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第十二届中国钢铁年会炼铁与原料分会场学术交流大会成功召开

第十二届中国钢铁年会炼铁与原料分会场学术交流大会成功召开

阅读量:3798102 2019-10-26


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钢铁年会2019年10月14~16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圆满召开。本次钢铁年会炼铁与原料分会场技术交流会15号下午到16号全天举行,共收到学术论文161篇,特邀报告18人次,学术报告43人次,参会代表共256名,分别来自108家单位。
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分会负责组织了炼铁与原料分会场的学术交流活动。会议邀请了宝武集团、鞍钢、首钢、太钢、陕钢等钢铁企业的知名专家,中冶赛迪等工程设计建设单位的专家,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钢研集团、中冶焦耐院等科研院所的教授,铁前领域2018、2019年冶金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代表以及第九届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获奖者代表等,重点围绕低碳冶金、烧结球团、高炉长寿、高炉操作等多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展开交流,共同探讨了新形势下低碳、高效、环保、智能的炼铁技术,获得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认可,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炼铁与原料分会场大会报告分别于15日下午和16日上午进行,15日下午的会议交流由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张建良和宝武集团炼铁厂厂长、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分会副主任委员朱仁良主持;16日上午的会议交流由中国钢研新冶集团副总、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分会副主任委员沙永志和东北大学教授、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分会副主任委员沈峰满主持。两个半天的综合报告交流,专家们讲演精彩,会上会下讨论热烈。
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薛庆国作“关于氧气高炉炼铁的几点思考和认识”的报告,提出了氧气高炉目前形势下遇到的几个关键问题,并对其进行了针对性分析,给出了合理的建议和对策。沙永志作了题为“我国高比例球团高炉的生产技术经济分析”的报告,对我国高炉使用高比例球团从技术上进行了肯定,随即提出了高比例球团高炉运行所遇到的挑战,并结合国内外各企业的经验,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
朱仁良厂长作“关于未来炼铁技术的探讨”的报告,介绍了国内外各大企业高炉技术的现状,对技术工艺进行了分析,从“城市钢厂建设”、“低碳冶炼”、“智慧制造”、“低成本冶炼”四个方面,对未来炼铁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并结合宝钢高炉目前的生产实践,提出了下一步的展望。
沈峰满教授作“关于高炉冶炼炉渣镁铝比的控制”的报告,聚焦高炉炼铁是否存在炉渣适宜的镁铝比、如何管控镁铝比、适宜的氧化镁添加方式等等,提出适宜的镁铝比应当考虑炉渣的流动性、熔化温度和脱硫能力等。报告探讨了氧化镁的最佳添加制度,对适宜的镁铝比带来的节能效益进行了预测。
华北理工大学张玉柱教授作“炼铁过程炉料结构优化研究”的报告,对炉料结构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优化炉料结构进行了详尽的讨论;首钢集团副总张福明作“首钢炼铁技术进步与展望”的报告从炼铁系统技术装备与生产技术指标、炼铁系统技术进步、面向未来炼铁技术绿色低碳发展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介绍,提出要进一步加强精料技术研究、推进高炉喷氧等关键技术,加强特大型高炉操作规律研究、构建料场、烧结、球团、焦化、高炉炼铁系统一体化智能集成管控平台,实现全流程的动态管控,发挥既有资源优势,开展绿色低碳炼铁新技术的探索研究,使高炉渣量降低到200Kg/t以下,比燃料降低到470Kg/t以下,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以上。
中南大学教授姜涛作“铁矿烧结动力学的概念与初步研究”的报告,基于烧结动力学的理论基础,对当前高料层烧结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合理的分析,进而提出了如何实现超高料层烧结的途径和方法,特别强调了传热、传质以及化学反应在烧结过程中的重要性,提出业界应将研究中心转移到基础理论上来。
陕钢集团顾问、钢铁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窦力威作“炉缸圆周工作和纵向涡流对侧壁碳砖的侵蚀影响”的报告,对高炉侵蚀区域进行了详尽的截面图剖析,分析了侵蚀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对策。
武汉科技大学毕学工教授作“高炉人工智能——高炉炼铁效率提升的强有力工具”的报告,提出人工智能应用在高炉炼铁工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贯穿于高炉操作的整个流程。
鞍钢集团教授级高工汤清华作“高炉本体长寿设计中的若干认识与建议”的报告,探讨了炉壳结构问题、炉缸炭砖砖衬砌筑结构、炭砖质量及选择标准、冷却壁结构与冷却水质、水速、冷却壁冷却比表面、适宜的炉腹与炉身角的讨论、检测手段的配置、炉底板上翘开裂冒煤气、提高铜冷却壁寿命的建议。
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原院长郑文华作“我国焦化行业运行及对未来焦炭需求预测”的报告,介绍了当前我国焦化行业的发展状况,并对今后焦炭需求做了预测,提出未来焦化厂应积极与钢铁企业联姻,以诸多结构性优势和钢焦融合效应,增强竞争力和发展生存能力。
中南大学教授范晓慧作“钢铁造块节能减排与智能控制技术”的报告,从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烧结节能减排技术、造块智能控制技术三个方面,提出了源头控制、过程控制、过程加末端控制技术实现节能减排,从烧结和球团两个方向入手实现智能控制。
太钢集团总经理助理王红斌作“太钢大型高炉长寿综合技术的应用”的报告,介绍了太钢五号高炉的基本情况以及不同阶段下(监护期、维护期、特护期)采取的护炉措施,对我国钢铁企业中大型高炉的维护有重要借鉴意义。
宝武集团中央研究院武汉分院炼铁所所长陈令坤作“以可视化、模式识别为核心的高炉智能控制系统的开发及应用”的报告,指出在当前形势下,高炉炼铁工序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可视化和模式识别是智能操作的核心技术,并探讨已有的智能应用,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中冶赛迪教授级高工邹忠平作“智慧环保高效高炉设计”的报告,从铁前大数据一体化管控中心的建设、绿色环保高炉技术、高效、安全长寿高炉技术、高炉设计理念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切合低碳绿色的行业发展趋势,对未来炼铁发展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包钢研究院院长邬虎林作“白云鄂博特殊矿炼铁技术创新”的报告,结合白云鄂博矿的特殊性,对其高炉冶炼技术难题进行了讨论,分析了氟、钾、钠在高炉中的行为,分享了包钢炼铁原料攻关与技术创新和高炉操作创新的经验,具有借鉴意义。
重庆大学教授吕学伟作“高铝型铁矿在炼铁中应用研究进展”的报告,结合高铝型铁矿的特点,探究了高炉渣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高铝铁矿冶炼造渣制度的要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杨佳龙作“影响炉渣流动性的要素简析”的报告,结合生产实际案例,分析了炉渣粘度及流动性的影响因素。
10月16日下午,炼铁与原料分会场分低碳冶金、烧结球团、高炉长寿、高炉操作4个会场进行了43个技术报告的交流研讨。低碳冶炼会场由中国金属学会与宝钢股份公司共同主办,共发布7篇报告,宝武集团中央研究院炼铁所毛晓明所长作“宝钢低碳冶炼技术路线”的报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江苏产业研究院余艾冰作了“顶煤气循环氧气高炉数值模型开发与应用”的报告;安徽工业大学魏汝飞作了“低碳炼铁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报告;宝武集团中央研究院许海法作了“宝钢顶煤气循环氧气高炉和氢冶金项目情况汇报”报告;清华大学教授张平作了“中国高温气冷堆制氢技术研发进展及用于氢冶金前景初探”报告;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左海滨作了“低碳氧气高炉研究进展”报告;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姜泽毅作了“氧气高炉炉顶煤气循环工艺初探”报告。
烧结球团、高炉长寿和高炉操作三个分会场共发布36篇报告,既包含了对现场工作的经验总结、现象分析、操作指导等实践层面的讨论,也包含了对反应机理、微观形貌、数值模拟、成分检测分析等理论层面的研究。
本次会议的召开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是钢铁行业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写照。钢铁年会炼铁与原料分会场紧扣炼铁过程关键技术理论与实践,邀请全国知名企业专家、高校及科研院所教授做专题报告,对炼铁全流程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结合低碳化、智能化研讨了炼铁行业的发展方向,展示了“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建设钢铁强国”的会议主题,必将为我国高炉炼铁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引领我国炼铁技术高质量发展。

炼铁综合I会场主持人:张建良朱仁良

炼铁综合II会场主持人:沙永志沈峰满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