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高端论坛·昆明会议”主旨演讲

“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高端论坛·昆明会议”主旨演讲

阅读量:3862275 2019-10-28


  
北京大学燕继荣教授作了题为《中国政治学理论和话语再构建》的发言。燕继荣教授指出,当前全国政治学学科发展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政治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学科地位相对较弱;二是国际公认的高水平期刊发表的成果相对较少。三是政治学研究同质化程度高、特色不够。科学研究要能够接地气,研究中国的问题、讲述中国的故事、提供中国的方案、表达中国的话语、形成中国的理论。现实政治要求与准则经常会应用在政治学学科的学术研究与教育领域,这使得政治学在接地气的同时,会受到各种规矩的约束。面对这种情况,学界形成了两种态度:一种是担心中国政治学被再度边缘化;另一种是主张通过本土化来实现中国政治学的转型升级。中国故事、经验、实践丰富,但缺少理论,这种现实说明当前政治学发展的关键是从中国的现实实践经验出发寻求理论上的解释,用正面的理论来阐释实践,进而树立我们独特的学科意义。    复旦大学熊易寒教授作了题为《作为科学与学科的政治学》的发言。熊易寒教授指出,从政治学作为科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谁发现规律或者发明理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发现和发明本身。从政治学作为学科的角度来看,重要的是内部凝聚力和对外的竞争力,因而谁来提出和发现理论便显得极为重要。随着现代学科的兴起,分工越来越明确,学科分工会产生效率,但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视野盲区,学科的竞争可能会此消彼长,因而就会产生学科边界和知识壁垒等问题。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本身要求我们既要基于学科,又要超越学科。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本身就是跨界的产物,创新往往跟跨界有关。学科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但科学的竞争又不断推进知识的边界,拓宽彼此的空间,因而怎样在当前学科分工下把政治学学科的影响力做大就显得极为重要。学科的认同和人才培养也很重要,因为学科本质上就是人力资本。此外,只有创新才能提升学科的地位,要创新就要有原创性的理论,而这就要求有系统化的方法训练,从中国研究到比较研究,通过人才的培养梯队、良性的竞争和对话来促进政治学学科的发展。    
华东政法大学张明军教授作了题为《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思考》的发言。张明军教授指出,要明确政治学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因果关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度,这四个指标体系不是并列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其他三种指标的“因”。只有搞好师资队伍建设,其他三个指标才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此外,还要学习借鉴国内外政治学发展的典型模式,包括平台筛选模式、团队评估制度、特色发展模式等,特别是将平台筛选与特色发展模式相结合。为解决当前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比较弱的问题,应选择“三步走”策略:首先在实践中获取经验,然后获得经验提炼出概念,最后通过概念上升为理论体系。
    
华中师范大学邓大才教授作了题为《以特色引领一流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的发言。邓大才教授指出,国内高校的政治学学科建设大都面临着特色发展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有三种选择:第一,特色发展与全面发展的选择。根据自己的条件、基础、优势,选择与其他高校不同的学科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选择特色发展和特色引领。第二,基地特色与学科特色的选择。基地思维是一点,学科则是一片。以政治学学科支撑基地,把基地作为引领学科发展的驱动器。第三,应用特色与学科特色的选择。要打通应用与学科的断裂,以应用特色推进学科特色,拓展学科建设的资源,以学科特色增强应用的思想性、理论性。对于以上三对关系的选择,是多数高校在学科建设中都会面临的问题。今后如何选择或者解决相应的问题,则是学科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吉林大学张贤明教授作了题为《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问题、经验与未来发展》的发言。张贤明教授指出,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存在四个问题:一是理论研究不深厚,缺乏实效。二是学科融合不够深入,学科独立性相对弱化。一方面,新兴交叉学科建立的多个学科汇聚理论框架还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如果过度强调学科交叉,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科体系本身的混乱。三是全球化视野不够开阔和本土化程度不高。中国政治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还不能充分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四是学术个性和特色不鲜明,学术共同体意识相对不强。针对这些问题,今后的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在目标定位上要重视加强知识生产的问题,要强化基础性的研究,还需要回归到实践中进行思考和分析。
    
南京大学孔繁斌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中国政治学学科建设浅见》的发言。孔繁斌教授指出,新时代政治学学科建设需要思考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新时代政治学学科建设的思想方法。在学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时,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词汇和概念,而是指某种具有自己独特性的实践形态。今天社会科学的主流学科都是基于近代人类政治实践最根本的主题上形成理论、形成知识的。今天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现象出现和后现代社会崛起,新的政治实践主体能否出现,学科体系与话语体系与近代相比有何不同,这些都是尚未解决的问题。另一个问题是,从行政学研究来看,政治学应该能把行政学研究的前提性问题解决。但是在政治学研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都没能很好地用中国独特的政体理论进行表达。
    
南开大学程同顺教授作了题为《综合性大学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困难》的发言。程同顺教授指出,综合性大学的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总体来看,这些困难和问题来自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的因素。从外部因素来看,由于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发展现状难以与教育部的改革要求相契合。从内部因素来看,同一些相关学科相比较,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不具备比较优势,由此制约了学科推进的有效性。
    
清华大学孟天广教授作了题为《政治学双一流学科建设:本土与国际的对话》的发言。孟天广教授指出,中国政治学的学科建设有三个必须思考的维度,即物质性的维度、公共性的维度、知识性维度。目前政治学学科建设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现象,必须抓住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给政治学发展带来的迭代机遇。特别是要将本土化(中国特色)和国际化(世界一流)两大核心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力求实现颠覆性创新和断裂性发展。政治学发展正面临着新生政治现象和方法论创新的挑战和启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也为政治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议题。在这一历史交汇期,政治学学科在未来发展中应以本土主体性、交流互动、理论话语竞争作为学科发展的三大驱动力,更好地定位自己、认知自己、发展自己。
 
山东大学刘玉安教授作了题为《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国内外比较》的发言。刘玉安教授指出,科学发展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渐进的过程。因此,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律、脚踏实地、厚积薄发才能得以长足发展。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现在基本上是以一个新的方式来进行的,在这个建设过程中,政治学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发展,而是要尽可能的与国际接轨,掌握更多更新的动态,在更大的平台和层面上进行交流。此外,国内各大院校政治学学科发展要在构建政治学学术共同体的基础上,达到一定的和谐,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应用,以使全国政治学学科建设能够稳步发展、不断提升。
    
天津师范大学高建教授作了题为《博雅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的发言。高建教授指出,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是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其中本科生源是基础。目前,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要在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两方面做工作:一方面,要思考如何在各种不利条件下引进人才;另一方面,要思考如何激发学生潜能,特别是培养基础性研究的人才。高建教授介绍了天津师范大学政治学学科建设的经验,包括:调整教学方案,特别是增加了方法论、经典原著、外语的分量;在招生环节上,注重学生有无兴趣,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聘请校外的优秀教师来上课等诸多方面。
   
外交学院曲博教授作了题为《世界一流国际关系学院建设经验与启示》的发言。曲博教授提出,除了怎么办学和如何做研究,学科建设最重要内容之一的是制度建设。今天,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尤其需要制度来解决相应的问题:一是学科特色和学科规范问题,不是只要特色不要一般,要注重如何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二是研究体制,如何实现政治学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的平衡;三是培养人才,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标准是一般性能力的训练,还是特定技能的训练;四是教师定位,需要通过制度设计来明确教师管理的规范;五是跨学科研究,尤其是要关注跨学科研究的定位问题。总之,未来学科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的建设和实施能否成功。
  
云南大学周平教授作了题为《学科特色发展与规范发展的关系》的发言。周平教授提出,当前特色发展已成为政治学发展的重大命题。特色发展的根本意义在于,在特定的研究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形成稳定的知识结构。而特色发展本质上是推动知识生产或者知识增量。与此同时,特色发展必须讲学科规范才能做得下去,否则就会成为各行其事,从而失去学科的本性。学科规范有多样性的内容,包括学科对象规范、学科立场规范、学术活动规范、学科体系规范、人才培养规范。要把学科特色与学科规范结合起来,讲“两点论”而不是“一点论”,使特色在规范的框架下发展,使特色的发展真正转化为政治学的知识增量。
  
中国政法大学杨阳教授作了《基础理论研究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发言。杨阳教授提出,一流学科的建设需要基础理论研究的支撑。第一,高等院校建设一流学科,最终都是人才培养,而对于政治学专业的学生来讲,政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是应该具备的。因此,探讨一流学科建设的问题,首先应该考虑到基础理论应该如何发展。第二,在基础领域里加强研究和拓展,有利于夯实政治学整个学科的知识基础,为应用研究的开展提供更为丰厚的知识储备和知识基础。第三,政治学要能够为政治实践提供更多的理论的支撑,并且政治学本身发展也需要更多理论上的提升和理论上的支撑。中国需要中国经验和中国实际产生的理论,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建设,事实上也是在围绕理论应用做研究,其发展为对策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基础支撑。第四,让政治学的一套话语体系、概念体系有别于意识形态,即便说今天政治学发展为现实服务,但也要与其他一些应用性非常突出的学科有所区别。
 
中山大学肖滨教授作了题为《中国政治学的理论创新与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发言。肖滨教授提出,中国政治学的根是作为一个科学的政治学,而这个根应不断深化。政治学的根深扎的方式是基础理论的创新,这就有必要认真思考政治学新的起始点。中国政治学过去发展的起始点是欧美国家的政治理论和民族国家建构这条路。中西方文明存在着个体与共同体的不同逻辑关系,改革开放40年发展的成就依赖于维护共同体基本框架前提下尊重个体、市场规律,这就是中国政治理论的新起始点。在这个基础上政治学的根应该深扎,深扎的方式是政治学的转向。过去政治学的转向是科学、定量、时政、经验研究等,但今天的转向还应结合本土、历史、文化、变动的世界、语言等因素。当然,政治学的发展还要依托于年轻一代政治学人的努力进取。    
华东政法大学任勇教授作了《地方高校如何有效推进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发言。任勇教授对华东政法大学的政治学建设情况作了介绍。历史上,华东政法大学的政治学起步比较晚,基础比较薄弱。在“双一流”建设开始后,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把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的特色和优势,同整个学校的法学特色和优势结合起来,是华政政治学发展所要考虑的事情。其中,研究社会稳定、社会公共安全是华东政法政治学发展重要的理论突破点。在未来的学科发展中,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将把人才培养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同时更加重视国际化,强化国际合作研究。在强化学科特色的同时,还应注重实现学科的底色、规范与特色的平衡,并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提供更加丰富的多类型政治学术类的公共产品。
    
吉林大学殷冬水教授作了题为《在中国研究中探索理论创新: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使命》的发言。殷冬水教授提出,政治学的一流学科建设目前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惑,未来还需要做许多工作。首先,政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面临来自多个方面的挑战,每一个方面的挑战都迫使我们反思过去的作为和做出未来的思考。过去的学术研究中我们做了两种工作:一种是大规模引进西方的政治概念,以及翻译国外经典书籍、教材和对国外前沿政治理论的追踪研究;第二种是中国政治学的本土研究,包括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的政治思想史、制度史研究等。但这两种工作仍然存在着问题:一是国外政治理论很难解释中国复杂的实践;二是引进的政治概念、理论禁锢着学术想象力;三是中国故事尚未构建成为成熟的学术体系。这就要求我们生产原创性理论和对中国故事进行理论升级,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具有理论创新空间的研究议题,解释已有政策理论和发展新政治概念,检验和发展政治理论中的逻辑和机制。
 
  
南京大学闾小波教授作了《“工程主义”时代政治学人的关切》的发言。闾小波教授指出,“工程主义”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研究的推动方式。现在的中国政治学,不仅有“工程”之名,还有“工程”之实来管理。在“工程主义”时代,要对政治学学科或者政治学研究做一些深刻的反思。其中,一个问必须注意的题是,科学研究的成果最终都要经受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与评估。因此,对于中国的政治学研究者来说,必须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新时代,中国政治学研究应当如何做出贡献,以及做出什么样的贡献?
  
外交学院杨宁教授作了题为《政治学一流学科的评价体系》的发言。杨宁教授提出,“双一流”的评价体系是五年一个周期,引入了竞争机制、绩效考核,这种竞争机制不只意味着学校之间的竞争。“双一流”评价体系强调绩效考核,这对社会科学可能会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因为社会科学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政治学学科具有突出的应用软科学倾向,表现为:研究的范围比较宽泛,界限不清晰;问题的定义不严格,理论结构也相对不稳定,注重定性与特殊性的分析;知识外向型,由外部的问题决定,研究的问题决定了研究方法的选择,主要由外部的实践需要所驱动。此外,政治学还具有跨学科和交叉学科倾向、学术共同体趋异性倾向的特点。结合政治学的这些学科特点,尤其应当探索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实现跨学科发展、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此外,无论从科研水平来讲,还是从社会服务来看,在我国政治学学科建设中体现中国特色都是非常重要的。
  
云南大学吴磊教授作了题为《边疆大学一流国际关系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的发言。吴磊教授指出,云南大学、新疆大学等边疆大学,要建设“双一流”是非常不容易的。把区位优势变为学科优势,把学科优势变为人才培养优势,是边疆地区学科发展的一个特点,也是客观需求(即地方上有需求)。从边疆大学的生存发展的角度来看,需要根据优势和特色做研究,形成学科引领、特色引领。因为地处边陲,边疆高校存在人才优势没有,师资结构不行,引进人才非常困难等难题,因此只有特色发展才有出路。但问题就在于,这样的特色发展、特色引领带来的是难以提升评估权重,因为与其他研究重要区位国家的成果相比,我们没有优势。因此,边疆大学一流国际关系学科建设不仅仅需要引进人才,更需要加强对基础性条件的重视,尽快补齐短板。要突出特色研究当中可以提高声誉的内容,比如说国家重大需求、地方需求等,来加强对策研究,引起国家重视,进而弥补边疆地区区位优势明显不足的缺陷。
    
中国政法大学卢春龙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新政治学科的建设与思考》的发言。卢春龙指出,新文科建设需要高校搞一些探索,现在中国的政治学科面临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冲击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背景,需要建立起自己的话语体系。学科体系有几个组成部分,最基础的就是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理论体系对应对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理论体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理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知识体系源于理论体系,理论体系的共识性成果构成了知识体系。政治学人才培养搞新文科建设改革不是简单的事,可能还需在更高层面上采取措施,这样才能推动知识体系的改革。话语体系首先应该是世界的,同时也是民族的。我们应该考虑“四个新”:一是新理念,要转变观念,重视跨专业和跨学科的发展,立德树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二是新内容,新的社会实践,特别是新的工业革命改变了政治社会实践的方式;三是新方法,我们还需加强定量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引进;四是新技术,现在整个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巨大变化,需要我们未雨绸缪、看得更远,积极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挑战。
  
中山大学王清教授作了题为《学科自主性:中国政治学的学科建设》的发言。王清教授指出,政治学在发展进程中要处理好科学性与政治性的关系。尤其是关于中国政治的理论上,更多强调因果关系,强调方法上的科学性和材料的田野性。另外,政治学又要正确认识政治性,所有社会科学在一定语境下都会面临这个问题。一方面,从作为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意义上的政治学来说,政治实践是政治学发展的土壤;另一方面,政治性又有其特殊性,因此我们正在进行的一流学科也要在科学性与政治性中进行权衡和取舍。中国政治学的学术共同体成员通过自身的能力和行为对不同利益群体的超越,以平衡科学性与政治性,即具有学科的自主性。学科自主性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学科的发展目标,形成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中国政治学。同时,学科内部要有明确的发展共识,有一定的制度保障。而学科自主性的构建则又要依托于加强科学性、回应政治性的双重路径。
 
外交学院王春英教授作了题为《一流学科建设中政治学与外交学的均衡发展》的发言。王春英教授提出,政治学下的二级学科应进一步实现均衡发展。二级学科下的专业存在着一定差异性,其中政治学理论更侧重于宏观的、国家的问题,外交关系可能更侧重于实践的技能。对于办学特色鲜明的外交学院而言,就难以开设政治学理论等二级学科。这主要表现为,课题偏向外交关系,师资队伍不足,平台不足。同时,在外交学院的学生都有一个外交官的梦想,因此对于政治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较为薄弱。另外,人才培养上也有难度,特别是存在开设的相关课程不足的问题。相关部门的要求也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有的要求特色发展,有的要求全面发展,会让学科建设无所适从。这些都成为了一流学科建设中政治学与外交学均衡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天下边疆微信ID:ynu-bianjiang
1.点击历史信息 查看更多内容
2.按右侧二维码 关注天下边疆
长按二维码关注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