斯坦广场是中亚建筑的代表
土库曼斯坦
壹·土库曼斯坦初印象
土库曼斯坦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算好。
从土库曼航空飞行体验,便可窥得土库曼斯坦人的无序与散漫。除去飞机的起飞与降落,七小时的飞行时间里“过分热情”的土库曼人将机舱变成了集市。人高马大的土库曼人无时不刻地离开自己的座位,在狭小的过道中与友人大声攀谈,让人误以为他们买了飞机的站票。眼前的景象令我大跌眼镜,自小乘坐飞机旅行还从未见到这般情景。
等我下了飞机到达提取行李处,哭笑不得的情景再次出现。大厅内的三个行李转盘“你方唱罢我登场”,轮流运行推出行李,等待行李的人流随着行李转盘的启动与停止不断变换位置,在更换了数次位置后才终于取上行李,我再次感叹于这个国家航空服务的“神奇”。
走出机场,迎面而来的空气炎热干燥,土库曼斯坦境内近四分之三的国土被沙漠覆盖,国家炎热少雨,夏天最高温度可达恐怖的50摄氏度。在这个地理与气候条件糟糕的国家,能源业成为其支柱产业,丰富的天然气、石油与矿业资源推动了城市乃至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贰·马雷、梅尔夫与土库曼斯坦历史
土库曼斯坦东部,是这个国家除了首都之外,一片相对富裕的国土,同时也最早产生文明的区域之一。早在青铜时代,便有人类在此活动,鼎盛时期,出现了令人称奇的古城梅尔夫。13世纪后,蒙古铁骑的入侵破坏了盛极一时的古代城邦,仅仅剩下残垣断壁,也将几百年积累下的财富洗劫一空。但即使直到今天,得益于蓬勃发展的棉花经济,这里仍然是土库曼斯坦经济发领先的地区。
作为整个地区的首府,马雷有种肃穆的前苏联风格,不算宽敞的街道、整齐却略显破旧的房屋与高大的政府大楼、图书馆、纪念碑、清真寺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这座城市是主要棉花种植带的中心,因而有一种繁荣富庶之气,商业活动兴盛,集市人头躜动。
今天的马雷旅游资源不多,城市中的历史与民族博物馆是了解这座小城与国家历史的好去处。然而想要亲眼见证土库曼斯坦王朝更迭的遗迹,我不得不前往梅尔夫——这座距离马雷一个多小时车程的世界文化遗产。
^ 马雷图书馆
梅尔夫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最重要的历史遗迹。它地处撒马尔罕和巴格达两座城市之间,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与绿洲古城。因古城遗址提供了关于城市发展不可胜数的的宝贵史料,梅尔夫在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 远眺梅尔夫历史遗迹公园
在梅尔夫的全盛时期,这里被称为“梅尔夫伊沙哈加汗”,即“梅尔夫——世界女王”。在伊斯兰世界中,这座城市曾与大马士革、巴格达和开罗等赫赫有名的城市并驾齐驱,在中亚商业贸易、政治博弈和宗教传播中扮演了不可小觑的角色。
^ 梅尔夫历史遗迹公园全景
在梅尔夫,最有能力证明当年城市繁荣的,便是这座位于城中心,高达38米的苏丹桑贾尔陵墓。这座高耸的陵墓竟神奇地从蒙古人的铁骑下保留下来,建筑主体损毁并不严重,最终在土耳其人的帮助下对其进行修复,整个陵墓在梅尔夫开阔的平原之上显得蔚为壮观。
陵墓的结构并不复杂,正方形的建筑主体上是桶状的圆顶,建筑四面的上半部分有镂空开窗设计,那是围绕建筑一周的空中走廊,雕刻工艺细腻。建筑内部的装饰比较朴素,同时也被破坏殆尽,修复工程后恢复了部分装饰。墓室的中央是主人桑贾尔的石棺,他曾是塞尔柱帝国的国王。塞尔柱帝国是突厥人建立的国度,国势强盛,是当时的西亚霸主。
^ 梅尔夫标志——苏丹桑贾尔陵墓
我站在梅尔夫历史遗迹群中,曾经的辉煌荡然无存,只剩下漫天黄土下的废墟遗骸与侥幸保留的零星建筑,不禁令人唏嘘。
^ 克兹卡拉要塞
^ 双贤陵
^ 苏丹卡拉城堡
^ 梅尔夫当地村庄
叁·阿什哈巴德与土库曼斯坦现代
如果说梅尔夫展示了土库曼斯坦的过去,那土库曼斯坦的首都阿什哈巴德则向人们呈现了现代的土库曼斯坦。
建于1881年,人口超过100万的中亚交通枢纽——阿什哈巴德的城市建设令我眼前一亮。
由于受到国家的强制规定,土库曼斯坦城镇皆以白色为主色调,辅以金色点缀为尊。颜色上的规范在首都阿什哈巴德体现得淋漓尽致,建筑、车辆、装饰等皆以白色示人,若使用黑色等深色系会被严厉处罚。
阿什哈巴德的城区分为老区与新区,新区的城市建设尤为使人惊异。在双向六或八车道的宽敞道路两旁,由纯白色大理石建设而成的建筑整齐规则地矗立着,这些纯色的建筑多为民居,也有酒店,政府工作大楼等,层层排列,如穿戴统一的士兵驻守在马路的两侧。
^ 独立公园
大型的清真寺,各类纪念碑雕像与精剪细修的城市公园恰到好处地分布在新区中。这些标志性的建筑在白色大理石的基础上配以金色用来装饰:大清真寺使用金色穹顶更显庄严肃穆,拔地而起的一座座纪念碑与雕像则增加金色细节来提升整体质感,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这些耗费巨资建设的建筑都旨在培养民众的民族统一感和身份感。
^ 阿什哈巴德大清真寺
^ 中立门 顶部的尼亚佐夫总统金像随太阳方向旋转
^ 全城最高点——五星级酒店Yyldyz Hotel
而在华灯初上的夜晚,城市的景观灯光亮起,勾勒出城市标志物的清晰轮廓。由于电力的富裕,一望无际的景观灯光彻夜常亮,如梦似幻,眼前所见,给我以与中亚不符的虚幻感。而这些豪华得近乎奢侈的城市建设,几乎都来自土库曼斯坦能源产业的收入。
^ 阿什哈巴德城市夜景与电视塔
阿什哈巴德可以说是像极了拉斯维加斯与平壤的混合体,不仅仅表现在城市建设中,更体现在国家的各个方面。土库曼斯坦称得上中亚五国中最神秘且不为人知的一国,从国家独立便持续统治至2006年去世的独裁前总统尼亚佐夫,在这个沙漠国家中四处为自己立起金色雕像与高耸巨大的纪念碑,用以纪念他的成就。如今更换了第二位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执政至今,土库曼斯坦还仍充满了个人崇拜的色彩,随处可见的总统画像,仍在新建的纪念碑与个人雕像,无时不刻地向民众展示着权利。而互联网与应用程序的限制(如微信Insgram等软件在土库曼斯坦全境无法使用),颜色使用的禁令,人民装饰的约束都彰显出专制政权统治下的弊端。
^ 独立柱与尼亚佐夫总统金像
肆·星空之下的地狱之门
地狱之门——达瓦扎天然气坑是土库曼斯坦最负盛名的景点,因常年燃烧不止而得名。
位于土库曼斯坦中心的卡拉库姆沙漠是中亚最炎热的沙漠,荒无人烟的沙漠深处竟留存着这一处旷世奇景。早在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时期,曾有人在此进行地质勘探,勘探过程中地面形成大范围坍塌,形成了如今的深坑。当人们得知坑底是天然气时,选择用火燃烧坑底的天然气,想将其燃烧殆尽来减少天然气挥发带来的环境污染,殊不知火焰熊熊燃烧持续至今。
如今,地狱之门成为土库曼斯坦的标志之一,旅游公司在深坑周围设置帐篷营地,供远道而来的游客欣赏夜晚中更加壮观的地狱之门。
^ 地狱之门旁的帐篷营地
夜幕降临后,火焰真正张开了他的血盆大口。浩瀚无垠的星空之下,地狱之火生生不息。我走近深坑,热浪夹杂着天然气的浓重味道滚滚铺面,白天还黯淡无光的坑内火焰恢复了活力,随风四处跳动着,肆无忌惮。四周黑暗的大地静默得仿佛是无声的魔鬼,他仅仅张开这烈焰之口,便要吞噬一切。地狱之门,名副其实。
在这远离城市喧嚣完全无信号的沙漠中心躺下,我眼望夜空中的无尽星辰,竟有“醉时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的感觉,旅行的意义或许是想远离这个世界的嘈杂,在沙漠深处的星空之下,静心若有所思,一夜无眠。
乌兹别克斯坦
壹·乌兹别克斯坦
在乌兹别克斯坦,建筑、历史、文化、宗教的璀璨夺目让她境内的其他景观黯然失色。
乌兹别克斯坦拥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14世纪中叶,突厥人阿米尔·帖木儿建立以撒马尔罕为首都的庞大帝国最为闪耀。而16至18世纪,乌兹别克人建立布哈拉汗国、 希瓦汗国和浩罕汗国同样名震一时。
^ 布哈拉的卡隆建筑群
不同于土库曼斯坦历史建筑的破损毁坏,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名胜古迹保存完好得多,这些富有传奇性的建筑与丝绸之路的血腥历史,迷人地交织在一起,引人入胜。
贰·撒马尔罕与帖木儿帝国
“我所听说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只是撒马尔罕比我想象中的更加宏伟。”
——亚历山大大帝
在整条丝绸之路上,没有任何一个名字能够像撒马尔罕这样闪耀。他恍若一座神话《一千零一夜》中的城市,植根于无数人的想象之中。
撒马尔罕,译为“肥沃之地”,两条清冽丰沛的河流阿姆河与锡尔河滋养着这片土地,也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无数的游牧部落迁移至此,在这里安营扎寨,繁衍生息。在公元前700年左右,一群粟特人定居于此,开始一砖一瓦的修建城池,此时的他们,也许永远不会想到,自己手中建成的,将会成为一座何等辉煌壮丽的城市。
撒马尔罕在此后数个世纪中都是重要的商业城市,特别是在丝绸之路开辟之后,撒马尔罕更是凭借其地理位置,成为了丝绸之路的中心。东西方的贸易往来,来往的商人手握不计其数的金币和银币。而撒马尔罕通过对丝绸之路上的骆驼商队征税,从而积聚了大量的财富。
丝绸之路的贯通也让撒马尔罕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温床。造纸术在此时传入了这个强盛的帝国,撒马尔罕建造了伊斯兰世界第一个造纸作坊。造纸术便从这里开始,向西传遍了整个伊斯兰世界,直至欧洲。马可波罗都曾在他的游记中,把撒马尔罕描述为“一个非常巨大辉煌的城市”。
城市的辉煌必将迎来外人的垂涎,撒马尔罕千年的历史上饱受了战火的蹂躏。在1370年,帖木儿帝国的建立者帖木儿大帝定都于此,撒马尔罕人民迎来了他们的真命天子。像一切霸权者和野心家一样,帖木儿深知人民的心理。他知道相比于空洞的口号与宣传,宏伟高大的建筑物更能让民众心悦诚服。他开始征集世界各地的最精巧的工匠前往撒马尔罕,以举国之力对撒马尔罕大兴土木。根据中亚史学家的记载:“帖木儿把所有战利品都运到撒马尔罕,其中包括用来给世界征服者的首都增添光彩的作家和学者。”撒马尔罕从来没有云集过这么多能工巧匠,伊拉克的工匠、波斯的雕刻家、甚至是欧洲的著名建筑师,都来到了撒马尔罕,在撒马尔罕修建了一座又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
古里·帖木尔陵墓
撒马尔罕辉煌的奠基者帖木尔便长眠在这座宏伟的建筑之中。
整座建筑以中部蓝色穹顶下的主墓室大厅为中轴线,两侧严格对称,拱门、屋顶与楼层拼接处细节丰富,使用深蓝色纯天然颜料装点,我走近细看,古兰经中的古老文字、规则的几何形状与不同的花朵图案相得益彰地排列着,展示出纷繁却又不显杂乱的美感。建筑背后的两根宣礼塔同样纹饰精致,螺旋型的文字盘旋至上,惹人驻足。
进入建筑的墓室内,砌有复杂古兰经文字并用金子精美装饰的屋顶金碧辉煌,宽敞的厅堂中央摆放着一座座长方形的巨石,帖木尔与他的父亲、老师、儿子与孙子们共同埋葬于此。于其他穆斯林陵墓一样,厅中的石头只是标记,真正的石棺密室在地下,自然无法抵达。据说帖木尔墓上写有碑文”无论谁将墓打开,都会被比我还可怕的敌人打败“,1941年6月21日,苏联人类学家打开了密室进行研究,第二天,希特勒宣布进攻苏联。
^ 华丽的古里·帖木尔陵墓内部
列吉斯坦广场
当我初见列吉斯坦广场,唯有震撼。
将三座雄伟神学院中的任何一座单独拿出,都是独当门面的存在。而当他们置身在同一广场时,也许就能明白,为什么撒马尔罕比亚历山大大帝的想象还要宏伟。
在空间辽阔的列吉斯坦广场的三面,分别屹立着这三座庞然大物般的神学院,错落有致,蔚蓝马赛克装饰的穹顶反射出属于撒马尔罕的荣光。列吉斯坦,译为“沙地”,是中世纪撒马尔罕的商业中心,在当时,整个广场是个规模庞大的集市。
这三座神学院是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伊斯兰神学院,在地震频发的中亚地区,三座建筑屹然不倒,无不得益于建造工匠们难以置信的精湛工艺。
^ 列吉斯坦广场全景
位于西侧的是乌鲁别克神学院,于1420年完工,小角落圆顶的下方分布了讲堂与教室,后方是一座有漂亮内饰的大清真寺。
^ 乌鲁别克神学院
正对乌鲁别克神学院,处于广场东侧的是谢尔多尔神学院,也被称为狮子神学院。1636建成的这座神学院的入口拱门装饰有咆哮的狮子,完全无视伊斯兰教禁止描绘动物的戒律,别具一格。
^ 谢尔多尔神学院
居于列吉斯坦正中央的是1660年建成的吉利亚卡利神学院。进入大门是花园般的庭院,庭院左侧还有一座小清真寺,以金色为主色调,贴着金箔的天花板与错综复杂的室内装饰象征着帝国的财力。
^ 吉利亚卡利神学院内的清真寺
夜晚,列吉斯坦广场也会点亮灯光,给肃穆的建筑增添了一抹浪漫的气息。
^ 列吉斯坦广场夜景
比比·哈努姆清真寺
在列吉斯坦的东北方有一座异常高耸的建筑,当属帖木尔帝国的另一建筑瑰宝——比比哈努姆清真寺。我仰望这座一度是伊斯兰世界最大的清真寺,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它高达惊人的41米,建筑主立面的各个墙体部分拥有风格迥异的装饰,并严格对称,精细的纹路显示出工匠们的高超技艺与智慧结晶。
据传说,帖木尔的中国妻子比比哈努姆为了给帖木尔一个惊喜下令建造这座清真寺,但建筑师疯狂地爱上了比比哈努姆,并向其索吻。接吻留下的痕迹被帖木尔察觉,他处死了建筑师并颁布法令,要求女性从此佩戴面纱,以免引诱其他男人。
^ 过于庞大高耸的比比哈努姆清真寺难以拍其全貌
^ 庭院内的小清真寺
夏伊辛达陵墓群
在撒马尔罕,最令当地人崇敬的便是这条陵墓大道。道路的两侧汇聚了众多陵墓,其中包含了一些穆斯林世界最丰富的瓷砖作品。
镶嵌在陵墓群上的马赛克装饰在修复后显得分外醒目,这些建筑历经700余年依然傲然守护着他们沉睡的主人。来朝圣与观摩的人群络绎不绝,无不神情肃穆,静静感受着撒马尔罕的过去。
^ 夏伊辛达陵墓群
叁·细细品味布哈拉
相较于略显浮夸的撒马尔罕,我更偏爱徜徉在布哈拉静谧的古城里,细细品味历史留下的沉淀。
在9世纪与10世纪,布哈拉是萨玛尼王朝的都城,这座神圣的城市是伊斯兰世界的支柱,同时也是中亚的宗教与文化中心,萨玛尼王朝的昌盛留下了不计其数的清真寺、宣礼塔、神学院,其中大部分建筑免于战乱与地震留存至今。
布哈拉的古建筑多分布在老城区,星罗棋布地或矗立在宽阔的广场里,或藏匿于狭窄的小巷中,当我沿着厚重的石板路在古城中踱步,天蓝色圆顶的清真寺、纹饰多样的宣礼塔与规模宏大的神学院仿佛低吟着,向我诉说着穿越千年的故事。
卡隆建筑群
卡隆建筑群由一座“高耸入云”的宣礼塔,一座庄严肃穆的清真寺和一座巨大醒目的神学院组成。
卡隆宣礼塔,由喀喇汗王朝的统治者阿尔斯兰汗于1127年建成,在当时是中亚最高的建筑,称得上“高耸入云”。这座建筑令人惊讶地高达47米,地基还深有10米,就连当时侵略至此的成吉思汗都为之深深震惊,放下命令保留这座雄伟的宣礼塔。
塔身共有14种风格迥异的装饰带,包括一种首次使用在建筑物上的琉璃蓝瓷砖,这种风格首次在帖木尔时期出现并流传到整个中亚,在塔的东部与南部还隐隐约约可以看到这种独特的装饰艺术。
^ 矗立在清真寺外的卡隆宣礼塔
有这样一个传说:阿尔斯兰汗在一次吵架后杀死了一位伊玛目(即伊斯兰世界中的领袖),当天晚上他梦到伊玛目托梦给他,说“你已经将我杀死,现在请把我的头颅安置在一个没有人可以踩到的地方”,于是阿尔斯兰汗便在伊玛目的坟墓之上建造了这座崇高的宣礼塔。
在宣礼塔旁的是已被成吉思汗摧毁后来修复的早期清真寺,沿着拱形大门穿过深邃的通道,视线豁然开朗,空间开阔的中庭出现在我眼前。中庭的三面用一个个小拱形的门洞围成,形成连续的几何形状。这座16世纪建成的卡隆清真寺,足以容纳1万人同时进行礼拜,庭院正中央的古树郁郁葱葱,为严肃的宗教场所增添了活力与生机。
^ 卡隆清真寺
正对卡隆清真寺的庞大建筑是米里阿拉伯神学院,两顶天蓝色的闪亮穹顶分居在巨大的拱门两侧,与棕黄色的建筑主色调形成鲜明反差。建筑外立面分布了众多带阳台的房间,那是神学院的教室,遥想当年一位位讲师便是在此引经授典,教书育人。
^ 米里阿拉伯神学院
区别于白天广场上的嘈杂喧闹,我更在喜爱寂静的夜晚来到这座广场,坐在神学院的古朴台阶上,欣赏建筑古朴沧桑的容貌。五彩缤纷的灯光将神学院照射得分外妖艳,我却更倾向使用暖黄色的灯光,那光线柔和地洒在宣礼塔上,照耀出他跨越千年的美丽。
^ 卡隆建筑群夜景
萨玛尼陵墓
布哈拉的奠基者萨玛尼并不算高调,他的陵墓——这座城市最古老的穆斯林纪念建筑不显高大却十分坚固。建筑由经过复杂烧制而成的赤褐色砖石堆砌而成,在日光的照射下呈现不同的光影效果。公元905年,萨玛尼的儿孙在黄土之上兴师动众建造了这座四方形的陵墓,用来缅怀他们逝去的亲人。
^ 萨玛尼陵墓
亚克城堡
当地人在向我介绍亚克城堡时,总会用北京的故宫来作比方。虽然亚克城堡在面积与精细程度上不及故宫,但这仍是一个相对贴切的类比。庄严的城门与高大的城墙共同围成了这座皇家城中城,当时的国王与贵族便生活在这块皇家重地内。作为布哈拉最古老的建筑,公元5世纪就曾有人开始在此居住,经过多次战争与地震的摧残,亚克城堡内已多为废墟,我只能从这壮观的外观中一窥帝国过去的繁荣。
^ 亚克城堡
^ 城堡大门对面的波洛哈兹清真寺
查米纳清真寺
小巧玲珑的查米纳清真寺就躲藏在布哈拉古城小巷子的深处,“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座造型独特的四角建筑也不怕潜藏在古城深处,她甚至被选为中亚建筑的代表登上了“孤独星球”的封面。
这座精致的清真寺不同于布哈拉的其他任何古建筑,拥有四个天蓝色椭圆形穹顶的宣礼塔,属于印度风格。严格意义上说,她只是一个建于1807年的神学院的门楼,而神学院早已灰飞烟灭,唯有她幸运地留存至今,展示她的风姿绰约。
^ 查米纳译为“四座宣礼塔”
圆顶巴扎
巴扎,即为集市。圆顶巴扎就处在老城区的中心位置。数个大小不一小帽造型的圆顶组成了热闹的市场,干果、粗粮、甜食、手工艺品、地毯、金银器应有尽有,熙熙攘攘的人群让人不由感受到古城的活力。
^ 热闹的巴扎市场
肆·今日乌兹别克斯坦
在乌兹别克斯坦,除了为人称道的历史古迹,其他的旅游项目确实有些乏善可陈。对于1991年才宣布独立的乌兹别克斯坦而言,发展经济提升旅游的多元性任重而道远。不过,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家已经开始慢慢将悠久的历史文化融入旅游的发展潮流中。精彩有趣的木偶戏表演巧妙地将民族特色与现代故事无缝结合,演绎出古今融合的精彩节目;国家大力投资连接各个旅游城市的高速铁路,将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注入国家的血脉......这一项项标新立异的改变都不断推动着这位厚积薄发的古国巨人走向光明的未来。
^ 乌兹别克人正在表演木偶情景剧
^ 布哈拉与撒马尔罕间的高速铁路宽敞舒适
塔吉克斯坦
壹·“高山之国”塔吉克斯坦
有些审美疲劳地告别乌兹别克斯坦的古建筑与文明,穿过两国交界的彭吉肯特,便来到风景如画的塔吉克斯坦。
^ 伊斯坎德库尔湖
中亚五国中,塔吉克斯坦的面积最小,其大部分地区地处山区,境内山地和高原占90%,其中约一半在海拔3000米以上,因此有“高山之国”的称呼。沿着崎岖蜿蜒的山路便可寻觅得到这个国度最为迷人的自然风光,这里没有土库曼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那般历史的厚重,但旖旎的山水风景也同样让人憧憬。
贰·“世外桃源”伊斯坎德库尔湖
沿着坑坑洼洼的泥石土路在峡谷中颠簸穿行了数个小时之后,藏于层叠山峦背后的伊斯坎德库尔湖,“犹抱琵琶半遮面”般的露出了羞涩的一角。
伊斯坎德库尔湖海拔2195米,她是由山体滑坡产生的碎石堵塞伊斯干达河的出口而形成的堰塞湖。湖水发出绿松石般的美丽颜色,让人心旷神怡。
来到湖畔,清澈的水面倒映出远山的巍峨,夕阳温柔地洒在环绕四周的群山之上,给山麓镀上了一层金粉,古代名篇中的“世外桃源”便是如此吧。
在湖边一夜醒来,昨夜山顶竟下起了细雪,雪轻轻地盖在群山之巅,美不胜收。沿着湖岸我徒步赏湖,清晨的水面像笼罩了一层吹弹可破的细纱,氤氲的水珠紧紧粘在浅滩的嫩草上。在沉重的云朵上,阳光兀自穿越了天空悠长的曲谱,把光一点点揉进湖水,伴随着阵阵微风,是波光粼粼的金色。我望见一只飞鸟,蜻蜓点水般的亲吻着湖面,荡漾出微微的涟漪。
叁·杜尚别
译为“星期一”的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因每周一在城市举行的市场集会而得名,颇为有趣。
这座正快速转型的城市不但拥有苏联时期古典主义风格的老旧建筑,他们的色调如粉笔画般柔和,也有造型浮夸、张扬炫目的新式纪念碑与政府用楼,截然不同的风格碰撞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作为塔吉克斯坦的经济与文化中心,拥有60万人口的杜尚别有着与城市地位不相符合的宁静安详。人们放松地等待着时间的流逝,在广场的喷泉旁,在公园的长凳上或是在茶屋的餐桌边,塔吉克斯坦人慢节奏地生活着,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悠然自得。
^ 伊斯梅尔萨曼尼广场与雕像
^ 喷泉公园
^ 国家图书馆
^ 总统府
^ 中亚最伟大的诗人之一——鲁达基的花园
哈萨克斯坦
壹·中亚“巨人”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面积第九大的国家,也是中亚最富有的国家。“中亚巨人”有着丰富的石油存储量与各类价值不菲的矿石资源,因此哈萨克斯坦在中亚五国中鹤立鸡群。这个横跨亚欧大陆的国家展示出的不再是中亚古老与陈旧的一面,而是多了一分西方世界的光鲜与亮丽。
^ 夕阳西下的阿拉木图
遗憾的是,若要停留较长时间,则需要办理哈萨克斯坦的签证,其手续十分繁琐。但如果只是短暂逗留,阿斯塔纳航空提供的72小时过境免签便是很好的选择,可供走马观花。
贰·大苹果城阿拉木图
早年因盛产苹果,阿拉木图被称为“大苹果城” ,刚下飞机的我便受到哈萨克斯坦美女的苹果款待,盛情难却,先吃为快。
相较于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徒有其表的城市建设,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图堪称真正的繁华之城。
背靠白雪皑皑的阿拉套山脉,阿拉木图在俄罗斯人的建设下拔地而起,川流不息的昂贵轿车行驶在宽阔的交通要道上,琳琅满目的奢侈品商店与时尚餐厅开设在熙熙攘攘的闹市中心,路上行走的人们不再像其他中亚人一样穿着传统名族服饰,而是换上了前卫时尚的皮衣靴子,行色匆匆地穿行在城市中,在下个路口的转角处进入了地铁车站。阿拉木图的大方与现代把我从古朴的中亚一下子拉回了现实。
但阿拉木图留给我的印象却不仅仅是华丽这样简单,她还是绿化占有率名列前茅的花园城市。她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保留了绿树成荫的大型城市公园,宛若仙境的高原湖泊与精彩绝伦的猎鹰表演,不无令人流连忘返。
^ 夕阳下的独立广场
^ 纪念二战胜利的勇士纪念公园
^ 世界第二高的木质教堂——升天大教堂
^ 总统公园
^ 蒂芙尼色的大阿拉木图湖宛若仙境
^ 精彩绝伦的猎鹰表演
^ 从丽思卡尔顿的房间与餐厅远眺城市全景
叁·世界第二大峡谷恰伦峡谷
你去过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吗?
如果去过,你可能会对恰伦峡谷的景色不以为然。我曾十分遗憾地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来到科罗拉多大峡谷,结果一无所见铩羽而归。
听说恰伦峡谷与科罗拉多大峡谷神似,我自然提起了浓厚的兴趣。恰伦峡谷距离阿拉木图约有三个小时的车程,幸好路况不错。
从山崖下到谷底,便是徒步的道路。道路两侧的山体呈现赤红色,深浅不一,绵延不断向前,这条道路就好似一条鸿沟,蜿蜒曲折看不见尽头。
一路上奇石应接不暇,有如可颂面包般的巨石几乎挡去了前进的道路,有若烽火台般的岩石高耸屹立在山巅,它仅与山体微微接触却神奇地不曾滚落,峡谷在大自然的雕刻下怪石嶙峋。
走到峡谷的尽头,一个保护营地在此驻扎,供游客们歇脚休息,在此竟然还能品尝大串羊肉与抓饭,着实让人惊喜。营地的背后是一条水流清澈的河流,一山一水间,风景自然成画。
返回峡谷的入口,我来到山崖处鸟瞰整个峡谷,层层叠叠的山谷一览无遗。此时的恰伦峡谷是五彩缤纷的,姿态各异的岩石在日光的照射下显示出颜色迥异的红,或赤、或褐、或棕、或橙,与远处的悠悠白云,共同构成一幅斑斓绚丽的画卷,看得心驰神往。
吉尔吉斯斯坦
壹·“亚洲瑞士”吉尔吉斯斯坦
没去中亚五国前,我甚至没法读清这个国家的名字,是吉尔吉斯坦还是吉尔吉斯斯坦。默默无闻的吉尔吉斯斯坦没有乌兹别克斯坦的浩瀚历史与哈萨克斯坦般的摩登现代,但这个与中国关系甚好的小国却有着旖旎的自然风光和别具一格的中亚特色体验。
^ 伊塞克湖
“亚洲瑞士”,当地人自豪地形容自己的祖国。确实,湖光山色的伊塞克湖、谷地田园的大克明河谷、山势险峻的阿拉阿查峡谷等地与瑞士有几分神似。
贰·漫步比什凯克
和吉尔吉斯斯坦的自然风光相比,国家的城市建设就要逊色一些。在首都比什凯克,这座处在天山山脉脚下的古代中亚重镇,仍保留了苏联统治时期的老旧模样。在空气格外清新的时候,城市的宏伟背景幕布便会拉开,巍然耸立的圣洁雪山会像施了魔法般的显露出来,守护着城市的荣光。
比什凯克的市中心不大,景点也大多聚集在此附近,步行皆可抵达。无论是阿拉图广场边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亦或是绿树成荫的橡树公园都值得留出半天的时间走走逛逛。
^ 阿拉图广场国旗下的凯旋雕像
^ 国家美术博物馆
^ 国家历史博物馆前的列宁雕像
^ 自由广场的二战纪念碑
^ 绿叶如盖的橡树公园
叁·探险胜地阿拉阿查峡谷
吉尔吉斯斯坦山势连绵,密集的群山与奔腾的激流相互挤压,创建了一个巨大的Y字型峡谷——阿拉阿查峡谷。
阿拉阿查峡谷以其险峻闻名,高海拔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徒步路况加上粗犷的景色使其深受体育爱好者的青睐,甚至还是是苏联登山运动员的训练场地之一。
前来徒步的游客络绎不绝,我加入了一伙当地的青年探险队伍在峡谷中跋涉,柏油路在峡谷的中段戛然而止,只能在大小不一的石头上不断跳跃着艰难前行。途中邂逅林间的小松鼠,它似乎并不怯场,大方地在我们面前大快朵颐,令人忍俊不禁。
肆·泛舟伊塞克湖
伊塞克湖的名头可不小。
^ 伊塞克湖上的日出
170公里长,70公里宽的伊塞克湖是仅次于南美洲喀喀湖的世界第二大高山湖,译为“热湖”。尽管湖面海拔高达1600米,平均深度将近300米,最深处可达700米的湖泊却因为热量与盐度的结合而终年不冻。
这座深不见底的湖泊周围尽是度假酒店与连绵山峦,金秋时节虽不是旅游旺季,却依旧风景醉人。道路两旁的落叶飘落下来,铺成了一条通向湖边的金色地毯,我的脚步与树叶接触着,发出悦耳的沙沙声。路的两侧是造型精致的二层洋房别墅,不知名的花儿争奇斗艳般地竞相开放,抬眼望去的迷人秋景,令我赏心悦目。
^ 伊塞克湖边的度假酒店
傍晚时分,临近夕阳西下,登上湖边的游船,我便开始泛舟伊塞克湖。太阳用她金黄色的画笔,轻柔地勾勒出云彩清晰的轮廓,船拨开波光粼粼的湖水向湖中心驶去,湖上的水鸟应声而来,盘旋在游船的四周,讨要着船员手中的面包。望着渐渐沉没于地平线的落日美景,我举起了手中的香槟,敬“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般的湖光山色。
^ 伊塞克湖的晚霞
伍·吉尔吉斯民族的风土人情
在大克明河谷,我接触到了地道的吉尔吉斯民族的风土人情。
在一望无际的马场,一匹匹骏马在我的眼前呼啸而过。一群吉尔吉斯斯坦的青年骑着他们好胜的骏马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比赛,他们共同的目标是一只放在场地中央死去的黑羊。一声令下,骏马如离弦之箭奔腾起来,只见一位快马加鞭的青年俨然一马当先,在即将靠近黑羊时,马儿瞬间减慢速度,身手矫捷的青年身轻如燕,仅用单腿固定在马鞍之上,娴熟地倒挂自己身体去捡拾黑羊,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人马之间的配合已然炉火纯青。此后的“马上摔跤”,竞速赛跑等项目同样精彩纷呈,引得阵阵喝彩。
^ 身手矫捷的青年正在捡拾黑羊
^ 马上“摔跤”
^ 竞速赛跑
吉尔吉斯斯坦人的心灵手巧在蒙古包的搭建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蒙古包是游牧民族几千年来的移动之家,为了方便随时转移,人们必须掌握快速装搭与拆卸的本事。聪慧的吉尔吉斯斯坦人搭建外壁、固定、装梁、铺外皮、封顶、装饰,忙活得不亦乐乎。这些复杂的工序在他们熟练地操作下稳步进行,仅花费半个小时一个蒙古包便神奇地出现在我面前。
^ 搭建蒙古包的过程
来到吉尔吉斯斯坦,还需要听一听他们的“国粹”——《玛纳斯》。《玛纳斯》是吉尔吉斯斯坦的英雄史诗,讲述了人民不畏艰难创造美好生活与歌颂伟大爱情的故事,曾经口耳相传的故事现在被记载为诗歌,被人们传唱着。各类造型奇异的民族乐器在演奏家的控制下产生奇妙的音色,配合着高亢的歌声,感染着每一位听众。
^ 正在表演《玛纳斯》的演奏家
超乎想象的中亚五国
出发前曾有一位朋友问我,你要去的中亚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我回答他,也许是王维笔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边塞般的荒凉景色吧。回来后我再次遇见他谈起中亚,我为曾经的无知而惭愧。
^ 纯种汗血宝马——土库曼斯坦阿哈尔捷金马
中亚的一切颠覆了我对他的认知,也许这里的旅游条件并不算好,但在破旧落后的城市建设、令人困扰的交通状况与聊胜于无的服务体验背后,是独属于亚洲腹地的迷人风光,值得慢慢回味。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关注旅行的体验而非真正绝美的风景,套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好看的景点千篇一律,有趣的体验万里挑一”,中亚的景点不一定完美,但体验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 吉尔吉斯斯坦布拉纳塔
平躺在土库曼斯坦地狱之门旁的帐篷里,仰望星空,思考旅行的意义。
站立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列吉斯坦广场中,遥想当年帖木尔王朝的兴衰。
徒步在塔吉克斯坦伊斯坎德库尔湖的堤岸边,眼见飞鸟亲吻绿松石色的湖面。
跋涉至哈萨克斯坦恰伦峡谷的谷顶,惊叹于鬼斧神工的雄奇山色。
欣赏到吉尔吉斯斯坦大克明河谷内的策马奔腾,赞叹于人马合一的完美配合。
在亚洲腹地中亚五国的历险,超乎想象。
了解我的更多精彩行程
马来西亚篇:走“马”观花
新西兰篇:清新秀丽的中土世界——新西兰南岛(上)
清新秀丽的中土世界——新西兰南岛
斯里兰卡篇:愿你化身上帝的一滴眼泪(壹)
青海篇:一路向西,青山碧海
徽州篇:一生痴绝处,如梦到徽州
无锡篇:这座江南小城的樱花,美过东瀛岛国
重庆篇:三顾山城
江苏狼山篇:关于这座山,可远远不止一个野拙而狞厉的名字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的旅行笔记公众号
同时也欢迎你在文章或公众号后台发布意见,交流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