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数:606
发文数:1091
HEY YO,大家好,我是康康!
在上一期《“吃人”的韩国娱乐产业》中,聊了聊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韩国艺人。
评论区和弹幕就有人说,哎呀你这是围韩救中,国内不也是这样吗?
诶,这就错了。国内还真不一样,比起韩国的血汗工厂模式,国内偶像,尤其是顶级流量的偶像,在自身的发展路线、形象包装等方面,拥有着更大的自主权。
说到中国偶像,就不得不提到“归国四子”,吴亦凡、鹿晗、黄子韬、张艺兴。
他们在韩国以EXO组合的身份出道,凭借SM公司强大的造星能力,积累高人气后,四个人选择把天赋带回中国。
他们为什么要回国呢?
说白了,首先是在韩国又辛苦又赚不到钱。
东方神起巅峰时期,卖出50万张专辑,一个人才能分1千万韩元,也就五万六人民币。
再来看看国内的情况。
2017年,某媒体做过一份中国名人收入排行榜,鹿晗以1.816亿的收入,仅次于范冰冰,位列第二名。
吴亦凡第九名,1.368亿;
张艺兴第四十一名,7410万;
虽然这是一份估算而来的税前收入,但也能看到,归国四子在回来几年后,收入都很客观。比起东方神起巅峰期时一张专辑每人分几万人民币的情况,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了。
另外就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做不了。听听吴亦凡退出EXO几年后,在接受美国电台采访时候是怎么说的:
再加上各自都是年纪轻轻一身伤,身体不行了,大家就前前后后都回来养病,哦不对,发展事业。
上一期《快来康康》我们讲到,SM公司是一家流水线生产的造星工厂,这种模式的优势是放大成员优点,掩盖缺陷,但归国四子回来之后,中韩偶像产业发展模式的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中,很多问题就集中爆发了。
先说第一个回国的吴亦凡。
2012年,吴亦凡从EXO出道,2014年回国发展,演过几部电影。
演着演着,演到《欧洲攻略》的时候,豆瓣评分已经只有3.6分了。
2017年,《中国有嘻哈》横空出世。
这档以宣传说唱亚文化为己任的英语教学节目,让人记住了说唱歌手之间的那些beef(过节)、diss(不尊重)、battle(掰头)、respect(尊重),还有peace&love(和平与爱)。
说唱作为嘻哈文化的代表之一,一直被看作是小众、地下、非主流。2017年之前,你要是跟家里说在自己搞说唱,可能还不如说在搞民谣,或者玩儿摇滚。但这一切,在凡凡说出那句话之后,都改变了。
尽管PGOne和Gai的双冠军,包括这二位后来的各种风波,给吃瓜群众贡献了不少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必须要承认的是,凡凡的金句才是让这个节目“破圈”的金手指。也是这一刻,吴亦凡终于迎来了自己在国内市场的高光时刻和事业的又一波上升期。
同样是2012年正式从EXO出道的黄子韬,回国后最先让人印象深刻的大概是……“狗带”??
表情包全网疯转,加上之前诸如耍大牌、改头像这些事情,一度成为四个人里面被黑得最惨的一个。但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啊,在说唱之后,嘻哈文化的又一个分支街舞也火了,wuli韬韬赶上了《这!就是街舞》的车。
延续了《真正男子汉第二季》里的“傻子”风格,大家发现韬韬在街舞里不是“装傻”、而是“真傻”,不少人都对黄子韬发出了真香警告,这时候,韬韬的“耿直”人设反而成了他的优势。而鹿晗和张艺兴,也分别在《奔跑吧兄弟》和《极限挑战》里圈粉无数。爱好balance的“小绵羊”,在之后的《偶像练习生》里,也完成了从练习生到导师身份的转变。
鹿晗本来也是有机会的,不过作为《热血街舞团》的召集人,这节目播了几期之后就没啥水花了...
如果说在归国初期,四个人的基本盘还是原来的那一批韩流粉,那么在综艺节目里,他们完成了从韩国偶像向本土偶像的转型,在各自的粉丝群体中又吸收了大量的国内综艺粉,甚至还有某种意义上的“洗白”。
对比韩国的偶像团体,大多是“唱而优则艺”,先有自己的唱跳作品,然后再去考虑跨界的上综艺啊、演戏啊什么的,到了国内,反而成了先靠副业综艺吸粉,再去发展主业。好,接下来我们说说音乐上的发展,都说自己是歌手,回国之后,不忘初心,对自己的音乐有着非常高的期待,这些年,除了鹿晗我没什么印象,其他几位都喊出各种振聋发聩的口号,展开了你追我敢的军备竞赛。
有“中国魂的”Young OG(老炮儿)吴亦凡,努力成为中国说唱的领路人;黄子韬几年前就打算扛起C-Pop大旗。张艺兴要让世界听到M-Pop。来,快速过两个知识点:
黄子韬的C-Pop,对标的应该是K-Pop,这个不难理解,K就是Korean,C就是Chinese,2015年发行的《Z.TAO》这张EP的简介里就曾提到过这个概念:
2015,韬者归来!打造专属声场,扛起C POP大旗,黄子韬第一号个人作品,只做最T.A.O范儿的音乐。让你久等了!天王归位,C-POP攻上世界,原来只待黄子韬!韬者,谋略也。早在战国,古人就总结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大兵家必备之韬略,形成兵法巨作《六韬》, 谓之得六韬者得天下。
然后是张艺兴的M-Pop:
“M-Pop”,全称为Mix-Mandarin-Pop,嗯,是在传统中文流行音乐(Mandarin Pop)的基础上,以节奏音乐为主导,融入Hip Hop、Urban、Trap、R&B、EDM等多种当代国际流行音乐元素,并融合世界各个地区及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表达方式的全新音乐风格。M不仅代表了华语(Mando),更是融合(Mix),以欧美的现代音乐制作手法和中国传统的内容相融合,以中文的美感和不同国家的全球化相融合。
节奏音乐,融合,华语,国际流行,按照这个定义,陶喆和周杰伦是不是十几年前就已经算是M-Pop了?
然后,还要特别说说张艺兴。
张艺兴的微博名字叫@努力努力再努力x,本人也确实挺努力,前段时间接受采访时候,说自己十天做了18首还是15首的,这个产量还是很高啊。
然后大家知道张艺兴一年前的专辑《梦不落雨林》,数字专辑卖了多少张吗?
当时听说卖得不错,说是QQ音乐史上最畅销专辑,但是今天一看,还是非常震惊。一百万张!!!一张27块,一百万张就是两千七百万。
respect,艺兴的粉丝厉害。我对流量的力量一无所知。
有鹿晗的粉丝要说,我家哥哥专辑也卖了一百多万张。是是是,这个《π-volume.2》的确是115万多。
但这不是EP(迷你专辑)嘛,3首歌,7块钱,比艺兴还是稍微差了那么点。
大家的嗓门一个比一个响,但就像欧阳娜娜在《吐槽大会》里说的那样:
5分50秒开始
艺兴哥挨家挨户地推广华语音乐,华语音乐了解一下。
但对方说:了解什么了解,你自己都不了解。
尽管几位练习生从国外带回了韩国娱乐产业运营的先进经验,但就目前中国偶像产业的现状来说,是没办法支撑起他们想要的结果。几位都试图通过自己参与词曲的创作、请欧美的金牌制作人,来做自己想要的音乐,比如吴亦凡的单曲《July》,制作人一栏里就有跟Justin Bieber搭档过的金牌制作人Karl Rubin。
但中西结合真的疗效好吗,是不是真的能代表中国风呢?这个问题还是有疑问的。另外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仅供几位老师参考啊。都在喊华语音乐走向世界,那为啥大家做的好多歌都是英文的呢?为了跟国际接轨,好出去打榜?
包括英文歌词,欧美曲风,这些是不是跟推广华语音乐这个初心,渐行渐远了?没有特指啊没有特指,大家别对号入座,请各家粉丝放过我。
至于影视方面,唉算了,不提了,我们直接总结吧。
从EXO出走的“归国四子”,他们可以说是国内近十年来发展最好的偶像,经过韩国练习生模式的严格训练、在娱乐圈有足够的生存技巧,回国后集体收割了中国流量经济的第一桶金,但也不得不面对转型时的阵痛。
吴亦凡花了几年时间,选择与大碗宽面和解;在“耿直”人设上一骑绝尘的黄子韬,还是乐此不疲地改着自己的微博ID,向那些diss自己的人开炮:“现在我来统治C-Pop”;
一直在努力的张艺兴,即使在《吐槽大会》的现场,好像也没有放松下来,始终紧绷着;
公布与关晓彤恋情、出演《上海堡垒》的鹿晗,顶级流量担当的名头早已被后来者顶替。
在偶像产业的汪洋大海中,一代人站在浪尖,就注定有一代人要被拍在沙滩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鹿晗说“自己没想过要留下什么,因为太难了,尤其像音乐作品,很难留下一个让大家都记住的”。
比起韩国娱乐产业里,那些快速成名,又很快过气的偶像们,“归国四子”在EXO出道七年后的今天,即使不再拥有顶级流量的光环加持,但仍然通过各种方式保持着自己的热度,但面对七年之痒的同时,站在三十而立的路口,后面是新生代流量的穷追猛打,前路还要自己继续摸索。比起已经有着成熟工业体系的韩国娱乐产业,在中国偶像产业发展历史上,他们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小白鼠”,为后来人提供了样本和经验。
虽然韬韬唱着“中国市场怎样都love me”,但是中国市场究竟会love他们到几时呢?归国四子,或者说,由他们推动的“流量时代”还会持续多久呢?
往期精彩回顾
公众号暂时无法开通留言功能,请戳原文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