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五半佝偻着身子从门帘后面钻出来,把手里托着的白瓷盘子摆在客人面前,一句“您的酱肘子”话音未落,观众席上已经“炸”了。在久久不能平息的掌声和欢呼里,于五的扮演者倪大红跳出角色,转过半个身位正对观众席,深深地鞠了一躬。等到台下逐渐平息,对手演员才得以接着演下去。
距离电视剧《都挺好》热播已有接近半年,在话剧《银锭桥》的演出现场,观众们“不合时宜”的鼓掌叫好,昭示着“作爹”苏大强的“顶流”时代尚未远去。于是,媒体学会将“苏大强回归话剧舞台”写入新闻标题,作为这轮演出的最大卖点;为数不少的观众念叨着“倪大红就是演苏大强那个”走进剧场,场外的黄牛们兴致勃勃的叫卖:“苏大强的剧,有人要票吗?”
在《都挺好》爆火之后迅速回归话剧舞台,倪大红在接受《北京青年周刊》专访时将一部分原因归结为“苏大强太火了想避避风头”。从结果上看,他而易见地失败了。
倪大红并非孤例。2017年,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热播火了“达康书记”的扮演者吴刚,此后由其参演的《哗变》一票难求。观众们甚至“顺藤摸瓜”,迅速开掘了冯远征、何冰等一批“戏骨级演员”。
和传统意义上追捧偶像明星的思路不同,观众对“戏骨”们的追捧,以“业务能力”为基础。夸赞他们拥有“教科书式演技”、“整容式演技”甚至“投胎式演技”。于是人们说,看戏的不再是“傻子”,他们有了更高的欣赏标准和艺术追求。
然而,当观众追捧演技,他们追捧的,究竟是什么呢?
“有年纪=有演技”吗?
《都挺好》爆火的这一年,倪大红59岁。凭借年龄的“优势”,在“戏骨倪大红”这个称号前,多了一个“老”字。“事实上,老戏骨这个称号已经被用滥了。”
追星女孩晓琪对于这种“泛老戏骨化”的情况显得有些忿忿不平。在她看来,当下影视圈里,只要你年纪跨过或者接近50岁大关、在流量热播剧里出演一两个戏份吃重程度可以被写进宣传文案的角色,最好再和某些人尽皆知的流量上乘、演技欠缺的年轻演员有一段情节完整的对手戏,配上各路营销号的推广,“老戏骨”的人设就算立住了。
当然,如果你乐于跟随时代潮流,在某档真人秀节目里露露脸拉足好感度,人设树立之路也许就更加平坦一些,“因为自会有些被圈来的粉丝‘考古'你的演艺生涯,然后认真找出那些演技高光时刻,四处科普着‘某某真是宝藏老戏骨'。”晓琪的爱豆就是此类典型代表,自打去年在某档综艺节目圈了一波新粉,就一直享受着上面所说的“宝藏老戏骨”待遇。
秉承着追根溯源的科学态度,我翻查了“老戏骨”一词的名词解释,实际上“老戏骨”的说法源自香港方言,用以形容演艺精湛的影视戏剧老演员。而根据百度百科这一词条内的举例说明,“老戏骨们大多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之间,基本是可以在各大颁奖典礼上角逐“终身成就奖”的人了。生于60年的倪大红堪堪挤入名单中,却算是绝对的后辈晚生。更合适晓琪爱豆的称号应该是“中年影星”。
问题不仅仅出现在对“老”的界定上,“如今广泛使用‘老戏骨’这个词,背后似乎还隐藏着一种逻辑,仿佛年纪大的人就一定能力强。”糖糖用近期热播的综艺节目《演员请就位》中,演员李成儒质疑《悲伤逆流成河》剧本的内容举例。
这段探讨中,李成儒的观点究竟有几分对错暂且不论,单是不少网友脱离了讨论内容本身而盖章这是“前辈教你做人”,让糖糖深感不适。“仅仅因为从业时间长就自居能力强、并以此为资本教育后辈,日常生活中这类人一定是为人嗤之以鼻的,在演艺圈却会有网友站脚助威,这点真的很说不通。”
事实上,演员几乎是最讲究“老天赏饭吃”的行业。有天赋者大可以年纪轻轻便无师自通而功成名就,无资质者则有可能终其一生仍旧碌碌无为。要知道,就算是年近花甲才“爆火”的倪大红,其实早已是谢晋、林兆华、张艺谋等知名导演作品中的熟面孔。
“大器晚红”或许存在,但“老”从来不应该是衡量“戏骨”的标准所在。
“有演技=演技好”吗?
前些天,一个#刘涛胡歌演技#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一起追星的朋友把对应的视频片段安利给糖糖时,她的第一反应是甩出一个“疑问三连”表情包。后来看过《故事里的中国》两人演绎《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片段,她承认,单以这段表演论,算是“不错”。
“但有演技和演技好并不是一回事,80分水平硬往120分营销的大有人在。”糖糖说。而在微博搜索框输入“演技”关键词,搜索结果里有一些名字会让人产生满满的违和感。进入这些话题你会发现,网友们夸赞某某演员演技如何的依据,大抵分为“哇他哭得好投入”、“哦他吵架好用力”或者“天啊这个坏人真讨厌”。
不仅如此,就连近年来标榜“以演技说话”的竞演类综艺节目,也几乎无一例外地将经典作品中最感人、冲突最激烈或是最撕心裂肺的桥段抽离出来,以旱地拔葱式的形式呈现在舞台和荧幕上,并以演员的表演是否具有所谓爆发力和冲击力,作为评判标准。
在《大宋提刑官》中贡献“教科书式演技”的演员何冰在访谈节目《圆桌派》中曾表达过这样一种观点:演员不应该表演某种结果和情绪,而是把过程呈现给观众,然后由观众来得出结论。然而很不幸,结果和情绪,偏巧是当下观众对演员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陈凯歌在最新一期《演员请就位》中,也语重心长地提醒演员:泪水并不是演员唯一的利器。
当然,成功的向观众传达人物塑造的结果和作品蕴含的情绪,对演员这个职业来说至关重要。“演技”二字最基本的定义,即是在舞台上或摄像机前,借由动作、姿势和声调来扮演某角色的艺术。但请记得,以上种种,均停留在技术层面。达标与否,区分的是“有”与“无”,而非“好”与“坏”。
那么,“有演技”就值得追捧吗?演员杨立新在接受《人物》杂志专访时说的话,或许是问题的答案——“在以往拍戏的年代,一个电视剧出来之后谁谈演技啊?没有演技你怎么能拍戏呢?”
换句话说,“演技”本身,无非是技能的一种。虽然亚里士多德对于此项技能是否能后天培养持怀疑态度,但艺术院想数十年来以“声台形表”四项技能为根本,沿袭某一表演体系进行培养,其目的是给予“演员”从业者以“入门的基础”,而非以此为获得追捧的资本。
“演技好=作品好”吗?
《银锭桥》全场时长不足100分钟,免去“散场时争分夺面赶末班地铁”困扰,我总算有时间静下心来回味这出戏。然而,我最终只在自己记录观剧感受的手机备忘录里写下四个字:一言难尽。后来,跟随着本轮巡演的进程,微博上的观剧反馈逐渐多起来,我终于明白,自己并不是一个人。
“武汉戏剧bot”微博转发的一篇剧评中,评价《银锭桥》的故事“过于中规中矩,甚至平淡有余”,更直言自己“得到的大多是失望”。事实上,这部豆瓣评分7.3的作品在口碑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走向,坏的一极指向剧本的天生缺陷,“新与旧的碰撞流于表面”、“想表达的很多,但都浅尝辄止”之类成为中心思想。
在对《银锭桥》的欣赏上,观众似乎深谙“演技好≠作品好”的道理。现实情况却并没有那么乐观。
经历中年爱豆忽然因演技圈粉翻红的晓琪有个最大的苦恼:爱豆不够红的年月里接的“烂片”被新粉们“挖坟式补课”,而比“面对过去的审美”更让她不忍直视的,是新粉们“彩虹屁”式的夸赞。“在这些人的思维模式里,我爱豆不但演技是好的,等同于所有作品都毫无纰漏。”晓琪说这就是所谓的“饭圈思维”。比如现在她的爱豆搞话剧巡演,新粉们会提前搞组团抢票,现场有人准备花篮、手幅等物资应援,结束后有人等在门口求签名合影。“一切其实都在以‘饭圈模式’运作。”晓琪说,这些人按照饭圈的习惯被称为“前线大大”,做好以上事情便能收获数量可观的拥趸,从此迎来“追星巅峰”。
在这样的模式里,爱豆本人高于一切,没有人愿意去理性分析作品本身和表演水平几何。晓琪心里偷偷承认她爱豆重新火起来之后,也出演过一些“无法评价”的角色,但那些剧“卖得好”且“收视还算不错”,这大概要归功于“人气回升”让投资方和电视台看到了商业价值。
原来,“演技好”和“作品好”之间是“=”或是“≠”都不甚重要,在这个轮回里,有人获得名望、有人获得心理满足、有人获得商业价值。
成年人的世界,各取所需,如此而已。
往期推荐
作 者 | 洛 晴
编 辑 | 加 菲
设计、排版 | 子 群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Epoch意为“新时代、新纪元”,也有“历史或生命中的一段时刻”的意思。不论这是最好还是最坏的时代,这都是一个有故事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