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第十期国际部读书分享会——B,E,F组补充材料

第十期国际部读书分享会——B,E,F组补充材料

阅读量:3870299 2019-10-28



国际部读书分享会将在下周一(10.28)早 7:45 举行第十期读书会 —— 暑假分享特辑。本次读书会将在六个分会场围绕六个主题同时展开,请高二国际部同学点击阅读原文填写下方问卷,方便我们统计各会场人数,谢谢!
B组:《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乡土中国》
主题:认识中国
地点:高二12班
讲师:陈雯荻 王湑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作者介绍: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Eduardo Hughes Galeano),男,1940年生,乌拉圭记者、作家和小说家,生于蒙得维的亚,14岁时创作的政治漫画被报刊采用,先后担任过周刊、日报的记者、编辑、主编。1973年乌拉圭发生军事政变后入狱。曾流亡12年并被列入阿根廷军事政权的死亡名单。其作品已被翻译为超过20种语言。著有《火的记忆》(1986)和《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1971)。2010年荣获斯蒂格·达格曼奖。
梗概:
此书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题为“地球的富有造成人类的贫困”,讲述了旧殖民主义围绕拉丁美洲金银、农作物和其他矿产进行的掠夺史;第二部分题为“发展是遇难者多于航行者的航行”,叙述了新殖民主义如何通过自由贸易、贷款、铁路、阴谋和暴力将拉丁美洲的民族工业发展扼杀在襁褓之中,解析了投资、技术、经济援助、合资企业、金融机构、国际组织等现代文明手段如何不文明地参与了古老的掠夺战。
《乡土中国》:
作者介绍:
作者费孝通,费孝通究竟何许人也?1910年11月2日,费孝通先生生于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今年是他诞辰109周年。

费孝通先生的身份有很多,而其中最闪耀的,是中国学术史上叱咤风云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载有费孝通文章的《少年》 资料图
此外,他还是《纽约时报》说的中国最厉害的专栏作家,是散文家;出过诗集,是诗人;早年尝试写小说,14岁开始在商务印书馆的《少年》杂志发文,处女作
的题目是“秀才先生的恶作剧”。
早期著作《乡土中国》、与杨绛的故事,还有坊间流传的一种风言,说他是钱钟书《围城》中方鸿渐的现实原型,等等,都让他为大众所熟知。
 
E组:《追风筝的人》
主题:追风筝的人 一书多读
地点:高二16班
讲师:王鹏云 李亚蓉
梗概: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讲述了阿米尔的成长故事。
阿米尔生于喀布尔的一个富裕家庭。他的父亲是普什图人,家里仆人阿里的儿子哈桑则出身哈扎拉人。哈桑是阿米尔的好朋友,也是他的仆人,哈桑非常忠实、正直、一心只为阿米尔少爷着想。
阿米尔和哈桑经常一起玩追风筝的游戏。追风筝是一项阿富汗的传统游戏,伙伴们会用自己的风筝线割断别人的风筝线,被切断而落下的风筝归追到它的人所有。阿米尔是出色的”风筝斗士”,善于用自己的风筝切断别人的风筝的线;哈桑也是杰出的”风筝追逐者”。
阿米尔的父亲对两个孩子都很疼爱,但嫌阿米尔过于怯懦、两个孩子和人打架时总是哈桑出头,对哈桑显得疼爱有加。阿米尔展露出写作的才华,但爸爸并不看重。
一次,社区中一个普什图族孩子阿塞夫和阿米尔、哈桑发生冲突,哈桑用弹弓勇敢地维护了阿米尔。一次风筝比赛中,阿米尔为了赢得爸爸的好感而勇夺冠军,哈桑则保证去追到第二名的风筝以证明阿米尔的战绩,但在哈桑的归途被阿塞夫等人截住。阿塞夫要哈桑把风筝给他,但哈桑不肯,于是他强暴了哈桑。这一切被阿米尔看到,但由于怯懦,阿米尔没有挺身而出。
之后的日子里阿米尔由于无法面对哈桑而希望父亲把阿里、哈桑解雇,被严词拒绝。于是阿米尔在13岁生日的晚上陷害哈桑,说他偷了自己的生日礼物。哈桑洞悉一切,而承认了偷窃。之后,阿里和哈桑不顾阿米尔父亲的反对搬走了。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斯坦,父亲带着阿米尔逃往至巴基斯坦,把家留给他们的朋友拉辛汗照看,后迁到美国旧金山湾区居住。阿米尔在美国上大学,毕业之后成了作家,还在一所跳蚤市场里认识了同样来自阿富汗的索拉雅,并和她结婚。他们想有一个孩子,但始终没能如愿。爸爸在此期间因肺癌去世。
2001年,身患绝症的拉辛汗从巴基斯坦给阿米尔打电话,让他去巴基斯坦,并告诉他”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原来,拉辛汗在阿米尔父子走后,找到了哈桑及其母亲,带着他们一起回到阿富汗管理阿米尔家的房子,哈桑还有了一个儿子索拉博。然而不久后,塔利班强占了这个房子,还因为种族歧视当街枪毙了哈桑及其妻子,索拉博进了孤儿院。拉辛汗希望阿米尔回去喀布尔救索拉博,但阿米尔不愿意。拉辛汗于是告诉阿米尔,哈桑其实是阿米尔爸爸的私生子。
在一番纠结后,阿米尔回到巴基斯坦,找到了索拉博所在的孤儿院,却发现他已经被一个塔利班头目带走。在一场球赛中,阿米尔见到了这个头目,发现他原来就是阿塞夫。通过他,阿米尔知道了索拉博已经成了一个性侵犯的舞童。阿塞夫告诉阿米尔可以带走索拉博,但必须和他先处理一些陈年烂账。在屏蔽左右之后,阿塞夫戴上不锈钢拳套,轻松毒打毫无搏击经验的阿米尔,但不料索拉博用形影不离的弹弓打瞎了其左眼。阿米尔和索拉博这才趁机逃出。
由于索拉博无法取得美国签证,阿米尔从而打算收养索拉博,但他需要暂时入住孤儿院。出于对孤儿院的惧怕,索拉博割腕自杀,之后被救起。在阿米尔带着索拉博回到美国之后,索拉博因为感情受到伤害不再和任何人交流。
很久之后,在2001年的一个周末,一个公园里,索拉博终于因为追风筝的故事对阿米尔微笑。
F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喜福会》
主题:文化的冲突
地点:高二15班
讲师:于海逸 杨雨薇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作者介绍:

哈佛大学阿尔伯特·魏斯赫德三世学院教授,哈佛国际和地区关系问题研究所所长,约翰·奥林战略研究所主任。曾任卡塔尔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安全计划顾问,《外交政策》杂志发起人与两主编之一,美国政治学会会长。有大量学术著作和论文问世。
梗概:
本书作者塞缪尔·亨廷顿,国际政治研究领域著名学者,曾任美国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1993年夏,他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文明的冲突?》的文章,引起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和争论。
作者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本书所持的观点公允与否,在学术界大有争论。但书中对现今世界各种文明的深入研究和剖析,对我们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文字 | 马嘉骏 于海逸 王鹏云 李亚蓉 王湑 陈雯荻
编辑 | 徐子程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