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李安的委屈,和这个喜欢打差评的时代

李安的委屈,和这个喜欢打差评的时代

阅读量:3810211 2019-10-26


掌柜的说
大概是两三年前了,一个在纽约学电影的女孩子找到我,让我帮忙介绍一些业内的制片人和导演,为她的论文提供一些专业人士的意见。
她那篇论文的立意,大意是讲“为什么当代观众喜欢打差评”。
其实这个现象很多人都发现了,对比电影网站不同年代的评分和评论,能得出明显的结论:当下的人们更喜欢“负分粗滚”的暴力差评模式,不止中国,全球的电影网站都这样。
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对此也深有同感。
他对李安谈及过这个问题,非常怀念上世纪70年代,观众/影评人还能“客观”评判一部电影的时候。
“1970年代和现在的评论气氛很不一样。那个时候,人们会拿你做事的目标来衡量你做事的结果,评判标准是客观上它应该怎样,而不是主观上评论者自己想要看到什么。”
但时代变了,你在评分网站看到的大量的粗暴差评,往往是因为电影和观众的个体预期以及生命体验出现落差。
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90-120分钟的时长,往往方方面面优缺点共存,很能用一两句话就给一部作品定性,但现在的观众往往不会综合考量这些,只要影片有某一面不符合自己的“心理预期”,电影就很可能被判“死刑”,落入“烂片”行列。
这是个体的“自我”超级膨胀的时代。#并不仅仅出现在电影领域#
也是个体的共情能力越来越弱的时代。
以上,不仅仅是针对今天要写的这部《双子杀手》。
1
客观地说,李安导演的新作《双子杀手》,是一部用最新技术拍摄的老派电影。
可看性原本毋庸置疑。
但尴尬的是,电影运用到的最新技术,目前的普罗大众不是人人都有机会感受得到,而电影的“老派”画风,却是很多观众轻易能get得到的。#差评大多数来自于这个“老”字#

怎么回事呢?
一方面,有些东西太超前了!
安叔是用3D+4K+120帧的技术拍摄的《双子杀手》,所以这部电影的最佳打开方式是能放映3D+4K+120帧完整规格的电影厅。
而支持这一播放技术的电影银幕,在美国,目前数量是零!#不知道为什么,查到的数据显示3年前《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的时候,美国还有两块银幕能放映最高格式,到了今年一块都没有了。#

中国情况要好很多,华夏在此之前专门开发了CINITY影院系统,加速了影院硬件的升级,目前有17个城市近30块银幕能够支持最高格式的放映。
当然,价格也是普通3D影厅的3倍以上。
虽然30块这样的银幕数,相对于目前的电影观众基数来说,依然是少之又少,但换个角度想想,人家美国0银幕的尴尬,我们是不是还蛮有幸福感的?

况且——也只有真正去CINITY厅看过这部电影之后,你才能完全具象地理解“3D+4K+120帧”这几个参数凑在一起带来的视效威力。
不吹彩虹屁。
我就以自己的个体观影体验来说说这部电影在最新技术加持下的观后感。
总体而言,这不是一次跨时代的电影视效革命,不会带给你当初看3D+IMAX《阿凡达》那样的视觉震撼,但已经是一次很厉害的技术改良!

看得出来,片子里的几场动作高潮戏,都是李安特意为新技术设计的,不管是场景选择,还是运镜方式,采用的镜头语言都是为120帧高清晰度、高沉浸感而量身定制。
看起来,是肉眼可见的惊艳。
个人觉得惊艳指数最高的一场戏,是男主角亨利(威尔·史密斯 饰)在哥伦比亚街头被神秘杀手小克追杀。

老亨利骑着摩托车在街面上死命地跑,小克骑摩托在堤坝上不要命地追,一高一低,两车并行,你追我赶。
尤其是堤坝上的车子,看上去随时要掉下来的险象环生,加上年轻人高超的飙车技术,那种溢出画面的奋勇无畏的追杀场景,再配合上比过去丝滑流畅几个倍数的高清画面,那种极富代入感的紧张和刺激,确实是普通3D影厅无法比拟的。

这确实是技术的进步!
让你在面对大银幕里的高速动作时,能够看清更多的细节,掌握更多的信息量,更有沉浸感。
这场戏的最后,当小克光天化日之下,嚣张地把高速运转的摩托车甩向老亨利时,我是真的倒抽了一口冷气,忍不住为老亨利叫出了声的。

所以100多的票价,我看完觉得很值!
名词解释时间——
什么是120帧?
一副静态画面就是一帧,一秒24帧画面连起来,就是人眼中能顺畅动起来的画面频率,过去的近一百年时间,电影艺术都被称为“24格的真理”。
直到3D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开始探索更适合3D画面的高帧拍摄格式,从2012年彼得·约翰逊的《霍比特人:意外之旅》的48帧/秒开始,到2016年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开始用120帧/秒的高帧频率进行4K清晰度下的3D技术拍摄。
下面两幅图是《双子杀手》里一个火车飞驰而过的镜头,可以直观感受24帧和120帧的差别。
前者你几乎什么细节都看不清?
后者你能看到火车里坐着人?

画面更亮、更清晰、更顺畅、更真实……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在大银幕上打开。
但目前,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推开这扇大门。
毕竟24帧看习惯了,部分模糊也成了“电影感”的一部分。
2
除了技术过于“超前”外,《双子杀手》的另一面,是更易被大众看到的“老”字。
它的故事和题材并不新鲜,叙事方式也是当下好莱坞商业片的通用套路。

男主角亨利作为一个退休的顶尖特工,为自己国家杀过很多人,年纪越大,“良知”越蠢蠢欲动,作为原本无条件服从命令的军人,亨利越来越想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陷入深深的职业倦怠。
于是在干完最后一单后,他选择退休隐居。
但他的退休生活并不顺利,被监控,还突然遭到来自组织的追杀,而追杀他的那个杀手——看上去好眼熟啊!
过招几个回合后,他发现,杀手就是23岁时候的自己!

一个他在不知情时被拿走了遗传数据,克隆出来的另一个我。
一个组织秘密研发,以“完美杀手”为目标,从小饲养出来的“超级杀神”。
当一个即将走入暮年的51岁的“我”,遇到23岁的生机勃勃的“我”,来不顾一切地要杀“我”时,请想象一下,老亨利悲喜交加,有一点点开心又略为迷惘无措的心情……

盛赞一下史皇的演技,hold住暮年,撑得起青年,真的是4k120帧都抓不到他的演技破绽。
因为克隆人的题材在如今的大银幕早已不算新鲜,而这个剧本早在20年前就已完成,因为技术限制而一直没能被搬上大银幕,所以真的拍完开画以后,大量关于这部电影“题材过老”“(烂番茄)新鲜度低”的风声开始从北美蔓延开来,也第一时间传回了中国……#其实真的是失策,先在中国上映说不定口碑要好很多#
事实上,当我被第一波风评影响,带着这部电影题材比较老的预期走进电影院的时候,看完反而有了惊喜——
即便没有3D+4K+120帧的技术加持,电影本身来说,依然是一部好看的商业爆米花电影,又自挟带着一些李氏私货——就是一部很典型的李安作品,好看,又有一定嚼头,哪怕不吹技术,这片子也不该被如此差评。

片子里,老亨利和小克的关系,很有意思。
并不仅仅是克隆人和本体的老生常谈,俩人之间,既是成熟期的老亨利遇上成长期的“小亨利”,一个人有机会和年轻时的自己面对面,说人生要是能重来,不要选李白不要再走我的老路啦之类的自我省视和修缮;
也是一个年长者如何以老父亲的姿态,面对那个有基因传递关系的克隆“儿子”,既骄傲又无力的管制和引导。

李安应该是在剧本里加入了一些自己最擅长的“父子”主题的探讨的。
老亨利和组织头目克雷是小克生命里“父亲”形象的一体两面。
老亨利给予小克的是基因传承,俩人拥有一样健康的体格,同样的脑回路、一般高超的身手和天赋,以及,相似的恐惧、害怕和喜悦;
而执着于克隆杀手计划的组织头目克雷,是从小抚养、陪伴小克长大,给予他社会认知的社会学父亲,一心一意控制着小克的人生方向,想把他打造成自己心目中的“完美杀手”。

等到“小克”经历了一系列风波后“自我”觉醒,他要完成的便是摆脱这俩位父亲的“控制”——
联手老亨利,“杀”了老克,又对老亨利宣布,哪怕是错的,有些人生的弯路也要我自己走,不要跟我讲道理,ok?
那一刻起,小克才真正摆脱一个“克隆体”(儿子)的身份意识。
一个全新而又自主的人生的开端,恰恰是从父亲的“阴影”里走出来的那一刻。

3
不管技术怎么变革,不管驾驭的类型题材多么全能,我始终觉得一个导演,终其一生所创作的作品,要表达的东西,都源自于他个人的人生体验,都应该是忠于他的内心的。
从小在父权的压抑下长大的李安,曾自言自己成长期里自尊感一直很低,这其中的大部分原因,要归结于他有一个很传统很正派的父亲。

#少年时的李安和父亲#
李父年少有为,28岁就当过江西崇仁县县长,后来去台湾,投身教育界,历任多所中小学校长。
李父传统做派,文人气重,在外受人尊敬,回家说一不二,对长子李安一直寄予厚望,但少年李安却并不是父亲眼里“省心”的孩子。
身为校长之子,大学考了两次都落榜,最后勉强上了专科,学的又是父亲最不待见的“下九流”专业。
学就学了吧,李父依然一路指引/支持着李安去美国留学,希望他毕业后也能当个教书匠,教书育人,但硕士毕业的李安,却一直“失业”在家当家庭“煮夫”,蛰伏了整整6年之久都无片可拍。
直到他1993年凭《喜宴》拿下金熊奖,李父都还在建议他改行;1995年拍完《理智与情感》,李父对他的寄语是:等你拍到50岁,应该可以得奥斯卡,到时候就退休去教书吧!

后来,46岁的李安果然凭《卧虎藏龙》拿到了第一座小金人,其后又凭借《断背山》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两度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成为华语电影圈无人能出其右的“华人之光”。

走出父亲的“阴影”,过自己想要的一生,也是李安毕生在做的事情。
而他从入行到成名,大量的作品里,都贯穿着这样复杂难言的父子博弈,《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绿巨人浩克》……以及延伸开来的《卧虎藏龙》《色·戒》,都是在讲传统力量的压制下个体的觉醒和逃离。
而以父权为代表的传统力量,随着年轻一代的成长和出走,总是坍塌、妥协,最终选择一个“温和”“折中”的方式退场。
他们在年轻人的身上,也终究会扩展自己关于人生的答案。
4
如今,65岁的李安,依然把自己当作“电影之子”。
他用120帧去探索一个影像和电影语言的新世界,试图为我们推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我希望这也是一个新的路子,为其他的电影界的同业,尤其是年轻的电影工作者、观众,看看能不能创造一个新的可能性。对我来说,好像第三只眼打开了,这个世界不一样了,我跟电影的关系好像都不一样了。我必须要追求,而且现在也很难,新导演很难有这个资源,现在我有这个资源,肯定要去追求。”
#最近出现在媒体镜头里的李安,已经成了人生好难的专用表情包#
尽管前路危难重重,守旧、惯性思维带来的压力无比巨大。
尽管这事做起来事倍功半——很多人如果之前没看相关新闻,甚至看完全片也看不出来《双子杀手》里的小克是大数据技术支持下,表情捕捉的基础上,靠电脑后期渲染出来的CG人。#用最新最难的技术去做一件大众识别不出这里面有多牛逼的事情是多么“笨”的一件事情啊#

但他依然会说,只要有人还肯投资让我拍120帧,我就继续拍。
这一次,连一向不对媒体开口的李安太太林慧嘉,都在电视媒体上为自己的丈夫喊话:希望有“白痴”能继续支持他,这样他才可以继续做电影梦。而我就不用因为他失业在家吃他煮的东西了。
写到这里我都觉得辛酸啊,怎么忍心不给安叔打个电话呢?
你看,关于这部电影,最牛逼的两大技术:一个大多数人看不到,一个,大多数人看不出来。
反而,面对已经被捧上“神坛”的李安,人人都可以拿着电影故事和主题的老派等小瑕疵来扔上一块石头,进行新一轮的“灭神”运动。
大导演的委屈,和这个喜欢打差评的时代。
中间肯定是哪里出了错。
但我并不觉得,这是李安(们)的错呀。
当他固执地说,“现在我们有能力看得更清晰,就再也不能假装从来没看见过”的时候,就祝那个看到新世界的老男孩,能早日迎来更多的追随者吧。

最后:如果你也喜欢电影,那么请认真看一下自己所在的城市,是否有加装了CINITY系统的电影院,去真正地“围观”一下这扇新世界的大门值不值得老人家如此费力地为我们推开吧。

如果所在城市没有CINITY影院,也请看完后客观地为这部片子打个分,帮安叔拉点分吧,电影真的是好看的呀!

福利时间
1、
今日推文福利是《双子杀手》CINITY专属电影票
只限有该影厅的城市的读者参加
观影期限是本周末两天
请看好周末时间安排再参加抢票
每人1张电影票
名额20人参与方法
详见置顶留言
2、上篇推文福利是“掌柜的请你看电影”任意在映电影每人2张电影票名额3获奖名单
走花路  妮可妈妈   小轶

动一动手指就能扫码关注收养两个有趣的灵魂同时开通有今日头条、新浪微博、uc大鱼号网易新闻客户端、天天快报、一点新闻、百度百家等多平台矩阵欢迎关注哦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