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前几天,叶璇在微博上曝光了一个在高铁上外放手机声音的男子,瞬间惹来三千多万人围观。
▲叶璇劝阻高铁外放男
反被骂“神经病”
建议WiFi条件下观看
很多人看完都说:“曝光得好,多希望自己也能像叶璇一样,敢于对别人说不,太讨厌那些在公共场所外放手机声音的人了。” 不过叶璇曝光这个男子并没那么顺利。据叶璇自己讲述,她和工作人员刚从南京开完会,准备乘坐夜班高铁回杭州,邻座一名老年男子,竟然旁若无人地外放音乐,震耳欲聋的声音都快赶超广场舞。 叶璇觉得太影响自己休息,就请乘警出面协商,但对方却依然我行我素。无奈,叶璇只好自己找男子沟通,不料还没说几句,对方就大骂:“你神经病!”
但是叶璇并没有被这些辱骂吓退,依然坚持在微博上进行了曝光。并且还说以后遇到这种事,还是会站出来。
与其认为这是一场因公序良俗而引起的口角,不如说是叶璇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站起来跟对方说“不”的较量。 其实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像叶璇这种事,只是很多人都会自认倒霉,忍忍就算了。 因为小时候,我们听了太多这样的教导: 你要听话,懂事一点;
不要去计较,忍一忍就好;
你要是敢顶撞,就不可爱了。 然而,那些乖顺的孩子,他们真的快乐吗? 我们又何曾听见他们内心在大声说“不”呢? 1.不敢说不的孩子
有多让人心疼
作家蒋方舟曾分享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在她刚谈恋爱时,男友打电话过来责骂,通话过程中她一直在道歉,整整持续了两个小时。
可男友还是觉得她的道歉很敷衍,便在挂断后又继续电话疯狂滥炸。
让人心疼的是,看着不停振动的手机和满屏的来电显示,她除了吓得浑身哆嗦,始终没有说出那句“你不要再打过来了”。
因为担心起冲突,也怕让对方更生气,她不敢理直气壮地拒绝对方。 只能把情绪隐藏起来,让自己陷入无尽的惊慌和痛苦之中。 无独有偶,《女儿们的恋爱》里面,任容萱与男嘉宾首次约会时,对方提出了一起练“双人瑜伽”的要求。 想到第二次见面就这样亲密接触,她内心十分反感。
但她并没有明确表达出来,只是开玩笑地说了句“想牵我不必用这种方式”。
整个过程中,任容萱尽管很不情愿,但只能掩饰内心的不悦,还得不时安抚对方情绪。
明明是对方要求不合理,不好意思说“不”,反而成了心虚的那一个。 《人间失格》里有一句话:
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
面对不喜欢的事,勇敢地说“不”,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利。 它代表着自主意识,表达了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不懂得说“不”的孩子,在关系相处中,只能违心地迎合别人的期待,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最终演变成“讨好型”人格。 长此以往,不仅让自己处于焦虑和不安,负面情绪不断累积,还会降低自我价值感。 2.敢于说“不”的孩子
到底有多赚
贾平凹说:
行走于世间,每个人都应有接纳与宽容之心,但也要学会拒绝。
会拒绝的孩子,既能守护自己的体面,也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曾经火爆一时,十四年后再次登上热搜的童年喜剧《家有儿女》,里面的小雪就是一个敢于说“不”的孩子。 邻居张阿姨老是隔三差五来家里借东西,而且每次都借而不还,这让小雪父母敢怒却不敢言。
这天,张阿姨又来借吹风机和电熨斗,不好意思拒绝的小雪父母,只好编了个谎言来搪塞,心有不甘的张阿姨,便拿起沙发上的一本杂志准备借走。
正当小雪父母犯难时,小雪从房间走出来,先是礼貌地跟张阿姨打招呼,然后看着对方的眼睛,心平气和地说:“阿姨,请把你手里的杂志还给我。”
当张阿姨再三坚持借给自己看几天时,小雪毫不犹豫地回答:“对不起,阿姨,这本杂志不能借给您”。
自讨没趣的张阿姨只好放下杂志,灰溜溜地离开了。 对别人不合理的要求说“不”,本来就是每个人的权利,不需要理由。 勇敢地站出来说“不”,既能让别人知难而退,也能让自己不受委屈。 越敢于说“不”的孩子,越懂得如何爱自己。 他们不在乎别人看自己的眼光,只遵循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这样的孩子,通常都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他们清楚自己要什么。 在坚持自我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幸福感,获得成长,最终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3.自我分析能力越低
孩子越不敢说“不”
知乎上有个提问:为什么有些人拒绝别人的方式,是说谎而不是直接说“不”? 一个高赞的回答:
“拒绝别人是需要力量的,这种力量来源于人的自主性。一个有充分自主性的人,能够确认自己的选择与主张,反之,他们会顺从地接受那些内心抵触的要求。” 深以为然。 之所以不敢直接说“不”,是因为没有把自我独立于他人。 心理学上有个“自我分化”概念,指的是与人相处时,能识别并管理自己的情绪和理智,能处理好“自我”的位置,面对压力时能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去迎合他人的期望,被别人的感受所控制。 动画片《樱桃小丸子》里,小丸子经过球场时,被大野同学拦住,请她加入棒球比赛,顶替临时缺席的队员。b
小丸子不懂投球,很不想参加,可大野一再拜托,她只好硬着头皮答应。
比赛过程中,小丸子紧张得手心都冒汗了,好几次纠结要不要退场,生怕因为自己的原因,让球队输了比赛。
其实,小丸子不好意思说“不”,是因为她自主性较差,不能管控内心真实的感受,只能根据情绪反应,来作出非理性的判断。 孩子自我分化能力越低,越缺乏对自我意识的尊重,容易随意屈服于人。
同时因心理边界被打破,分不清“自己的需求”和“他人的需求”,把自己的事看成了“小事”,而把别人的事看成了“大事”。 4.如何教会孩子说“不”
学会说“不”,是善待自己的开始,那父母该如何教会孩子说“不”呢? 尊重孩子,给他说“不”的权利
马伊琍女儿爱马做事总是小心翼翼,生怕惹妈妈不开心,只要妈妈声音大一点,她就会马上道歉,即便不是她的错。 马伊琍起初对女儿的“懂事”很欣慰,但后来她痛心地发现,孩子其实是压抑了自己真实的情感需求,即使意识到不对劲,也照样会做出服从的举动。
因为自己经常要求孩子听话,不容孩子说“不”,否则会大声呵斥。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迎合大人的节奏,渐渐没有了自己的想法,也不敢在父母面前提要求,更不敢对父母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说“不”,变成了一幅“讨好型”模样。长大以后面对其他人,也是如此,深怕对别人说“不”,别人就不跟TA玩了。 要让孩子敢于说“不”,就要从小尊重孩子的想法,给TA说不的权利,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他顺从。 培养孩子自主思考的能力
有时候,孩子不敢说“不”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在哪,犹犹豫豫。 没有足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没有说“不”的底气。 在生活中,父母要多引导和鼓励孩子自主思考,比如为什么这道数学题的答案会是A而不是B,同样是买课外书,到底是漫画书好,还是图画书好,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去思考,去判断。 这样他们就能对自己的能力和喜好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有底气对别人说“不”。 父母不要越俎代庖
有些孩子内心是很想拒绝别人的,但因为胆小不敢说,父母往往就替他们说了出来。 这样一来,孩子就失去了尝试说“不”的机会,导致胆量越来越小,越来越没勇气说。 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耐心地引导孩子,等待他自己说“不”。 告诉他如果不情愿,就要大胆地说出来,当他有了第一次开口拒绝的体验,下次遇到类似的事,就能放下顾忌,勇敢地说“不”了。
孩子的成长路上,一定少不了与人相处。 而懂得说“不”,是一门相处的艺术。 告诉孩子: 不用一味地顾忌别人,相信自己的感受;
不用违心地屈从于人,守护自己的底线;
不用过分地懂事听话,坚定自己的初心。 生而为人,每个人都有说“不”的权利。 如果别人的要求已经侵犯了你,就勇敢地说“不”吧。
“您的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作者简介:那年美美,企业高管,美国认证协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师,培训讲师,爱红妆,更爱笔墨书香。酷橙校园(ID:qinglanxxs),一个专注推送小学生学习资料和学习方法的公众账号。
逐字逐句拆分,详述写作技巧和纲领帮小学生一次性搞定写作难题适合6-12岁孩子阅读《大师们给孩子的写作课》(全4册)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了解详情▼▼▼
文章不错,转发+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