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张忠培谈良渚文化刻画符号

张忠培谈良渚文化刻画符号

阅读量:3878947 2019-10-28


张忠培:看了《良渚文化刻画符号》之后——《良渚文化刻画符号》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我没有研究过古文字,是古文字学的门外汉,所以就在故宫博物院找了两位研究古文字的专家,尤其是刘雨先生,介绍他们来参加这次会议。我既然来了,也得说点话,给会议助兴。下面的发言,是我看到了《良渚文化刻画符号》这一著作后,所萌发出来的几点认识:
  这本《良渚文化刻画符号》,是张炳火同志为良渚文化的研究做出的新贡献。作为良渚遗址管委会的主任,张炳火同志在良渚遗址申遗、良渚遗址博物院的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他在良渚文化的学术研究上也有成就。
  他在《东南文化》和《中国文物报》两个刊物发表过两篇文章。第二篇文章的发表,是在良渚古城发现和确认以后,我原本认为良渚古城的发现与确认,杭州市会欢呼,浙江省将雀跃,因为这是杭州和浙江的大喜事,也是全国的一件大喜事,可是我们杭州和浙江却发出一片喊打声,说这是陕西的虎来了,就好多人找到我,要我反攻,要如何如何,我说不要理他,他去讲他的,我到良渚古城发掘现场看了,严文明以及好多的考古学学者也到发掘现场看了,良渚古城城墙上有属良渚文化第四期的一口井,还有一个灰坑,都打破了这个城墙,这座城墙不会晚过良渚文化四期,板上钉钉,没有问题。为了发现良渚古城城墙,那一年我跑了五趟,争论干什么,不去争论不是争论的问题。你逾不理他,他逾觉得你理亏,攻击的逾来逾厉害,张炳火在读书中发现一个问题和我讲,我说那你就写一篇文章吧,我帮你推荐到《中国文物报》发表。他就写了,我就把他送到《中国文物报》发表了。这下一发表,那些反对的声音就都没有了。
  这本书表述的是什么,是文字?
  是图画?是符号?我看目前都做不了结论,是什么?就是个谜。中国在陶器上有“文字”,有“图画”或者有“符号”,最早引起注意的便是半坡文化,学术界对它进行过讨论,曾是一时的热门话题。我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通史·第二卷》还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那个时候的谜到现在没有解开。我们说中国史前考古文化有五大文化谱系,一个是长江中下游的环太湖的马家浜—崧泽—良渚这个谱系文化,一个是西拉木伦河的谱系文化,一个是黄河下游的谱系文化,一个是黄河中上游的谱系文化,再一个是长江中游的谱系文化。这五大文化谱系里面的一些陶器的上面都有这些刻画“符号”、“图画”或“文字”,唯独我们这个地方搞出一本书,还印制的这么好,把这个谜集中起来变为一个平台。这本书编制,很有科学性,每一项资料都有一个名称,即器物出土时的编号,这个“文字”,或这个“符号”,或这个“图画”在陶器石器玉器的哪一个部位,也都说得清清楚楚。这件事情太重要了。你以后看报告也好,找资料也好,或影印这本书的资料也好,你提某某陶器,就可以从考古报告中找到它,而且能知道它出自哪个单位,在这个单位中处于什么位置。这就便于我们将它纳入单位,将其所在单位纳入遗址或墓地,和将这遗址和墓地纳入其所属考古学文化进行研究。这本书的编辑也有自己的意见。陶文按照象形符号、抽象符号和其他符号这三大系统分类,但又不下结论,体现了客观性。书的后面还有一个索引,索引也高明,按遗址、按墓地来把这些资料归类。这本书是一专题资料的汇编,从编辑来说,充分体现了科学性。
  关于这本书出版的意义
  出版这本书的意义是把一个谜搭成一个舞台。这个舞台的价值在于:凡是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人都可以来这个舞台上跳舞,来唱歌,来表演。把材料做科学性的集中,结束了过去要这里找材料那里找材料的历史。虽然这本书不一定汇集了所有的资料,但是已经汇集了不少,要说一定是很全,咱们不敢说,但是基本上是比较全的,达到了这个时代的水平,构建了一个求解这个谜的平台,这是第一层意义。
  第二层意义是,这本书是实现文物保护的一个举措。相对于考古报告来说,这本书刊布的资料可分为三类:一是见于考古报告已发表者;二是未见于已发表的考古报告者。这本书将之发表,则填补了考古报告之不足;三是尚未出版考古报告者。由于这本书刊布了这些资料,则促使考古报告的编写者将这些资料纳入他将要写的考古报告之中。将考古发现的资料刊布出来,是另外一种形态的文物保护。据刘雨同志告诉我,宋代金石学研究青铜器,刊布出来的青铜器有七八百件,保存至今者,仅有一两百件,其他六七百件找不到踪迹了。这给我们留下极大的遗憾!但使我们稍感欣慰者,是我们还能从著录这些青铜器的金石学著作中见到这些青铜器若干信息。因此,我说文物的刊布是保护文物的一种工具。同时,由于这本书将这些已见于考古报告或未见于考古报告的资料刊布出来,也将促进收藏这些资料的单位加强对这些资料的保管与保护。
  第三层意义,是这本书的发表,为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增添了一个助力。良渚遗址要不要申遗?我说良渚遗址当然要申遗。为什么要申遗?良渚遗址的年代是公元前三千二三百年到公元前二千七八百年。这个年代,是在龙山时代之前,相当于半坡四期文化和泉护二期文化,或相当于大汶口文化的花厅期和大汶口文化的西夏侯期,或相当于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和半山文化时期,其前段相当于红山文化的晚期,即半坡四期红山文化时期。其后段则相当于长江下游的屈家岭文化。陶鬹形态的变异,是区分良渚文化为前、后段的标志。良渚文化的前段,使用的陶鬹均为实足鬹;良渚文化的后段,出现了空足鬹。从目前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来看,如果我们要谈中华五千年文明,只有良渚文化的良渚遗址能拿出来,其次可以拿出来的是红山文化晚期的牛河梁遗址。我虽然也认为半坡四期文化、泉护二期文化、花厅期大汶口文化、西夏侯期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及半山文化已跨入了文明门槛,或可能已进入文明的历史阶段,但这些考古学文化,至今仍未象良渚城址和牛河梁石塚群这样独具文明标志的遗存。至于周原、殷墟、二里岗和二里头虽至为重要,但其年代均大大晚于五千年,均不是中华文明肇始的标志。在我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中,没有一处遗址能说明我们具有五千年的文明,这是个大事。所以良渚遗址的申遗,不是余杭的事,不是杭州市的事,也不仅是浙江的事,是全国的事。我们要通过申遗,向世界宣示,中华存在着五千年文明,例证就是良渚文化良渚城址。所以我说良渚城址应该拿去申遗。这本书的发表又是我们正在积极谋划良渚城址申遗的一个助力。
  我们怎么去求解这个谜
  今天这个会有一点使我感到很兴奋,即有的同志说这个谜不应该从甲骨文这个角度去解读它,或者说不仅仅应该从这个角度去解读它。我赞成不应该仅仅从甲骨文这一角度去释读它。原因很简单,中国文化是多谱系的,良渚文化显然不属商或周那个考古学文化谱系,它们文化谱系不一样,当然他们也是有关系的。既然中国文化是多元的,怎么拿一个谱系的研究成果去解析另外一个谱系的文化现象?我们也可以去解析,因为它们有交流,它们是“一体”的,但不应该只是这么一个解读办法。应该怎么办?今天有些朋友提出了一些意见,有的说应从功能去解读它,我主张不只是从某一角度,而是从这些文字,或者这些符号,或者图画存在的整体环境各个方面去解读它,例如它在什么陶器上?什么陶器什么部位上?这陶器存在于哪样的遗址或墓地之中?又和什么具体遗存相联系?处于这些遗存的哪一部位?以及什么样的“符号”、“图画”或“文字”和什么样的具体环境相联系?诸如什么样的“符号”、“图画”或“文字”和什么样的陶器相联系?等等。总之,“环境”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研究的具体途径,则是在分类与聚类的基础上,和具体的“环境”联系起来,做具体的考察与分析,这就是猜谜,东猜猜,西猜猜,到猜对了,考察与分析则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又出现新的谜。“学海无涯苦作舟”。搞学问是件苦事,又是件乐事,做学问的人,是精神贵族。他感受的苦与乐,只有他自己能体会到,别人是感悟不到的。“学海无涯”,苦也好,乐也好,均无彼岸,相伴的是,无涯的学海。猜出这个谜,或许需要几年,或许需几十年,或许需要上百年。苦与乐,尤其是苦,始终相随。为了早一点猜出这个谜,就得搞“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专制主义和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制,均不能实现“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只有自由主义才能呈现“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因此,我主张自由发表意见、自由讨论和自由争鸣的自由主义。在这个猜谜的过程中,张炳火组织了人力,把谜都集在一本书里,方便了大家,为大家做出了贡献,我们感谢张炳火同志。我们也提倡能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自由主义来猜这个谜。
(本文据录音整理稿修改而成,刊发时略有删节)
(文章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 原文刊于《中国文物报》2015年9月25日第7版)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