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人均预期寿命仅有35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截止到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经提高到了77岁。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核心环节,我国的药物研发该如何为健康中国战略保驾护航?
2019年6月17日,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继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又针对青蒿素在东南亚等国出现的“抗药性”难题,经过多年攻坚,提出了新的治疗方案,并发现青蒿素有治疗红斑狼疮的效果。青蒿素不仅代表了近年来我国自主研发创新药物的最高成就,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天然药物研究正逐步获得领先世界的位置。一颗小草,在中国科学家的努力下改变了世界。未来我国原创药研发该如何继续寻求突破?还能否出现第二个青蒿素造福人类?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经济大讲堂”(ID:cctvzgjjdjt),原文首发于2019年7月26日,标题为《【深度】如何加强新药研发,打造健康中国?》,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嘉宾简介
蒋建东,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院长,药物研究所所长,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理系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他投身抗感染、抗肿瘤、糖脂代谢紊乱等药物的研究30余年。20年前,他毅然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回国投身祖国医药事业,成为我国药物研究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多年来,他主持参与多个临床新药研究,取得国际、国家发明专利43项,2项药物成果被应用于临床治疗。他带领团队建立了国际先进的抗感染药物技术体系,并首次发现传统中药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是新机理的降血脂药物,成为我国天然药物研究领域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以下为本次演讲的核心内容
今天到这来和大家交流的是关于创新药物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咱们国家改革开放已经40年了,在这40年的过程中,我们国家的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还有医疗卫生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衣食住行已经不再是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要问题。在这40年的发展过程当中,大家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健康问题,每一个人的健康,每一个家庭的健康,还有每一个社区和城市的健康,构成了健康中国的主要组成部分。在2015年,青蒿素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奖,在此之后,很多人都关心,中国能不能产生第二个像青蒿素这样的药物?就我个人对我们国家现在药物研究的现状来看,我比较有把握地认为,是会出现这样的药物的。
1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我国新药研发的大智慧
最近几年,中国的新药研发发展得很快。目前,我们国家药物研发能力和世界相比来看,我们的位置大概是在哪儿呢?从目前全球来看,美国、欧盟和日本是做得比较好的,目前中国和以色列、韩国大概在一个位置上,因为新药创制太难。比如印度,印度药物是做得很好,但是它也很少做新药创制。它可以放火箭、放卫星、登月,但是它不做新药创制,这个难度太大。实际上,欧洲一些小的国家它们也不做新药研究,因为这个难度比较大,而且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在新药研发中间,第一个就是高技术,它需要一个高技术的集成,包括化学、生物技术、医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等,现在到了人工智能,所以它是一个高技术的集成。
第二个是高投入,西方的一个药投入大概是十亿美元以上。实际上这个高投入全球都是这样,都要投入很大经费来支持它的研究,但是人家不愿意做这个,问题是它的高风险。我们几十个药物候选,成功一两个药物就不错了,这就使很多国家望而却步。但中国一直在做这件事情,早期在国家还比较贫困的时候,已经开始了新药的创制。从历史上看,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的药物研发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以仿制药物为主,解决临床的问题;第二个阶段开始了仿制药和创新药相结合;到了2000年以后,国家和政府更加强调药物创新研究。中国的很多创新药物大多数和咱们国家的中药有关系,这是中国的特点,很多创新药都来源于药用植物。
举几个例子,一个是青蒿素,青蒿素是两、三千年前,中国的民间就用青蒿这一类植物治疗打摆子。后来有一个人叫做葛洪,写了一个《肘后备急方》,在这个《肘后备急方》中,写了怎么如何去提取青蒿这样一种植物。后来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科学家也根据这些过去的记载,最后发现了青蒿素,现在用于治疗疟疾,而且2015年获得了诺贝尔奖。还有一个例子就是三氧化二砷,也是在我们国家农村,发现当地有人用砒霜来治疗皮肤上的溃疡,或者是皮肤的癌症。后来科学家发现,砒霜里有效的成分是三氧化二砷,这个三氧化二砷现在已经变成治疗白血病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药物,也是获得了国际上高度的评价。那么还有一个药物也是我们熟悉的,就是小檗碱。小檗碱这种药物是从黄连这种植物里提取出来的,长期以来,小檗碱用于治疗细菌性腹泻,它是一个非处方药。后来的研究发现,小檗碱是治疗“三高”的一个很好的药物。而且它有自己的特点,它的特点也在理论上解释了中医标本兼治的这样一种理论思想,这种药物现在也在西方被使用。
中国药物研究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且有很多宝贵的积淀和经验,也是我们后面做新药发现的一个宝藏。中国应该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出了《皇帝内经》,然后到了秦汉时期出了《神农本草经》,再往下到了隋唐时期又出了《千金要方》,最后到明清时代出了《本草纲目》,这些都是中药治疗的典籍。但是到了100年以前,大概1920年左右,化学技术、化学分析的技术从西方进入到中国,中国第一次开始对这些中药进行分析,看看它的化学成分是什么。第一个出来的就是后来变成药物的麻黄素,麻黄素不光在中国成药,后来在国外也成为一个解痉的药物,所以这个时候中国开始进入了现代的药学。
那么到了近代,1920年以后,又有了西方的技术进入了中国,不管是化学的也好,生物技术的也好,计算机也好,现在靶向治疗也好,都使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中国的科学家也开始考虑如何能够做出中国的特色,我们一方面现在掌握了很多西方现在的技术,另外一方面,我们看到中国的中药哲学:标本兼治、君臣佐使、阴阳平衡等等。现在我们希望用这些现代的技术来剖析中药治疗的一些秘密。
中国的创新药物还是不少的。我们国家的这个单子上,创新药除了我们知道的青蒿素以外,还有什么延胡索乙素、苦参素、双环醇、丁苯酞、鱼腥草素,可能一下数下来有三、四十种,这都是中国的原创药。其中有一些药物已经不光是在中国,而且已经进入了西方。比如说青蒿素、三氧化二砷、高三尖杉酯碱,还有黄连素,就是小檗碱,实际上,这些药物都代表中国在这个领域已经开始有所创新。这些药物的成功,都有一个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八个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是一个大的智慧,实际上也是我们国家未来药物研究所遵循的一个大的指导思想。最近几年来,由于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加,仪器设备引进,还有留学人员回国,我们的教育水平提高,所以大家更感觉到应该去注重研究中国特色的新药创制。
但是,咱们的新药研发还是有一些做得不足的地方。我们有一个例子,很多年前,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胃溃疡的人很多,经常胃溃疡出血,然后中医让他们喝痢特灵。痢特灵是一个抗菌素,抗菌的,喝完之后胃溃疡好了,胃也不疼了,都很高兴。但是没有一个人再去问为什么,为什么这个病治好了?为什么改善了?直到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发现,胃里面有细菌。他认为胃溃疡是细菌造成的,可是他分离了很长的时间都没有分离出来,没有找到这个细菌。直到有一天,他把这个东西放了一个周末,回来发现这个培养基上长出菌来了,他才发现胃里面有这个细菌。幽门螺旋杆菌是造成胃溃疡的原因,这个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奖。实际上中国人早就用杀细菌的药来治疗胃溃疡,但是实际上我们没有深入去做,如果再深入研究,中国应该能找到这个细菌,那这个成果就是中国人的。所以我经常跟我们自己的同事、学生、研究生说这些,也是希望他们碰到一个现象,要去问为什么。
如果我们能够结合西方的先进理论和技术,再结合中国的特点,我相信中国药物研发也会有明显的提升。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癌症做为一种难于治愈的疾病,目前已经成为全球三大致死疾病之一。许多国家都加大了对抗癌药物的研究。在人人“谈癌色变”的时代,我们能够采取哪些有效的手段来对抗癌症?2018年9月5日,一款用于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抗癌靶向药“呋喹替尼”获准上市,这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生产的抗癌新药,历时12年,研发投资超过15亿元。纵观全球新药研发领域,高成本、高投入、高风险是各国在新药创制上共同面临的挑战。尽管如此,在新药的研发上,中国一直没有停止自主创新的脚步。抗癌药物的研发面临哪些困难?
2
癌症
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之一
01 从无知到了解,人类逐步解密癌症
最早对肿瘤的描述是在2400多年以前,是一个著名的希腊医生,叫希波克拉底。他第一次用科学的方式描述了肿瘤的特点,把它归结为是由人体四种液体不平衡造成的,这四种液体就是血液、痰液、黑色的胆汁和黄色的胆汁。这种理论延续了一千多年,一直到17世纪、18世纪,由于生物学、治疗学、流行病学等等科学的进展,我们对肿瘤已经有了一个现代肿瘤学的认识。那么肿瘤到底是什么呢?肿瘤就是一个人体的细胞,它变异以后,一个变成两个,两个变成四个,四个变成八个......最后长成了一个肿瘤。这种肿瘤它长大了以后,会压迫周围的器官,而且还会发生转移,这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这个肿瘤。按照道理来说,我们人体有控制肿瘤的机制,就是一个肿瘤错误发生的时候,人体有机制去修正它。一个是在细胞里,把这个错误的信息修改掉;还可以从免疫系统,把这个肿瘤细胞给去掉。但是如果人的年纪大了,或者是免疫系统缺陷了,对这个肿瘤修正的能力就下降了,就会产生肿瘤。
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器官基本上都会长肿瘤,如脑部的肿瘤等,最少发生的可能是心脏。心脏很少发生肿瘤,但是我们不太知道为什么。同时,在各个国家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肿瘤的种类也不相同。我们国家肺癌排在第一,中国还有其他特点,中国还有肝癌、胃癌、食管癌、鼻咽癌,这是中国的特点。但是在西方,因为生活方式不同、饮食不同,他们的肿瘤跟中国有一些差别,比如说肠癌、前列腺癌发生率比较高,还有黑色素瘤,所以各个国家情况也不相同。
肿瘤的特点是高度地生长,不断地复制、转移,所以它要吸取周围的营养,吸取很多的养分、能量。为什么肿瘤的病人最后会恶液质?就是这个人很瘦、很弱、贫血,因为他所有的能量、所有的营养都提供给癌症细胞去复制、去扩增。所以最后病人死的时候,都是因为最后没有能量和营养来支撑自己,这就是肿瘤最后致死的原因。
02 手术、放化疗、靶向药,抗癌手段不断升级
最早的治疗手段大概出现在二百年前,一个美国的医生做了手术治疗,他把卵巢癌用手术的方式去除了。大概又过了八、九十年,人们发现X射线可以治疗肿瘤,当时治疗的是乳腺癌,所以,这两个工作拉开了人类跟癌症做斗争的一个序幕。但肿瘤治疗有了一个比较标志性的的进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在1940年以后,一个装有芥子气炸弹的船爆炸,这个船爆炸以后,芥子气释放,使周围很多人受到了伤害。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现了芥子气是一个治疗肿瘤的药物,能够治疗淋巴瘤,而且非常有效。实际上这就是后面人类发现的第一个肿瘤化疗药物——氮芥药物,它主要作用在肿瘤细胞的DNA上。
我们日常在医院里面看到的肿瘤,有的是液体肿瘤,比如说淋巴瘤、血液病、多发性骨髓瘤。因为血液是全身循环的,淋巴也是全身循环的,所以这种肿瘤大多数不太好做手术治疗,而是靠化学治疗。还有一种就是实体瘤,比如说乳腺癌、肺癌或者肝癌等等,通常这种肿瘤化疗的效果不如液体瘤的效果,因为它有一部分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是很敏感。但是这种肿瘤一般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给它切除掉。
到1950年以后,氨甲蝶呤、5-氟尿嘧啶等这一类抗代谢药物问世,它也是作用在DNA上,可以明显地治疗液体瘤,也就是淋巴瘤、白血病,此外,还可以治疗实体肿瘤。到了1960年以后,科学家从植物中间发现了长春碱、长春新碱、鬼臼毒素这类药物。这类药物它的特点不是作用在DNA上,它是作用在微管微丝上,这是一个新的靶点。到了70年代以后,又开始出现铂类药物。再往下就是到1980年以后,就是激素治疗,比如说治疗女性的乳腺癌,一个托马昔芬,它是针对激素受体的,开始有靶向了。如果能够早期诊断,发现得较早,通过这些药物的治疗,有些肿瘤已经被较好地控制,患者的生存期也能够延长。
03 毒性与耐药性,抗癌药物的两大难题
但是这些药都有一个大的问题,就是毒性。因为肿瘤细胞在不断地复制,它老要吃边上的营养物质,所以你给它的药,它也吃进去了。它吸取这个药物以后,最后药物发挥毒性,把肿瘤细胞杀死,但是问题在于我们的人体还有几个部分,细胞也不断复制,比如说我们的头发、毛囊。我们看到癌症病人掉头发,因为它的正常细胞也在复制,跟那个肿瘤细胞一样吃药,所以他会掉头发。第二个就是我们的胃肠道,胃肠道的黏膜是不断更新的,所以它也要吸收营养,它也会把药吃进去。还有一个就是骨髓,我们骨髓每天都在造血,骨髓也是需要吸取周围的营养,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肿瘤化疗的病人有的掉头发,有的胃肠反应,吐血或老便血,最后不能吃东西。所以这类药物最大的问题,就是它的毒性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耐药的问题。肿瘤细胞一开始的时候会对药物很敏感,结果肿瘤细胞会自己出来一些机制,能够抵抗这个药物。等到这个肿瘤细胞对这个药物不敏感的时候,它就可以快速地生长。所以我们发现有的肿瘤病人一开始治疗的效果很好,两个月以前还带着孩子在街上,再过几个月脸都歪掉了,肿瘤到脑子里去了。我们发现,一般在治疗失败的时候,这个病人一下就出现了肿瘤的生长,很快。实际上这也是一个生物学的自然现象,我们看到农村那个受伤的果树结果子结得特别多。有的土壤很好,营养很好,这个花开得很多,果子没怎么结,就是因为这棵树感觉到有危险,它要延续它的生命,所以它就结了很多的果子。实际上,肿瘤细胞也是这样,有威胁了之后,最后它的表现是非常顽强的,所以耐药是一个大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后来使我们很多病人望而却步,他们就希望改变这个现状,主要是让抗肿瘤治疗的副作用减少、毒性减少。这个方面最早的研究是在英国。在1975年的时候,英国一个科学家做了一个杂交瘤技术,这个杂交瘤技术是单克隆抗体。这种技术在20多年以后变成了抗体药物。这种抗体的靶向性很强,而且副作用也很少。比如说抗乳腺癌,它就针对一个靶,其它的细胞不会受到伤害,一下子可以把副作用大大地减轻。现在单克隆抗体的药物已经有二、三十种。第二个也是靶向的,就是针对肿瘤激酶。这一类的工作最早是在1962年,发现了一个费城染色体,然后查出来为什么这个染色体移位以后会产生肿瘤,发现是激酶的问题,所以就研发了激酶抑制剂。这种激酶抑制剂就是替尼类的药物,这类药跟单抗一样,选择性很强,所以它的副作用大大地减少了。但是它们的费用也变了,那种传统的化疗大概是四、五万一年,但是替尼类的半年大概就要四、五万。
到现在我们大家关心比较多的就是免疫治疗,最有名的就是PD1这个药物。PD1、PDL1这个药物,跟前面这些药有点不一样,这种药物的作用机制是保护能够杀伤肿瘤的T细胞,使T细胞能够激活,最后杀伤肿瘤细胞。这一类的药物目前全球已经批准了三、四个,中国也批准了一个,实际上已经可以在医院里使用了。PD1这种药物它的一个特点就是副作用明显减少,但是它也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个药对很多病人没有效果,而且它价格很贵。
除此之外,第二种现在比较热门的免疫治疗方法就是CAR-T的技术,这不是一种药物,这是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原理是把病人的T细胞取出来,取出来以后用生物技术的办法,把它的细胞上加上可以去抓肿瘤的抗体,然后激活这个T细胞。所以这种T细胞找到肿瘤细胞以后,它可以激活然后再杀死肿瘤细胞。这种药物是从每个人的血液里提取出来的T细胞制备而成的,每个人都不一样。这种技术目前来说,不需要药厂,一般在医院的实验室就可以完成。但是去年开始,美国也有企业把这种CAR-T的细胞做成了货架式,是可以给别人用的,就是可以用别人的T细胞来治疗肿瘤,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进展。目前我们国家正在用这种CAR-T技术治疗白血病,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采用这种技术治疗一般要花费二、三十万人民币。当然它们也有副作用,比如说CAR-T可以引起淋巴因子的风暴,可以造成发热,有的很严重。
2018年,一部名为《我不是药神》的电影引发热议。很多人认为,在癌症治疗手段上,国内国外的差距并不大。但是在抗癌药物上,我们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进口抗癌药物价格贵,而且很多在国外已经上市的新药、特药无法及时使用。为回应群众关切,2018年4月12日国务院出台措施,实施抗癌药品零关税制度,并大幅降低抗癌药生产、进口环节增值税。随后又加快了新药评审审批改革,有条件批准九价宫颈癌HPV疫苗上市。这一系列措施有效地回应了民生痛点,减轻了癌症患者的负担。为什么在抗癌药物的研制上我们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
效果与价格
我国抗癌药物与西方国家
存在怎样的差距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目前抗肿瘤药物一些种类和它存在的问题,但是在我们的国内有很多家属或者是病人反映,西方国家的药物比中国的药物效果更好;有的病人去西方国家治疗,感觉到西方国家治疗的效果也比中国药物治疗效果要好。那么这个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很多肿瘤患者和他的家庭都关心这个问题。
一方面来说,西方国家药物选择的种类比我们多。举个例子,比如说PD1、PDL1的药物,西方有三、四个药物可以去选择,抗体的药物他们有将近30个可以去选择。但是目前我们中国只产生了1个PD1的药物,抗体药物也大概只有10个,比西方要少得多。
第二个原因,就是西方有的好药要进入中国,需要花上五到十年的时间,中间有个时间差。这是因为西方药物进入中国,需要一定的行政审批手续。有一些是科学的问题,比如说西方这个药物对中国人是不是同样有效?对中国人的副作用会怎么样?因为我们每个人对药物的代谢是不同的,中国人和西方人是不同的,它的副作用会怎么样?这些工作也是需要在临床试验完成以后,才能确定它是否可以在中国人中间使用。审批需要这段过程,国家也在缩短这种审批的时间。最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出了相关的政策,就是说这个药物如果是一个全球多中心的试验,这个多中心的研究点包括了中国的点,这个药物如果全球被批准,那么它在中国也就被批准。所以大大地加速了西方的药物进入了中国的速度,同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开通了一些绿色通道,使肿瘤的药物能够尽快被批准用于病人。
除了行政上的一些手续,咱们国家在基础研究上也有要学习西方的地方。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女性的宫颈癌是由一种人类的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简称就是HPV。HPV是一种病毒,以它作为抗原的疫苗可以减少宫颈癌的发生,所以西方人就做了一种用HPV做成的疫苗。早期的时候是二价疫苗,2016年咱们国家这个疫苗也出来了,但是实际上美国已经把这个二价疫苗撤出市场,它换了九价疫苗,九价疫苗保护的人群范围就更加广泛。这个例子反映了我们国家在疫苗的基础研究,包括病毒学研究、免疫学研究和它的流行病学研究上还不够深入,还处在一个跟踪的阶段。
从肿瘤治疗的生存率来看,目前我们国家平均的五年生存率大概是在30%多一点。但是在美国,它的平均五年生存率大概将近70%,这是比较大的一个差距,也是大家所关心的内容之一。有几个原因:一个就是西方的药物选择,他们选择的药物比我们要多;第二,它有一个比较好的、比较均衡的医保支持系统,对于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差的人群,他们的治疗还是得到保障的;第三,就是它医院的临床治疗是团队工作,就是除了医生以外,还有一个临床药理专家,他们共同在一起,制定治疗方案。这个临床药理专家对药物的化学特性、生物学的特性、药理特性了解得很深入,所以和医生在一起共同制定的治疗方案,相对比较更加合理,这也是他们在医疗方面产生一个比较好的五年生存率的原因。
另外,我们跟西方比,跟美国的政府、企业比,它们的经费投入比中国要多。它是把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7%投在医疗卫生上,现在中国可能还不到6%。西方每一个药物的研发,投入的平均经费应该是在10亿美元以上,但是中国目前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所以这方面还是有很大差别,而且我们中国的人也比它们多。
还有一个就是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创新的环境、政策支持的环境,还有我们科研人员的实力和能力水平,在很多这些方面,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向西方发达国家去学习的。
当然这种抗肿瘤的药物不管是国产的还是西方的,现在病人和病人家属关心的,是药物的效果和价格。因为价格都很贵,过去还好,现在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病人第一个关心这个药我用了以后到底能活多久,所以这个问题变成一个非常关切的问题。实际上党和国家也在各方面希望能够减少病人的负担,一方面来说,我们过去常规的抗肿瘤药物,价格已经有了明显的下降。最近一些靶向药物价格也做了大幅度调整,也比过去要降低了很多,同时国家也对西方的抗肿瘤药物出台了一个零关税的国家政策,这都是为了使病人能够用得起药物。与此同时,国家要求我们科学家、科研人员能够做出自己的原创药,做出好的药,而且是老百姓能用得起的药物,从长远来看,这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
4
慢性病
未来我国新药研发的突破点
根据目前中国新药研发的现状来看,中国主要有三种类型的单位:第一种类型就是制药企业,这些制药企业的特点是它的工艺和技术、临床转化、市场化,包括一些经济上的支持,这些是制药企业的优势。第二种类型是一种创新型的企业,这种创新型的企业紧跟国际科学研究的前沿,也有自己的专利和自己的产品,通过风投来推进产品的研发。第三种类型是我们国家的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目前是我们国家原创性研究最突出的地方,并且这些研究很多是和我们国家的特点联系在一起的。
这三个群体之间实际上也在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完成一些大的研究。大多数的制药企业现在研究的新药有很多是来自科研院所。比如说北京一家研究所,它们从芹菜籽中发现有一种化合物,叫做丁苯酞,这个丁苯酞可以治疗脑卒中。这个研究成果转让给了河北石家庄的一个中国的企业。这个中国的企业花了很多年的时间进行研究,完成了它的工艺生产、临床研究,最后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治疗脑卒中和其他引起了血栓的疾病,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这项工作持续了二、三十年,而且这个药物目前已经进入了美国,用于治疗渐冻人症,这也是我们国家一个创新药物突出的例子。相信几年以后,在国家、企业、风险投资和科研人员的努力之下,我们能够研究出好的抗肿瘤药物,也使这种疾病能够得到控制。
现在,我们有的科学研究在某些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或者领先的水平,尤其在慢性病方面中国是有特点的。从过去的历史来看,西方在传染病的控制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从早期的青霉素、磺胺类药物控制细菌感染,到后来的链霉素、异烟肼控制结核病,再到疫苗控制小儿麻痹和后来艾滋病的控制,最后到能够控制住丙型肝炎的感染,西方对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得到了全球的尊敬。但是它们对慢性病方面不算太成功,从它们投入的资金和时间来看,不算太成功。
慢性病就是指心血管疾病、肿瘤、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三高”、斑状动脉粥样硬化、老年痴呆等,我们认为,中国的一些科学家在这个地方应该有机会作出贡献。比如肿瘤,有几种药物治疗是有效的,但是有效期只是几个月或者几年,以后这个肿瘤还是会重新发生,所以靶向治疗控制一个靶点是不行的。我们觉得,中国的药物研究更关心的是对肿瘤整个环境的控制。中国的一组科学家,有研究所的,有企业的,还有医院的,联合起来,从我们国家的一个植物中分离到一个化合物。比如说肿瘤细胞是一个坏的细胞,这个化合物可以把它教育成一个好细胞。不是杀死细胞,杀死细胞就有毒性了,而是把它给程序化,让它变成一个好的细胞,它不再像肿瘤细胞一样到处转移。其实肿瘤细胞的特点一个是变异,变异之后它就无限生长;中间还有一个失控,没有控制住;然后它最大的恶性在于转移,如果不让它转移了,这个肿瘤就变成良性的,就是可以切除的,以后不会再复发了。所以刚刚讲的这个药物,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也批准进入一期临床,一期临床的效果做得也是很好。脑胶质瘤这是一个非常难治疗的肿瘤,但是它在脑胶质瘤一期临床上表现出非常好的疗效,然后现在处在二期临床试验阶段。所以这也是中国的一个贡献,但是它的理论跟西方不一样,西方的理论是要把肿瘤细胞杀死,但这个药物是改变肿瘤细胞的行为,把它变成一个好孩子了。如果这个药物最后在临床获得成功的话,我们认为这是中国科学家对抗癌药物治疗再一次重要的贡献。
这种例子还有很多,但我想刚刚这句话:中国还能不能产生像青蒿素这种药物?其实是会的,我想第二个、第三个都会产生。在未来的五到十年里,我自己认为,根据我们国家目前的研究情况,还会出现重要的药物服务社会。从目前判断来说,最近的突破点应该是慢性病治疗的药物,包括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我们希望我们中国科学家在慢性病的控制上作出贡献,尤其在癌症治疗的药物上,能够为世界做出贡献。
因为肿瘤这个疾病是大家关心的一个重要疾病,所以在《中国经济大讲堂》给大家讲述了现在肿瘤药物治疗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相信,在今后随着国家政策不断优化,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科学研究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我们国家肿瘤研究的新药、新技术和新理论也会不断地推陈出新,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健康生活的需求,这也构成我们国家科技兴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
库叔福利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博集天卷为库叔提供20本《天青色等烟雨》赠予热心读者。诗词中的世界,文字里的风雪,属于这个时代的回忆与感觉,本书凝结唐风宋韵,解码绝妙好词。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点赞最高的前3名(数量超过30)将得到赠书。