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寺古刹遍长安,这话一点都不假。这座承载着中华文明与文化的古都,每一寸土地都打上了中华文明的印记。无论你承认或者不承认,以前的长安、现在的西安都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或中外交流的重要结点,正确地认识西安,无疑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与文明的尊重。我们今天讲到的兴教寺,只是这座古都佛教文化与交流的一个缩影。让我们一起走进护国兴教寺,去探寻其中的奥秘。
一、兴教寺导游
在几乎所有的介绍中,都把兴教寺的位置定义到离西安城区20公里之处,其实这种情况早已改变,公交都是可以直达的。西安也是发展的,这几年的城区也是不断扩大的,所以,我们暂时无法定义这个距离。江湖能够告诉大家的是,兴教寺的确离城区比较远,位于秦岭脚下的少陵塬畔,南可以远眺秦岭,北可以瞭望长安。
兴教寺山门
兴教寺是唐代高僧玄奘及其弟子长眠的地方,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秦岭脚下杜曲镇以东的少陵塬畔,从交通距离上讲是有点偏远。从秦岭环山路下车,有一条兴教寺路直通景区,步行也就15分钟左右的时间。寺院是建在半塬上的,走到寺院可以看到一座庄严的山门,门是不开的,要从旁边的偏门进去。站在山门前可以远眺秦岭美景,尤其是秋天这个季节,显得格外美。
中院
兴教寺是一个免费景区,虽然说兴教寺是樊川八大寺之一,但寺院并不很大,布局很规整,可能是工作日的缘故,信众和游人不算太多。以前也来过几次,这次来之前又做了一些功课,有了一些清晰的脉络,游起来就方便多了。
钟楼
鼓楼
寺院整体分为三部分,中院近山门的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东侧是钟楼、西侧是鼓楼;再进去是法堂,法堂东西侧分别为客堂和禅堂;最里边为卧佛殿。东院主体是藏红楼,其中南边为石书心经光明塔,北边为中日友好纪念碑,西侧为佛心吉祥和平塔和斋堂。西院为寺院最重要的部分,南部为玄奘及其弟子的墓塔,北面为三藏纪念院,西边是兴慈楼。
大雄宝殿
藏经楼
二、兴教寺与唐代高僧玄奘法师
兴教寺是长安名寺,虽然说位置有点偏僻,但这里风景秀丽,南望终南、北俯樊川,因有大唐三藏法师玄奘的舍利塔而驰名中外,虽然经历了1300多年的风风雨雨,现在依然香火不断。
玄奘法师画像
01 兴教寺与玄奘法师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于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圆寂于玉泉宫,最初葬于浐河左岸的白鹿塬上。唐高宗认为白鹿塬太醒目,容易让人触景生情,勾起回忆,于是于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称葬至樊川北面的少陵塬上。法师移葬过来之后,高宗御批修建舍利塔及寺院,及至后来,唐高宗李治的八子唐睿宗李旦又题名“兴教”,“兴教寺”的名称便从此延续至今。
那么,高宗李治为什么会觉得葬在白鹿塬上容易触景生情呢?这便引出高宗与玄奘法师的关系,说起来唐高宗李治与其父太宗李世民与玄奘法师都有一些渊源,正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玄奘法师在长安弘福寺道场翻译出《菩萨藏》等经文时曾上表太宗作序,二人曾分别亲书回复《答玄奘谢御制三藏序敕》与《答玄奘谢启书》给法师。而唐高宗李治与玄奘是师徒关系,当时还是皇太子的李治在《答法师玄奘谢启书》中称:
忽见来书,襃扬讃述。抚躬自省,惭悚交幷。劳师逺臻,深以为愧。
可见师徒感情深厚,玄奘法师圆寂后,唐高宗一直牌悲恸之中,常常站在大明宫含元殿前遥望白鹿塬上玄奘法师的墓地,感慨万端。
《玄奘塔铭》(全称《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并序》)中记载了玄奘法师称葬的经过:
敕坊州刺史窦师伦令官给葬事,又敕宜听京城僧尼送至塔所。门人奉枢于慈恩翻经堂,道俗奔赴者日盈千万。以四月十四日葬于泸东,京畿五百里内送者百余万人。至总章二年四月八日,有敕于樊川北塬。
唐高宗李治第七子唐中宗李显继位后对玄奘法师遍历各国学法、弘扬佛法和大觉大悟的事迹赞口不绝,并称之为“大遍觉”,后来人们也称玄奘舍利塔为“大遍觉塔”,后来肃宗游玄奘舍利塔时即兴题“兴教”二字,意为大兴佛教。
由此可见,没有玄奘法师就没有兴教寺,而有了唐太宗李世民及几代皇帝的扶持,兴教寺才得心兴盛,也才真正得以成为“大唐护国兴教寺”。
寺院的建筑风格
02 玄奘法师西天取经
不少人都读过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或者看过由此改编的影视作品,作品中描写了唐僧师徒历尽艰险西天取经的曲折经历和感人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唐僧的原型就是玄奘法师,虽然故事情节是虚构的,但也深刻反映了玄奘法师为传播佛教文化及佛教中国化所付出的艰辛。
玄奘诞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圆寂于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是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的创始人,法名为“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玄奘俗姓陈,河南偃师人,隋炀帝大业十年(公元614年),13岁的他便出家了。28岁时(唐太宗贞观三年)西行取经,途中往返和在印度留学长达十六、七年,我们今天很难想像,以那么年代的交通工具,来回往返于两国之间,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历经艰辛回到长安,和弟子窥基、圆测、嘉尚、普光等人,一边讲学,一边翻译从印度带回来的佛经,建立了中国化的佛教法相宗。玄奘法师一生共译佛经75部1235卷,是佛经四大译家(四大译家指: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和不空)中译书最多、译文最精的一个。除此之外,玄奘还和弟子根据取经途中的见闻与经历,编写了《大唐西域记》,翔实而生动地记录了他们去过的110多个国家及其他28个国家的情况,书中详细地介绍了这些国家的自然风貌、交通特产、人文风俗、宗教信仰、名胜古迹、历史人物和民间传说,是我国研究印度半岛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和尼泊尔等国的历史与地理的重要文献。
法堂
三、兴教寺三塔
现在的兴教寺最核心的部分是三塔,是玄奘及其两个弟子的墓塔,虽然后世有过多次修葺,但这也是真正唐代建立的保存最完整的遗存。
兴教寺三塔
01 玄奘的两个弟子
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之后,就在慈恩寺不分昼夜的潜心译经,但是,带回来的600多卷经书要翻译完靠他一个人是很难的,他决定物色几个在佛学方面有一定造诣的人与自己共同完成。
有一天傍晚,他在曲江岸边散步,正好遇到了开国元勋尉迟恭的侄子尉迟洪道,就收他为入室弟子,唐太宗得知后就赐其法号窥基,时年17岁的窥基才华横溢,聪明好学,很快就学会了梵文,不但协助玄奘法师翻译经书,还撰写了多部佛学著作,有“百部疏主”之称。窥基拜师玄奘之后,毕生都献身佛教事业,译经是一件劳心劳力的工作,50岁的时候他圆寂于译经院的书案上,窥基法师圆寂后被葬在玄奘法师的舍利塔旁边。
玄奘法师另一个弟子法号圆测,是新罗(今朝鲜)王的孙子,当年他乘遣唐使船来到长安,欲拜玄奘为师,又怕玄奘不肯收他,就买通了大慈恩寺的守门人,每天晚上在窗外偷听玄奘给窥基传授唯识论,后来被窥基发现去见玄奘,最终被收为弟子。圆测不但精通梵文,还精通汉语,对唯识的经典研究有很高的造诣,对玄奘的译经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圆测法师于武后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圆寂于洛阳佛授记寺,葬于龙门香山寺并起塔,其弟子携圆测法师部分灵骨带回长安,最初葬在终南山丰德寺东岭,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迁葬于玄奘塔左侧。
02 玄奘塔
玄奘塔是三塔中的主塔,位于三塔的中部,平面呈方形,塔身五层,砖砌仿木结构楼阁式,整塔高21米,塔体外方内圆,造型简洁,十分坚固,是我国现在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的典型代表。塔外层面分别用八角形倚柱分成三间,檐下用砖隐砌成简洁的斗拱,第一层边长5.2米,往上各层逐渐内收,底部直径2.14米、顶部1.65米,壁高3.75米,最下面有0.74米的须弥座。玄奘的唐代特征非常明显,它不同于元代盛行的由印度传入中国的喇嘛塔,自成一体,别具一桥。塔的底层北面为唐文宗开成四年(公元839年)篆刻的《大遍觉法师塔铭》石碑,详细记录了玄奘的生平。
玄奘塔
03 窥基塔
窥基塔位于玄奘塔西侧,是窥基法师的墓塔,建于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座碑面南,为方形三层楼阁式砖塔。塔高6.74米、底层长2.4米,底层龛室内有窥基的泥塑像,北面嵌有“大慈恩寺大法师基公塔铭并序”,二层南壁嵌有“基师塔”专铭。
窥基塔
04 圆测塔
北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为圆测法师由长安丰德寺迁葬于此而建,平面为方形,砖砌仿木结构楼阁式三层砖塔,塔高7.1米,底层东面嵌有“大周明寺大德圆测法师舍利塔并序”碑,二层壁嵌有“测师塔”砖铭。
圆测塔
四、兴教寺的发展脉络
1300多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算短,世事变迁,有安顺兴盛太平,也有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兴教寺也毫无例外地也经历了这一切,经历了兴盛,也经历了危机,但是每朝每代对历史文物的保护都一直续存着。
佛心吉祥和平塔
01 民国及以前的状况
到了唐武宗时代,兴教寺可真是经历了一次灾难,武宗在位时一改他的先辈们对宗教文化的敬仰,大肆毁寺,“塔无主,寺无僧,荒凉残委,游者伤目”是当时最真实的写照,穆宗长庆中(公元821—824年)才开始重修,兴教寺才得以重见天日。唐朝末年,全国各地战火纷飞,兴教寺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特别是金元之间,兴教寺又一次毁于蒙古与金朝的战火中,唯塔独存。到了在民国十一年(1922),妙阔法师在西安宏法,集各界力量,募修法堂五间,民国十四年(1925)妙法复回兴教寺住持,建起东西配殿10间。
中日友好纪念碑
02 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兴教寺还是非常重视的,1952年到1954年先后三年对兴教寺进行修葺。1952年,西安市政府财政拨款先整修寺院山门和大殿。1953年西安市政府对寺院塔内楼梯,塔内壁等进行了整修。1955年市政府再次拨款绿化寺院,修建花圃,加固塔基,修葺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兴教寺的住持都很出色。1950年代初妙阔法师为该寺住持。1957年春天,妙阔法师主持传授三坛大戒一次。从1982年开始,西安对寺院进行全面整修和改建。
寺院的秋景
03 拆迁风波
2013年4月兴教寺又经历了一次比较大的波澜,拆迁!据说是因为申遗的需要,除了三塔之外的所有建筑都要拆除,这个风波当时闹的是比较大的。据当时的媒体报道,申遗强拆背后,是曲江系公司的商业运作所致。但最终因西北大学李利安教授、上海佛学院导师金易明教授、星云大师、明贤法师、圣凯法师、诸多高校学子及大量网友的呼吁有关部门而结束。
从山门远眺秦岭
五、旅游小贴士
兴教寺虽然离西安主城区较远,但交通还是比较方便的。
01 公交:直达公交有4—33路,公交比较多,但乘坐的人也比较大,从城区到西寨十字换乘即可。
02 自驾:导航搜索“兴教寺”即可。
03 周边景区有杨虎城烈士陵园、杜公祠、华严寺、香积寺、关中民俗博物馆等。
04 景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