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杰伦开始,大众已经不仅仅需要一个时代代言人,还需要一个时尚代言人,当年轻一代无法再为音乐赋予灵魂的时候,那就赋予时尚吧,把属于这个时代标志的符号放进去,这一样能成为流行。
如果我们把邓丽君、刘文正、罗大佑、周杰伦的名字放在一起,并且告诉你,他们都是一个时代标志性的人物,你也许会反对这个名单中有周杰伦的名字。因为邓丽君、刘文正确立了华语流行歌曲的最基本模式,后来不管谁再唱流行歌曲,都没有超过这两个人;罗大佑为流行音乐赋予了灵魂,拓宽了流行音乐的内涵。那么,周杰伦创造了什么?
也许五年、十年后,人们会说:“周杰伦创造了自刘文正以来华语流行歌曲新的演唱方式,只是在当时我们根本听不清楚他在唱什么。”的确,很多人听不清楚这个台湾青年在唱什么,但这并没有妨碍他的唱片在台湾、香港、大陆和其他亚洲地区热卖。在台湾,他的唱片销量一张比一张多,刚刚出版的专辑《叶惠美》在整个华语地区已经卖掉了一百五十万张。一百五十万张唱片的销量在过去也许算不得什么,但是在今天盗版和网络共享的时代,这个销量绝对称得上天文数字了。
如此高的唱片销量也证明了周杰伦已经成为华语歌坛的一个文化现象。那么,为什么在人们听觉上出现如此大的障碍时周杰伦仍然这样走红呢?也许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一个问题,即周杰伦的音乐与这个时代的关系。
以往,我们解读罗大佑、李宗盛、黄舒骏、崔健的音乐时,总是通过他们的歌词中蕴含的各种意义来解释这个时代,从中寻找一种与这个时代相符合的人文、生命、社会的价值,当这些价值被发现之后,他们立刻变成这个时代的标志:当你想到80年代就会想到罗大佑、崔健,就会想到《恋曲1980》或者《一无所有》。现在的年轻人十年后会想到周杰伦,会想到他的《爱在西元前》或者《双截棍》。可是当今天我们用解读罗大佑或者崔健的方式解读周杰伦的时候,会发现这远远比听清楚他的歌词还要困难。
罗大佑也好,崔健也好,你很容易从他们的歌词中找出这样的词汇来概括:批判、关怀、忧患、躁动、反叛……这些词汇构成了他们思想的骨架。但周杰伦和方文山把这一切都模糊化了,你看到的只是断面、碎片、分镜头,它色彩斑斓,却无法形成一个具象。
罗大佑当年唱:“就像彩色的电视变得更加花哨,能辨别黑白的人越来越少。”这是一个花哨的时代,色彩斑斓逐渐消解了各种曲直是非黑白。过去人喜欢求索,希望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但是今天的年轻人解构了前辈们的标准和价值体系,他们抛弃了令人沉重的思维方式,但是还没有力量来建立一种新的体系,只能以一种简单、平面化的方式来为自己的价值体系做一个拼接,它可以没有黑白,但是不能没有色彩。尽管这个色彩只是薄薄的一层,但是对于今天走向享乐主义的一代人来说,已经足够。辨别黑白的能力已不重要,他们只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接受事物,而周杰伦就是涂抹这个时代色彩的人,并且他现在把色彩涂抹得很鲜艳。
因此,从周杰伦开始,大众已经不仅仅需要一个时代代言人,还需要一个时尚代言人,当年轻一代无法再为音乐赋予灵魂的时候,那就赋予时尚吧,把属于这个时代标志的符号放进去,这一样能成为流行。过去我们说不清楚罗大佑的音乐是什么风格,但你能说出它的优美;你说不清崔健的摇滚乐是什么形态,但是你知道它很摇滚。同样,你说不出周杰伦的音乐是什么,但是能保证最时髦的音乐它里面都有。这是一个处处都需要信息量的时代,音乐亦如此,人们可以轻易听到各种音乐,做音乐的人也希望把他听到的音乐“复制”到他的音乐中。在标准、规则越来越清晰的数字化时代,人们的审美和判断却越来越模糊,只要热闹和时髦就够了。
华语歌坛群龙无首的状态因为周杰伦的出现而变得清晰了许多,他是一个颠覆者,他要在这个时代版图上画出一个属于他自己形状的符号。但是人们有些困惑,他们听不清周杰伦在唱什么。
就连周杰伦自己也承认,有时候他也听不清楚自己唱的是什么:“人们听不懂这个问题蛮矛盾的,我有时候也听不懂,我不是刻意去这样唱,至少这样比流行歌曲好。”如果你了解周杰伦是听什么音乐长大的,就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说了。
“最早的时候我喜欢罗大佑和张学友,十五岁的时候开始喜欢黑人音乐,比如Boyz Ⅱ Men和All 4 One这样的黑人团体的音乐,再后来我就不
受别人的影响了。”其实听不清楚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周杰伦改变了以往中国人唱歌的方式:“不能把平仄考虑进去,否则就成了数来宝。”周杰伦说。
中国人传统的唱歌方式在周杰伦这里被颠覆了,这显然是因为他发现了美国黑人音乐与中国音乐相结合时出现的问题:汉语的四声与英语的升降调之间存在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个问题曾经困扰过很多音乐家,很多中国人想借用黑人布鲁斯或爵士乐风格演绎自己的音乐,但听着总让人觉得不舒服。当年陈淑桦录制唱片时,曾经有人建议可以让歌曲更布鲁斯一些,结果很失败。当“嘻哈”成为潮流时,这个问题就越来越明显了。以说为主的“嘻哈”用汉语演绎的话,和快板没什么区别,黑人演唱时表现出来的那种韵律感便荡然无存。比如台湾近几年出现的“糯米团”、“L. A.四贱客”、“哈狗帮”都面临快板与说唱之间的冲突问题。在此之前,杜德伟和陶喆对用华语演唱R&B的改进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这些也给周杰伦提供了一个最初的范本。
“干脆把唱变成一件乐器。”这是周杰伦的颠覆性想法,不考虑平仄,尾音处理得像黑人那样,咬字模糊一些,这可能是最好的处理办法,以牺牲发音为代价,去找出那种黑人音乐的韵律感。于是,“嘻哈”的感觉出来了,人们也听不清楚了。
阿尔发唱片公司总经理杨峻荣先生在谈到唱不清这个问题时说:“不是所有的R&B都唱不清楚,只有周杰伦唱不清楚。”那么如果以后中国人都这么唱的话,是否会成为华语流行音乐的灾难?杨峻荣认为:“这是一个观念问题,当你还喜欢留声机的时候,大家都去听CD了。”那么如果在十年之后华语歌坛真的都像周杰伦这样去唱歌的话,是否可以确定现在周杰伦正在发动一场华语歌坛的革命呢?杨峻荣沉吟片刻,然后肯定地说:“是的。”
《时代》周刊在对周杰伦的采访中认为,他这样一个歌手,不吸毒、不惹是生非、不反叛,居然也能如此走红,这让西方人觉得很奇怪。其实一点也不用奇怪,周杰伦的出现,尤其是他对汉语演唱方式的破坏,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这种破坏和他装腔作势的样子结合在一起,看起来很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口味。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