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
黄胄《洪荒风雪》
纸本水墨设色,74cm×117cm,1955年,中国美术馆藏
作者简介:
黄胄(1925~1997),河北蠡县人。早年从事小学美术教育和图书杂志编辑,1949年参军,历任西北军区美术组组长、总政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员、军事博物馆美术公司顾问。中国第一座民营美术馆炎黄艺术馆的创立者。历任中国美协常务理事、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
作品信息:
1955年创作的《洪荒风雪》(《柴达木的风雪》)是黄胄的代表作,其在人物画创作领域开拓的个人风格在新中国美术史上产生深远影响。据黄胄夫人郑闻慧女士记述:“黄胄1955年完成了他在参加青藏公路通车典礼中所见的题材《柴达木的风雪》,并以此作品在1957年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获得金质奖。但是他一直感到自己在那幅作品中还有不少可以改进之处,于是在1964年决定再进行一次创作,并将这幅主题画改名为《洪荒风雪》。”《洪荒风雪》的构思得之于画家在青藏公路行程中的切身感受,当时黄胄和同伴们在大戈壁滩艰难跋涉一个星期,不见人烟,突然,远处传来驼铃声,使他们精神为之一振。一队地质队员迎面而来,这个意外惊喜令他永生难忘,从而有了画作的基调。很多年后黄胄依然时常回忆起这个瞬间:“我敢于画画,主要是在生活中摸爬滚打。如画《洪荒风雪》,是在格尔木看见上百个地质勘查队员,在那样广阔的大地上艰苦劳动,我激动得不得了。” 《洪荒风雪》以仰视角度突出表现了几个地质队员骑着高大的骆驼行进在风雪弥漫的荒原上的情景。画面中人物以彩墨速写,用笔恣肆、奔放,有强烈的民俗特征,在风雪中弹琴唱歌,呈现出激昂乐观的精神状态,骆驼亦为画面主角,其皮毛的质感刻画细腻,棕色的浑厚身躯成为白色酷寒中的一道风景线,骆驼在画家的笔下成为一种坚忍力量的象征。整幅作品构图饱满,色彩丰厚,在浑莽的视觉中蕴含着一种张力和戏剧效果。(文/胡清清)
027
谢瑞阶《黄河三门峡地质勘探工程》
纸本水墨设色,60.8cm×177.2cm,1955年,中国美术馆藏
作者简介:
谢瑞阶(1902~2000),河南省巩义市人。1921年入河南开封师范专科学校,1924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曾任开封艺术学校校长、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
作品信息: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是,由于黄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得不到有效治理而导致水土流失、洪水泛滥,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新中国时期,针对黄河的建筑改造工程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黄河三门峡地质勘探工程》就是谢瑞阶表现新中国初期进行黄河改造工程的代表作品。
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视察了黄河,并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1955年,国务院又制订了综合治理黄河的规划。从1955年开始,谢瑞阶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帮助下,先后多次沿黄河实地体验生活。谢瑞阶在三门峡水电站呆的时间最长,并根据此时的亲身经历创作了该画。
画面中,黄河咆哮、群山巍峨,黄河岸边许多新中国的建设者不惧艰难险阻,一往无前地进行着三门峡的改造工程。现代化的人物衣着以及建筑工程器械反映了新中国时期的社会面貌。谢瑞阶为了更好地表现出黄河的特色,尝试在中国画的笔墨中揉入西洋焦点透视和明暗处理等技法,画出了黄河水特有的颜色、流速与气势。并且,谢瑞阶以国画散点透视的构图方式,对河中和两岸的主要景观加以剪裁、拼接、概括,小中见大,于尺幅之间凸现黄河形而上的魂魄,表现了中国人民愚公移山的精神。谢瑞阶笔名黄河老人,以画黄河著称,其笔下的黄河意境宏阔,气势磅礴,尤富特色。自上世纪60年代起,谢瑞阶就对黄河的全貌和重点水利设施作了比较系统的考察,行经甘肃、宁夏、内蒙、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七省,行程万余里。正是基于对黄河这样一往情深的赤子之爱,谢瑞阶相继创作了《三门峡全景》《黄河入海流》《黄河禹门》《黄河在前进》等一系列作品,在新中国改造国画的过程中,为传统山水表现现实生活开拓了新的题材,也探索出了表现黄河的新方法。(文/胡清清)
028
潘天寿《灵岩涧一角》
纸本设色,116.7×119.7cm,1955年,
中国美术馆藏
作者简介:
潘天寿(1897~1971),浙江省宁海市人。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先后任教于上海美专、新华艺专,西湖艺术院、浙江美院等。历任中国美协副主席、浙江美院院长等职。1958年被聘为前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
作品信息:
进入到新中国之后的潘天寿,面对新的时代,他努力去改造自己,1950年先后创作了有别于过去的《文艺工作者访问贫雇农》《种瓜度春荒》《踊跃争缴农业税》等新题材的作品,表现出了新时代的新面貌。但是,这与他此前一贯的风格以及艺术思想相左。事实上他的这些新国画在新中国并没有受到重视,因为这一时期正在开展新年画创作运动,尽管与过去相比是新,却不合时流。
1953年潘天寿参加了中国美协的全委扩大会议,会上认为山水、花鸟画还是要向新的方向发展,以达到为新社会服务的目的。而潘天寿认为自己画花鸟已经数十年,所画优于人物,所以明确了继续画花鸟的方向。实际上这也是他总结近两年人物画创作之后的反思。
1955年,潘天寿的雁荡山写生开启了花鸟画创新的序幕。此时,他所在中央美院华东分院的中国画系改为彩墨画系,这也可以视为促成潘天寿变革的另一方面原因。在雁荡,他看到了山中那些不同于过去所画的花草和石头,尤其是雁荡不同于一般的山石结构,他心摹手追。之后就有了他在新中国最重要的代表作《灵岩涧一角》。该画以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方构图,用奇崛的山石铺就了灵岩涧一角的整体。画面虚实相生,而点缀其间的多种山花与小草相互穿插,且上下呼应,丰富而有变化。为了表现新的特点,虽然画面的花草色彩鲜艳,可是,以墨色苔点而整合全体,显现出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特点,同时又表现出了他自己的笔墨风格。潘天寿题:“画事以积墨为难,兹试写之,仍未得雁山厚重之致。”无疑,《灵岩涧一角》不是以积墨与厚重取胜,然而,却是他的心之所愿。该画在参加1956年的“第二届全国国画展览会”之后,其在继承基础上的出新所带来的花鸟画的新风格广获好评,奠定了潘天寿在新中国以花鸟结合山水而开辟新花鸟画的发展道路。(文/陈履生)
029
金梅生《菜绿瓜肥产量多》
纸本水彩,71cm×49.7cm,1955年,
中国美术馆藏
作者简介:
金梅生(1902~1989),上海人。1949年后任上海画片出版社特约作者,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特约作者,后受聘于上海画片出版社主办的画室,辅导年画作者,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培养年画创作干部。曾任中国美协理事,上海市文联委员。
作品信息:
脱胎于上海广告画的“月份牌”年画,是新年画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中国改造旧年画重要对象。然而,对于1958年就已经占据年画出版总额达四分之三的“月份牌”年画来说,当时的美术界对“月份牌”那种“甜、糯、嗲、嫩”的风格普遍存在着偏见,认为内容上是不健康、不正确的;形式上是庸俗的,对此,薄松年就说:“难道画的杂物狼藉就算真实么?相反的,正因为我们很多的年画把环境画的太乱,衣服画的太不整洁而不受群众欢迎。”“月份牌”年画画家在这种偏见之下,也试图做出改变,正如金梅生与杨俊生对华君武所说的那样,希望创作出一幅“群众鼓掌,红色专家点头”的作品。而“月份牌”能最终得到群众、专家的首肯,也恰恰是在以金梅生为代表的一批月份牌年画画家的努力下,成功地将“月份牌”年画的风格与社会主义时代的要求相结合,其中《菜绿瓜肥产量多》《冬瓜上高楼》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美术》杂志曾针对当时新年画运动出现的种种问题,收集了很多群众意见,而群众对于《菜绿瓜肥产量多》的评价非常高:“到处都受欢迎,都说:黄瓜、洋白菜画得跟真的一样,那个姑娘也长得正派可爱。”而在广受群众欢迎的同时,《菜绿瓜肥产量多》也受到了业内的肯定,在由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评选的第三届全国年画评奖中,金梅生也正是凭借这幅作品获得了一等奖。(文/陈都)
030
王琦《晚归》
套色木刻,16cm×24cm,1955年,
中国美术馆藏
作者简介:
王琦(1918-2016),重庆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1937年毕业于上海美专,1938年入延安鲁艺美术系。1949年后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版画》杂志和《美术》杂志主编。
作品信息:
《晚归》是王琦在新中国版画创作中的代表作,也是他从过去革命的战斗的版画创作转向歌颂的发展道路上的代表作。这是一幅充满诗意的抒情作品,创作构思来源于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真实感受,先有写生的速写稿,然后再创作成素描稿,最后刻版而成。当时用了三块版,第一块是黄色;第二块是紫色、深紫色;第三块是黑白色,属于套色木刻。
《晚归》的创作年代正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鲁迅所提倡的新兴版画运动在进入新中国之后进入到审美趣味整体转向的时代,江丰曾谈到过版画问题:“套色木刻的艺术性提高了,它克服了追求油画那样复杂的色彩效果的倾向,而趋向色彩单纯,色调明快, 许多作品用很少的套色版却获得了强烈的色彩效果。”
《晚归》以夕阳西下,鸟雀还归,农人坐在高高的稻草堆上,呈现出满载而归的时代主题。画面中丰收的喜悦,与苍劲的躯干、茂密的枝条,形成高度的统一,营造出一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优美意境。
创作《晚归》之际,正值王琦接受审査期间,当时所有的报刊都不能发表他的作品,直到1956年3月审查结束后,《人民日报》才首次发表这幅版画,之后,全国的很多报纸、刊物都刊登了《晚归》,它成为20世纪50年代中期广为传播的版画名作,在国内外报刊发表30余次。1956年,《晚归》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全国版画展,好评如潮。当时中央对外文委征集了数件版画作品,每种拓印15份,送往世界各国展出, 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项目,《晚归》也在其中。(文/陈都)
编辑:章天元
图文整理:田达治
相关阅读:
《新中国美术经典作品》系列分享(一)
《新中国美术经典作品》系列分享(二)
《新中国美术经典作品》系列分享(三)
《新中国美术经典作品》系列分享(四)
《新中国美术经典作品》系列分享(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