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上方"蓝字"关注,每天推送大埔新闻
来源:梅州日报
镇情概况
大麻镇位于韩江河畔,东临县城湖寮镇,北接三河镇,南联高陂镇、银江镇,西与梅县松口、三乡、南福、雁洋为邻。镇域面积232.82平方公里,下辖23个村(社区),有38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万多人,是大埔县西部商贸集散地和乡村旅游重镇。
大麻特产豆豉、英雅姜酒、北埔红菇、英冠腐竹、苦笋,还有阴那山稀有珍品石皮、石荽,名贵中药材牛卵红等畅销市场。古色古香的大麻圩,让人心旷神怡的阴那山国家森林公园,焕然一新的新农村构成了一幅美丽乡村风景图。今天的大麻新老城区相互映衬,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计划于2020年通车的大潮高速将赋予这座千年古镇新的生命力。据规划,大麻将打造美丽乡村游片区、宜居宜业中心片区以及库区旅游风景片区……相信用不了很长时间,一个繁荣富庶、宜居宜业宜游、和谐幸福的大麻镇必将亮相在世人的面前。
大麻镇小留村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我市首个广东省“宜居村庄示范点”(吴腾江 摄)
新老城区交相映 千年大麻展新颜
大麻圩由铺到圩市的形成,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自明代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百年沧桑,弹指一挥间,历经清朝、民国的大麻圩市,见证了家国的兴替,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有着多年兴衰历史的大麻圩,正逐渐被一新面貌的大麻新圩镇所取代。如今,大麻镇大留村、小留村等新农村更是为这个城镇展现新的内生力。
据《明嘉靖·大埔县志(铺舍篇)》载:“大麻铺在县西六十里自三河至此,从大江而下”。铺的字义一指今之商店,二指旧时的驿站。可知早在明代,大麻铺已具集市和驿站的稚形。另《民国·大埔县志》记载:大麻旧称“六福乡”,乡中有圩市曰大麻圩,街路4条,店铺250间,是为全区集中之地。邮局电话所俱设于此,水路交通逐日有韩江小轮来往停泊。每逢四九圩期,各乡圩船蚁集。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大麻镇原有4条古老的街道已被商业开发新区所取代。近20年间,一幢幢的商住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先后新建商住楼迏100多幢。
在新规划的牛岗坪商贸开发区,先后新建成工农路、新马路、文明路、麻新路、麻英路等5条百米大街,新建店铺500多间,大麻圩市的街道长度也增加了1000多米。
城区扩容提质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支撑点。近年来,大麻镇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着重科学布局,持续提升投资集聚,全面推进“六个一”项目建设,以汶水塘移民安置区建设为抓手,加快引导农村移民向城镇有序实现居住集聚。通过补齐城区基础设施短板,综合提高城区的城市配套功能,为来自全镇各村的商贩提供一个安全有序、管理规范、环境优良的营商环境,推进产业、商业、就业集聚。既满足民众美好生活需求,又从细处实处优化商业资源配置,实现管理者、经营者和老百姓“三赢”,辐射汇聚大量人流物流,高效便利安全的商贸集聚地正在加速建设,不断盘活大埔县域西部的商贸活力。
2018年广东乡村振兴座谈会在大埔县举行,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相聚大埔,与会嘉宾参观耕读文化园(吴腾江 摄)
激活路网抓项目 脉络一通活水来
大麻镇区位条件优越,梅大高速公路、省道大梅线贯穿其中,正在兴建的大潮高速计划于2020年开通。今年8月梅州柚·大埔蜜柚物流集散中心在大麻镇揭牌成立。大麻镇紧跟大埔县委、县政府工作步伐,主动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现代化交通路网畅通,促进城乡交通物资流通。
大麻镇已全面完成大潮高速征地工作、新马路和二十米大街提升改造建设,正全力推进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城区防洪堤、库周道路和莲塘大桥的征地拆迁工作,积极落大麻至高陂旅游公路、G235国道(大麻高速公路出口至麻英路口)和麻英路(麻英路口至大留观景台)等路段提升改造项目,发挥紧密连接银江、高陂和三河等周边镇区的重要纽带作用,凸显发展的区位优势。
大潮高速公路起于梅州市大埔县大麻镇,与梅州至龙岩高速公路梅江三角区至大埔三河段相接,终点位于饶平县钱东镇的黄都岭,与已建成通车的汕汾高速相接。项目主线92.93公里,大漳支线27.838公里。全线四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其中,大埔段长65.3公里,桥隧比48%,项目整体计划于2020年通车。建成通车后,对完善我省的高速公路网,加快粤东、粤东北地区融入海峡两岸经济区进程,促进沿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今年 8月,梅州柚·大埔蜜柚物流集散中心在大麻镇揭牌成立,依托县级蜜柚物流集散中心,顺丰公司在大埔县投入 140个揽收点,将大埔蜜柚运往全国各地销售,仅需一天时间,香甜的大埔蜜柚就能到达湾区群众口中。
物流集散中心的建设成立,将致力于从源头上解决大埔蜜柚及农产品“运输难”、“运费高”等难题,为大埔特色乡品、长寿食品搭建“运出去”的重要物流平台,提升快件流通时效,提高商品复购率;同时也有利于孵化本地电商群体,吸引外地电商平台入驻,助力大埔蜜柚产业健康发展。
乡村振兴焕新貌 美好生活共缔造
走进该镇大留村新建的湿地公园,美人蕉、绿草坪倒映在清澈的水池中,绿意盎然,宛如画中。“这里以前是菜地,如今建成了湿地公园。”驻村第一书记黎炜杰说。这只是大埔县以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强组织、编规划、兴产业、抓项目、治环境,高位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个缩影。
大留村是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省定贫困村,由广州市海珠区城管局对口帮扶,也是省定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大留村更被国家住建部评为“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示范点(全省仅2个村获此荣誉)。村内主要观景点有大留村文体中心、紫气东来园、紫薇苗圃园、抗建居、怡和书室和耕读文化园等,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让村庄更富文艺气息。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前,大留村内众多历史建筑被闲置甚至损坏,房屋老旧、道路不畅、农用地资源利用少等情况尤其突出。近年来该村新农村建设坚持以“留住绿色、保护古色、创造特色”12字工作理念,持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美化村容村貌和房前屋后,让村庄的臭水沟成为美丽生态塘,将旧茅厕改建成新公厕。
灰色的瓦顶,干净的白墙,周围篱笆、绿树环绕,大留村公共服务站旁这个传统的客家建筑和周围的老屋相得益彰。大麻镇大留村村民田阿姨说:“那里原来是我家的茅房,现在建个公厕,自己方便,别人使用也方便,特别又在路边,平时走过路过的人多。”
在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过程中,大留村充分发挥4个村民理事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动群众参与村道建设。村党支部书记周克追说,村内扩建道路涉及10多户群众土地,经过村民理事会多次协调后,村民采取主动让出、内部调换等方式,解决了土地使用问题。
除了“厕所革命”以外,大留村还新建漂亮的小公园、小广场,进行改造危房、将种植蜜柚、火龙果和鹰嘴桃等特色农业连成片发展,重点推进紫薇苗圃、光伏发电和采摘园等项目,这些措施大大扭转大留村昔日“脏乱穷差”的落后贫困状况,成功蜕变为大埔县的“模范新农村”,逐步发展成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农村。
“旧貌换新颜了,这里以前是村里最破败简陋的,现在变成村里最好的地方了。”小留村村民郭淦和说道。
小留村原是一个较为贫穷落后的村落因为贫穷大部分村民不得不外出打工,其中不少人因此致富发达。小留村党总支部副书记郭闽义表示,“在华侨、外出乡贤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近两年来美丽乡村建设下,小留村的基础设施完善起来,村民的住宅条件大大得到改善。”富裕起来的乡贤们心系乡梓,回乡出资建起洋气楼房赠予乡亲,并致力于家乡新农村建设,把小留村打造成了梅州市首个广东省“宜居村庄示范点”自2007年以来,小留村先后获得“梅州市生态文明村”、“广东省民主法制示范村”、“广东省宜居村庄创建指导点”称号。
大留村新建的湿地公园(丘佳纳 摄)
自然生态成优势 乡村旅游迎客来
大麻镇充分释放生态红利,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新路径。大麻镇拥有阴那山国家森林公园、万福寺等优秀旅游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旅游+”为引领,整合资源,串珠成链,充分利用好长寿乡和大景区优势,发挥好龙头景区带动作用,聚集人气,着力打造独具魅力的宜游地。
广东大埔阴那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面积2951.83公顷,位于大麻镇坑尾村万福旅游景区范围内,是一个以森林自然景观为主,兼与客家山村田园风光、千年古刹相融合的综合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84.90%,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为主,有阴那山、万福寺、客家乡村梯田风光、花岗岩漂石(石蛋)等景观。
始建于唐代,被誉为粤东、闽西佛教发祥地、韩江水系四大名寺之一的万福寺,有“五峰云海、和尚参禅、莲花石渡”等十五景致、十八奇观,每天都吸引着众多香客游人前去礼佛访古,亲近自然。
库区旅游风景片区是大麻镇正在打造的又一风景区,它以高陂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设为契机,将大麻镇青里、裕州、恭下、莲塘、中兰和北埔村等进行统一规划打造,规划建设韩江水上码头、沿河风景区等旅游项目,串联水路,优化提升标识设施,扩宽旅游观光路径。健全沿线各村的现代化旅游基础设施,持续进行美化靓化,积极申报水利风景区,打造大麻特色旅游新名片。
始建于唐代,被誉为粤东、闽西佛教发祥地的万福寺(李龙 摄)
大麻特色
大麻中学
大麻中学于1923年创办,至今已有近90年的历史,是田家炳先生等侨贤的母校。历史悠久的大麻中学,因其具有优美的育人环境、浓郁的校园文化特色和逐年提高的办学效益而远近闻名。
马蹄笋
马蹄笋是我国南方著名优良丛生食用笋竹,其笋形似“马蹄”而得名。其笋肉厚实、质脆嫩白、笋味鲜甜可口。据测定,马蹄笋含17种氨基酸,其中8种为人体所必需,富含蛋白质和粗纤维,具有减少人体内有害物质的积留和吸收,帮助消化排泄,防止肠癌和减肥等功效。产品可鲜食,亦可制笋干和罐头,笋干可即浸即食,适于贮运和外销。云雾茶
五指峰石涧云雾茶源于宋代,产于海拔1298米五指峰山麓,这里常为云雾缭绕,故称五指山石涧云雾茶,此茶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质朴面内秀,香、甘、滑、醇俱佳,更有回甘久郁之特效,堪称茶之精品。
姜酒
大麻特产姜酒制作工艺系原英雅籍新加坡华侨,于1998年从马来西亚引进,以生姜、神曲、砂糖等为原料酿制而成。姜酒酒色暗红,味道甜中带辣,口感清爽,为英雅近年特产,以家庭式作坊制作,是当地人款待亲友的美酒。
大麻码头
历史久远的大麻码头,是大麻镇东西两岸村民沟通交流的重要交通要道。大麻镇莲塘渡口现有的四艘渡船承担着东西两岸9个村、1个社区约2.5万人出行的渡运任务。该渡口在圩日、节假日等高峰时段日渡运量可达2000多人次。
历史悠久的大麻码头。(罗文燕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