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静妈妈也没想到:最初只想帮女儿提高高考成绩,怎么会把她推向吸毒的深渊。
新型毒品盯上8.4万中国小孩,甚至00后,吓得我除了一身冷汗。
中考高考冲刺在即,孩子在紧张的备考中,家长也不愿袖手旁观,跃跃欲试想要帮孩子一把,然而,在焦虑和爱子心切的交织下,有些家长不免病急乱投医了。
前段时间,《新京报》上一个新闻吓到很多人。
妈妈看女儿田静备战高考辛苦,给她准备了小药片:“这是聪明药,有人吃了成绩就会变好,你试试。”
田静想也没想就吃了,妈妈给的嘛,能有什么问题。
果然,田静吃完聪明药,上课专注度提高了,还进了班级前十名。
但同时,田静不停地掉发,掉到妈妈都后怕了,让她别吃聪明药了。
想停也得停得了。断药后,田静开始头疼、恶心,再做题也不行了。
她只得偷偷上网找药、买药。新买到的药跟妈妈买的不一样,但田静想:也许是出厂商家不同吧?
她实在忍不住要吃这个聪明药。吃完以后,一如既往头疼、恶心。
有一度,田静常常出现幻象:背后有同学,在不停晃影子。还有一阵,田静常常觉得有人要谋杀她。
但她还是离不开聪明药,而且越吃越多。
渐渐的,为了续上聪明药,田静不得不编各种各样的谎言向父母要钱。
高考当天,田静一口气吞了5颗聪明药。高考后,父母都觉得不对劲,到医院一查,田静长期服用的不是聪明药,而是摇头丸,是毒品!
来源 | 新京报
田静妈妈也没想到:最初只想帮女儿提高高考成绩,怎么会把她推向吸毒的深渊。
△ 1月22日,北京高新医院。田静等人曾在这里接受治疗。实习生 齐鑫摄
图片来源 | 新京报
其实,即使田静中间没有经过自己网上买药,没有误吃摇头丸,而是吃了真的所谓“聪明药”,结果也非常致命。
中考前,男生秦舞阳(化名)接过爸爸递过来的一片白色药片。
爸爸是名外科医生,他说:“这种药自己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吃过,可以让人集中注意力学习考试”。
药片的主要成分是哌醋甲酯,常见商品名包括利他林、专注达等,俗称“聪明药”。
秦舞阳相信了。接下来的事也证明了这种药片的神奇。
用过之后,秦舞阳感觉思路变得更清晰,注意力也能够更加集中,中考成绩比平时高了一些。
高三下学期,秦舞阳觉得学习起来越来越吃力,主动要求父亲再去买药。
为了孩子高考顺利过关,父亲网购了不少利他林,定时定量给儿子服用。可是越临近高考,小秦越是觉得容易烦躁,有时候还有恶心呕吐感。
高考还算顺利,进入高校后,小秦觉得学习任务重,周边学霸如云,为了跟上进度,他开始通过网络渠道,或者海外购,或者网购,买了不少“聪明药”自行使用。
大一下学期,他的情绪变得越来越低落烦躁,多次在家中为小事暴跳如雷,有时候整晚不睡,外出游逛。父亲察觉到这种变化,追问下得知他的用药情况,要求他的母亲陪伴求治。
2018年7月,因为情绪和睡眠障碍,秦舞阳来到武汉市优抚医院。市优抚医院心理科霍云翔主任诊断,小秦的状况是一种利他林成瘾,并且伴随情绪和睡眠障碍。
处理方式包括心理干预,建议他在本校找到心理咨询老师提供中短程的心理干预,同时辅助了行为放松训练包括生物反馈等,又在父母的配合下,给他用了一些复合维生素类药物当作安慰剂提供一种平稳过渡的药物使用。
随着考试的临近,有的家长听风就是雨,到处搜集所谓的考试秘籍;有的家长生怕孩子会太累影响复习,大包大揽了所有的除学习以外的事情;有的家长到处去找提高智力,或者提高记忆力的药物,各种小药片、口服液……
于是,这种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精神类药物,被不少家长发现它的“聪明”功效,曾经纷纷通过网络海外购,给自己准备考试冲刺的孩子加油。
网络上可见的隐形广告
没想到他们存在潜在的长期副作用。这些药并不是提高考试成绩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而且药物的负面作用远远高于其益处。
“是药三分毒,”河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秦玉花说,利他林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老药,能提高孩子注意力。但它毕竟是处方药,建议家长不要随便使用。
其实早在2012年,国家食药监局就曾发布消费提示,称中考、高考即将来临,个别不法企业发布虚假夸大宣传,宣称产品具有补脑、提高智商等功能,误导消费者。该提示明确表示,国家从来未批准过补脑、提高智商等功能的保健食品;国家批准的改善记忆、缓解体力疲劳、增强免疫力等功能的保健食品不适用于补脑、提高智商、缓解脑力疲劳。
此时此刻,由‘’聪明药‘’席卷而来的最新一代‘’潜在毒品‘’正在荼毒这我们的孩子,摧毁着他们的未来。
中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在2月26号发布报告,2018年中国共有学校51.89万所,在校生2.76亿人。
而根据中国保健品协会统计,2011年中国保健品市场容量应该在3000亿元以上。而今,只会更多。
这其中有多少商家昧着良心,高价销售对孩子有害的“益智保健品”,我不知道。
我知道的是,2亿孩子中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聪明药”和“类聪明药”的受害者。
商人的眼里只有钱,没有你孩子的命。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趁这些「聪明药」残害更多孩子之前,奔走相告,及时止损。希望各位家长靠服药来提升效率的事情,只是在短时间内,将身体技激发到最佳状态,说到底,是对身体的一种变相透支。
毕竟,要真想变聪明,靠吃几百粒药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真正助力人生到达顶峰的,从来不是药物,而是孩子长期的坚持和付出,家长正确科学的而引导和帮助。面临孩子健康成长,家长要做哪些事才不至于帮倒忙呢?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家长晚上要尽量早回家,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应酬,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可以提醒孩子养成限时练习的习惯,监督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练习。如果孩子平时就把练习当作考试,会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有利于中考时正常发挥。
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巩固,家长要不断督促、检查。家长要监督孩子不要边玩边做作业或边吃东西边做作业,这样不仅会影响学习效率,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平时还要多关心孩子的作业是否能按时完成,老师讲过的试卷是否能及时订正并整理错题。
家长要教孩子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比如在阅读的时候,教给他们读、想、查、摘、记的方法。此外,每过一个阶段,家长最好抽时间和孩子一起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在复习的基础上形成知识网络。
及时关注孩子心理
面对紧张的学习生活,家长的紧张有时不亚于孩子。相关心理专家提醒,家长不必过于焦虑紧张,要当好孩子的心理老师。
孩子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大,情绪也常常有所波动。作为家长,一定要学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家长过来人韩女士说,初三这一年是孩子和家长最容易产生矛盾的时期,处理不当,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学习。韩女士的女儿刚上初三时,总和她“顶着干”,让做什么偏不做什么。韩女士想让女儿上重点高中,可女儿的目标是去一所中职校。后来,韩女士慢慢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转变了态度,开始征求女儿的意见,自己只是提建议。没想到,这样一来,女儿反而同意她的建议,甚至主动征求起她的意见来。
家长要学会当好孩子的心理老师。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家长和孩子都容易急躁,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并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问题。
给孩子合理搭配饮食
相关专家表示,家长一定要当好孩子的后勤部长。
早餐不可缺主食
孩子学习比较紧张,有的家长早上来不及就给点儿钱让孩子自己买早点凑合,有的甚至就允许孩子不吃了。营养专家刘春光说,不吃早餐对孩子成长非常不利。家长不管早上有多忙,一定要为孩子准备早餐。营养丰富,才能保证孩子一上午学习所需的能量。
有的家长习惯早上给孩子吃一个鸡蛋加牛奶,方便、好做。对此,刘春光说,鸡蛋和牛奶只能提供蛋白质,却没有碳水化合物。大脑活动的能量来源于碳水化合物,孩子早餐一定要吃些主食,如馒头、面包等。
营养均衡要加餐
孩子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营养素的需要量比成年人要高,加上这一时期考生学习压力较大,所以给孩子适当补充营养是必要的,但不可过量,平衡膳食很重要。家长给孩子准备食物要做到食物多样,除了谷类、肉类、蛋和奶,还要吃蔬菜和水果,不一样的食物所包含的营养素是不同的。
家长在原料选择上,要注意营养均衡,鱼、肉、蛋、青菜合理搭配。在烹饪时,尽量不要用煎、炸的方式,做一些口味清淡的菜肴。家长还要保证孩子每天按时吃饭,有的家长下班早,做饭就早;下班晚了,开饭就晚,这样对孩子的健康不利。
孩子上学阶段孩子比较辛苦,能量的消耗会比平时大,家长可适当给孩子加餐。上午10点或晚上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食物。白天的加餐一杯牛奶就行,晚上的加餐要看情况,如果临睡前加餐,要尽量少吃淀粉类的食物,以防肥胖。
慎买保健营养品
有的家长听说某些保健品能提高孩子的智力,就大量买给孩子吃,这完全没必要。有的家长给孩子购买蛋白粉,其实只要孩子正常就餐,完全不用补充蛋白质,过量的蛋白质还会损伤肾脏。目前市场上不少保健营养品夸大宣传,且价格不菲,家长不要跟风购买,只要给孩子挑选好食物,注意粗细、荤素等搭配就行。
即使对考生有益的食物,家长也不能天天做,那样易致孩子厌食。孩子的各种食物换着花样吃,有利于增加食欲,营养也丰富。
写在最后
小编只是一位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不能和他们抗衡,也没办法改变某一行业的黑暗,我只是想让弟弟妹妹在这个危机四伏的世界,平安快乐地长大。
一篇文章,或许掀不起多大波澜。一次发声,或许很快就被淹没。
但我永远记得语文课本里,那个在沙滩上,坚持把滞留在水洼里的小鱼送回大海的男孩。
“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
“那你为什么还在救,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高级职业园长证》、《保育员证》、《普通话证》、《育婴师证》等幼教证书正在报名中!
温馨提醒:在全国范围使用,是上岗及用人单位录用人员、晋升国家人事职称的重要依据。请认准正规单位,确保网上查询!
报考电话:18530829153 董老师
长按识别上方客服微信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