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关系第一次登上永定门城楼瞭望北京中轴线
一张游客照
啰嗦的反思时间
越来越觉得在旅游部工作或者实习
实在是一种享受
边走边看,边想边写
笔下尽是美丽中国的绿水青山
这并不是我第一次独自出去采访
却是第一次相对独立完成一篇大稿
一个平常的工作日
我终于可以不受床的诱惑
坐在办公室里安静地总结思考一番
要在国庆前最后一个休息日采访
其实有点喜忧参半
一是终于有了写稿锻炼的机会
二是要牺牲掉一个周六的懒觉
现在想想绝对是值得的
不过
我依然没有什么准备就出发了
只是看了看马蜂窝上的游记
这直接导致提问和写稿时的窘迫
现在想想
应该有进一步的思考才是
从“南中轴传统御道全面贯通”出发
我只关注了申遗的背景信息
没有看到
这是第一次以南中轴为主题的讲解
没有关注
到给中轴线周边景点
没有思考
给北京的旅游线路开发所带来的的意义
还有一点是提问上的缺憾
没有形成自己的采访提纲
在活动结束之前都没有仔细思考
“今天来的人涉及哪些方面”
这个活动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要问哪些人”
问什么事”
只是把自己当成游客放到环境里
所以在结束后的采访中
只是一直跟在视频媒体的后面蹭采访录音
边听边觉得
“人家问的真好啊”
“我真是个小辣鸡”
在稿件写作的过程中
想着有资料可以参考
便一拖再拖
还有就是关于行文结构
虽然老师的要求是写一篇体验
把采访的内容穿插进去
但由于我是当成一篇游记来写
所以新闻性明显不够
对事件背后的意义也没有深挖
下面贴上我自己完成的第一版稿件
现在看来其实有很多不成熟和不完善的地方
原稿
漫步北京南中轴
九月末的北京,暑热褪去,老城内的游客也渐渐多了起来。近日,北京南中轴传统御道贯通全线贯通,原先为皇帝去天坛、先农坛行方便的石砌路,如今可以满足市民游客的休闲观光需求。道路两旁,树木葱郁茂盛,若站在宽阔的石板上,可以毫无阻隔地从正阳门望向永定门。
漫步北京老城区,最有意思的自然是在慢节奏中不慌不忙地感受这座文明古城的韵味所在。很幸运地,这个初秋,我们获得了这样的机会,沿着传统的南中轴御道探寻一番北京南城的踪迹。
那么,究竟何谓中轴线?从地理位置上来讲,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到钟鼓楼,全长7.8公里。不过从更深的层面来说,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北京的生命线,更有意思的说法是“龙脉”、“京城之脊”。梁思成先生在《北京—都市计划中的无比杰作》中写到:“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怀着对悠悠皇城的敬仰、对京味儿文化的浓厚兴趣,我们一行人从前门大街南侧的珠市口教堂出发,向着中轴线南端的永定门城楼出发。带队人是全国导游大赛中荣获“金牌导游员”称号的曹震,在他的一段段讲述中,老北京南城的面纱缓缓落下。
珠市口教堂
踏在传统御道中央微微拱起的青白石上,便是走在了城市的正中央。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立宫,择宫之中立庙。中轴线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传统来讲,御道只有皇帝本人可以走,彰显着全天下独一份的尊贵地位。曹导游介绍,2018年7月,北京中轴线申遗,我们耳熟能详的天安门等14处都被列为遗产点。除了满蒙汉八旗,北京南城也聚集了许许多多的普通人。
有名的商业街“大栅栏”就在珠市口附近,都一处烧卖馆、大北照相馆、全聚德、长春堂、正阳服装店等老字号如璀璨星辰点缀在御道之侧,使它充盈着生机、活力,不仅在空间上居中,更有思想、文化上的丰富内涵。
御道向南徐徐展开,从珠市口向前走不远,一座小桥出现在视线中。顾名思义,“天桥”即是天子之桥,只有皇帝本人可以走,这是原先皇帝祭天、祈雨、祈谷、祭先农的必经之路。
如果说永定门是龙头,天桥是龙鼻子,两侧的河道就好像须子一般,天桥下浅浅的水沟由此被命名为“龙须沟”。
天桥复建品
比命名故事更有意思的,是天桥文化。早先,不管是皇家贵胄,还是外地来京的商人都会在天桥寻找生活意趣。久而久之,这一带成为了老北京外城“吃喝玩乐”的大本营,曲艺、杂耍、会馆在这里聚集,纯正的京味儿在这里发酵。
天桥四面钟(复建于2003年)
走进天桥印象博物馆,便可看到明清时期天桥繁盛的景象:从戏院、剧场、影院,到市场、茶园、干果铺,再到理发店、饭铺,展现出北京老城的生命活力。赫赫有名的“八大怪”也是出自天桥,广场上至今还有“穷不怕”、“赛活驴”、“曹麻子”、“王小辫儿”的塑像和他们的故事。
天桥八大怪之穷不怕
如今的天桥更是一座复兴之桥。在对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中,天桥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天桥艺术中心是当今天桥文化艺术新面貌的展示窗口,厅内有两层高的大戏台,完全按照清朝风格搭建,油漆彩画给人明朗之感。除此之外,这里也是一个现代化剧场群,国际经典音乐剧、国内知名原创音乐剧、话剧、舞剧、儿童剧等在这里轮番上演,成为首都演艺文化的一张新名片。
天桥艺术中心大戏台
走出演艺中心不远,便可以进入建成于2004年的永定门公园。这里是北京“十字观景轴”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中轴之旅将在这里画上句点。一条中间石板、两侧灰砖的御道铺设方式得以延续,青瓦石砖自然融入北京南中轴。
永定门公园
站在永定门城楼下,游客于女士表示,虽然上班经常走到附近,但这是第一次发现中轴线真正的魅力,她感叹道:“虽然今天只走了一小段,但也感受到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了解到北京独有的传统文化和建筑。”登上永定门城楼,走过内部弯弯的通道,跨过木头门槛,我站在了城楼正中央。在这里,可以将北京南城的景象尽收眼底。
现代风貌与古朴印记实现了巧妙的融合:御道上树木青葱挺拔、道路上车辆川流不息、古老的护城河在一旁缓缓流淌。而正对前方的,便是正阳门。
从永定门城楼向北俯瞰
据介绍,北京南中轴线的游览线路在不久之前仍然是一个空白,本次活动是北京导游首次以中轴线南段传统御道为主题进行讲解。同行队伍中,有不少参加观摩学习的导游员,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邢健进就是其中一个。“北京中轴线已经申遗,相信很多旅行社会把南中轴线作为接下来开发的景点。”他说。
永定门城楼
如今,南中轴传统御道全线贯通,中轴线两侧的文化景点、历史建筑、古代坛庙被串联成一个整体。相比以往,这里的文化内涵更加连贯和丰富。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资源开发处工作人员介绍:“北京南段中轴线将会成为文化旅游的新地标,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到这里打卡,了解更多关于南中轴线的文化和故事。”
打印出来的报样
经过对复建问题的反复核实、“现代剧场群”修改的犹豫、“都一处烧麦馆”的错字,终于是顺利付印。看着版面上的文章,心情有些复杂,想成为一名文字工作者的话,以后继续努力吧~
■ 完 ■
“阅读原文”放了最终版的稿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