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天法律问答】
91.“海淘代购”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作者:周明月
Zhou Mingyue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很多人对海外代购产生了兴趣,有的成为了消费者,也有的干脆就借着势在微信、淘宝店铺甚至直播等自媒体平台上成为了经营者。
那么,相应的问题接踵而至——没有经过行政机关许可登记,擅自进行网络经营活动,合法吗?
针对以下两种情况,会有不同的结果:
产品货真价实,源自海外,依法过关进入大陆后进行销售
01
2019年1月1日施行的《电子商务法》对此作出了规定,就经营者而言,无论是自然人还是企业法人,若从事代购生意,必须分别申请采购国与中国两国的营业执照。
与此同时,依法缴纳两个国家的税务。违规可能面临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若是涉嫌税收类型犯罪,那将面临更高的罚款以及严厉的刑事责任。
法律、规定自然应当非常严格,但在客观上,巨大的数据量背景之下,“我又会不会是漏网之鱼?”《电子商务法》对监管行为作了更为严格的规定,若是平台对代购行为不依法实施管理,那么平台将会面临巨额罚款。
因此,不论出于维护平台的良好环境,还是避免高额的处罚,平台的主动监管都势在必行。
商品产自国内,系“A货”(仿品)。通过电商平台按正品出售
02
这种场景往往是针对生产、经营者而言,因为这类产品的生产、经营者,从生产到销售到运输有着一整套产业链。
首先,没有资质的作坊、工厂,仿制了大量的名牌奢侈品,更有甚者通过解剖各种正品去仿制;
再者,为顾客提供着合法或者看似合法的发票;最后,制造或伪造关单、境外快递发货单号,提供一系列看似正规的条形码、二维码供客户扫描。
如此,一整套行云流水般的操作,背后却会面临着各种巨大的刑事风险:比如生产制造链可能会触犯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销售链可能会触犯诈骗罪、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运输链可能会触犯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以及诈骗罪,等等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首先,面临的是产品真伪难辨的问题,大部分人往往只能选择将错就错了;其次,哪怕是发现了产品的瑕疵,但这类商品的维权往往会面临着退货难、索赔难、追责难的三大难题,经过一系列劳民伤财的操作后,大部分也会因嫌麻烦而放弃维权。
因此,我们消费者在海淘时一定要格外注意,在购买海外的食、妆、药等可能危及生命健康的产品,以及价格昂贵的品牌奢侈品时,尽量选择正规的平台中有平台担保的店家,有可能的话可以选择平台自营的海淘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被“坑”的可能性。
但是即便如此,海淘如此高利的行业,风险依然存在。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领域上国货相比海外产品并不逊色。甚至,某些产品在全世界都是受人追捧的“紧俏货”。
所以,不要盲目迷信进口,理性消费,只买对的而非贵的。
主编 江前达
版式设计 张 洋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律所地址
声明:文章均已注明来源,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投稿请联系13023056789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