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枪炮、病菌与钢铁》有感
阅读量:3840463
2019-10-27
很难想象,厚达500多页的书,只为了证明一个观点:各个国家的文明发达程度,由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决定的。这个观点有点匪夷所思,但作者论据之丰富,让人不容辩驳。
这本书所要解决的问题,恰恰是我一直非常感兴趣的:为什么是欧洲最先进入工业现代化?而不是中东、印度、中国,甚至是美洲、大洋洲?作者从人类的起源讲起,人类从原始狩猎采集部落,进入农业社会,需要诸多条件,如良好的天气气候、河流、肥沃的土地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具备足够多的可驯化动植物,按照这么一筛查,全球基本就只剩几个地区具备进阶农业社会发展的可能性。
类似的观点,我在赫拉利的《人类简史》看过,初次遇见,非常惊艳。相比之下,赫拉利的表达更生动和简洁,这也是《人类简史》全球的大火原因。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的论述更严密,论据更丰富,每一篇,几乎就是一篇论文,刚开始会怪他啰嗦,后来,很钦佩作者治学的严谨,这才是一本学术论著本该有的样子。反倒是《人类简史》的不可置疑的全知表达,更像是一种盲目的自信。也难怪,许知远在《十三邀》就曾这点质疑赫拉利:你的论点来自于哪里?
另一个让我感兴趣的问题是:中国为什么没比欧洲更快进入工业现代化?这个问题作者语焉不详,大体就是中国的地理上的封闭和长久的统一集权,扼杀了资本主义的萌芽、科技发展的动力以及海外殖民拓展的野心。作者提到,欧洲的崛起,得益新月沃地(中东两河流域)文明的传播,再加上欧洲良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富饶的粮食生产,促进了长久的繁荣发展,更重要的是长期分裂的欧洲,刺激各国竞先采用新技术,发展本国经济。软弱的王权,宽松的管制,为资本主义肆意滋生提供了最好的土壤。
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的问题,作者只是偶有涉及,并未展开讲述。作者只是比较了中国和欧洲的情况,就做出结论,倒有点是从结论出发找论据。我觉得,农业社会能否进入工业社会,是个偶然事件。就像从原始社会进入农业社会一样,需要集齐诸多条件。而这,恰恰被欧洲赶上了,集齐了所有这些条件,进阶工业文明。如果没有欧洲的入侵,再过几千年,中国仍会处在农业文明。但有一点很明确,多交流,国家才能进步。
书的最后,还有一份惊喜。作者应读者的要求,补了一篇日本的史前史,写得很精彩,给了我好好了解这个优秀的邻居的机会。
书中还有一个彩蛋,让我念念不忘。就是在马达加斯加岛发现了南岛人(印度尼西亚人)的遗迹。考古发现,在公元300年到800年间(相当于我国的汉唐时期),南岛人就跨过山和大海,飘洋4000英里,来到马达加斯加岛,这也太不可思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